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研究

2021-11-24 12:48:20武博文
活力 2021年15期
关键词:控制目标评估活动

武博文

(万达商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哈尔滨 150087)

引 言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确保企业财产安全、完整,保证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安全可靠,在分工负责的前提下,组织企业内部经营活动而建立的各职能部门之间对经营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协调的方法、程序和措施,进而形成严密的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管理体系。在现代市场竞争环境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加强内部控制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的基本共识。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保护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性、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以及财务活动的合法规范性,能够促进企业经营方针、经营决策的贯彻执行,提高经营活动的经济性和效率,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但是,从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的内部管理情况来看,管理者对于内部控制不够重视,缺乏管理观念,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配合,牵制管理约束力不强,这些问题会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健全内部控制管理机制成为企业管理的当务之急。

一、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问题

企业对内部控制管理认识不足,在思想观念上缺乏足够重视,以致内部控制目标缺失。在管理过程中,一些部门责任人对内控管理出现了理解上的偏差,导致内部控制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出现偏离,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一些管理者的职责权限过大,在内部管理中缺乏制约,个人的思想认知影响到企业内部管理的各项工作,人为干预导致企业难以在内部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分散,在组织架构中,各部位职能权限较大,彼此缺乏有效的沟通与联系,更多的时候是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凝聚合力,难以发挥整体效应。

(二)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的问题

在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内部的经营风险时刻存在,而加强风险识别和评估,则是实现风险管理、防范,维护企业运行活动安全,保障企业长远发展目标实现的需要。然而,一些企业尚未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在企业开拓市场的过程中,其面临的风险类型复杂,又没有相关的解决方案,特别是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不能进行有效的识别与判断,以致内部管理混乱。当然,一些企业管理者具有风险意识,并且在内部建立了相关机制,然而从整体建设情况来看,仍旧存在组织机构不完善、企业执行乏力、没有统一组织调度、缺乏长远规划、没有将风险转化为发展机遇等问题。

(三)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问题

企业内部控制需要通过各种运营管理活动实现,但是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中的问题也会导致内控失效。例如:一些企业的营销管理活动控制不够完善,调度控制活动存在缺陷,交易活动控制不足,导致企业内部无法对内控活动进行有效梳理,最终影响了内控目标的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资料、数据不真实,会计信息在公司内部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影响企业的决策;预算管理中缺乏专门监督,导致预算与实际发生费用存在较大的出入,财务计划难以有效开展,各项工作落实不到位,内控效果不足;奖惩机制不合理,人力资源得不到有效的约束和激励;等等。这些都影响着内控的实际效果。

(四)企业内部监督的问题

加强内部审计是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一些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建设情况与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明显不符,其中存在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例如:企业的内部审计缺乏执行力度,虽然在名义上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却没有加强监管力度;在运营活动中,企业负责人并没有遵从审计意见,做好审计整改工作,变动、化解审计结论,导致内部审计陷入了形式主义的误区;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属于公司管理,经常受到人为干预,无法独立开展审计活动,难以体现内部审计的作用,不能保证审计监督的效果。

二、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相关对策

(一)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第一,明确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并做好内部宣传。内部控制目标是企业运行的基础,也是企业业务发展的方向。因此,管理者必须设计清晰明确且可操作性强的内部控制目标。例如,某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计了如下内部控制目标:在公司业务活动开展中要遵纪守法;强化公司内部的风险管理,做好风险评估,严格控制违规操作,保证运营活动安全;必须严格执行财经法律法规,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保证会计工作质量符合相关规定;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保证公司利润实现;加强资产管理,做好安全防范,保证资产安全。在制定目标后,企业管理者将其融入企业文化之中,并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宣传、解读,促使全员认识内部控制目标,调动全员参与积极性。

第二,引进现代法人治理结构,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根据现代法人治理的相关理论,企业应建立以董事会、总经理、监事会为核心的相互约束的联动机制,并完善总经理责任制和监事会制度,保证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促进公司业务顺利前进。同时,为落实内部控制目标,企业还应进一步细化内部职能设计,规范治理流程、制度、标准、考核职责,并形成健全的管理制度,确保各方相互协调配合,通过组织运行提高内部管理效率,提高内部控制效果。

