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研究

2021-11-24 12:48:20赵文博
活力 2021年15期
关键词:集体经济书记党组织

赵文博

(中共哈尔滨市呼兰区委党校,哈尔滨 1505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必须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巩固党的基层基础、提高党建整体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说尤为重要。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基层党组织仍然存在软弱涣散现象,必须对其抓紧整顿改进。对全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基层党组织进行调查摸底,建立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台账,逐一明确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情况、落后原因、责任主体及整顿措施。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是党组织班子配备不齐,书记长期缺职。党组织党员思想政治觉悟不高,缺乏大局观念,导致换届选举不成功,使书记长期缺职;党组织书记工作我行我素,脱离群众基础,信访问题突出,严重影响村党务工作,被党委免职,致使书记长期缺职;个别党组织书记党性不强、自律性不强,目无法纪、滥用职权甚至违法违纪,被纪检、检察等部门查处,致使书记长期缺职。

二是党组织书记不胜任现职,工作不在状态。党组织书记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不能真心实意地为群众着想,工作不主动,或者是缺乏办实事的能力,缺乏自己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创业激情与本领。

三是组织制度形同虚设,不开展组织活动。党组织管理不规范,制度不执行,形同虚设。有的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不够,只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而没有认真执行,致使制度形同虚设。有的基层党组织在制度的宣传和监督上流于形式,导致一些干部没有深入理解和领会,以至于制度执行力大打折扣,从而影响了支部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的基层党组织从没开展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学习方式比较枯燥,一般只限于读读报纸、念念文件,照本宣科,致使一些党员对理论学习兴趣不浓厚,参与热情不高。

二、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形成的原因

一是宗族派性严重。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在村党支部书记换届选举时,家族势力、宗族势力幕后参与,达成所谓的“共识”,选自己家族的人进入村“两委”班子,表面是“和谐”的局面,但在开展工作时,互不配合,互相阻挠,造成很大的内耗。

二是历史遗留问题多。调查表明,不少软弱涣散党组织是大量的遗留问题造成的。由于这些遗留问题多年没能得到有效解决,越拖越久,越拖越难办,严重束缚了一任任基层党组织干部的手脚,很多基层党组织也因此丧失了斗志,失去了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集体经济薄弱。一方面,由于集体经济薄弱,没有必要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即使有主观干事的愿望,但最后往往是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由于集体经济薄弱,干部没有积极性,整体班子战斗力不强,以至出现了“穷单位无人干,好单位争着干”的情况。

四是基层干部素质不高。有的基层干部为民服务意识差,争权夺利,一些村、社区“两委”班子为了争谁说了算,拉帮结派、互相拆台,造成“两委”关系不协调,村、社区的工作无法开展;有的法制观念淡薄,胡干蛮干;有的作风不民主,方法简单;有的个人能力欠缺,本事平庸;等等。凡此种种,都会影响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导致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

三、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对策及建议

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产生的原因,有客观与主观的原因,同时又是多种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因此,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是相当艰难和十分复杂的。要树立长期思想准备,把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一是建强党组织班子。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没有一名能力强、素质高的党组织书记。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把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进取、勇于负责、敢于担当、作风正派、热心为群众服务、办事公道、群众公认,具有较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本领作为选拔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基本条件。鼓励实际工作中表现优秀、群众欢迎、组织认可的大学生村官,采取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和乡镇(街道)党(工)委推荐等方式,选任基层党组织带头人。

二是增强领导能力。依托党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理论、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实用技术,以及民主管理、服务群众、应急维稳等方面知识为主要内容,每年定期组织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进行集中培训,提高执行政策、引领经济发展、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纠纷、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的本领和履行岗位职责能力。立足拓宽视野,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参观学习活动。同时,进一步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作用,充分整合宣传、教育、农业、科技等部门的资源和技术,大力开发教学资源,通过成立专家库,开辟培训专题,拍摄实用技术视频教材等形式,制作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着力培养一批新型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骨干和学用典型。

三是发挥党员作用。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党员队伍往往存在人心散乱、“党员意识”淡化、“双带”能力不强、年龄结构偏大、个人素质较低等诸多问题。一要“认岗领责”提高服务力。在基层党员中开展“认岗领责”活动,通过党员亮身份、展风采,加强党组织与党员的联系和沟通,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党员在建设、管理、服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员岗位责任卡,根据工作实际和党员特点,在征求群众和党员意见的基础上,为党员确定适当岗位。岗位设置后,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要求,设立岗位责任卡。为党员建立爱心帮扶卡,在服务卡上注明党员和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及帮扶内容,并要求党员每周深入一次联系户家,为他们送政策、送培训、送岗位、送就业信息等。二要“设岗定责”提高带动力。在无职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活动,鼓励党员为群众办实事、献计策、找门路,为基层党组织当好参谋,充分体现党员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发挥表率作用。三要“依岗拓责”提高执行力。创新基层党员依岗拓责模式,细化岗位职责,明确日常工作范围和内容,通过设立主岗、辅岗,对具体工作任务进行动态分配和平衡,实行人员灵活调配,激发他们谋在前、想在前、干在前的积极性,打造一支“精一岗、会两岗、学三岗、努力通岗”的高素质基层党员队伍。

