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婷婷 范士达
(1.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2.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劳动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人民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实践诠释,是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的亮丽底色。将劳动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幸福观培育过程,对新时代大学生把握什么是幸福、如何追求幸福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劳动精神是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幸福观的精神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是对劳动精神的切实践行。
劳动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具体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精神。无论是坚强团结的爱国主义,还是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都蕴含着广大中国人民劳动精神丰富的内涵与不可估量的价值。从我国革命时期至建设时期,再至改革开放以来,每一阶段的进步与发展皆是中国人民艰苦劳动、不懈奋斗的成果;劳动精神是人民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实践诠释。尊重、崇尚、热爱,表达了劳动者对于劳动递进式的情感变化。尊重劳动能够反映出劳动者对劳动本质、劳动价值等的正确认知;崇尚劳动呈现出劳动者对劳动的重视及对劳动者的尊敬;热爱劳动则表现为主动投入到劳动中去,并享受劳动过程、珍惜劳动成果。劳动精神是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的亮丽底色;从劳动主体来看,劳动精神的主体涵盖所有劳动者;工匠精神的主体是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劳动者代表;劳模精神则是“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2]的劳模对于伟大中国精神的具体实践。从劳动关系来看,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三者之间呈现出内涵的递进与情感的升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呼吁,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及劳模精神,旨在期望每一位劳动者秉持“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3]理念,通过不懈奋斗,最大限度地实现劳动价值,实现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
劳动精神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为新时代大学生树立幸福观提供了精神引导。当今时代,丰富的物质条件、便捷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亦给大学生幸福观的树立带来了冲击与挑战。曲解幸福内涵与本质、弱化幸福过程与幸福体验的价值、缺乏主动创造幸福的能力,是时下部分大学生幸福观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忽视劳动创造幸福的价值。劳动创造幸福,是幸福的源泉。因此,将劳动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幸福观,有助于大学生科学合理地审视幸福本质,理清劳动与幸福的逻辑关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接班人。
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要先理解幸福的本质,即何为幸福。幸福是劳动与享受的统一,劳动对创造幸福具有价值与意义,不劳而获的“愉悦”体验是非正义的,并非真正的幸福;幸福是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劳动,人通过劳动获取满足自身需求的物质资料,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若脱离精神层次的幸福,只沉溺于物质享受,则会陷入个人享乐主义;反之则陷入禁欲主义。幸福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这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个人幸福的实现需要社会条件的支持,社会幸福的构成需要每一位个体成员的奋斗,个人幸福是社会幸福的基础,社会幸福是个人幸福的保障,且高于个人幸福。幸福的要义是社会幸福。准确把握幸福本质,给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创造幸福指明了方向,即要“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是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
物质丰富化、文化多元化、获取信息渠道多样化等因素,致使部分新时代大学生产生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理性的幸福观念,根本原因在于忽视了劳动与幸福的内在联系,忽视了劳动精神对于树立正确幸福观的价值与意义。
新时代大学生肩负复兴民族大业的使命,在注重大学生德智体美发展的同时,国家越来越重视劳动对于新时代大学生成长的意义与价值。首先,将劳动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幸福观培育过程,有助于其在精神渲染与引导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在劳动实践中感知幸福、创造幸福。其次,劳动能使大学生体验劳动过程的艰辛与乐趣,使其摆脱享乐主义等错误观念,明确幸福是劳动与享受的统一,更加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符合时代发展的、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渠道,内容的时代性、丰富性、适当性,是对高校提出的新要求。
2020年3月,国家颁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要体现时代特征,在科学技术不断更新和社会服务需求不断变化的态势下,培养学生创造性劳动。新时代大学生幸福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劳动精神对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奉献精神及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具有重要意义。将劳动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幸福观,打破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的灌输性与枯燥性。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幸福的本质、幸福的创造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能理解实现。在结合新时代大学生学科专业特点的同时,开展社会实践、勤工俭学、实习训练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不劳动、说劳动、厌劳动”转变为“想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然而,丰富课程内容的同时,亦要重视内容的适当性原则,即劳动实践不得影响其他课程的正常进行;劳动时长要适度合理;劳动内容要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特点。
中国梦的具体表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将国家、民族、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新时代大学生幸福观培育的最终落脚点。
新时代大学生是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中坚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将劳动精神融入大学生幸福观培育过程,能够增强他们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与创新意识。这种担当意识与责任意识源于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是他们自觉将个人与民族、国家融为一体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责任与担当促使他们理解将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联系起来才是真正的幸福。此外,具有创新意识、进行创新性劳动是推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5]新时代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开阔视野、开发思维,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将劳动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幸福观,要增强劳动精神的时效性,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及幸福观为指导,遵循多重原则,构建家、校、社协同培育合力。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以当时的社会环境与条件为背景,以人类本质为出发点,主张通过自由自愿的劳动去创造幸福。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强调幸福是劳动与享受的统一,是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人只有自由自愿地劳动,才有享受劳动成果的可能性,才能在满足物质生活资料的基础上,追求精神生活的愉悦,才能最终落脚于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当今时代,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继承与发展,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因此,于新时代大学生而言,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幸福观的科学内涵,为其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以及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理论指导实践,是因为理论为实践提供了方法与准则。新时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等形成的关键时期,脱离了扎实稳固的理论构建,易使其对事物本质、行为方式的判断等存在偏差,是部分新时代大学生幸福观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动态性、渗透性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具有相应的特点……既具有现实效果,又具有长远效果;既有显性效果,又具有隐性效果。”[6]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幸福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亦具有综合性、内化性特点,尤其是要将劳动精神融入其中;因此,要提升培育质量。首先,坚持继承与发展原则。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及幸福观皆强调劳动实践对于实现幸福的价值。新时代,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新性劳动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及幸福观的中国式表达,符合时代发展规律。因此,新时代大学生幸福观的培育,既要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又要依据现代社发展做出合理规划。其次,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坚实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正确把握劳动精神的内涵、幸福的本质等,增强其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劳动认同感。此外,通过劳动实践,帮助新时代大学生体验劳动创造幸福的获得感与成就感,促进其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最后,要坚持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原则。在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要“充分发展其优良个性,全面释放有利于其成长发展的动力、潜能与活力。”[7]
新时代的教育模式,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教育资源,通过营造开放式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幸福观培育,要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规律、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特点。在新时代大学生幸福观树立过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条件,高校教育发挥主渠道作用,社会教育则起到拓展大学生思维、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延伸作用。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部分新时代大学生幸福观存在的问题,除了其自身原因外,亦有其他层面原因。一是家长与学校缺乏沟通。作为大学生的主要教育者,二者沟通过少,不利于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而易失去有针对性的指导机会。二是未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因此,要根据对于新时代大学生幸福观现状,合理构建家、校、社培育合力。鼓励家长参与大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劳动实践,以拉近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让彼此在共同学习和实践中感悟幸福、创造幸福。同时,这也有利于家长针对实际问题,及时与学校沟通,合理解决问题。家长或学校除了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劳动实践外,应重视社会资源对大学生树立正确幸福观的作用。如邀请劳模或社会行业专家进课堂,通过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以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