(二)加强内部风险管控,构建风险防范体系

第一,企业应完善内部风险管理制度。风险控制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在风险管理中,企业应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并强化工作责任,细化工作目标,进行履职检查,加强重点风险的防范,为企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同时,要进一步拓展工作思路,放眼长远,做好规划,在当前工作中重视细节,加强防范,对各项检查查出的问题要严格进行责任追究,监督整改完成,确保风险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和防范。要加强风险评估,对企业重大项目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方面跟踪、督察,确保重大项目运行安全,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应对之策,加强安全防范。

第二,企业应建立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落实工作细节。企业应根据内部管理机制建成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专业控制各类风险;企业应健全工作机制,疏通信息交流渠道,保证内部控制各项工作全面执行到位;企业应加强宣传培训,增强全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引导其主动参与,促进其内控风险意识的培养与能力的提升。

第三,企业应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机制。根据风险管理相关理论,企业应建立风险评估流程,即提出评估需求、组建评估小组、制定评估方案、开展风险评估工作、编制风险评估报告。在流程的推动下,企业的风险评估能够呈现出科学化、规范化、具体化、操作性强的特点。要提高各部门负责人的理解和认识,降低运营活动的差错率,促进内部控制工作全面推行。

(三)建立全面预算机制,有序开展内部控制活动

推进全面预算管理是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优化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重要举措。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必须强化预算约束,提升预算效率,加强预算管控,对业务运行中突破预算的项目进行督查,确保各项业务及重大项目财务运行在预算范围内。具体来讲,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全面预算管理机制。第一,要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编制预算,强化责任,硬化预算约束,在年初计划中将各项财务指标分解到位;做好宣传工作,利用企业文化的渗透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理念的贯彻执行效果,构建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体系,以保证内部控制活动的有效开展。第二,要强化预算执行,严格对内部财务进行预算管控;将各项财务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明确执行责任;规范预算申请流程,严格控制各部门的预算申请,加强监督,避免预算超支。第三,加强监督检查,做好总结分析,将预算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并根据预算执行情况落实相应的奖惩措施,调动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从而使预算管理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四)加强内部审计,提高内部监督水平

内部审计是强化财务管理的有效手段,企业应当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改善内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完善与强化内审工作。第一,企业应提高内部审计的权威性。要发挥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监督作用,必须高度重视审计工作,将内审工作纳入重要的管理日程,强化审计执行力。企业管理者应将审计工作列入企业管理层的工作中心,直接领导审计部门开展工作。加强上级对下级的审计监督,保证领导者及时掌握审计进程,提高审计效率。第二,保证审计活动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工作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企业业务关联性强,内部人员关系错综复杂,许多方面利益交织,如果内审工作缺乏独立性,必然会受到内部阻力,难以正常开展,影响审计效果。因此,企业应当单独设置内部审计部门,配备专职的审计人员承担审计工作,挑选一批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政治过硬的人员充实审计队伍,支持他们独立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提升审计效率,保证审计工作顺利开展。此外,企业在面向市场的过程中,还应加强内部管理架构,探索单独设立监事会的方式,发挥监事会的监督作用,监督企业的财务状况及总经理的经营管理情况,以确保内部监督的有序开展。充分利用政府相关部门的外部监督,通过外部压力提高企业对内部监督工作的重视,倒逼企业遵纪守法,规范自身行为,加强内部控制管理。

结 语

在企业管理中,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市场竞争加剧,内部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通过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构建风险防范体系,加强全面预算,完善内部监督机制,能够促使内部控制活动有序开展,支持管理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复杂的市场变化,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控制目标评估活动
“六小”活动
少先队活动(2022年5期)2022-06-06 03:45:04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1:10
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目标的全方位管理方法
山东冶金(2019年2期)2019-05-11 09:12:18
血糖控制目标应“因人而异”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0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5
最终评估
世界科学(2013年11期)2013-03-11 18:09:46
电驱动车辆动力学综合控制目标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