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职业教育在我国的迅猛发展,高校的辦学层次和办学规模也在迅速提高。在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已经逐渐进入数字化,建设数字图书馆也悄然成为决定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在当下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将对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进行研究,找出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地为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供参考建议,更好地为高技能职业人才培养提供助力。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
从本世纪初以来,我国的高职教育获得了高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高职专科院校2195所(其中不包含军事院校),在校人数将近1459万人,占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职业人才培养的摇篮,为社会输出了大量的专业型人才。因此,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和重视职业教育。在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数字图书馆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一方面,这是数字化时代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这也是决定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但是,在诸多因素的困扰下,当前高职院校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仍举步维艰。本文论述了基于大数据背景的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针对当前的困局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高职院校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为高技能职业人才培养提供助力。
一、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
(一)相关研究的需求
高职院校在开展学术讲座、论文答辩等活动时需要大量的信息来源,这时,数字图书馆可以给予参考和帮助。数字图书馆的范围和内容比较广泛,师生们对网上的信息资源使用比较频繁,通过人们对新媒体的使用日益增加,数字图书馆的价值和作用也越来越大。没有信息资源的支撑,仅靠传统的图书资料,必然会导致工作量的增大,不利于学术发展的高效进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为查找资料提供了捷径。因此,数字图书馆建设势在必行。
(二)精神文化的需求
图书馆对人们的思想意识教育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有助于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打下科学的理论基础。而数字图书馆的优势在于能随时随地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进行知识的传递。高职院校是为国家培养专业性技术人才的地方,更需要建设数字图书馆。通过数字图书馆众多的图书资源,方便向广大学生提供健康有意义的精神食粮,大大丰富了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生活。因而,建立在广大学生需求上的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是完全有必要的。
二、当前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意识短缺
首先,学校对图书馆的数字建设意识不足,没有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虽然目前也颁布了相关措施去实施建设数字图书馆,但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与执行,因而还需要学校加强对数字图书馆日常的建设工作。其次,基层的数字图书馆人员对待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态度也很冷淡,缺乏积极性,没有好好实施、完善数字资源的基本意识。因此,高校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意识是十分短缺的,要加强对其宣传。
(二)资金缺乏
当下高职院校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意识和重视程度不尽如人意,更多地把教育教学重心放在如何培养专业性的技术人才上。殊不知只要搞好数字图书馆的工作,加强对数字图书馆的宣传力度,吸引学生们在数字图书馆上的信息资源里去观看图书,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资金短缺,对其建设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大部分的线上图书是缺少或者没有的,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完善和充实,甚至一些最基本的读物都没有在数字图书馆内,不利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学术研究和日常学习提升。
此外,资金如果不充足的话,数字图书馆现有图书的资源维护也是个棘手的问题。资源维护不到位,导致一些线上读物不完整,或者直接遗失。学校对数字图书馆建设和维护的资金不到位,重视度不高,让许多基层的人员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保护积极性不够。
(三)规章制度不完善
拥有一个好的规章制度,能够让高职院校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更好地实施与执行下去。所以,完善的数字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所在。完善好数字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可以对图书馆的相关人员进行很好的约束,规范他们的行为,提升他们对数字图书资源进行收集、管理、保护、完善等各个方面的意识,也可以让整体团队对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的效率得以提高。由于高校对建设数字图书馆规章制度的欠缺,从而导致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工作比较繁琐,工作需求大,人员安排也比较紧张,很大程度上使得图书馆的日常服务受到影响。如果建设数字图书馆的过程中建立了全面且完善的规章制度,那么从图书馆的基层工作人员直到领导的工作积极性都可以得到广泛的调动。
(四)创新不足
由于网络在我国的不断发展,信息的获取变得极其容易,但广播、报纸、杂志等一些传统媒体就遭受了冷淡,这就对传统媒体信息的传播造成了阻碍。近年来,纸质书籍受到大家越来越少的关注,学生们也不太愿意去图书馆寻找书籍进行阅读,甚至有些人都放弃了阅读。而高职院校缺乏创新意识,不愿对传统图书馆进行创新。如何建设数字图书馆,让学校图书馆由单一化慢慢走向多元化,这是高校要思索和解决的重点议题。
