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杰
(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040)
宁波舟山港是货物吞吐量连续12年保持全球第一的综合性港口。而NZG集团正努力成为国内港口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正逐步推进智慧港口建设。智慧财务是推进智慧港口建设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港口集团应紧紧围绕集团战略规划,对标世界一流行动方案,推行智慧财务。
智慧财务通过信息化技术融合业务、财务场景,重塑企业组织和流程,构建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当前,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港(集团)有限公司等创建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实行了会计电子档案,浙江物产集团有限公司在RPA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因此,其他港口集团应积极开展全面、系统的智慧财务建设工作。
在企业实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时代,企业原有的管理概念、组织、模式正在被颠覆,促使企业在财务管控上向精细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港口集团的财务部门应结合工作实际,努力拥抱数字技术,转变运营模式,更好地为业务发展提供服务。
通过几年建设,NZG集团实现了财务系统全覆盖,实现了基础核算、合并报表的集中统一。当前,该集团正积极建设财务共享、费用管控、税务管控、应收账款管控、资金管控等系统项目,力求让智慧财务建设在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水平提高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促使财务管理机制变革和财务价值增加。
1.财务共享服务试点有序开展。NZG集团的财务共享服务项目在2019年启动,目前已完成穿山片区、温州片区的试点建设工作。在穿山片区,NZG集团构建了财务共享服务管理体系,推出了业财一体化连通功能,为未来集装箱板块业务大共享奠定基础。在温州片区,NZG集团搭建了完备的组织架构,使之成为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业务财务管控于一体的区域财务管理中心,压缩了财务管理层级,构建了区域财务管理扁平化模式。通过两个试点的建设,NZG集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可融合的应用模板。
2.费用控制系统实现全覆盖。NZG集团自2014年集装箱码头试点和完善后,逐步推广费控系统,目前在宁波区域的一级管理企业中实现了费控系统的全覆盖。通过对成本费用进行OA审批、智能报销、全面跟踪、预算控制,能够实现报销权限明晰化、全程信息化、报销痕迹化和预算精细化管控。NZG集团的短期内发展目标为到2022年底,争取费控系统全面覆盖舟山、温州、嘉兴、苏州等区域外的一级管理公司,以集装箱公司业财融合为标杆,逐步优化费控系统,促进业财融合。
3.税务管控系统逐渐完善。NZG集团在2020年开始建设税务系统,经过半年的建设实施,实现了下属10家公司的税务信息集中化管理,实现对增值税发票的全周期管理,从源头上规范税务缴纳。此外,NZG集团实现了纳税申报过程的全面管理,让申报过程及时、准确、规范,实现所得税、附加税、印花税等全税种的纳税申报过程管理。通过完善基础数据、汇总税务政策、对接财务管理系统,强化了票据查真验重、发票自动认证、税款完整申报等功能,用精准数据支撑税务管理,规避税务及经营风险,实现业财税一体化。
4.应收账款系统稳步建设。NZG集团通过对应收账款的全过程管理,从客户合同到客户资信评估形成管理闭环,让应收账款系统与商务、业务、税务等各系统进行交互,强化应收账款余额报表、重点客户余额穿透计算、客户资信评估、重点客户在场货值、应收账款余额实时共享等功能。NZG集团将结合业务部门的商务管理平台,在码头经营类企业推广应收账款系统。
1.增强风险管控能力。通过费控系统从源头开展内部管控,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费用审核、账务处理、业务规范;通过业财融合,财务能够更早介入业务,减少信息获取滞后、无法提前预警的管理风险;通过应收管控系统进行商务全过程管理,从客户合同到对客户资信的评估形成一个闭环管理,达到权限集中统一、数据准确穿透、风险全面管控的目的;通过税控系统对接金税三期,为企业提供标准认证接口,实现发票认证,从源头上对外来发票进行查真验重。
2.提高财务处理效率。在外围异构系统成熟的集装箱码头先开展业财融合工作,通过收费系统、物资系统与财务系统之间的数据集成,实现应收、应付业务的业财融合;逐步开展资产管理系统、合同管理信息平台、应收账款管理平台等系统的开发和对接工作,实现数据实时显现、管理规范运行、工作效率提高;基本实现开票收入、成本费用等业务数据的对接,大幅提高凭证自动出具效率,目前,NZG集团下部分公司的财务自动化率已达到70%。
3.构建新型财务组织。试点建立独立的区域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战略财务、共享财务、业务财务“三权分立”式的财务管理服务体系,让集团财务部门负责决策管理,共享中心负责财务核算专业化事务,基层单位负责内部财务管理、审批和控制;明确共享中心“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的三定方案,建立资金费用、应收应付、综合运营等5个专业小组,压缩财务管理层级,构建区域扁平化财务管理模式,促使财务工作从碎片化管理向高效集中和精细化管控转型。
