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推动高校就业育人工作的路径探析

2021-11-24 21:38孙雪玲吕品李加禾
就业与保障 2021年20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育人

文/孙雪玲 吕品 李加禾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大学生就业问题,关乎学生的个人发展、学校的社会声誉,也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好高校就业工作,是大学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来说,要着眼于提升就业质量和竞争力,更重要的是树立“就业育人”的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长观、职业观、就业观,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就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思政教育与就业育人两者有相同的本质性和普遍性[1]。

一、思政教育在高校就业育人中发挥的作用

据统计,全国2021届高校毕业生规模为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面对高校庞大的就业群体,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和充分就业,在大学生就业各环节中,思政教育必不可少。

(一)思政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就业育人工作的根本遵循是就业价值观的培养。从学生进入校园,高校就要有计划地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专业教育和就业指导等相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要引导青年学生从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汲取力量,坚定理想信念,让广大青年学子积极投入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就业。要把学生个人的理想和国家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在就业中实现家国情怀。同时,高校应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引导青年学子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珍惜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在脚踏实地的工作中实现梦想、收获幸福。要引导大学生端正就业态度,学会积极应对未来的挑战,摒弃“观望等靠”的消极心理和逃避态度,积极为国家发展和人民期盼贡献智慧和力量[2]。

(二)思政教育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有重要作用

在就业工作的整个环节中,思政工作对就业指导、提高就业工作的实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首先,通过建立就业工作台账制度,摸排清楚学生的基本情况、对毕业生就业去向意愿、就业期望变动、谈话记录、就业进展等情况,做到就业规范管理。其次,加强分类指导。针对毕业生升学、出国、就业、创业等就业意向进行差异化、针对性指导。再次,加强对就业过程的指导。对毕业生简历撰写、面试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综合培训服务。同时,可以开展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持续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确保“服务不间断”。最后,可与广大专业教师协同联动关心学生的学业规划、职业发展和就业情况,以专业课程教授为平台将就业与创业内容作为课程思政的一部分,形成就业育人的良好氛围。例如,慢就业、缓就业现象比较普遍,思政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就业服务引导中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做到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加强学生学业就业指导,实现就业目标。

(三)思政教育对大学生就业服务有重要作用

思政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在思政工作中“暖人心”就业服务对确保就业大局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就业服务中,首先要实现招聘信息全覆盖。建设好符合就业工作实际的信息发布平台,利用QQ群、微信群等新媒体工具,与所有毕业生及学生干部进行“点对点”的信息沟通。其次要做好精准推进就业服务。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为毕业生送政策、送指导、送信息。做“暖人心”的艰苦细致就业服务工作,得到毕业生的认可。再次要做好心理健康辅导。及时疏导毕业生求职焦虑等心理问题,帮助毕业生调整就业预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积极主动就业创业。特别是帮扶困难学生就业。对家庭困难的毕业生等就业困难的学生开展个性化辅导,推荐工作岗位,指定专人负责,帮助实现就业。最后要拓宽就业渠道。利用教师、校友等就业资源拓宽就业市场,拓展岗位推动校企合作。

二、思政教育在推动高校就业育人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就业工作相对独立,就业育人工作主要依靠就业职能相关部门及各学院的毕业班辅导员,思政教育在高校就业育人中没有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协同育人机制。

(一)全员参与就业育人的工作格局没有形成

现阶段,高校主要通过“学生择业与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就业理论指导。在“课程思政”全课程育人教育理念下,发挥专任教师的就业育人功能和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同样至关重要。当前把就业育人的元素融入课程思政,将职业生涯教育纳入必修课,引导学生以国家发展与社会需求为导向来规划个人职业生涯,与国家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而且“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心理育人”“组织育人”等方面在就业工作中育人功能体现得不明显,没有融入学生日常管理全过程中。因此,高校就业工作要充分发挥各育人主体的积极作用,体现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温度”,将就业育人融入“大思政”格局。

(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与就业育人目标不相适应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与就业指导规划目标之间存在明显矛盾。面对基数、增幅数庞大的毕业生群体以及叠加就业的往届生,高校现有的就业指导机制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就业发展需求,不仅无法有效地解决传统的遗留问题,也无法针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特别是面对重大疫情,学生的就业观念、区域性就业结构不均衡、就业岗位供需矛盾等一系列问题,让辅导员面临工作任务重、对新情况认识不充分、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管理“失灵”等新问题,就业育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三)部门联动推进就业工作的机制没有形成

高校就业工作是“一盘棋”,需要各部门联动协同形成育人合力。目前,高校就业工作主要依靠就业工作相关的职能部门,从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到就业管理等方面。这种单一的工作机制,阻碍了高校就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没有形成就业育人的工作氛围。在具体工作中,教务部门可以根据学校就业情况,通过培养方案的制定满足适应市场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提升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处可以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尊重不同学生群体在各发展阶段的特征和成长规律开展就业育人教育。通过开学典礼、入学教育等形式,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通过毕业典礼、离校服务等环节,注入就业创业情节,激发学生的奋斗精神。校团委要充分发挥联系青年纽带作用,引导广大学子回乡就业创业,营造积极良好的就业创业氛围。宣传部门要大力宣传学校促进就业创业工作的经验做法和优秀创业典型事迹,树立创业典型,充分发挥就业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作用。就业部门更要用活各项优惠政策,用好就业政策,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法律援助,保障毕业生就业创业。

三、思政教育推动高校就业育人工作的路径

思政工作如何推动高校就业育人工作,实现两者同行同向,可行的实践路径是达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有力保证。

第一,形成就业育人系统观念共识。“坚持系统观念”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也不是靠几个部门就能完成的任务,需要全方位统筹推进。高校要统一思想、明确就业工作思路。把全体师生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学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核心要素。要深化“以学生为本,以服务为主、以质量为目标”的就业工作思路,做到全程化就业指导、全方位就业服务、全员参与就业过程,稳步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同时,高校积极开展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用人单位就业创业对接活动,推动校企合作。

第二,构建协同就业育人服务机制。高校要不断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探索就业指导教育教学模式,助力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要研究制定大学生学业与职业发展指南,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水平。要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队伍能力培训、学术研讨、经验交流,建强专业化就业工作队伍。要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充实专兼职教师队伍,通过各级各类培训和教学竞赛,提高教师专业化素质和就业指导水平,开展个性化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咨询辅导,举办各类就业指导讲座活动,实行分类帮扶和“一人一策”的动态服务,全程跟踪指导、精准推送岗位。高校还应采取各种形式,进一步加强宣传指导,大力弘扬劳动光荣、就业光荣,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到困难地区、到基层一线就业创业。同时,要积极把家访工作与就业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实现学生教育和就业工作同步推进。

第三,建立精准指导就业工作平台。高校应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发展,积极与地区产业发展相结合,实现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结合专业和职业发展,精准地指导大学生就业,开展分专业就业创业研究、咨询、指导、服务活动。学校要对就业形势与政策、就业市场与渠道拓展、就业评价与统计、就业状况跟踪调查、职业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新就业形态与创业指导、重点领域就业开展宏观研究和指导,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和服务平台。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育人
9岁的高中毕业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最“叛逆”的毕业生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