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艺璇,张守伟
(东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130024)
自20 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体育教育对个体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持续扩展,国际社会对体育教育的价值功能与学科贡献的认识不断深入。在世界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浪潮中,教育质量成为各国体育教育政策话语体系的重要关注点,高质量体育教育(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QPE)成为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术语,并逐渐演变为推进体育教育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重要理念[1]。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高质量体育教育政策制定指南》 (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Guidelines for Policy-Makers,以下简称“政策指南”),提出“打造包容的高质量体育教育政策环境”,以及从概念到实践、从政策到行动的高质量体育教育促进原则和方法。通过提供政策矩阵,帮助各国明晰发展高质量体育教育的关键问题、现实差距和相应举措。该政策指南的颁布,意味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高质量体育教育上升至呼吁全世界共同关注、共同行动的战略高度。
在我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建成教育强国”的远景目标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大任务。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体育体系基本形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基于此,本研究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质量体育教育政策制定指南及其关联的政策行动和文件为中心,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英国西北郡体育教育协会在232 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联合调查形成的世界学校体育调查报告,从质量发展理论视角阐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范围推进高质量体育教育的政策表达内容,探讨高质量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特征与趋势,以期为我国建设高质量体育教育体系提供借鉴和启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成立于1946年,总部位于法国巴黎,有近200 个成员国,其宗旨是促进教育、科学和文化领域的国际合作与发展。作为联合国体育教育与运动的领导机构,其在国际体育教育与运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应对世界范围体育教育逐渐衰退的危机,弥合体育教育政策与实际执行之间不一致的困境,确保儿童青少年受教育的权利,改善健康与身体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实现体育教育的多元化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积极促进高质量体育教育政策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4 个方面的行动。
1)组织制定和修订《国际体育教育与运动宪章》。1978年,UNESCO 在第20 届大会上通过了《国际体育教育与运动宪章》。该宪章强调人权、终身教育和教育体系中体育发展的多项指导原则,标志着高质量体育教育运动的开端[2]。1991年UNESCO 对宪章进行了第一次修正,增加了一项条款:“安全和风险管理是高质量体育教育的必要条件”。2015年,UNESCO 在第38 届大会上通过了新修订的《国际体育教育、体育活动与体育运动宪章》,其中明确指出,高质量体育教育是政府对教育和体育的承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议包容、终身参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原则[3]4。作为成员国的共同宣言,《宪章》凝聚了各国对体育教育与运动发展的共识,明确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2)组织和召开国际体育教育与运动部长和高级官员会议。迄今为止,UNESCO 在巴黎(1976年)、莫斯科(1988年)、埃斯特角城(1999年)、雅典(2004年)、柏林(2013年)和喀山(2017年)组织了6 届国际体育教育与运动部长和高级官员会议(MINEPS)[4]。关注的议题从最初的“体育教育与运动战略制定、受教育权、文化和个人全面发展的关键方面”,发展到“学校层面的体育教育与运动问题、体育道德价值、全民体育及体育价值对社会、和平和相互理解的贡献”,再到“关注终身教育,国家、地区和国际层面的合作与协商形式,并将《国际体育教育与运动宪章》 《奥林匹克宪章》等文件的原则付诸行动”;第5 届MINEPS 会议则将体育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千年目标宣言》结合起来,提议发展“高质量体育教育指标”及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第6 届MINEPS 会议形成了《喀山行动计划》,关注全球和国家政策、相关研究和能力建设,致力于发展包容、公平、高质量的学校体育。该会议被认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全球体育教育政策基本战略的机构论坛,其形成的MINEPS 1 -6 系列最终报告为制定高质量体育教育政策提供了坚实支撑。
