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茹心
21世纪以来,随着党史研究的全面展开,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成为党史研究的新视角,问世之初,相关文献多以论文的形式呈现,到2011年有了第一本学术专著,即童小彪的《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里程碑式地推动了纪念活动的研究,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开始为学者熟知,并被史学界关注。2017年,纪念史集大成者陈金龙的《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对各类具体纪念活动的由来、方式、特点、作用等进行了描述,在他的推动和倡导下,学术界掀起了一股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研究热潮。纪念史的出现,为中国共产党史、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路径。新世纪以来,学界对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不断从各个角度研究这一问题,但缺乏细致系统的学术回顾与梳理。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本文较为详实地检索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的研究成果,着重综述突出的研究专题,最后论述现有研究的不足和展望,以纪念中国共产党的诞辰。
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活动的确立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包含确立前、确立前奏、确立和常态化四个方面。
中国共产党建党后有很长的时间没有开展建党纪念活动。对此,学术界十分关注以往没有开展建党纪念活动的原因。我国学者大多赞同这样一个观点,即客观环境的局限性导致没有开展统一的建党纪念活动。黄德渊认为,1922年到1923年,掀起了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又投入了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到1927年,国共合作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转向了农村,开启了长达十年的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之路,进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而处于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是没有可能进行统一纪念的。①黄德渊.“七一”纪念活动的由来与党的“先锋队”问题的提出[J].党史博采,2003(09).张陈也认为,新中国成立前,党一直忙于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已经有限,并且党未成为执政党,党中央各主要负责人和主要机构分散,一直处于艰苦卓绝的斗争之中,因此,此时建党纪念活动未成形。①张陈.论建国以来中共中央举行的建党纪念活动及其启示[J].实事求是,2012(04).
对于上述观点,梁化奎认为,1936年前没有纪念活动,关键在于中共与共产国际的关系。政党举行纪念活动是自我意识、主体意识的表达,是彰显自我、肯定自我的过程,但是共产国际与中共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共产国际高度集中的管理方式,制约了中共在组织上思想上的发展,这样的逻辑下中共不可能独立自主地进行纪念;而且遵义会议前,中共领导核心是不稳定的,也很难有主体意识。②梁化奎.首次中国共产党诞辰纪念活动揭析[J].党的文献,2011(04).
1936年出现建党纪念活动,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首次出现纪念活动?学者普遍认为,这是在严峻的国际形势下通过纪念活动来树立党的领导者形象,有利于建立民族统一战线。梁化奎认为,首次中共诞辰纪念活动为1936年,产生的国际背景是法西斯势力崛起,此时中国共产党需要根据国内实际情况迅速做出反应,国内因素是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就是在这样的国内外背景下,激发了党的自我意识,为了增强党的政治威望,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起并组织了这场纪念活动,召开了会议、发表了社论、发表文章、出版纪念丛书。③梁化奎.首次中国共产党诞辰纪念活动揭析[J].党的文献,2011(04).杨凤城也认为,1936年7月,在日军侵华的背景下,急需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借建党纪念活动,凸显中国共产党是建立在民族根基上的本土化形象,凸显中国共产党是为了赢得民族独立与解放而战,从而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戴。④杨凤城.“七一”纪念文本与意义的考察[J].北京党史,2011(04).
1936年建党纪念活动规模较小,其背后的原因值得进行研究,因学者的视角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致。陈金龙从内部解读此次纪念活动,认为,由于只有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三大主力红军未会师,所以,1936年,米夫和共产国际为中共15周年纪念提出的活动方案,只有部分活动方案得到了实施,没引起中共内部关注,国际上也未达到预期效果。⑤陈金龙.论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共建党纪念活动[J].中共党史研究,2011(04).相反,魏建克从外部解读此次纪念活动,认为,1936年,中共驻共产国际首发纪念,王明、米夫、张闻天等人发文庆祝,但面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紧急任务,中共诞辰纪念未引起中共领导人的重视。⑥魏建克.毛泽东与中共“七一”纪念日确立的关系辨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01).
