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能源政策如何作用于工业绿色经济发展的思考

2021-11-24 20:32:53朱恒冰
经营者 2021年4期
关键词:新能源工业能源

朱恒冰

(圣元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2100)

一、引言

绿色经济是一种以降低耗能、减少污染和排放为前提的经济发展模式,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创新、产业和制度结构的更新换代以及人类与自然相处观念的转变。中国在绿色经济发展大潮中,如何转变观念、制定全新的能源政策去发展绿色经济,对中国生态环境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二、发展工业绿色经济的意义

发展工业绿色经济是人类生产方式及生存方式的革命,中国作为一个能耗大国,碳排放量位于世界各国前列,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实现从高碳能源到绿色发展的转变。中国选择发展工业绿色经济的必要性有4点:第一,中国虽然是能源大国,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要可持续发展必须选择绿色发展模式;第二,中国在能源开发、能源使用方面技术粗放,对新能源的开发、研究、引进和吸收能力较差,能源资源利用率低,必须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第三,中国是世界工厂,碳排放总量位于世界国家前列,消耗大量能源生产商品,在国际上被发达国家攻击诽谤,这要求我们必须发展低碳环保经济;第四,自经济全球化和产业革命以来,各国发展经济对石化资源都有很高的依赖度,各国的能源消耗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后,不断将一些高能耗产业转向发展中国家,中国若不改变高耗能发展模式,在发达国家产业转移过程中将会被高耗能产业锁定,在环境领域付出沉重代价。

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中要具有国际视野,发展工业绿色经济、减少生产体系对石化能源的依赖程度、努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起到积极作用。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措施促进中国向好的方面发展演变。工业绿色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息息相关的,我们在享受现代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使生活质量在绿水青山中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

三、工业绿色经济的能源消耗

对国家来说,主要的耗能领域就是工业,因此,如果在工业领域实现低耗能、绿色发展,那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就会不断提高。工信部提出“建立健全工业绿色发展长效机制,提高绿色国际竞争力,走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发展道路,推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共融,实现人与人自然和谐发展”。其中提出的发展模式和当今世界主张的绿色低碳经济相符合。

在经济发展中,不同的模式消耗的能源不同,中国使用的能源分为两类:新能源和传统能源。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在科学技术研究运用基础上,对一些新兴能源进行开发,减少旧能源的消耗。新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氢能等。我们在经济建设中,应尽可能使用新能源,不断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带动中国经济发展。传统能源是现代中国发展依赖的主体,特别是对煤炭的需求巨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应调整能源政策,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耗。

四、能源政策作用于工业绿色经济的效果

全球多数国家都依靠法律法规的制定促进产业绿色发展,在绿色低碳经济的号召下,各国采取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虽然模式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能源政策制度创新是关键、法制保障是根本。通过法律的强制性能够规范经济的绿色发展,为中国的经济提供坚实的保障。中国面积广、人口多,不同地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推动工业经济绿色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只能以有组织、有秩序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开展。法治秩序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建设科学的法律体系,在经济社会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尽可能做好协调工作,促进社会大众树立可持续观念、维持社会的生产建设秩序。我国急需建设环保法治体系,及时填补曾经没有涉及的法律空白,同时对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在法律法规的作用下,形成工业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加强执法,严格监管环境问题,按照法律规范为中国经济的绿色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目前,中国的环保法律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处罚力度太小、程序多、执法主体不明确,具有不足之处。我国执法者在环境方面应该加强监管,立法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五、基于能源政策发展工业绿色经济的建议

(一)定为国策全面推动

实行新的能源政策来促进工业绿色经济发展,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将会面临许多难题。将发展新能源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对于中国政府的绿色经济发展道路来说是一个重大战略决定。中国传统的能源格局与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不适应,如果今后仍然依赖传统能源,中国的产业结构将会升级缓慢,不能做到节能减排,注定会在许多方面受制于人。因此在新时期我们必须调整战略布局,大力发展科技,实行新的能源政策发展工业绿色经济,保证能源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努力改善自然环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二)吸引人才,全力创新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要求我们重视人才,培养新能源技术性人才,为他们的科研提供帮助,鼓励高端技术人才重点从事风力发电、秸秆发电、生物燃料、风能、太阳能、光能、氢能、潮汐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方面的研究,加大科研投入,形成一批重点科研院校和专业,为中国经济绿色发展提供后备人才,攻克经济发展中的能源问题,实现中国经济的新飞跃。

(三)政府补贴鼓励发展

政府在鼓励、支持新能源技术研发的同时,还应该重视新能源产品的推广和使用,提供补贴,在全社会宣传新能源产品。对于从事新能源开发的公司企业,国家要制定政策,鼓励集体、个人的创新,保障他们的利益,增强企业和个人的信心。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对使用生物能源或混合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给予补贴,通过资金补贴的方式鼓励新能源技术的创新、运用,使大众树立节能减排的意识。在交通运输方面,鼓励人们使用新能源动力燃料,对使用新能源动力的个人免征燃油税。同时,对在生产、生活中使用新能源的普通民众也应该给予补贴,调动人们使用新能源的积极性,以促进新能源技术的进步和新能源设备制造的发展。

(四)重视支持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有很大的贡献,其发展程度对国家的经济具有重大影响。国家应该从战略高度制定相应的政策,为中小企业在能源领域的创新持续提供可靠支持,保障中小企业间的合作,对其成就进行表彰。国家为中小企业的创新提供持续支持,能够大大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为中国绿色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五)加强国际合作

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不单单是一个国家的任务,而应该由世界各国协作完成。中国应实行科研国际化战略,加强与国际领先者的合作,学习先进经验和吸取教训,利用国际上的高端技术,向先进国家看齐。中国有大量的研究与创新力量,在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作出了贡献。科研国际化战略将促进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实现协同发展、互相促进,通过合作取得成果,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六、结语

工业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正成为国际社会和新能源发展的焦点,新能源产业已成为一种全新的、可持续的、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模式。中国作为工业大国和能耗大国,必须发展绿色经济。在转型过程中,中国既面对机遇,又面临挑战,我们需要放眼世界、合理规划、掌握核心技术,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守护好中国的绿水青山。

猜你喜欢
新能源工业能源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小学科学(2020年5期)2020-05-25 02:58:24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家教世界(2019年4期)2019-02-26 13:44:20
工业人
黄河之声(2018年5期)2018-05-17 11:30:01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Coco薇(2015年10期)2015-10-19 12:51:50
“新能源门”的背后
风能(2015年4期)2015-02-27 10:14:36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
风能(2015年4期)2015-02-27 10:14:34
“工业4.0”之思考
取之不尽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