3)成立专门机构联合开展世界学校体育调查。1978年,UNESCO 成立政府间体育教育与运动委员会(CIGEPS),负责协调和加强各国体育组织之间的关系,指导和监督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体育教育活动计划及实施;1997年,UNESCO 成立常设咨询理事会(PCC),并加强与理事会的合作,与成员理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00年组织第1 次世界学校体育调查,以诊断全球体育教育质量的发展[5];2006年组织了第2 次世界学校体育调查,对实施体育教育质量基本需求模型提出建议[6];2014年开展了第3 次世界学校体育调查,以探讨体育政策与执行之间的持续差距。UNESCO 连续3 次发布《世界学校体育调查报告》,为促进高质量体育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4)联合召开高质量体育教育的相关会议。1995年UNESCO 联合国际奥委会(IOC)、世卫组织(WHO)举办“世界体育活动论坛”,引入“高质量体育教育”一词,并建议各国政府就体育课时分配、设施供应、课程和教师培育等方面制定指南;1999年UNESCO 联合国际体育科学与体育教育理事会(ICSSPE)、IOC 举办第1 届世界体育教育峰会,是定义“高质量体育教育”的首次尝试,会议形成了《柏林议程》,以鼓励制定体育教育质量标准;2005年举办的第2 次峰会支持制定“高质量体育教育指南”;2007年举行政府间体育教育与运动委员会(CIEGPS)会议,为体育教育质量指标的发展提供支持;2010年CIGEPS 召开全体会议,将发展高质量体育教育政策和制定质量标准设为优先议程;2010年ICSSPE 发表国际体育教育立场声明,UNESCO 等多个国际组织发表支持声明,以支持“高质量体育教育方案”的制定和实施;2010—2012年国际体育教学委员会(ICSP)研制了《体育教育体系的国际基准》,作为高质量体育教育基准的参考[7];2013—2015年ICSP 下设的4 个协会开展了“高质量体育教育”的综合研究项目[8];2013年UNESCO 在第37届大会上形成《关于指导体育教育政策发展的决议》;2015年UNESCO 在CIGEPS 特别会议上发布《高质量体育教育政策制定指南》,为成员国提供决策参考。
总体而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将体育作为促进教育发展的重点领域,积极发挥组织者或赞助者的作用,从促进世界范围高质量体育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角度出发,协同其他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政府部门和专家成员,通过一系列国际会议、组织建设、标准法规、行动建议和公开出版物共同推动世界体育教育与运动走向合作、交流、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质量体育教育政策制定指南是基于全球范围学校体育质量发展的调查结果,其关注点指向教育体系中的体育,同时汇集了相关参与者的意志表达,将高质量体育教育作为终身参与体育活动和运动的基础[9]9。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质量发展决策建议能较为周全地考虑各国实际情况,在更大范围推进各国高质量体育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与完善。作为政策的顶层设计,该政策指南从战略上对高质量体育教育政策进行整体规划,具有纲领性、前瞻性和引领性,既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质量体育教育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政策供给的总体导向,也是推进各国质量政策执行和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此,研究聚焦政策指南文本的相关内容,分析其蕴含的理论逻辑。
发展公平的高质量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后教育议程》的核心思想,也是全球教育治理的目标理念。遵循这一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质量体育教育政策凸显公平的发展理念。1)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提供尽可能多的体育教育机会,确保人人享有接受体育教育的基本权利,以更好地发挥体育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及效益。2)考虑不同群体的需求,尊重地域、性别、经济、文化、种族、民族、残障人士和处境不利人群之间的差异。3)确保不同学校和地区尤其是农村和边远地区、人口稀疏地区实现真正意义的公平。基于不同地区的特定需求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确保设施、设备、课程和教学方法的有效供给,使学习者能够公平地享有相应的机会、教育内容和过程。从公平的视角来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机会公平和条件公平作为高质量体育教育政策规划的关键主题,对质量政策的规定旨在消除任何形式的排斥、边缘化、不一致和不平等,突出个体权利的获得以及资源的可获取性,体现了高质量体育教育是在普及化的体育教育中实现公平的发展取向。