关于中共第一次举行建党纪念活动,大多数学者认为是1938年在延安举行的。陈金龙认为,1938年,在毛泽东《论持久战》的提议下,党中央发出《关于中共十七周年纪念宣传纲要》,以统一纪念口径,在延安地区举行建党纪念庆祝活动,但这次活动仅限陕甘宁边区,纪念形式也单一,也未明确将7月1日作为党的诞辰纪念日。⑦陈金龙.论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共建党纪念活动[J].中共党史研究,2011(04).黄德渊认为,1938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将7月1日作为党的纪念日,得到陕甘宁边区委员会响应,在7月1日这天,举行了延安各界庆祝中国共产党十七周年纪念大会,将7月1日到7月7日作为中共成立十七周年宣传周。⑧黄德渊.“七一”纪念活动的由来与党的“先锋队”问题的提出[J].党史博采,2003(09).
高放认为,中共第一次纪念党的生日为1937年7月1日。在这一天,周恩来为党的生日作《十六周年的中国共产党》的专题报告,报告回忆了党在大革命时期的经验教训,号召党自觉承担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开创了借纪念活动回顾历史和分析时势的先河,并连续4年在“七一”纪念党的生日,这也就说明党中央领导核心已经将“七一”作为党的诞辰纪念日。①高放.纪念“七一”始于何年[J].新湘评论,2011(01).
而此时并没有将“七一”作为建党纪念日,其原因值得分析。魏建克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刚回国的王明对毛泽东政治地位的冲突,并且《新华日报》拒绝刊登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延缓了在全党全国的影响程度,推迟了“七一”诞辰纪念的认可度。直到1938年,王明右倾错误得到批判,共产国际对中国形势了解后,肯定了毛泽东的地位,到1939年,“七一”诞辰纪念日的说法在多处文稿中出现。②魏建克.毛泽东与中共“七一”纪念日确立的关系辨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01).
关于建党纪念活动的常态化,1941年作为常态化的标志起始点,被不少学者所认同。陈金龙认为,1941年7月1日,中共中央明确将这一天定为建党纪念日,至此纪念活动广泛拉开帷幕,1941年到1949年,每年都有相关的纪念活动安排。③陈金龙.论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共建党纪念活动[J].中共党史研究,2011(04).黄德渊也认为,全党大规模举行纪念活动,是从1941年建党20周年开始的,中央以指示的方式正式规定7月1日作为党的生日,并指示全党都得开展纪念日活动。④黄德渊.“七一”纪念活动的由来与党的“先锋队”问题的提出[J].党史博采,2003(09).高放同样认为,从1936年开始,连续4年的庆祝,为20周年发出7月1日建党纪念日正式文件奠定了基础。⑤高放.纪念“七一”始于何年[J].新湘评论,2011(01).
对于以上观点,张陈的观点有所不同,虽然中共中央在1941年举行了建党纪念活动,但由于客观背景的局限性,此时的活动是未定型的,真正意义的大规模纪念是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党成为全国性政党,在1951年第一次举行大规模的纪念活动,此后逢十大庆成为惯例,以多种形式来纪念建党。⑥张陈.论建国以来中共中央举行的建党纪念活动及其启示[J].实事求是,2012(04).
傅玉能、胡国胜的观点也有所不同,从1950年到1980年30年间,有14年没有举行大型纪念活动,这是由于当时复杂的政治情况和经济压力导致的,直至1980年后,大规模纪念活动才固定下来,除1971年以外,“逢十”纪念会,都会在北京举行高规模纪念大会,也就是说1980年后建党纪念活动才走向常态化。⑦傅玉能,胡国胜.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七一”纪念的规模、方式与效果[J].理论与改革,2008(03).
建党纪念的形式是对活动本身的考查,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建党纪念活动的形式有哪些?研究者们分时间段对民主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后、新世纪等建党纪念活动进行探讨,这些都丰富了对建党纪念形式的研究。
学者们大都认可,改革开放前纪念形式较为单一,有会议纪念、文本纪念、文娱纪念三种形式。会议纪念主要是指中共中央召开的大会,文本纪念主要是领导人发文纪念,文娱纪念包涵生产竞赛、文娱晚会、集会纪念。
对于民主革命时期建党纪念活动的形式,陈金龙认为,主要有举行纪念大会、出版特刊及刊发纪念文章、开展文娱活动、向中共中央及党的领袖发贺电。中共中央举行纪念大会,大会空间时间集中,有序进行,形式庄重,富有感染力,能更好达到纪念效果;党报刊载领导人文章,是民主革命时期常用的纪念形式,因为文本纪念成本低,传播范围广;娱乐活动寓教于乐,活跃纪念氛围,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人们还开展生产竞赛纪念活动;地方组织向中央发贺电,增强了中央的权威与领导地位,同时能加强与群众的联系。①陈金龙.论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共建党纪念活动[J].中共党史研究,2011(04).
