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元春
四川能投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1132
电力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其发展对生产、生活具有深远意义。国内电力企业长期采用比较传统的管理模式对电力工程项目实施管理,即由业主单位对设计、施工、主要设备供应等单独招标,并由业主单位统一管理,各参建单位的协同配合效率不高,既难以发挥承包单位的技术优势,也不能有效激发承包单位的主观能动性。随着科技进步和业主对电力工程项目服务需求的提高,过去的管理模式弊端逐渐暴露,采购、设计和施工各关键运营节点与阶段管理脱节、投资回报差、整体效率偏低和相对较长的建设周期等因素[1],造成以往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用现在的管理需求,基于过去管理模式的一系列弊端,EPC管理模式在电力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比传统管理模式,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合同更简单,业主主要的管理对象为总承包牵头单位,而EPC总承包其他参与单位则主要由EPC总承包牵头单位负责管理。总承包牵头单位按照业主对电力工程项目功能、技术需求及管理要求,结合电力工程项目设计、施工实际,组织EPC总承包各参与单位制定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总体方案,并组织实施。
1.2.1 有机衔接设计工作与设备材料采购工作
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众多工艺流程与设备材料等[2],设计与设备材料是关系电力工程项目功能与技术的关键环节,主要依靠设计工程师和厂家技术人员沟通合作,包括设备选型、设备外形、设备功能、设备参数等,任何微小瑕疵都可能产生达不到功能需求且不可逆的严重后果。借助于EPC总承包管理模式,EPC总承包参与各单位可以很好地安排项目建设进度,在设计过程中提前谋划设备材料采购工作。设计工作与设备材料采购工作的有机衔接,亦是控制工期、加快进度的重要手段。
1.2.2 控制关键时间节点
抓大放小往往是EPC总承包合同对业主职责和义务的规定,业主主要考核里程碑节点和工程竣工时间。为满足业主对工期要求,设计、设备材料采购、施工等环节必须统筹规划,在电力工程项目启动阶段就要依据里程碑节点计划制定细化的倒排工期计划,细化职责责任、目标任务、人员配置、采购计划、施工安排,并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阶段专人跟踪、督促,确保计划落实。
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下的设计、采购和施工构成一个整体,可以提高沟通、合作效率。为设计、采购和施工创造高效沟通渠道,不仅能迅速处理工程的安全、质量、技术和实际困难,还能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工程项目会在项目管理总体目标的指导下有序推进[3]。
传统管理模式下的电力工程项目,设计、采购和施工呈现串行推进的特点,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可以改善传统管理模式效率低下的问题,工程的各个阶段可以根据整体计划,采用交叉推进的方式提高效率,并行开展设计、设备材料采购、施工等工作,确保达到工期目标。
众所周知,有实力的承包商同时开展的项目众多,各个承包商具有的优势各不相同,单靠某一承包商难以高效、优质完成设计、设备材料供应、施工等任务。所以,发挥EPC总承包模式下的牵头单位、成员单位、专业分包单位、劳务分包单位等各自的优势,可以适应大规模且施工工序相对比较复杂的电力工程项目,实现精准控制的目的。既分担了业主单位、总承包单位的管理风险,也解放了业主单位和总承包单位的有限精力,将解放的精力投入到更多的工程项目当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国家和行业现行规范下,业主委托编制的电力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报告往往深度达不到施工要求,业主一般基于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报告开展EPC总承包招标采购工作。在这种背景下,招标清单漏项、物价波动等不利因素或多或少转移至了EPC总承包参与单位,因此EPC总承包参与单位的成本控制能力在EPC总承包模式下显得尤其重要。当EPC总承包参与单位成本失控时,不仅会给工程项目带来安全、质量隐患,也会延误工期。为保证工程安全、质量、进度,业主需要提高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报告深度,尽力避免招标文件错误、招标清单漏项,在合同条款当中合理分摊业主和总承包单位的风险;总承包单位则需认真分析招标文件、市场价格、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报告,充分考虑风险和风险承担能力,做好成本预测和成本控制计划,同时应建立自己的供应商库,择优选择专业分包单位和劳务分包单位。
电力工程项目合同往往由业主制定,为维护业主自身利益,业主往往会在合同条款中将风险偏向于EPC总承包单位,甚至有的合同前后存在矛盾条款。此外,工程项目会不可避免的发生各种变更,变更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变更是为满足业主临时要求但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的项目[4]。因此,总承包单位在投标、合同签订、项目实施等工程建设全过程,均需认真分析合同条款,在严格按照合同履约的同时,特别注意分析合同条款与法律法规的冲突、收集整理建设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履行工程变更手续,降低总承包单位风险,为工程结算争取更大的话语权。
