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茜 李丹丹 陈吉宝
摘要:生物化是生物学类和大农学各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但不同专业对生物化学的具体要求不同。因此,生物化学教学既要结合生物化学的课程特征,也要结合不同专业对生物化学内容的具体要求,以提高生物化学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农学专业本科生《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充分挖掘生物化学知识内容与防“疫”和抗“疫”相关的思政元素,以“雨课堂”智慧教学终端为依托,对课堂教学进行模式设计,积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通过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实践,推动《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更好地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键词:抗疫;生物化学;思政教育;雨课堂
一.引言
生物化学作为理工农医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和桥梁的双重特性的学科,是生命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其知识体系包括生命有机体的物质组成、物质能量代谢、遗传信息传递等,与人们生命健康、工作生活及生存环境都密切相关[1]。生物化学课程为农学、林学、动科、食品和生物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基础课,也是上述专业的考研课程。因此对生物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课程如细胞生物学、蛋白质组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前言进展、微生物学和植物生理学等以生物化学为基础的专业课程的学习[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能够理解并掌握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生物物质在体内的代谢规律及遗传信息表达与调控的基础知识,加深对生物学的理解,同时为后续的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精准施策,“抗疫”是我们生活的主线。目前,国内新冠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进入了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3]。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新形势下,如何充分汲取抗”疫”和防”疫”过程中的有益启示,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这些抗“疫”和防“疫”素材融人高校思政教育中,培养爱国情怀和大局观,进一步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科研前沿相结合,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人员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点[4,5]。
此外,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丰富了各类在线学习的形式与渠道,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因此,需要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将现有的网络资源的共享性与线下传统课堂面授特点相结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实践,最大限度地释放教与学的能量,促进课程的教学改革。根据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的特点,如何正确、高效、充分地利用“雨课堂”这一创新性的工具,是线下教学工作面临的重点[6,7,8]。
为了实现农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的全过程考核,并且实时采集学生课堂内的学习行为数据,本文将结合-抗“疫"素材案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并以“雨课堂”为依托,对《生物化学》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线上+线下”和“课前+课中+课后”相结合的模式设计并进行实践探索,最终体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有机融合,使学生成长为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并能在该领域服务社会,进而实现自我价值。
二.《生物化学》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2.1内容抽象难懂,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生物化学》课程涉及知识面广,知识点相对较多错综复杂,内容抽象,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度较大,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受学生学习水平、学分制改革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教学计划与实际教学进度不一致的情况,很多知识不能详细讲解。以南阳师范学院农学专业课程安排的《生物化学》课程为例,课程内容广泛,设置了静态生物化学、动态生物化学和基础分子生物学三个部分的课程体系,基本涵盖了生物化学的各个领域,共16章,分48节课时,在讲授动态生物化学-新陈代谢化学反应等抽象复杂知识点时,依靠传统板书的教学方法实在很难实现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达到完美教学效果。
2.2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普遍反映《生物化学》课程内容枯燥、教学实施过程主要依赖于教师的单向灌输,教学方式单一、乏味,不免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听课程度受到影响,且对理论学习的还不够深入、不够透彻;学生在此情况下可以对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学习,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不够,因此学习到知识不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疑问。这种单向的教学授课方式很难实现学生的创造性的思考能力的培养。
2.3缺乏科学抗”疫”课程思政案例青年学生肩负着党和国家寄予的厚望。把青年学生培养成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题之。2020-2021年全国人民,特别是医药工作者在新冠肺炎抗“疫”前线的案例事迹就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素材,这些能够引起心灵震动和感悟的思政抗“疫”素材,可以在学生心中种下爱国情怀,牢记责任担当的历史使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内容改革
3.1灵活的课前学习
生物化学课程主要涉及16章节,相关章节内容多且相对独立又联系。主要包括:糖类生物化学,脂类生物化学,蛋白质生物化学,核酸生物化学,酶化学,维生素,细胞与生物膜,新陈代谢概述与生物氧化,糖代谢,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DNA的复制与修复,RNA的合成与加工,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基因表达调控。基于农业专业的学科特征,在授课内容上,我们突出了静态生物化学、动态代谢生物化学的比重和地位,弱化了基础分子生物学的相关内容。但是尽管如此,由于课程学时的有限性,内容多,学生未能在课堂上对所学章节内容有效吸收。基于“雨课堂”丰富的教学资源,任课老师备课时可以轻松插入幻灯片,随时随地推送到学生微信,学生课前可以片段化利用学习时间,学习老师推送的PPT、视频,相关最新文献,并能同步听到教师的讲解,从而提前高效預习学习难点,做到带着问题去课堂。