张陈也认为,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建党纪念活动较为单一,大多为重大年份举行会议、游园晚会以及中央党报发表社论。②张陈.论建国以来中共中央举行的建党纪念活动及其启示[J].实事求是.2012(04).魏建克对1949年北平的建党纪念活动形式作出论述,他提到四种形式:举办纪念大会、发表纪念文章、各种群众运动、发展生产,具体举行了聚餐联会、纪念大会、娱乐晚会,毛泽东的文章刊登在各大报刊,出版新书、发行邮票、开办展览等活动,生产部门还加班超前完成生产任务。③魏建克.1949年北平“七一”纪念的历史考察与审视[J].北京党史,2010(04).
学者们普遍认为,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增长,可利用的资源增加,会议纪念、文本纪念、文娱纪念的内涵不断扩充,涵盖多种方式,同时,伴随着网络的出现,新媒体纪念也是当下主要的纪念形式。
吴晓璇认为,改革开放时期建党纪念活动的形式,一是纪念大会,包涵领导人的讲话以及党旗、党徽、横幅营造的纪念氛围;二是印刷媒体,涵盖党报的宣传报道和书刊的宣传报道,党报记载了建党纪念活动盛况、开辟专栏报道、记录纪念社论,书刊的宣传报道包涵领导人的单行本、重大党史著作的研究读本、党史国史著作;三是电子媒介,主要为电视和网络两方面,电视开辟新专栏、播放专题纪录片、播放纪念盛况,网站建设党建纪念专栏、改版网站。④吴晓璇.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建党纪念活动与政治社会化的推进[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05).张陈也认为,20世纪80年代后,建党纪念活动就丰富起来了,相比之前的纪念方式,多了老一辈革命家撰写回忆录、学术研讨会、举办纪念展、相关文艺片等方式。⑤张陈.论建国以来中共中央举行的建党纪念活动及其启示[J].实事求是,2012(04).
站在新世纪,邹金静认为,纪念方式有会议纪念、文娱纪念、文本纪念、网络纪念。会议纪念是最主要的纪念方式,中共中央举行的最高规格的会议,各地方部门组织也召开纪念座谈会,学术团体召开深层次的研讨会;文娱纪念包涵深受大众喜爱的文娱晚会,播放电视电影定格历史,书画图片展;文本纪念有传达党和政府声音的党报,出版社出版相关书籍;各网站开辟纪念专栏,报道纪念活动,使纪念活动在网上随处可见。⑥邹金静.新世纪党的重大纪念活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D].烟台:鲁东大学,2015.于艳艳认为,新时期建党纪念活动的主要形式有会议纪念、文本纪念、文娱纪念、其他纪念。会议纪念包括纪念大会、座谈会、理论研讨会、新闻发布会等,文本纪念包涵领导人讲话、机关党报发表社论、出版党的重要文献,文娱活动包括文艺晚会、影视电影、话剧演出等,其他纪念主要是指利用网络新媒体纪念。⑦于艳艳.新时期建党纪念与党的形象塑造[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研究建党纪念活动的作用能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近些年的一个热点话题,学者们高度评价建党纪念活动在党内外的作用。学术界一直把建党纪念活动对党的建设作用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力图阐发建党纪念活动对人民群众的影响,从多个角度阐发建党纪念活动的重要作用。建党纪念活动的作用,主要有这样几方面:
学者们普遍认为,建党纪念活动是党建的重要途径,在坚定党员理想信念、塑造党的形象、保持党员干部纯洁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童小彪认为,抗日战争时期建党纪念活动,是党的经验总结、理论创新、指导实践的重要路径。①童小彪.借助纪念活动推进党的建设[J].科学社会主义,2010(02).陈金龙认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七一”纪念是政治动员的有利时机,借中共成立周年之际,分析时势,正视困难,发表讲话,鼓舞士气,努力勇敢前进。②陈金龙.毛泽东与纪念活动的政治功能表达[J].现代哲学杂志,2009(01).赵宇认为,抗战时期建党纪念活动塑造了党军事领导者、文化领导者、政治领导者的形象。③赵宇.抗战时期的“七一”纪念与党的形象塑造研究[D].西宁:青海民族大学,2016.刀萍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建党纪念活动从理论教育、历史教育、党性修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这几方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④刀萍.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思想建设研究——以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活动为中心的考察[J].世纪桥,2020(03).胡国胜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借助进阶仪式、增进仪式、复兴仪式、整合仪式四种仪式来增强党的建设。⑤胡国胜.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梁皓杰分析了中共纪念日讲话文本,这些文本回答了中共自执政以来,为什么执政、靠什么执政、如何执政三大问题。⑥梁杰皓.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多维审思——基于建党纪念日讲话的文本分析[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20(02).童小彪认为,纪念活动中的纪念符号可以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纪念仪式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纪念话语进行党的理论创新。⑦童小彪.“七一”纪念与党的建设[J].云梦学刊,2009(04).梁化奎认为,建党纪念文本在保持党员干部纯洁性上发挥了必不可少的作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不断争强党性。⑧梁化奎.党员保持党性纯洁的历史借鉴——以延安时期中共建党纪念文本为视角[J].理论导刊,2012(12).
