蔡学文
一、案例概论
我是来自广东省信宜市平塘镇罗排小学的一名美术教师,进入新时代以来,发散性思维更是决定了一个新时代的方向和道路,从小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更是我国人才储备的重中之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试验: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问在座学生这是什么?其中大学生回答很一致:这是一个圆。而幼儿园的小朋友则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太阳;皮球太阳;皮球;镜子可谓五花八门。或许大学生的答案更加符合所画的图形,但是比起幼儿园孩子来说他们的答案是不是显得有些单调呆板呢?
入职教学的时间里,发现虽然国家大力发展美育教育,但鄉村整体学校的美育课程并没有得到很大的突破和提升。经过总结,我发现乡村学校小学美术发散性教育的发展主要有三大制约:
1.教育管理的不重视,教育管理者长期的惯性思维和功利主义的影响,忽视了美育的发散性思维培养,扼杀了多样性人才的培养。学校应付,侵占甚至是存在停课的现象时有发生。美术课基本为了应试教育而被语数英长期占据,剥夺了学生美育的权利,更把发散性思维人才扼杀在摇篮里。
2.美育师资力量的不足。这种不足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美术教师欠缺,现在乡村学校很多学校的美术老师配备根本不齐全,有其岗没其人,学校里都是语数英老师为主。二是美术老师意识形态不足,个人思维能力和教授能力有所欠缺。现在很多美术老师虽然美术水平功底扎实,教学能力也突出,但是就是教不出具有发散性思维的优秀人才。这就是老师的意识形态不够清晰,只是习惯性的按部就班引导学生进行美育鉴赏和绘画,没有着重培养孩子们的发散性思维,更有甚者为了方便管理和教学,实行流水线式的教学模式,给孩子套上一个个一模一样的模子。从根本上阻止了一大批具有发散性思维的优秀人才成长。
3.乡村整体缺乏艺术教育的环境,更缺乏发散性思维的成长土壤。就如现在乡村传统旧思想依旧根深蒂固,家长对美术教育的不重视,对美育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支持孩子进行美术教育,这与城市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造成了城乡两极分化。乡村孩子想突破牢笼就更加难上加难,只能靠不断加强应试教育,成绩决定出路,这又与发展美育相悖,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问题提炼
一.乡村美育物资的缺乏:师资力量与教学材料设备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重视和政策支持,全国乡村学校都进行了创强创文,美育事业也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但是在艺术教育这一块还是缺乏根本性的物资保障。美术教学材料和设备有所欠缺,特别是现在网络大环境下,发散性思维教育更应该跟上时代大步伐。现在乡村很多都是留守儿童,大环境造就了很多孩子不能及时的跟上网络时代。其次,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发散性思维的美育作为非考科目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优秀的师资力量优先补充至大校或中学,导致乡村学校师资力量的缺乏。加上很多偏远地区薪资待遇和专业发展机会的不足,也造成了很多专业教师离职,这使得偏远乡村学校艺术教育面临严峻局面。
其次教师本身固定思维的模式,在教育过程当中很难把发散性思维带到教学当中,有意识有目的的去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现在的美育慢慢的变得刻板,应付式的教育,在丢弃了美育本质的同时,更扼杀了孩子们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
二.乡村美育精神力量的缺乏:功利主义和缺乏认识
艺术教育在乡村学校教育中一直处在边缘地带,学校领导的不重视,学科教师的功利主义,造就了美术教育的边缘地位。在高考的压力下,学校和家长都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成绩决定一切,把孩子学习成绩当成了唯一的期望。再加上校领导和家长的认知缺乏,没能从根本上认识发散性思维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加上乡村家庭经济负担沉重,家长觉得没必要支出买画笔等费用,几乎不会关注孩子艺术成长和学习。
三、解决方案
(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重视
一是完善乡村美育教师编制制度,根据调查,全国美育教师缺口非常的大,特别是乡村美术教师,更是极度缺乏。国家若能加强支持和重视乡村美术教师团队建设,向乡村学校引入一些美育优秀人才,改变乡村学校缺乏美术教师的情况。二是完善乡村教师的福利制度,提高乡村教师的薪资待遇,制定完善的专提升方向。让乡村美术教师能来,想来,不想离开,安心教学。对美术教育有突出表现的应该加强完善激励机制。三是完善乡村美育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根据美育教师的发展以及职业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职称评定方案,助力美育教师的职业成长,让教师能够舒心从教。
(二)加强艺术师资队伍建设
必须加强艺术教师的师资力量建设,特别是教师发散性思维的教学能力。在现代社会,发散性思维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作为国家育人的第一战士,应该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知识,并能根据时代的要求,培养出一批批能引领时代发展的优秀人才。一是要加强在校美术老师的培训,加强思维方式和行为意识的培养,让教师不再局限于形式教学。建议省市进行统一的美术教学教研活动,加强乡村美术教师的整体能力,一步步改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意识。二是完善乡村美术教学管理。例如:规范美术教学的考核制度;制定美术课程听课制度;重点审核兼职美术教师等。
(三)加强家校,村校的联动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网络环境错综复杂,这给了我们很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文化艺术冲突。我们应该加强家校,校村的联动,加强孩子,家长,村民等的认知。让他们意识到艺术文化的重要性,更从深层次了解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性。大力发展本土独特艺术形式,吸收外来优秀艺术文化,改变偏远乡村无知,漠视的思维定式。从根本上改变艺术教育成长的土壤,让发散性思维能够在肥沃的土地上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