包容的高质量教育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延续、可持续发展目标理念之一。有研究将“包容”界定为一种归属感,能够使不同背景和特征的人处于一种互相尊重、互相认同、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和谐状态[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将包容的方法作为推动高质量体育教育政策和实践发展的核心,体现为以下原则:
1)尊重差异性。差异性既是现代教育的鲜明特征,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一方面要尊重性别差异,充分、准确地把握不同性别教学对象的心理需求、兴趣和动机,尤其是女生的生理特点和运动体验等,消除性别刻板印象,避免不适当的课程安排影响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尊重能力差异,考虑受教育者的运动能力是因人而异的,体育教育工作者要防止仅顾及少数具有运动天赋儿童的需求,而忽略了大部分儿童原有的运动基础和特点,防止儿童产生运动挫败感,或丧失对运动的兴趣和信心。
2)提倡灵活性。在不同资源和约束条件下,实现政策的灵活性对推动社会最优价值的实现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体育教育政策和实践受历史因素、传统文化实践、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和发展环境、不同的立法水平等影响而呈现不同样态[12]99;因此强调所提出的政策建议并不是“万全之策”,所提出的质量标准制定原则以及体育教育活动的组织、学习和评价要求,均具有足够的灵活性,能够适用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特定的情境、条件和环境,满足特定需要。
3)发展适应性。每种体育课程都有其固有的规定性和适用范围,适应变化需求的开放课程有助于提升体育参与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包容的高质量体育课程应具备如下特征:①鼓励不同文化间的对话;②打破传统的障碍和偏见;③赋予残疾人权利;④赋予女孩权利;⑤提升获得生活机遇的能力[13]。为此,教师需要聚焦学习者的薄弱环节,加强对课程内容的适切性分析,开发具有教育元素的综合体育课程。同时要根据学习者的发展水平创设适合学习者发展需求的任务和情境,在持续的实践中选择和利用资源,为其终身体育和全面发展奠基。
环境安全是国际组织强调的重要发展要素。国际运动发展与和平工作组织呼吁出台相关政策为妇女、女童打造运动的安全空间[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指出,儿童的安全保障是校内外各种形式体育教育有效供给的关键特征,其中,安全的、便利的、定期维护的体育设施是打造合作关系的基础。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均指出,仅仅关注体育设施、设备仍然不够,还需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涉及防虐、身体和心理暴力、恐同暴力和性别暴力等政策内容,在制度和政策层面对人权予以保障[15]。
为营造体育教育的安全空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人员、资质、社会关系等方面提出系列建议:1)严格遴选校内外青少年体育工作者,确保其具备相应资质、遵循一致性的教学准则,避免不适当的训练方法和运动致伤。2)所有体育教育从业人员均须经过儿童保护、安全防护方面的专业培训,并定期获取该领域的最新资讯。3)建立配套完善的报告机制,对各种性质的涉及性别、种族、残疾人、宗教等歧视和欺凌事件进行及时报道和处理。4)权利和权益保障方面,发挥教师和学生行为准则的重要作用。5)密切体育教育和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的联系,并有机融入学校环境、营养和健康的安全服务体系之下。
体育教育标准是国家体育教育质量管理机制健全和完善的标志之一,反映国家体育教育组织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体育教育标准的设置原则:1)基于国家需求,提出标准的制定要以国家需求分析、优势和劣势评估为依据,以摸清政策与现实的差距为基础,以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高质量体育教育发展趋势为导向。2)应用的广泛性。倡导遵循国际运动科学和体育教育理事会制定的全球体育教育标准并确保在地区层面具有普遍适用性。3)基于长期战略发展规划需要,提出国家应根据体育教育标准原则制定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推进不同政策及关联部门的整合,在最大程度上建立各利益相关方的伙伴关系,确保政策实施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3 套互相关联的层级化标准,将其作为国家实施、监督、评估和资助体育教育供给的参考工具。其中基本需求标准主要涉及高质量体育教育“基础门槛”的相关要求;高质量体育教育标准主要涉及在满足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发展均衡的高质量体育教育要求;高质量体育教师教育标准主要涉及提供核心培训,培养大批高素质专业化的体育教师以满足上述需求。