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闫佳璐
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是根据党和国家“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要求而开设的课程。课程开设的初衷是应对大学生生涯意识模糊、慢就业、缓就业、懒就业、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等突出问题,旨在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规划自身发展,并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该课程除了基本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外,其教学效果非常直观地显现了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和态度以及人生规划的方向,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要是否契合的重要反映。所以,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加强思政元素的融合,引导学生恪守职业道德,提升职业素养,培养职业精神,树立职业理想,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是课程设计中非常关键的因素[1]。
从学生个人角度来说,该门课程以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为基础,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了解外部环境,在进行职业决策时,引导学生选择与自己的个性特征相适应的职业。从社会发展的整体来看,“人职匹配理论”也是为了实现人才供给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匹配。因此,通过该门课程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职业目标,更要让学生明白生涯规划的过程是实现个人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统一的过程。只有学生生涯规划的方向、未来发展道路的选择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一致,才能真正完成课程的育人功能。这就亟需将课程本身的内容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体现教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
每一代学生都有每一代学生的时代特点,“00后”大学生大多数受到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大多家庭经济条件良好,自我意识强,加上受网络“丧文化”“佛系文化”的影响,许多学生在真正求职时都会产生“缓就业”“慢就业”的问题,原因来自现有的工作岗位都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更加渴望“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的工作,缺乏责任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忽视了每一代人属于自己的使命和责任。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的价值引领是否有效,可以非常直观地体现在新时代的青年是否可以自觉地在职业选择过程中与伟大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不仅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见证者,更要成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建设者,是学生把课堂中接收到的价值引领落到实际行动中最直观的体现。
目前,该类课程在各高校设置的形式和学分各有不同,许多学校都面临着课时有限的问题,必须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最核心的教学任务。面对学生最终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提升的压力,该类课程承担了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功能,更多地强调严峻就业形势的分析,生涯理论的剖析,学生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的提升;旨在促进学生尽快树立生涯规划的意识,依照生涯规划的目标提升求职和就业的技能,并没有充裕的时间与学生探讨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精神、职业理想等方面的内容,一定程度上缺少职业选择中的价值导向。
在生涯规划教育方面,通过课程引入了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剖析性格、兴趣、能力、职业价值观的问题,比较容易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也加强了课程的理论支撑。虽然说了解自己才可以更好地规划未来,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学生过分强调个人得失、急功近利、过于理想化等问题。在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后,生涯规划的下一环节是帮助学生了解外部环境,但该类课程的任课教师许多都是从学校来到学校的辅导员,对与学生专业和爱好相关的职业世界并不了解,所以课堂中对外部环境的分析尚有欠缺,容易忽视时代、国家、社会等因素对个人职业选择的作用和影响。
面对企业招工难与毕业生求职难的结构性矛盾,课程更加关注引导学生提升求职技能,找到人生比较合适的“第一份工作”,谨防求职陷阱,学会如何适应职场。但在学生实际求职过程中,学生离职率颇高,签约后就毁约、离职时不辞而别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进入职场,许多学生尚未实现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缺乏团队精神、责任感、基本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教育应是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教学案例和理论需要进一步丰富。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培养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务实肯干、坚持不懈的工匠精神。
课程中使用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源于20世纪初的西方发达国家,包括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霍兰德人格类型论、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等都源自西方,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这些理论中涉及的职业与伴随当代中国发展出现和淘汰的各类职业并不完全匹配。西方理论更加强调个体差异化、追求个人的幸福,比较容易让学生更加追求经济利益,从而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以,生涯教育的过程亟需进行“本土化”的改造,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元素,形成适合当代大学生的生涯教育理论体系。
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主要设计思路可以分为“知己、知彼、决策、行动”四个步骤,思政元素的融入在每个环节中可以各有侧重。
一般来说,职业价值观包括发展因素、保健因素、声望因素三个层面,可以看出,职业价值观更关注人的需要,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职业价值观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个人只有在工作中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在课堂中,可以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为基础,通过抗疫斗争的丰富案例向学生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真正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把人生追求和事业选择融入国家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任何职业都有其存在和值得被尊重的理由,要通过大量真实生动的案例,从多元角度开拓学生知识范畴、开阔学生眼界,提升学生认知世界的能力,让学生真正理解每一份职业的意义,以更大的格局和视野尊重每一个劳动者,帮助学生理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到了“环境认知”的部分,课程内容不仅要涵盖当前的就业形势和政策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行业分析。同时也要融入当代国情、社情、民情以及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实现中国梦的实例、中国的大国风范和国际视野等案例、让学生全面认识中国的发展变化以及中国发展推动世界发展,帮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从而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自觉将个人发展融入社会和国家发展的浪潮中,将个人梦的实现融入中国梦的实现中,真正做到“择世所需”。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去、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青春,成就梦想,积极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
进行生涯决策的前提是明确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怎样才能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价值的人,在此基础上找到实现职业目标的具体途径,合理调整职业预期。在引导学生做出合理决策的过程中,要运用好职业生涯规划决策技术,在情感上要让学生主动以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为指引。每一代青年都有属于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只有在一代代青年人的接续奋斗中才能变为现实,当代青年身逢盛世,也意味着更大的社会关怀和社会责任,需要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来,把个人事业书写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把个人成长书写在国家民族灿烂的未来里。要引导当代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精神支柱,勤业、创业、立业。
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并不一定需要在正式工作后才可以养成。应提醒学生,短短一页的求职简历,是需要大学所有的时光来填满它,引导学生严于律己,脚踏实地。在校期间,大学生就应不断夯实专业技能,拓展可迁移技能;用好课余时间、寒暑假多做尝试,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各类兼职、实习,在这一过程中提升社会参与度,与社会接轨,增强社会责任感。要将学生时代养成的爱岗敬业、奉献社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品质带入到今后的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