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京生
山东省临沂市园林环卫保障服务中心 山东临沂 27600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升级,各行各业都积极适应新时代,图书资料档案信息化也踏上了新的征程。图书馆除了承载人们文化修养的寄托之外,更多的是对文化的传承,图书馆对文化进行传承的基础就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以及积极建设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图书馆。图书资料档案要想实现信息化管理,就必须积极学习先进的技术理念,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从观念上转变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以先进的网络技术为支撑,整体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能,实现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高品质快速发展。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快速普及的阶段,诸多图书馆已经意识到其优势,并着手建设信息化图书馆,但是在信息化档案管理层面,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基于此,本文对图书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进行相应的分析[1]。
传统的档案管理的体制和形式导致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基本都是人工操作,根本就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档案管理仅仅限于一般意义角度的管理,无法达到高效的应用。在当今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形式下,网络技术应用到各个领域,都可以达到信息资料共享。实施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模式,不但能够实现数据资源的集中管理,还能够将档案的信息资源盘活,为更好的管理档案打下坚实的基础,使档案的价值最大程度地得以体现。所以,改变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提升图书资料的利用效率是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
以往在我们离开学校后,图书馆是我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然而我们对图书馆的使用频率和效率,随着进入新世纪后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而逐渐降低。对于图书馆来说,目前网络信息种类繁多且来源广泛,给其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在运营管理中,图书馆要想在读者和图书资源之间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就必须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投入,顺应科技的进步,进而达到信息的处理和互通,以及读者和图书资源之间的有效沟通,有效促进公众精神文明建设[2]。
在以往的档案管理中,基本上都是出借纸质档案,其中包括一些年代久远、珍贵的档案资料。在出借的过程中,虽然也进行了维护和修复,但是也造成磨损,使很多资料不得不封存。而运用信息化管理,大大的改善了这一弊端,不但满足了大众对珍贵资料的需求,还对原始的档案起到很好的防护。
一般来说,图书管理员属于公职人员,遵循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政策。由于没有足够的市场意识,图书管理人员的岗位意识较差,对于档案自动化管理、检索、复制、编研等专业的知识技能掌握不够,综合能力不足,满足不了现代化设备的操作要求,即便是设备更新换代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许多企业和高校图书馆注重图书文献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存,不注重图书文献的使用,更不用说深入挖掘文献的内在价值,因此许多珍贵文献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许多薄弱环节被埋没了。一些服务现代设备的缺乏使得许多管理任务仍然从体力劳动转向智力由于档案的性质,许多部门实行了严格和封闭的管理,使大量档案成为一名管理员的财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档案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目前为止,各个图书馆都已经将档案管理工作融入到信息化的建设。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正悄悄的与现代的信息化管理相融合,但由于受技术的限制,档案工作还仅限于登记、扫描、上传等最基本的工作状态和模式。档案信息化管理只处于低级管理状态,从而导致图书资料的利用率大大的降低。而图书管理信息化,就是要加大对文献的重视化程度,通过技术手段,运用数字、影像、动漫等技术对档案进行加工,以原有的纸质档案为基础,采取现代手段形成符合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网络资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保证档案管理与时俱进[3]。
从工作性质来看,图书馆属于事业单位,严重依赖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如果没有强劲的经济作为支撑,那么图书馆的建设就好比纸上谈兵。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工作质量,不仅需要拥抱新技术、新思想,更需要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只有充足的资金,才有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在我国思想文化建设不断深入的当下,中央财政统一拨付的财务制度解了燃眉之急。各地方图书馆应立足于当下,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抓住国家的红利期,申报建设基金,真正让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国家应将图书馆资源共享,建立起统一的数据库,实现资源的优质分配。
图书资料档案信息化在档案管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档案管理人员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和技能,在工作中融入新的思维,注入最新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使信息化在档案管理中得到最大的利用。档案管理部门也要转变传统观念,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规范工作制度,使信息化管理适应新时代,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