同时鼓励将这些标准作为体育从业人员自我评估、学校自我评估和高等教育机构自我评估的有机组成部分,定期进行经验交流,促进能力建设[9]6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高质量体育教育是将身体及身体能力与基于价值观的学习和交流融合的教育,高质量体育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发展具有体育素养的个体,而且还在于推动学习者结构化的思考、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情感表达和丰富理解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了高质量体育教育的战略作用,将高质量体育教育视为推动21 世纪教育的工具[16]。正如政策指南指出,高质量体育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领域框架的中心、全面发展理念的一个关键方面,提供了一种获得21 世纪核心素养的学习通道,是世界公民教育的新形式,能够在促进个体素养的整体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体体现为:1)在跨学科学习中承担重要角色。高质量体育教育为学习者提供广泛的学习情境和环境,提供具体情境拓展个体的可迁移技能,发挥体育对其他学科学习的独特促进作用,促使学习者在多样化的学习领域中获益。例如,体育学习有助于拓展对数学和科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对环境的社会责任意识,强化对历史、文化、社会的认知。2)提供课程之外的结构化学习,即拓展课程。结合了新视角和情境的体育课外活动具有发展和拓宽体育教育中基础学习力的潜力。3)贯通多种形式的教育,包括竞技运动和其他形式的身体活动,以及其他锻炼形式,如积极的游戏、常规的习惯性活动等[12]120。可见,高质量体育教育追求的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注重学习者主体素养整体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质量观。
综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质量体育教育政策内容蕴含着教育的公平性、方法的包容性、空间的安全性、供给的标准化和素养发展的整体性等多重理论逻辑,其中公平与包容是贯穿高质量体育教育政策的主导理念,其价值追求的基本使命是确保每位学习者平等地获得接受体育教育的基本权利,促进学习者身心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并与建设包容性强、具有抗逆力的社会和维护公平正义形成有机联系。同时关注长远的教育价值追求,将体育教育与培养具有全球素养的世界公民紧密联系。
学习者是高质量体育教育的主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一项成熟的高质量体育教育政策应当从学习者发展立场出发,提供对学习者有意义的、与社会和文化紧密相关的经验,切实支持学习者发展身体技能以及社交和情感技能,促使其成为自信且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12]12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策指南强调所有学习者的发展,关注学习者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尤其注重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特殊群体公平地享有体育教育的权利,提供适合每一个受教育者学习特点的教育;在政策框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习者置于教学过程的核心地位,关注学习者在整个体育学习过程中技能、认知和态度等方面的收获。强调学习者的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与学习者经验的吻合性、与学习者社会生活的联系性;评价方面体现学习者发展的理念,既监测学习者的纵向发展指标,关注质量的提升程度,发挥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又以同期学习者的发展作为参考,关注质量提升的相对性,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在政策实践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成员国加拿大研制的青少年体育素养发展测评工具,即“生命的护照”(Passport for Life,PL)。该测评工具是一项支持学习者体育素养发展的形成性评估项目,它能够帮助教师根据学习者的特定需求建设高质量的体育课程,体现了对学习者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关注与持续跟进。美国和欧洲部分国家则相继把体育素养作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并融入了教学实践中[17]。
课程是高质量体育教育的重要资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质量体育课程建设的核心原则包括:1)公平和包容的课程,即均衡的、结构化的和连贯一致的课程;适应不同学习者、具有差异化学习任务的课程;与所有学生、学校和社区环境相关的具有多种挑战性的活动课程。2)形成性和发展性的课程,即具有明确清晰的目标和学习结果的循序渐进的、序列化的课程;促进体育素养发展的课程;促进合作的、健康的、竞争的课程;在整个生命历程中保持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理解的课程;促进学习领域(身体、生活方式、情感、社会和认知等领域)发展,并为学生提供核心技能(如领导力、沟通和团队合作)发展机会的课程;强调与体育教育与运动相关的核心价值观(如尊重、容忍和公平竞争)的课程。3)交叉或跨学科课程,如学校内部、校际与社区联系的课程,将体育与环境和社区联系起来的课程,与整个学校课程的其他领域整合的课程。4)促进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融合的课程,包括旨在推动本土文化发展的文化传承课程[9]76。在政策指南列出的完善政策和实践的一览表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了高质量的体育课程需要检核的要点,包括课程内容是否体现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前瞻性,课程的定期反馈修订是否纳入了新视角和相关社会背景等要求。
