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

2021-11-24 04:11:14向蓉
经营者 2021年9期
关键词:体制国有企业机制

向蓉

(重庆市城投公租房公司〔重庆城投建设公司〕,重庆 400015)

一、引言

经济转型升级对国有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唯有实现体制机制的改革才可以保证国有企业更好地满足新时期的发展需求。因此,对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是很多国有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经济转型升级对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

在国内的市场环境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国有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尤其在国内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的区域特征逐渐显现出来,在中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占比逐步提高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改革显得尤为迫切。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国有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竞争更加复杂,唯有实现体制机制改革,才可以更加有效地满足市场经济转型的实际需要,为国有企业更好地提升竞争实力提供帮助。

三、国有企业经营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一)现代企业制度有待完善,产权主体单一

目前,一些国有企业在制定转型发展的相关策略过程中,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原理缺乏有效关注,缺乏对市场环境特征的完整分析,导致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缺乏合理性。部分国有企业缺乏对现有的企业治理结构的分析研究,没有从资产管理等角度出发,制定企业治理结构的调整创新方案,导致很多国有企业在制度设计过程中,简单的具备对国家职权的重视,没有结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制定国有企业的具体发展策略,导致现代企业制度无法与市场经济环境实现有机结合。一些国有企业缺乏对资产管理体制的构成情况的必要总结分析,未能精准判断市场竞争质量影响因素,导致现代企业无法在人事任免和管理考核体系建设方面取得成效,难以为产权主体制度的调整优化提供必要支持。

(二)国有企业所有者设置缺乏合理性

目前,一些国有企业的领导人设置方案缺乏合理性,很多国有企业的领导者虽然拥有企业的股权,但人事任免依然由国家安排,导致国有企业的领导者无法担负企业发展创新的重要任务。一些国有企业工程负责人与企业的衔接不够充分,在盈利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未能实现对经营效益等重要因素的合理把控,导致影响国有企业盈利因素无法充分明确自身价值,难以在提高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方面取得积极进展。部分国有企业未能从体制机制改革的角度尝试股权管理方案的调整,导致企业基建工程的主要负责人与企业处于聘用关系,无法在利益的捆绑下构建起对基建工程的强大责任感,也使得国有企业难以在工程主要负责人的带动下取得创新发展。

(三)国有企业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现有的一些国有企业虽然进行了生产结构的调整,但在处理基础性生产工作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生产消耗过大的问题,应用于基建工程的成本支出额度过高,导致国有企业难以凭借成本的有效控制进一步改革工程建设硬件设施。一些国有企业对当前的产业技术结构缺乏深入考察,未能结合国内企业技术创新的有利条件制定核心技术的创新普及方案,导致国有企业的诸多技术依赖外部引进,无法在优化自主研发的情况下更好地满足企业在新时期市场环境中的全面发展需求。部分国有企业缺乏对国际技术创新相关状况的有效研究,缺乏对国有企业发展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充分考察,不利于国有企业全面优化产业结构。一些国有企业在探索产业结构改革路径过程中,对新型产业发展的相关经验总结不够全面,虽然实现了国有企业现有硬件资源的系统性替换,但无法保证国有企业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得到全面提升,难以为产业结构的深化改革提供帮助。部分国有企业没有按照体制机制改革的需要制定内部制度的调整方案,大量业务简单按照上级指令予以推进,缺乏对内部制度指导性价值的全面开发,导致无法精准认定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难以为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四)国有企业人才激励机制存在不足

部分国有企业在构建人才激励机制的过程中,缺乏对党建工作相关经验的有效吸收应用,未能对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选拔任用的相关需求进行分析考察,导致人才激励价值的构建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考核评价需求无法实现精准结合,难以在激励监督机制构建过程中满足人才培养需要,也使得符合人才发展需求的分类考核方案无法得到成熟构建。一些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建设缺乏突破,依然模仿行政级别设置的方式处理岗位设计工作,导致国有企业的人才选拔模式无法按照市场化方式进行改良,难以凭借人力资源的灵活调整实现人才潜能的有效激发,不利于国有企业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一些国有企业的薪酬分配方案过于僵化,缺乏市场化机制的有效构建,领导班子的组建与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构建需求对接不够充分,无法使用外部聘用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探索人才激励途径。一些国有企业在职业经理人选用的过程中,缺乏身份转换通道的有效构建,导致市场化选聘工作的比例无法得到提升。

四、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路径

(一)推进国有企业调整重组

国有企业在制定调整充足方案过程中,需要对企业所从事的主要业务进行总结研究,并根据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文件要求,对国有企业的市场定位进行科学化认定,使国有企业可以在满足盈利诉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公共政策需要,并在实现国有资本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调整重组。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经济转型升级相关需求的关注,并配以相应的体制机制改革战略,使国有企业可以在充分明确其市场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发展,为体制机制改革创造有利条件。国有企业在制定具体的调整重组方案过程中,务必实现对《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重视和应用,针对国有企业的实际状况制定分类改革策略,使国有企业可以同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优化,进而实现全方位体制机制改革。

(二)优化产业结构,重视技术创新

国有企业需要充分结合市场环境特点制定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策略,尤其要对供给侧改革相关举措的突出价值加以分析,结合产业结构设计方案的特点,制定国民经济具体发展战略,使国有企业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城投建设公司为例,城投建设公司为重庆市级重大市政项目建设承建公司,在公司探索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使用外部引进和内部创新相结合的形式,投入大量资本学习发达国家成熟生产线,使技术的创新原理得到进一步明确,以便国内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明确技术创新路径的情况下,具备对新型技术的完整理解。一方面要加强对支柱型产业构成情况的总结,并完整分析国有企业主体业务的技术含量,使支柱性产业可以在技术层面得到更高保障;另一方面要结合公司业务结构情况,积极推进产业机构改革,结合国内基建行业市场的广阔优势,对公司的各方面闲置资源进行价值的开发,使产业机构的创新可以为企业的发展积累更加丰富的经验。

(三)激发国有企业各类人才积极性

国有企业需要充分借鉴党建工作的实施经验,制定人才激励方案,尤其要对现有的员工管理体制进行系统性改革,使国有企业可以更加灵活的实现人才选拔任用,并保证激励机制得到成熟的构建。国有企业要按照分类考核的方式,对不同岗位人才的综合素质进行精准识别,尤其要在国有企业内部探索领导体系的去行政化改革,使国有企业的人才选拔任用工作能够最大限度地结合市场经济规律,为国有企业有效提升人才选聘质量提供帮助。国有企业还需要探索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途径,使市场化选聘机制得到成熟的构建,为国有企业系统性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五、结语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国有企业需要承受来自多方面的挑战,唯有结合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改革策略,才可以保证国有企业在新时期的良性发展。因此,对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的现有问题加以研究,并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改进策略,对提高国有企业的总体发展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体制国有企业机制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32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文苑(2018年21期)2018-11-09 01:23:06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中国卫生(2016年10期)2016-11-13 01:08:10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6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2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中国卫生(2015年6期)2015-11-08 12: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