广大的人民群众,作为建党纪念活动的主体,以多种形式参与到建党纪念活动中,深受其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前与新中国成立之际,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建党纪念活动更具意义,建党纪念活动以增强人们对党的认同感,巩固新生政权为主要目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已成为执政党,建党纪念活动以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为主要目的。这也是这些年来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点。
梁华奎认为,民主革命时期,建党纪念活动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表达传播途径,涵盖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精神内涵、理论指导意义,为中国赢得最后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党和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⑨梁化奎.毛泽东思想在一个话语地带的表达传播[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06).梁化奎认为,民主革命时期,通过口号的形式振奋宣誓、庄严的思想阐发、革命的实践论证、科学的理论论断为“新中国”的诉求搭建平台。⑩梁化奎.“新中国”: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诉求表达和传播——以其在中共建党纪念文本中的表现为主要考察对象[J].安徽史学,2012(05).魏建克认为,民主革命时期,建党纪念活动宣传话语中不断出现的党的领袖和人民救星二词,体现了毛泽东在政治、情感的二重成分,是毛泽东历史形象构建的重要途径。⑪魏建克.试论中共诞辰纪念话语与毛泽东历史形象的建构[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魏建克认为,1949年北平的“七一”纪念活动,通过人民群众的纪念文章、歌曲,各民主党派的贺词,肯定了中共和毛泽东的地位。⑫魏建克.1949年北平“七一”纪念的历史考察与审视[J].北京党史,2010(04).吴志军认为,建党30年之际,基于意识形态整合的历史机遇,回顾和评价党的历史,加强党的执政党地位。①吴志军.一九五一年:建党30周年“文本纪念”活动的历史回顾与反思:以对中共党史的宣传为叙述中心[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03).魏建克认为,中共诞辰80周年纪念活动以宣传解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以多种图书、期刊为载体,打破文本纪念政治化模式,走向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加强了党在群众中的可信度,坚定精神信仰。②魏建克.话语·实质·价值——论中国共产党诞辰80周年纪念活动[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胡国胜认为,建党纪念活动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过程,建党纪念既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又教育了人民群众,达到政治社会化的效果。③胡国胜.党领导开展“七一”纪念活动的基本经验[J].重庆社学,2011(05).魏建克认为,通过学习中共历史、缅忆革命先烈事迹、树立优秀共产党员代表,中共诞辰纪念能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④魏建克.话语·实质·价值——论中国共产党诞辰80周年纪念活动[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陈金龙认为,“七一”纪念,通过历史意识的培育、爱国精神的激发、精神品格的激发,纪念活动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⑤陈金龙.纪念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以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纪念活动为视角[J].思想教育研究,2008(08).蓝静丽以邮票为载体,相对于文字记载,图形有直观想象性特点,以典型的建筑、人物,来构建人们的革命史记忆,改革史记忆。⑥蓝静丽.图像与党史记忆——以建党纪念邮票为例(1949-2011)[D].南京:南京大学,2018.于艳艳认为,新时期建党纪念塑造了党的形象,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和失败教训树立了党的正确形象,通过理论创新、学习型政党、回眸工作亮点塑造了与时俱进的形象,表彰优秀党员、党员群体展示先锋队形象,公开党务展现了公开透明的形象。⑦于艳艳.新时期建党纪念与党的形象塑造[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还有学者从多个角度系统总结了建党纪念的功能,陈金龙认为,可以借建党纪念活动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加强党的建设、进行政治动员、还可以协调党与国的关系。⑧陈金龙.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310-337.傅玉能和胡国胜认为,建党纪念活动可以加强党内的团结力、建设党的形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⑨傅玉能,胡国胜.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七一”纪念的规模、方式与效果[J].理论与改革,2008(03).胡国胜认为,新中国成立纪念活动可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加强党的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进行政治动员。⑩胡国胜.“七一”纪念活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7(01).陈金龙认为,借助建党纪念活动可以回顾历史进程、评价历史地位、总结历史经验。⑪陈金龙.建党纪念与中国共产党历史叙述话语方式的建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9).项韬认为,建国以来建党纪念活动,通过塑造光辉形象,夯实群众基础;民主党派参与庆祝建党纪念,与各民主党派友好发展;各国政党庆祝中共建党,促进国际友好关系。⑫项韬.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活动的历史研究[D].长春: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7.