过程是高质量体育教育的关键环节。教与学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并决定体育教育的质量水平。为确保学习者体验体育的快乐,激发体育学习兴趣,享受体育学习乐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针对体育教育要素发挥作用的教学、学习和评价等过程环节提出3 个倡导:1)倡导文化支撑的教学实践。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环境调整教学方法,并将学习者的每种学习经历融入当地的、传统的或特定的游戏和活动中。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同时注意确保性别平等以及体育教学参与过程的全员性和保护性。2)倡导均衡发展的体育教育方法。鼓励教师进行互惠教学,发展建构主义的学习方式。根据不同学习者的先天资质和能力,提供各种机会和选择以激发学习者的潜力并发展其技能。均衡发展的体育教育重点包括个人自评、个人计划与目标设定、自主管理与决策的实践体验。3)倡导教学过程中的有意义参与。教师、学生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是高质量体育教育的重要保障。对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参与过程的关注有助于克服从单个教育要素考察体育教育质量水平的局限,将教学、学习、评价置于要素关系和互动过程中进行考察。通过对过程的关注,不断改进体育教育质量,促使教师和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
教师是高质量体育教育的具体执行者。高质量体育教育的供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有一批能够应对和管理变革的优秀教师。政策指南规定,教学人员须接受定期的、强制性的、结构化的专业发展和在职培训,既作为一项体育教育优先发展事项,又视为公共优质体育教育战略的基本构成。体育教师有效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是提供尊重人权、遵循全纳教育原则的职前和在职教育。政策指南建议依据国家(地区)的资格和标准对专家教师和普通教师进行区分培训,发展教师学研网络,为在职教师、实习教师与包容性领域的教育者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并通过相关的国际交流项目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在遵循高质量体育教师教育标准的前提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相关部门应定期对高质量体育教师教育项目进行系统审核。1)政府或专门机构负责建立教师专业标准的持续发展框架体系。2)责任机构发挥对高质量体育教育及其从业者的重要领导作用,尤其在促进标准的改进和维护方面。3)在认证体系的开发上,确保体育教师职前准备、履历和资质、安全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规定具有可操作性[9]50。4)采取动态、灵活的方式规划高质量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模式,基于体育教师类别分为单科专业体育教师、体育教育教师、多学科教师等多样性的现实,采用区分各类别体育教师的教育与培训模式[12]122。5)提高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结合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因素,重新定位体育教师的相关职能,采取相应措施对教师专业发展活动施加积极影响。
环境是高质量体育教育发展的执行保障。高质量体育教育的环境是指能让师生健康、安全地工作和学习的、具有保护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主要通过以下路径实现:1)物质资源的供给和技术实现上的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校应提供可利用的室内外活动场所,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空间,以及相应的教育手册、指导文件等教辅材料。对于体育设施匮乏的学校,建议与社区体育机构或组织建立互助关系以获得可替代的物质资源。这样一方面学校可以降低办学成本,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社区的体育活动开阔视野。同时鼓励开发和利用地域资源,在自然的环境中开展教学[3]2。对于体育设施设备完备的学校,建议在晚间和周末向社区开放,以实现双向互补。此外,体育设施、设备和资源需定期维护,并争取获得符合资质的技术支持。2)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政策指南提出国家层面的体育教育战略应全面覆盖各级学校,政策框架清晰,与其他核心学科地位一致;体育教育政策制定与执行衔接紧密,相关资助的立法与执法保持一致;国家战略要积极宣传体育价值观和体育态度,促使校长、家长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等形成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同和共同期望;体育教育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应在优先发展事项上达成共识,以在更广泛的教育与社会目标上形成发展合力;提供(课程)政策的本地化解读,便于教师按地方实际需求授课;体育的教育目标应与社会目标保持一致,从政策和执行层面推动多部门和利益关联方的对话与合作,使各目标的达成有保证。