1.顶层设计存在缺失情况。缺乏符合集团总体战略的智慧财务规划,“摸着石头过河”成为常态,前瞻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各自分割的板块建设使得业务上出现功能重叠和重复建设;顶层设计缺失导致建设团队成员凝聚力不足,执行方向出现偏差,部门间协调配合困难。
2.外围系统不够完善。外围异构系统建设尚未实现全覆盖,其他应用管控系统还未建设;板块之间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集装箱港口板块优于其他板块;各单位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存在较大差异,各区域信息化建设水平也高低不齐;需进一步协同各职能域之间的信息体系,实现良好的互动和信息共享;业务标准化体系、信息化标准体系亟待完善和规范。
3.智慧建设推进缓慢。当前,NZG集团虽然统一了财务核算系统,在试点财务共享、税控、费控、应收账款管控等方面有所成就,但离真正的智慧化水平尚有一定距离,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报表出具时效性弱、数据提供仍需大量人工、业务支持未实现真正突破。
加强智慧财务建设,就是要按照“解决数据准确性、提高账务自动化率、财务报表出具效率”原则,推进财务指标分析平台框架搭建和财务信息系统建设,满足集团经营管控的一体化、高效化需求。
智慧财务建设应促使财务人员的专业化分工,延伸财务管控触角,释放财务管理潜能,不断提高财务价值,最终实现财务从“账房先生”向“军事参谋”的转变,实现向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转型。
综合应用数字化手段,实现传统财务向数据共享和信息传输自动化、财务职能智能化以及机器学习智慧化财务变革,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务数据价值。通过信息智慧把复杂的核算工作变得更简单、标准,实现财务核算、财务分析与预测、风险控制的智能化,减少误判和漏判,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和可靠性。
在智慧财务建设及业财系统融合过程中,要按照统一模式进行费用审核、账务处理,使财务人员更专注于集团经营管理的核心业务,避免内部管理出现“黑洞”,使财务能更早介入业务,从而降低因财务部门信息获取滞后、无法提前预警而出现的管理风险,实现财务管控从事后监管向全程监管的转变。
财务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要从长远考虑。建立核算集中信息化管理体系,对会计基础核算数据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实现集团财务核算管理系统的一体化发展。建立财务预算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财务预算管理编制、执行、监督、反馈的集成化管理,实现资本性预算、筹资预算与经营预算的一体化管理,增强预算管理效果。建立资金资产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资金全面管理和资产一体化协同管理。实现关键业务领域系统与财务系统数据的对接,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为后续经营分析提供信息支撑。
根据智慧财务建设实际情况,分阶段推进实施。从现阶段至2022年,明确智慧财务建设具体方案,基本建立智慧财务管控标准化体系,实现基础事务处理标准化和规范化,加强业财一体化建设,保障财务信息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2022至2025年,实现信息完整和透明,建成全面共享数据服务中心,为总部战略财务的风险控制和资源配置以及下属单位业务财务的政策执行和经营分析提供支撑,实现向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转型。
有效应用已有系统,完善财务系统、费控系统、资金系统、税控系统和应收账款系统,实现各子系统的有效结合,改变企业信息孤岛及信息传递不及时等现象。推广RPA(智能财务机器人),建立商务结算平台和大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大司库管理系统,通过分析各类系统数据,为集团决策提供支撑。
实现业财融合,首先需要搭建完善的外围业务系统,实现财务业务系统的有效对接联通,深挖数据价值,实质性提高财务自动化效率,为管理提供决策支持。要根据财务管理和分析口径等要求改造原有业务系统,通过设计CBOS(天源消费者体验与生产要素社会化运营支撑管理系统)、CTOS(集装箱码头操作管理系统)、EAM(企业资产管理系统)、HR等业务系统和集团财务管控系统接口方案,连接财务管控系统与各职能管理系统,实现全方位的业务财务一体化信息化集成管理,对各职能管理系统中的财务数据进行监控和分析,满足港口集团实行业财一体化管控的需要。
智慧财务是人机深度交互的新型财务模式,是业财税银高度融合的信息系统平台,是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财务转型的必要方向。智慧财务不仅涉及财务问题,它还拥有带动企业实现全面智慧的能力。我们要以智慧财务为主要抓手,通过数字化平台建设,实现组织力的全面互联。财务是所有组织开展经济业务的重要基础,通过推动智慧财务,加快智慧港口建设,可以提升港口集团整体竞争力。本文以NZG集团智慧财务实践情况为例展开分析,希望能为同类企业建设智慧财务提供一些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