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曦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0067)
《我的修养要则》是周恩来同志于1943年在重庆红岩村撰写的,其中凝聚了周恩来同志对整风运动学习中关于加强党性修养的深入思考和精辟总结。时至今日,在党的十九大对党员干部提出“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的价值观要求时,周恩来同志对党性修养的凝练仍是我们参照、学习、践行的指南。对于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的青年大学生来说,特别是对青年中的优秀党员而言,加强党性修养、培育廉洁品质更是重要且必须的课程。高校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力量和主战场,更不能忽视对大学生、青年党员忠诚清廉的人格品质、正直担当的责任意识开展塑造和教育的责任,要切实落实育人目标。
在新时代,立德树人是实施教育的终极目标。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的重要使命,处于大学学习阶段的青年学生,正是自我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及时加强廉洁意识的培养将有助于青年学生清廉品质的形成和公正廉洁价值观的养成。若大学生廉洁意识培育工作没有在高校教育中引起足够重视,或欠缺教育的有效平台和形式,廉洁教育的效果便很可能不尽如人意,学生对此的认知也不可能到位。周恩来《我的修养要则》是高校开展廉洁教育的珍贵参考性文献之一,里面丰富的精神内涵为高校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周恩来同志自身的廉洁表率作用也为大学生党员及青年学生树立了模范形象,这有助于高校丰富廉洁教育的载体和内容,有助于落实廉洁育人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需要“以文化人”,对青年的引导和教育也应根植于我国深厚的文化成果和文化氛围中。周恩来同志对党性修养的思考、凝练、总结,形成了《我的修养要则》,这是党性修养的珍贵成果,也是诸多革命文化、红色精神的载体之一。对青年学生的教育,需要面向未来,更需要汲取历史文化的精髓,让青年学生领悟到当下教育的理论内涵、文化价值,孕育信仰之基,进而建立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廉洁意识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为青年学生提供更多的“浸泡”环境,使学生在文化的浸润中逐渐养成廉洁的价值观。
周恩来同志在《我的修养要则》中凝练总结了党性修养的诸多思考,这些都是高校在学生党员中开展廉洁教育的参考指标,我们需要领略里面的精华,积极践行到学生教育中。
《我的修养要则》在第1条中便提出了要“加紧学习”。周恩来同志一生都在践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他一直坚持把学习放在首位,少年时不断涉猎中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作品,大学时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外名人著作、史实典故,并形成了自己独特新颖的看法与见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仍没有松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在学习中永葆思想的先进性。他把个人读书与工作要求相结合、把博采众长与批判吸收相结合、把学习书本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始终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一种习惯、一种追求,做到了“习作合一”。高校要想提高大学生党员廉洁意识,就要利用好周恩来《我的修养要则》这一党性活教材,引导大学生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强化廉洁意识。
1.增强理论引导,提升学生党员的文化自觉
廉洁教育的开展,需要根植于先进的理论和深厚的本土文化,将理论与文化相结合,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尤其是革命文化,以及周恩来精神的时代价值和时代内涵融入其中,让学生不断从“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认识到廉洁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强化对高校廉洁意识培育的内心认同。在新知识、新技能不断积累,内心学识不断丰盈的前提下,不断修炼内在素养、锤炼过硬本领,逐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不断实现自我改造、成长提高,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2.注重课程渗透,发挥教育的浸润作用
高校要注意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廉洁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坚持将廉洁教育作为“两课”的重要内容。传授廉洁知识除了理论的熏陶和引导,也可以通过“讲好廉洁故事”“感受廉洁正气”等让党员学生能够直观地“触摸”廉洁的方式开展教学。将理论研习与案例分析、正面引导与警示提醒、历史反思与时事教育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认清当前廉政形势,认识廉洁与反腐、廉洁与全面从严治党、廉洁与国家战略,以及廉洁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等问题的关系,逐步帮助大学生党员树立廉洁的道德标准,让廉洁成为习惯,助力其人生发展。
周恩来同志在《我的修养要则》中提到:“要与自己和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他不仅经常严以修身、反省自我,而且经常告诫其他党员“党龄越长越要自觉遵守纪律”。在这种氛围下,南方局同志们清廉、无私、忘我、团结,使抗日救亡、团结民主力量等工作得以卓有成效地开展。高校在提升大学生党员廉洁意识方面,可借鉴《我的修养要则》中积极倡导的自我改造观,让大学生党员将廉洁意识培育内化为自觉行动。这要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时,要抓好党支部建设这个根本,积极改善党内组织生活形式呆板、内容单调、组织乏力等普遍存在的问题,鼓励大学生党员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为青年党员的成长提供经常性的反思、回顾、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实践平台。优化、完善对大学生党员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廉洁教育纳入党支部学习、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总结、评价、反馈,不断提升大学生党员的政治能力。
在《我的修养要则》中,周恩来同志强调党员必须遵守纪律,他曾说,纪律“是决定党能否坚持革命、战胜敌人、争取胜利的首要条件”。周恩来同志一生始终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坚决执行党的决议,是遵纪律、守规矩的楷模。高校要端正大学生党员的纪律规则观,使其在遵纪守法中不断提升自我廉洁涵养。
1.强化制度意识
高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党员认识到,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最根本的是要靠制度,要不断增强他们对国家制度体系的认同感和敬畏感,将这样的认同感和敬畏感外化为自觉对制度遵守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追求。党员学生以身作则,遵守校规校纪,按制度办事,自觉肩负起遵纪守法、制度执行的表率任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周围学生不断增强制度意识。
2. 强化规矩意识
党员必须树立规矩意识,时刻以规矩约束自己的行为,严守纪律的“底线”“红线”。大学生党员更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在信念上、行为上筑牢防线,让自己的言行符合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以严的要求践行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以实的行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方面的要求。
周恩来《我的修养要则》这篇文章虽然距今已78年,但其蕴含的关于党性修养的思想结晶,对个人品质的锤炼,对教育工作的借鉴、指导,尤其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清正廉洁的价值观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和目标的有效途径。其能够不断让大学生党员、青年成长为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有明确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能担负政治责任的生力军,成为能不断践行使命与责任的有为后辈。
2021年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23周年。高校,尤其是周恩来《我的修养要则》的撰写地——重庆的高校,应学好用好这一资源,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任务、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