电力工程项目涉及工民建、结构、测量、安装、给排水、供暖等多个建筑领域,还涉及电力系统自动化、通信自动化等专业知识。电力工程项目EPC管理模式不仅仅是简单的叠加“设计”、“采购”和“施工”各项工作,而是要综合发挥三者作用,实现优化整合作用最大化,各个环节相互贯通,形成良性循环和相互促进,这类项目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参建单位多、参与人员多、涉及工种多。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必须对项目进行统筹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予以推进。
目前,大量设计人员没有施工经验,不熟悉现场施工工艺,为规避自身责任,盲目提高设计的安全系数。为追求出图速度,常常出现“赶作业”“交作业”的状态,没有根据现场实际和施工实际科学、合理、周密地考虑设计方案,也没有充分地进行市场调查,施工难度预判不足,市场行情调查不透,涉及方案时常不优,设计质量总体不高,设计主导EPC总承包工程的能力不足。相比传统管理模式,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电力工程项目局部调整力度更大、频率更高,对设计提出的要求更高。为提升设计的主导能力,施工单位要提前介入,提高设计对施工程序、工序的认识,提出合理化建议,避免因设计质量问题影响施工进度。
通过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可以由总承包单位承担业主的大部分风险,有利于在项目管理中全面发挥业主和总承包单位的优势,进一步减少影响建设顺利进行的风险。当前,电力工程项目存在多种风险,合同风险是总承包单位最重要的风险。总承包单位必须合理划分实际分包标段,明确分包合同边界与权责,签订合同后必须重视交底落实,如果产生界定不明晰等问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由相关工作人员采取解决措施[5]。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总承包单位必须关注工程实际情况与价格风险等情况,在合同中明确施工材料、工艺等内容,制定最佳的计算价格的方式与策略,有效防范各种潜在风险。
在电力工程项目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中,总承包单位一般会在建设之前进行全方位项目设计操作,分析比较多个方案,择优选择,再对施工人员各方面能力提出要求、进行评估。然而,因当前电力工程项目集中建设,难免会考虑不周,致使设计方案出现疏漏,所以必须有效融合设计与采购,从市场实际行情出发,科学制定设备参数,保障后续采购设备、招标、施工准备等工作。此外,还必须充分结合设计和技术,从现场施工工艺出发,采用难度较小的施工工艺,保障施工质量。
(1)择优选择分包单位,强化施工合同管理,分包单位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项目质量及施工进度,因而,分包单位的选择为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一般情况下,为更好地针对施工费用进行控制,承办方可以招标形式挑选出品牌形象佳、经验充足、信誉良好的企业。在确定合作企业时,需注重考察其技术、管理、质量、信誉等情况,切不可将报价最为核心标准。待确定好分包单位之后,便需进行合同的签订。在合同中,需要针对双方的权利及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以免后期出现职责不清,影响工程顺利进行的情况。
(2)注重施工分包方管理,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组织设计是项目施工的重要环节,也是工程质量、安全的基本保障,与项目成本息息相关。施工过程中,因方法、器械、步序的不同,工期会有所不同,进而影响了最终费用。针对分包方所提供的组织设计进行审查,并提出指导意见,可使其分包管理更加细化;可使其更好的应对环境等外界因素,从而降低成本支出。如此,一方面确保了施工质量及安全,另一方面可降低窝工、返工情况的发生概念,进而实现阶段性成本控制的目的。
电力工程项目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下,团队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成本。具有电力工程项目总承包资质的单位应吸引更多一专多能、一能多职的复合型工程管理人才,项目经理除应具备施工管理和施工技能外,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更重要的是,管理人员应有较强的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根据项目特点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和制度[6]。除了在后续施工中进行有效的奖励和处罚外,还必须为工程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电力工程项目应按照精简组织架构、人岗匹配、动态调整人员分工、减少人员流动等原则开展团队管理。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电力工程建设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现状、风险、困难和不足,并提出了简要的解决办法。为适应提高管理效率的新型工程项目承发包模式,无论是业主单位还是总承包单位,均需要系统分析、及时总结,进一步提高我国电力工程项目安全、质量、进度、造价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