结果是高质量体育教育的重要指征。结果导向的高质量体育教育强调结果的标准化、可测量性和质量保障。体现为如下方面:1)体育教育国家标准的制定应确保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并具体规定积极的学习预期结果。教育过程的选择要根据其是否能够以最有效的方式实现预期的结果而定,基于学习结果反向设计体育课程,开展不同形式的课程改革,赋予体育教师更多的自主权以确定实现结果的最佳途径。2)在评价方面,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作为促进教学改进和教学发展的依据,确保相关报告流程与其他科目保持一致,并强调与家长的沟通对于评价的重要性[9]42。管理机构开展定期监测并向有关部门公开汇报。聘用有资质的咨询、监督和检查人员,针对结果的优势和劣势分析提出必要的改进建议。制定相应的程序、流程为教师和学校发挥优势、克服弱势提供帮助。3)实现监控和质量保障过程的关键要素是遵循高质量体育教育标准和高质量体育教师教育标准[9]46。质量保障包括旨在确保体育教育质量和标准的所有政策、制度和流程,尤其强调要进一步收集高质量体育教育的优秀案例和完善问责制度。
关系是高质量体育教育发展载体的有效连接。伙伴关系的构建与推进是实现高质量体育教育善治的重要途径。高质量体育教育需要发展多部门协同合作和参与的伙伴关系,推动所有利益相关方围绕共同的愿景齐心努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国家战略层面鼓励并推动建立学校与社区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应当具有清晰的组织架构和充裕的资金支持,为体育教育拓宽发展路径,解决不同机构间沟通不畅的瓶颈问题,同时为多部门及利益关联方共同参与决策和实践提供机会。
相关研究表明,一个学校与社区的伙伴关系越紧密,则学生的体育参与比例越高[18]。政府及地方体育教育机构应在推动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上行动起来,采取措施让决策者、校长、非体育学科的教师、家长了解高质量体育教育及其重要性。采取全面宣传的策略帮助全社会获得对上述价值的认识,通过国家和地方各种媒介广泛传播相关成果。政策指南呼吁促进社区环境中的公共关系发展,鼓励以社区为基础的组织与相关团体形成伙伴合作,推动包括国家体育、教育、青少年发展和健康促进的相关管理机构、政府间和非政府组织、体育联合会和运动员以及私营部门和媒体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
以上对高质量体育教育政策的内容维度及相应的质量发展要求的梳理,为思考和解决高质量体育教育发展问题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框架。学习者(主体)、课程内容(资源)、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执行者)、环境(保障)、结果(指征)和关系(载体)各质量维度均有其合规定性、合规律性要求和细化准则,在不同的情境下以超越预设的生成方式形成互动,共同促进高质量体育教育的发展。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影响高质量体育教育发展的维度是多元的,各维度之间存在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单向维度的体育教育质量不能全面反映体育教育的质量状况,且单向维度的体育教育质量提升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体育教育的质量发展需从多个层面进行揭示和反映,体育教育的质量提升需从多方面努力。
新时代背景下,不断变化的现实环境和发展机遇对体育教育的质量发展构成影响。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政策行动和文件的分析,高质量体育教育是一个多维度、多层面且兼具整体性和灵活性的动态发展理念。质量范畴方面,高质量体育教育对质量发展的规定涵盖了教育条件、过程和结果等内容;质量理念方面,高质量体育教育从包容、公平、安全、标准化、可持续发展等更广泛的视角予以强调;质量考核方面,高质量体育教育更加关注内涵式发展,如学习者的近期发展和远期影响、教师发展和课程实施等成为质量发展的主要内容,同时兼顾过程与结果、文化与环境条件的考核;质量适应性方面,注重灵活的、能满足学校特性和个体发展的普适性规定,而非有限的学习结果评价;质量标准的制定方面,强调保留一定的灵活自主的空间,基于不同国家的状况、地区的不均衡性以及学校和个体的差异,尊重质量标准实施过程的多样性,避免标准难以落实。因此,高质量体育教育的质量发展界定不是完全自上而下的,而是共享的质量定义,与自下而上的方式相结合,由不同的参与者以自主和建设性的方式进行构建并不断拓展。于我国而言,发展高质量的学校体育已成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战略目标。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启示,建议:1)建立一个与世界接轨、彰显中国特色、具有良好拓展性和包容性的体育教育质量标准框架体系,以便多方参与主体能够与之高效对接。2)不断提升体育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的前瞻性、层次性和针对性,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并能随着时代的要求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变化而逐渐精细、完善和成熟,充分发挥质量标准在体育教育质量内涵提升方面的基础性作用。3)加快完善体育教育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法律政策,把质量改进作为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把握质量内涵、强化质量意识、严格质量管理、践行质量发展观,多措并举推进高质量体育教育发展。