新世纪以来,学者就建党纪念活动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是充分肯定的,集中体现在对建党纪念活动的由来、形式、作用的研究。但同时,对建党纪念活动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对其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较少,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等待探索。因此,总体上要加大对建党纪念活动的研究力度,让更多的学者参与进来,相互探索交流,探索这一学术宝藏。今后,还应在以下方面继续努力:
一是材料选取的丰富化,从不同角度收集资料。这对探讨建党纪念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现有研究成果,选取的材料大多为中共中央材料,首先包括中共中央出台的文件,如:《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等;还包括领导人的文选,如:《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刘少奇年谱》等;还有中央报刊,如:《红旗日报》《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这些是党的权威性刊物,无可置疑。与此相联系,其他方面的资料采用得较少,就会导致研究空缺,甚至会失真,这种状况亟须改变。这种状况与先入为主的观点密切相联系,研究之初就肯定了建党纪念活动,而后为自己所需选取资料,建党纪念史作为中共党史的一部分,是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体,从不同角度选取资料十分重要。譬如,选取地方报刊资料研究,地方报刊是中央报刊的补充,更可以反映民情、生活化、具体化。再譬如,外文资料是他国对我党的态度,从这一角度进行把握,十分具有意义。“建党90年之际,英国《金融时报》刊载《西方必须掌握中国怎样看待自身历史》,美联社报道《中国共产党纪念90周年,欢呼党的成就》,《华盛顿邮报》在报道中将党90周年作为转折点。”①温宪,吴乐珺,李文云,刘刚,张金江.国际社会瞩目中国成就期待合作共赢[N].人民日报,2011-07-02.
二是研究内容的深化,填充研究空白。一方面,对已有的研究领域精细化。学术界对于建党纪念活动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但仍有精细研究的必要。譬如,对于新中国成立以前纪念活动规模的研究,从量上进一步分析是多小,多分散,以后的研究需要更具体化,再譬如,关于以往为什么没有建党纪念活动,为什么在1936年这个时间点开始纪念,在何时全党进行大规模纪念,等等,揭示这些问题是非常必要的,但目前学界众说纷纭,没有形成系统的、统一的观点,原因何在。另一方面,不断开辟新的学术研究领域。纪念史是一个宏大的学术体系,建党纪念史能够开辟的新的研究领域有很多。譬如,可以对建党纪念活动本身进行研究,分析单个纪念活动的人与事,可以分析“七一”纪念与“七七”纪念的关系,可以纵向梳理纪念活动的历史脉络,进行比较研究。这些都是目前很少涉足的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是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不可否认的是,对建党纪念活的研究通常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即站在某个历史的节点上对某个问题进行分析,而很少有文章采用比较分析法,“七一”纪念很少与其他中共纪念活动如“七七”“十一”“五四”等纪念活动的研究联系起来,这不利于全面理解建党纪念活动在中国纪念史中的地位,或是很少比较分析不同时间段上建党纪念活动内容、形式、特点的差异,这也不利于全面剖析建党纪念活动的发展脉络。因此,采用联系的、发展的、比较的眼光,才能进一步加深对建党纪念活动的研究。此外,以往的研究成果大多采用定性分析方法,行文之间难有量化的表述,给人以史料的堆砌感觉,建党纪念活动的规模、时间分布、成效均可量化分析,以此更能科学表述建党纪念活动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