四是推进科学决策。加强日常监督。每季度要组织召开一次基层党组织书记会议,由基层党组织书记报告重点工作和履行职责情况。建立基层干部轮流值班带班和请销假制度,基层党组织书记必须坚守岗位,外出办事要向上级党委报告。严格基层党组织印章管理,印章不得由基层党组织书记本人保管。加强群众监督,建立基层党组织书记定期走访入户、联系困难党员、帮扶贫困户制度,提倡基层党组织书记写工作日志、记民情日记。加强决策监督,发展规划、惠农政策落实、重点项目建设、集体资产处置、兴办公益事业等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以及群众关注的宅基地发放等热点问题,必须提交基层党组织集体会议讨论决定。凡未经集体讨论而基层党组织书记个人擅自做主,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后果的,由基层党组织书记个人承担经济赔偿等责任,并严肃进行责任追究。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对基层党组织书记任期内一年审计一次,调整、离任或撤免职前必须审计。审计的重点内容是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审计发现的问题,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五是放大阵地作用。一要把活动场所建成党员活动中心。对活动场所党内生活制度建设进行规范,进一步完善“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发展、民主生活会等党内工作制度,促进党内生活制度化、规范化。二要把活动场所建成群众议事中心。利用活动场所定期召开各类会议,深入落实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工作制度。三要把活动场所建成教育培训中心。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以政策理论、思想道德、法律法规、科学文化、市场经济、现代农业和适用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各类学习培训,满足群众个性化学习和信息服务需求。四要把活动场所建成文化娱乐中心。利用活动场所,积极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六是壮大集体经济。一要充分认识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经济是基础,高水平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经济基础支撑。长期的工作实践证明,集体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实力雄厚的基层党组织,为民办实事的能力就强,他们在群众中的威信就高,其凝聚力、号召力也强;而集体经济薄弱的基层党组织,拿不出钱来为群众办实事,这不仅会影响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而且会引发许多矛盾,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因此,有必要把发展集体经济提升到巩固基层组织的高度来认识,摆正位置,认真对待。二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发展目标。目标是努力的方向,发展集体经济必须要有目标,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盲目性、随意性,还可以使集体经济的发展走上连贯、持续的轨道。在制定目标时,应遵循“切合实际,量力而行”的原则,以建立集体经济的稳固来源为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再制定长远规划,从而使目标既切合实情,又高于实情,绝不能不切实际盲目幻想。三要因地制宜,选准发展路子。集体经济能不能得到长期发展,关键在于能不能寻找到一条切合本单位实际的发展路子。在发展集体经济时最忌盲目决策、乱铺摊子。因此,基层党组织要注意引导基层干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力求摸准吃透实情,找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地选择突破口。在发展路子上,应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原则,做到能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什么发展快就发展什么。在所有制形式上,应坚持“解放思想、兼容并蓄”的原则,做到不看成分看贡献,能集体则集体,能联营则联营,能实行股份制就实行股份制。在处理“取”与“予”的关系上,应坚持“放水养鱼、取之有度”的原则,做到立足长远,让当事人或企业有所获利,有所积累,有所发展。在具体的发展项目上,应坚持“扬长避短”的原则,把市场的需要与当地的优势结合起来。

七是拓宽服务渠道。采取领导挂点、部门包单位和系统覆盖相结合的方式,织密组织网络,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全覆盖的服务基层体系。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党建工作联系点,进一步密切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联系。设立“联系点工作记录簿”“民情日记”,定时到联系点开展调查研究,指导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书记帮办”活动,倡导群众“有困难找组织(书记)”“要上访找书记”,进一步搭建基层党组织书记联系服务群众平台,丰富联系服务群众内容,引导基层党组织书记更深入地体察民情,更广泛地听取民声,更切实地解决民忧,进一步增强服务群众意识,提高服务群众能力。

猜你喜欢
集体经济书记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当代陕西(2020年14期)2021-01-08 09:30:34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红土地(2019年10期)2019-10-30 03:35:08
读书记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6:42
新时代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
集书记
大书记讲给小书记的为政之道
红土地(2016年12期)2017-01-15 13:47:00
奔跑吧,村集体经济组织!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