高质量体育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关注学习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高质量体育教育结果的规定重点强调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培养具有良好体育素养的个体。具体体现为:帮助学习者在信心、能力、知识和理解等方面获得适应性发展;促使学习者具有良好的身体素养,能够高效、有效地运动,能够调整和迁移已有的技能,以适应一系列身体活动环境;学习者表现出参与多层次的体育活动的能力,能够担任领导和参与者等不同角色;学习者对体育参与表现出积极态度,认识到保持健康和积极的生活方式所带来的益处,并能养成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9]77。另一方面是增强学习者的积极社会行为。在活动中提升学习者的生活技能,塑造价值观并形成全球公民意识[9]14。对我国的启示:1)结合新时代“五育并举、五位一体”的育人思想,围绕“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为学习者营造包容的、支持性的体育学习环境,提供结构化的学习和发展性的经验,发展学习者身体的、智力的、道德的力量,从而具有较高的体育素养和综合能力素质。2)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体育教育对终身学习的影响,教师应考虑学习者的差异化需求,遵循有益于个体、联系社会、与校外活动方式相协调的原则,赋予学习者一定程度的自主选择权,在与学习者协商的基础上进行适宜性的课程调整。引导学习者享受体育锻炼的乐趣,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并促进学习者广泛地参与体育,通过不断加强与他人的社会纽带和关系,塑造归属感和认同感,并最终促进终身学习。
政策环境是高质量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教育体系中的体育应被视为是人们在整个生命期间从基础到卓越水平的包容性参与的连续统一体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对儿童体育教育进行长远思考和合理规划,制定连续的和系统的体育教育政策,创建包容的政策环境支持相应的行动[1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包容性实践的相关做法经验,包括开展全国范围的高质量体育教育供给需求情况调查,遵循国际公约和联合声明调整法律框架,增进部门间的交流与对话,提升地方治理能力,加强社会宣传以达成共识等[9]22。对我国创建包容的高质量体育教育政策环境的启示:1)克服结构性障碍,促进体育权利保障的落实。针对城乡二元差异、中东西部差异以及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特殊儿童等弱势群体存在的现实,制定有针对性的行动改进计划,通过实践探索形成具有促进和示范效应的政策制度,确保所有群体享有平等的体育学习机会,促进体育教育均衡发展,从而推进体育教育的公平进程,形成广泛的社会包容平台。2)凝聚发展共识,发挥社会各层面、多部门的协同作用。在体育教师教育、师资配备和发展,体育设施、设备和资源供应,体育课程建设,社区合作伙伴关系发展,政府、社会和学校监管和质量保障等领域加强对话交流和协同行动,奠定包容的政策环境基础。3)注重系统思考,促进政策之间的协调统一。从整体上加强体育与教育、健康、文化等政策的深度融合与协调,制定相应的政策工具和机制,加强体育教育体系及其应对外部需求的能力,提高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在保障措施方面,高质量体育教育需要建立多方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的开放式治理模式。集合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等参与者,以协商和对话的方式展开行动,建立政策框架、推进问责制、实施透明管理和参与式治理,建立各层级和跨部门的协作伙伴关系[20]12,共同致力于体育教育质量的提高。其中,强有力的全球与区域层面的协同、合作、协调,基于国家层面的数据收集、分析和报告以及实施情况监测对提升体育教育质量而言十分重要。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经验,建议加强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参与:1)建立跨部门合作。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社会组织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统筹各方资源,共同参与决策,形成整体性治理格局。2)责任共担。明确各部门、学校、教师、家长等的角色和职责,加强利益相关者的能力建设。3)加强对话。通过意见征询吸收来自不同机构和部门的专家意见,教师和学生群体的视角和观点,形成多向互动,共同确定优先事项和最佳方案。4)赋权地方。激发社区基层组织活力,通过税收减免、专项扶持、购买服务、特许经营等措施,引导和遴选具有较高声誉和社会声望的体育社会组织、俱乐部等作为合作方,负责提供优质资源和服务,弥补公共资源的不足。5)建立UGSE 质量促进联盟。聚集政府、大中小学、体育运动学校和俱乐部的力量,整合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区体育活动,实现知识和资源的衔接、共享和优势互补。联盟应包括体育教师、教练员、学校和社区的管理人员,作为合作伙伴共同助力体育教育质量提升。
