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志英
摘要:批判性思维是影响高中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关键因素,阅读是高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环节。本文提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给出并分析须遵循的“八项原则”,为普通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提供一种有效参考。
关键字:高中英语;阅读;批判性思维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
对于普通高中英语学科而言,其核心素养需求包括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1]。其中,思维品质要求学习者的思维具有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特点[2],学习能力要求学习者具有独立的深入探究、对比分析、互动评价等能力,文化品格要求学习者对文化内涵具有继承、扬弃的能力。这三个维度核心素养的本质要求是批判性思维。因此,在英语学科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是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阅读教学在现阶段普通高中英语教学中覆盖了大量时间[3],此外,阅读分数在高考英语试卷中占比高[4],若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抓实批判性思维培养,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也符合新高考、新课改强化综合素质培养、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育人改革目标[5]。
目前,已有很多人针对普通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做出了研究,比如西北师范大学于婷,山东师范大学的韩艳娇,西南大学的李井燕等。虽然他们研究关注点不同,但是都注重了批判性思维的理论或实践的某一环节,缺少整体性的设计架构,对实践原则的实例应用阐述的不够充分。本文从整体上关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八项原则”,阐述了原则的系统性和合理性,并给出了相应的方法论,方法切实可行。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原则与实践
为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保证各教学环节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如图 1 所示,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需要坚持和实践八项原则:基础知识是根本,教师思维是前提,课程设计是支柱,探究引导是过程,發散扩展是关键,互动评价是保障,深度学习是效果,合理适度是原则。
首先,学生要具有批判性思维,需打牢基础知识。只有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才能有根据地提出问题、质疑、判断、辨析,才能知道问题本身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若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学生对教师的说法和他人的观点就只能“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做不到全面思考,也就谈不及批判和继承。
其次,教师要具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并且做学生的示范者、引领者。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中,教师可以观察到批判性思维不足的影子,比如学生习惯于等待老师的“标准答案”、不擅于小组合作、不乐于发表与论证观点。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教师对标所谓“标准答案”照本宣科,过于注重教学进度与教学内容,忽略了思维培养。教师对教学内容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见解,没有自己的质疑和探究,也就无法带动学生形成质疑、批判的习惯。只有教师自己具备科学逻辑,做到“思辨”、“赏析”和“论证”,才会在教学各环节中主动或潜在地落实。
第三,在课程设计上,教师要设计开放性问题,并擅于把这些问题建立在文本基础上,做好问题铺垫。直接方法就是结合文本找话题,筛选和提取关键信息,深刻把握主旨和要点,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客观审视与发掘问题,想方设法利用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另外,在课堂环节设计上,应具有鲜明的逻辑性、连贯性、探究性、互动性,环环相扣,逐渐深入,影响学生注重逻辑思考和深入探究。
第四,加强探究引导。学生在传统课堂往往不能深入思考、深刻挖掘,这与老师引领有关。在阅读课堂,大多数问题都是封闭式的、停留在表面化的,甚至是套路化的。教师和学生一般认为一个词、一句话即可概括答案,甚至认为有直接指向的文本答案。为改变这种情况,教师须基于问题设计采用如“链式思维”、 “树状逻辑”、“金字塔结构”等引导方法,耐心细致、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快速筛选、提取、比较信息,做出合理结论。此外,教师应当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不能把学生质疑和提问看成是“挑衅”和“讽刺”,应当尊重学生发表的观点,加强对观点的互动讨论,结合关键信息对文本进行论证,并给出合理解释。
例如,在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脉络、讨论文章主旨等方面,可以采用如图 2 所示的链式思维法,寻找本文中对应的原因、条件、观点,分析各要素的逻辑联系,层层递进推出系统性结构。再如,阅读课讲解单词、语法等知识点时,可使用树状逻辑。图 3 展示了对单词function的探究引导过程。
第五,对于发散扩展而言,教师在保证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提出更深层次的多角度辨析,适度论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把质疑、辩证的精神带给学生。教师可采用的办法有:正反思考法(表1)、六W深度思考法(表2)、换位思考法(立场转换、环境转换、角色转换、权力转换等)、辩证思考法(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对比思考法等。
第六,抓好互动评价。互动性体现在批改作业与试卷过程中,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师生互评。教师在反馈环节可坚持一般问题集体讲解、特殊问题特殊回答的原则,重点在标识错误和给出修改意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与学生互助讨论解决问题,做到及时反馈。此外,教师还可以推荐优秀文章与选段,让学生评价赏析,论证优缺点。第二,生生互评。教师可采用学生互评、学生给出指导意见等方式,培养学生批判继承的思维方式,督促学生养成科学订正作业、试卷等良好习惯。
第七,倡导深度学习。二十一世纪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对学生学习能力要求也极大提高,学生要成为自主学习者。因此,英语阅读教学中要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素养达成,教师可通过问题展示和小组互助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课业内容,培养他们深度思考,解决复杂问题和有效沟通的能力。
最后,批判性思考要合理适度。在阅读教学环节,教师没有必要为了批判思维而批判,“满堂灌”式设计开放问题,这样容易影响教学进度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教材〔2020〕3号[EB/OL].2020-05-13
[2]武宏志.论批判性思维[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
[3]邓尚尚.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4]教育部考试中心.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英语)[EB/OL].2019-01-3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号[EB/OL].2019-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