在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互联网被广泛运用在各行各业上。面对海量的信息开展工作,利用云计算等新兴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信息化管理,为培养专业人才提供了大量的相关信息资源。因而,我们不能忽视了互联网、计算机等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要使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互联网还没有出现时,对学生的培养是相当的单一、狭窄,图书馆里面的信息资源也是非常缺乏,学生们使用图书查找资源非常不便,导致了学校的学习课程和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力没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如今,随着数字化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和网络的兴起对传统的图书馆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学校建设数字图书馆,人才培养的方式也逐渐变得全面起来,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带来了巨大优势。大量的、先进的、优质的专业技能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充实,让学生和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查找资源,丰富自己。
三、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发展策略
(一)加大对数字图书馆的资金投入
目前建设数字图书馆是大势所趋,学校应该加大对该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能只停留在政策的支持上。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足够的资金能够保障后续建设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完善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队伍
要想保证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工作顺利进行,离不开技术性和专业性强的队伍。扩大数字图书馆服务建设队伍,可以先从图书馆自身员工进行筛选与培养,让他们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素养。经年累月,相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队伍会越来越专业。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做到日常的馆内图书维护工作,掌握好基础的图书登记借出等工作,还要对图书馆的线上自建信息资源进行建设、完善、补充。如果数字图书馆建设队伍不具备这些重要的条件,那么在这个信息化和技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就很难对其建设有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同时,也可以从高校中招聘专业与情报学相关的人才。专业人才一般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方法,可以对当前落后的建设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为数字图书馆建设输入新的思想,开辟创新和技术发展的新空间。优质化的人才配置,提升图书馆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促进图书管理人员积极地投身于数字图书馆科学研究和信息服务之中。
(三)科学化加强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服务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科技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所以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工作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要学会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日常的工作,向智能化和全民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不断努力,运用信息技术整合信息资源,建立专项数据库。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自建数据库是数字图书馆的重中之重。所以,应该加大自建数据库投入的规模,更好地方便师生们的学习活动。如表1所示,从以下随机抽取的高职院校数据库资源列表中可以看出,当前高校建设数字图书馆的数据资源库还远远没有达到目标要求,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当然,对科学技术日益依赖的同时,一切还是要以人为中心。虽然技术设备能够很好地处理和应对日常工作,但图书馆的工作仍需要馆员的技术和专业素养的支持。因而,不能忽略数字图书馆基层员工的工作,要尽可能发挥他们自身的重要作用。
四、结论
综上分析,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实施对促进社会发展、加快经济建设、提高学生的思想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从领导到基层数字图书馆管理人员,都应该高度重视,端正好建设数字图书馆的态度。当然,数字图书馆建设也需要资金、现代技术设备、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在实践中积攒经验。对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不断地进行创新改革,使其不断科学化、技术化和规范化。充分发挥数字化管理,将传统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以此来促进服务工作的有效进行。总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一定要尽最大努力,让数字图书馆建设更加完善,避免图书馆里面的书籍再受到破坏和丢失。保存下珍贵的书籍,让高职院校的读者感受到读书的快乐。
参考文献:
[1]轩红.高校图书馆咨询馆员全媒体服务能力研究——基于SECI模型的视角[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1(09):104-110.
[2]刘鹏.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0(07):109-112.
[3]林巧莉.“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智慧图书馆发展的反思[J].时代报告(奔流),2021(03):86-87.
[4]张锐.职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发展策略[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2):78-81.
[5]潘琼.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J].科技资讯,2019(04):194+196.
[6]张翀.基于ESB-SOA模式的高校數字档案馆管理系统的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21(02):43-47.
[7]蒋一锄,曾德良.基于大数据的高职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科服务平台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18):149-150.
[8]林晓南.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J].中国报业,2018(24):110-112.
[9]陈朝辉.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J].市场周刊,2021(04):39-40+83.
[10]柳弦.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探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01):255-256.
作者简介:王松柏(1973—),男,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助力馆员。研究方向:数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