为保障青少年获得高质量体育教育权利,国家须以有效监控体育教育运行和质量状况为基础,注重收集有关体育教育方案实施的全程及实施结果的有用信息,通过对应然和实然的差距进行研究,为体育教育决策服务提供参考。理想的体育教育质量监测系统应兼具问责功能和发展功能。体育教育质量监测既要考虑数据可获取性,以检验区域和群体的体育教育目标预期效果的达成程度,形成反馈和改进建议,也要考虑指标对体育教育质量的可预测性,关注体育教育的结构性质量和过程性质量。在涉及大样本的教育质量调查中,有不少研究倾向于把教育质量等同为教育结果。在当前,我国体育教育质量评价包括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专项运动技能测试以及体育中考等。测试内容主要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侧重对身体的评价,未涉及体育素养的情感、认知、行为等维度[21]。尽管《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 版)》增设了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的“学业质量水平”的评价新要求[22],但目前有待进一步落实。此外,我国分别在2015年和2018年进行了两轮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育与健康),重点监测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体育兴趣态度与健康习惯,同时对体育课程开设、体育场地与器材配备以及体育教学等状况进行调查,改变了单纯以成绩来衡量质量的状况。启示:1)根据不同监测目的科学确定体育教育质量指标及评价方案,注重过程信息的收集,确保评价的公正性。2)构建现代学校体育信息大数据平台,为学校、师生提供实时的数据共享和反馈,实现动态管理、实时监控,提供专业指导和改进服务。3)落实督导、强化问责。将学校体育纳入学校绩效评估。严格监督、核查和问责政策落实不力、学校体育工作支持不足的地方政府、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人。简言之,体育教育质量评价不仅限于指标结果的检测、诊断与反馈,还应以监控、改进和预测为重点,追求体育教育理想和愿景的实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质量体育教育的推进是基于不同民族、区域和国家的多元文化语境展开的,尤为考虑多样性以及避免用统一的尺度来衡量体育教育质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政府、学校、社会和个人等作为体育教育质量提升与保障的因素一并纳入,共同构成多维的体育教育质量发展的主体。在体育教育质量标准方面,基于内容分类和层级化原则,突出公平、包容、安全、有意义的参与、素养发展等多个理论视角,体现为特性与程度的统一。在质量实现机制方面,明晰体育教育质量各个维度的具体内容以及不同维度之间的作用关系,以探寻可能的路径和机制。在质量评价方面,将政府、研究机构、个体学习者、文化等纳入评价体系,从多方面揭示和反映体育教育质量构成、发展、问题与成效。可以说高质量体育教育实施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我们需要面临多个层次互相交织的问题。为了推动我国体育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可以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做法:1)建立参与式决策机制。鼓励所有利益相关方遵循当地原则、参与原则、包容原则和性别敏感原则[20]5,以不同的形式参与体育教育政策制定和优化的过程,确保政策制定的有效性和合理性。2)开发“高质量体育教育政策资源包”,为不同层级的执行部门、不同使用对象群体提供政策信息路线图、政策使用说明、标准法规(包括针对学生、教师、学校的)、实施步骤、任务完成清单、能力建设表、整个政策周期下的政策矩阵表、试点经验及典型案例材料等。通过政策资源包的建设、完善、推广和运用,建立多维度立体化的学校体育工作体系,切实推进体育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提高体育教育质量是各国的使命和需要长期坚持的行动。树立什么样的质量观,用什么衡量质量以及如何衡量质量,是开展体育教育质量提升行动的3 个重要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的以公平和包容为主导价值取向,兼具整体性、适应性和建设性的体育教育质量政策理念,多层次的体育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立足学习者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机制,多维、细化的质量政策与包容的政策环境支持,兼具问责与改进功能的监测机制,多方利益相关者协同参与治理的质量保障模式等,均反映了高质量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特征与趋势。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代表的相关政策与行动将有助于我们从全面、多元的视角深入剖析体育教育质量发展问题,为推进我国体育与健康质量监测工作、建设高质量体育教育体系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