3.2课中融入抗疫案例和相关生化知识,增加师生实时交流
基于课前预习的“雨课堂”数据,授课老师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节奏进行合理调整。授课过程中教师讲解过的PPT会自动同步到学生手机客户端,学生可以通过客户端对知识进行标记,所有的标记也会自动同步到教师手机上。同时,“雨课堂”可以开启“弹幕”功能,“学生可以把对知识点的疑问和见解实时发送到弹幕上,与教师进行有效交流。这种方式显著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从而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同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将存在于我们身边鲜活生动、触手可及的抗疫精神和抗疫相关生化知识融于课堂教学知识点讲解过程中,例如:涉及到生物化学静态生物化学的新冠疫苗研发内容,研发的新冠疫苗种类?疫苗的设计原理的内容;涉及到基础分子生物学知识的基于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定性和定量分析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核酸序列核酸检测技术,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激发学生去探究其中的生物化学原理。同时在融入知识点的潜移默化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攻坚战中,涌现的了一批积极投身一线的英勇的中“逆行者”的事迹和精神的介绍和分析,让学生们在心灵上和情感上产生强烈共鸣,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家国情怀。
3.3课后有效反馈
课程结束后,雨课堂会实时整理出课堂报告,任课老师根据课堂报告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同时任课老师需紧跟时事前沿,积极推送与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的拓展资料,如最新文献、临床案例分析、学科前沿进展等,让学生在探寻知识的原始发现过程中掌握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能力。
3.4考核机制
课程思政增加了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通过对在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大纲进一步的修改与完善,重点考核与评价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程度,突出其综合性素质的考核。最终的课程成绩100分,其中:思政评价10%,雨课堂讨论及弹幕发送占10%,前沿探究性作业10%,雨课堂单元测验占20%;期末考试占50%进行综合评定。这种评价机制可以对学生形成积极的激励氛围,有助于学生全面提高学习能力,并且最终的课程成绩也更能公平公正地反映出学生这门课程的认识和收获。
四.讨论
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是对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的实践路径的探讨。更重要的是,后疫情时代,医药工作者伟大抗疫精神无疑是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宝贵的品德教育资源,利用好这个资源,对高校教育而言,是新时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9]。另一方面,学生还面临一些生活中的与新冠疫情相关的常识问题:如新冠病毒的分子结构和功能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会变异出不同的毒株?“核酸检测”怎么测出感染新冠病毒的?“新冠疫苗”有哪些,都是怎么研发的,安全性怎么样?变异后的毒株会使研发的疫苗失效吗?各类防疫药物如中草药都是通过什么途径发挥抗疫防疫的生物学功能[10]?这些问题不无蕴含着生物化学的知识,作为一名高校生物学专职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向非生物专业学生普及这些疫情相关的生物学知识,让更多学生认识到学好生物化学这门基础自然科学的重要性。
本文通过实现“雨课堂”与生物化学课程的有机融合,借助“雨课堂”移动端,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全面改进与提升,开展了更为灵活的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机制,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之后实验实践和课题开展奠定基础。
五.结语
本文讨论了抗“疫"素材融入基于“雨课堂”的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这门课程将抗“疫”防“疫”精神和抗疫生化知识融于课堂教学知识点讲解过程中,并以“雨课堂”为依托,对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模式设计并进行实践探索。让学生看到生物化学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所发挥的强大作用,感受到我国生物化学强大生产力和研发,体会到生物化学学科的强大魅力,激发他们学习生物化学的主动性。同时,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怀和正确的三观,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进而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赖晓芳,李联泰,刘云鹤,等.生物化学教学中融合思政教育的探索[J].科教文汇,2021(5):75-76.
[2]任桂杰,张亚楠,曾季平,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课程思政背景下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生命的化学,2020,40(12):2297-2302.
[3]徐艳玲.“抗疫精神”的生成逻辑,丰富内涵和价值意蕴[J].人民论坛, 2020,(Z2).
[4]曲青山,王全春,樊莉莉,等.论伟大抗疫精神[J].中共党史研究,2020,(4).
[5]鄒绍清,杨敏.抗疫精神的硬核要义、时代价值及世界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5).
[6]张国培.论"互联网+"背景下的雨课堂与高校教学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7,000(019):94-96.
[7]姚洁,王伟力.微信雨课堂混合学习模式应用于高校教学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17(9).
[8]刘纪兴,刘丹."雨课堂"下生物学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度融合[J].生物学教学,2018,43(10):41-42.
[9]洪涛,董碧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讲好中国故事[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
[1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
作者简介
徐茜,女,蒙古族,河南南阳,博士,讲师,南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农业工程学院研究方向:生物医学工程学和医学生物信息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基金项目
南阳师范学院校级教研教改项目(210221);南阳师范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019-JXYJYB-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