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勇
(山东省假肢矫形康复中心,山东 济南 250014)
新政府会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与吸收了企业会计准则,在固定资产上确认原则上,由之前的使用规则转变化为资产本质原则。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要注重固定资产的本质条件,改变单一价值的评判标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可以以实际为准灵活确认固定资产,避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工作冗杂。同时在新政府会计制度阐述固定资产定义时强调,固定资产是“政府会计主体为满足自身业务开展或其他活动需要而且控制的,使用年限超过1年,在单位价值在规定标注以上,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不难看出,新政府会计制度突出了“控制”二字,进一步明确了行政事业单位主体的使用与管理责任,明确了固定资产的确认范围。并且新会计制度对无偿调入、接受捐赠等取得的固定资产入账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避免固定资产管理乱象的发生。
行政事业单位原有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核算重点放在固定资产的记录与计量方面,对固定资产的披露及会计确认关注不够,在进行会计确认时,也没有对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对符合要求的固定资产均纳入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中进行统一处理,增强了信息使用主体对同一事项会计处理的可比性。并且对固定资产分类、账面余额、折旧方法、使用年限等等一系列信息披露进行了明确要求。同时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采用实提折旧,使得固定资产的价值更为真实、客观,同时简化了会计核算流程。取消了固定资产清理科目,通过新增的资产处置费用来对处置业务中的支出进行核算。
原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折旧具有一定局限性,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进行固定资产折旧时,往往不提折旧或虚提折旧。虽然虚提折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单位抵消固定资产占用资金的比例,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有一定帮助,但是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并未在绩效上进行相应考量,导致和固定资产实际情况具有明显差异。新政府会计制度则借鉴与吸收企业会计制度关于折旧的相关固定,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采用实提折旧,并指出在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时应该综合考虑一下3个因素:一是法律及规定对固定资产使用的限定;二是预计固定资产无形损耗与有形损耗;三是固定资产提供经济利益及服务潜力的期限。这就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现行的确认有据可依,使得固定资产折旧管理更为规范,避免不同政府使用主体对同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差异较大的情况出现。新政府会计制度明确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实提折旧需依据不同用途将其计入当期费用,突破了旧会计准则收付实现制的局限性,可以客观的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实际价值,提升了固定资产相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对固定资产管理有着明确规定,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对自身所占用及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摸底清查,做到账卡相符、账实相符,避免出现固定资产流失的现象,确保国有资产安全。但是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不重视,存在固定资产闲置、超预算购入固定资产、账外固定资产等问题。并且其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固定资产清查盘点、预算管理、绩效考核及岗位责任等相关制度,使得固定资产管理权责不清晰,管理责任不明确,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开展缺乏制度保障,造成管理不规范,甚至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组织机构不健全的问题,并没有设置资产管理部门,有些行政事业单位仅通过类似保管室的部分对单位打印机等办公设备进行保管、领用及登记,对单位固定资产缺乏全面、深入、动态化的管理。有些行政事业单位虽然设置了固定资产管理专员,但是固定资产管理专员由非专业人才担任,甚至是编外聘用人员,对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固定资产处置不了解,其专业化水平不足,致使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不高。
当前我国已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已应用的愈加成熟,各类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升单位各类管理效率与质量。当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如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一些固定资产领用登记等方面还存在人工登记的情况,使得固定资产录入复杂,无形之中加大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使得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忙于处理繁琐的固定资产管理中。此为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采用的政府采购管理系统、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及国库支付系统等各个不同的信息系统各自为政,分别独立运行,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无法进行各类信息的有效衔接。如固定资产采购需在政府采购管理系统中进行申请登记,而且付款环节又需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进行,获得的固定资产信息又需在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中进行申报,整个流程被分割成各个部分,无法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信息一体化的动态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需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并将其纳入单位绩效考核中,对其固定资产管理情况进行考核。明确各个部门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人,构建其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机制,使得责任人能严格按照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购置、使用及维护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确定固定资产管理措施能落实到位。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对新政府会计制度及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宣传,让员工加深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理解,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提升员工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并且行政事业单位需构建起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理顺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与各责任主体的权责。以成本效益为原则,优化固定资产管理,避免行政事业单位出现固定资产重复购置、重复投资的情况,防止资产闲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同时还需规范固定资产审批流程,通过信息化审批及监管,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配置趋于合理化。行政事业单位对现有固定资产要建立起资产清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检查是否存在账外资产、闲置资产,防止出现固定资产浪费的情况。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及各类资产较多,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组织建设,建立起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专门负责资产管理工作,对固定资产采购、领用、清查及处置等工作进行专业化管理,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序进行。理顺资产管理部门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与财务部、审计部的联动,确保账务与资产实物的相符,针对审计部门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与整改。同时为了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实现固定资产的高效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有效利用,还需加强资产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并且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更为专业化,对相关专业人才的要求提高,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对相关资产管理人员开展新政府会计制度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与再教育,以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人才保证。
行政事业单位需提升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在资产验收、入库、登记领用、使用人变更、处置等方面实现信息化管理,可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构建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固定资产全寿命信息化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建议上级财政部门将政府采购管理系统、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及国库支付系统等系统之间的数据进行衔接与整合,实现对平台融合发展,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采购、付款、信息登记、信息上报等工作无缝对接,从而形成一个数据相互流通的资产管理平台,也有助于上级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时时监管。
当前新政府会计制度已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得到了全面的应用与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也应依据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提高其管理其管理水平,在思想上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制度,优化组织建设,提升资产管理人员能力,构建高素质的资产管理团队,同时应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固定资产管理与多系统平台的整合,实现各个平台固定资产业务数据的统一衔接,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朝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