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探析

2021-11-24 04:11:14张冠杰
经营者 2021年9期
关键词:资产行政事业单位

张冠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 100026)

经过漫长的发展,我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时,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步伐、运行机制并未及时跟上脚步,内部管理水平较差,内部管理手段滞后,导致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机制、机构设置和我国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的差距不断扩大,暴露出大量问题[1]。这些问题会对市场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并且会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能力。因此,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必须积极开展管理改革活动,积极学习各种新型、先进、有效的管理手段,在基于现有资产管理手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效果与质量,妥善解决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始终安全、有效、持续运行。

一、内部控制简述

(一)内部控制内涵

在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将内部控制作为首要管理手段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资产管理期间,还可利用账目准确性与核算资产完整度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在开展这些工作的期间,内部控制可有效提升资产验收、资产获得、资产清查等多个程序的实际控制效果,还可进一步提高管理工作效率[2]。

(二)内部控制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履行相关职能期间,社会公众、上级单位以及财政部门对其资产应用效率有较高的要求,若要持续满足这些需求,必须强化内部控制的建设工作,加快建设步伐,有效避免舞弊事件的发生,积极落实降低成本、开源节流、强化内部资金管控和风险识别优化能力等政策,才能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效果与资产管理能力。想要提升控制能力,行政事业单位必须综合管理工作内容、管理工作职能、管理工作措施,积极协调各部门,科学、有效、合理地发挥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作用[3]。为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的实际效果,还需在持续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的过程中,积极提升单位部门的协调能力,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管控优势,落实管理责任机制与管理考核机制,进一步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的管控能力以及管控流程性[4]。

二、管理隐患

(一)组织能力低下

在单位开展资产管理期间,必须充分落实内部控制手段,形成相应的内部控制优势,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其控制优势,保证管理措施执行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因为行政事业单位组织结构建设机制存在较多不足,执行环节不够科学合理,执行能力相对低下,内部控制制度与管理人员责任制度落实往往有权责划分不清、义务划分不清等多种问题,继而导致组织能力低下,资产管理效果差[5]。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

管理制度不完善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常见管理问题之一,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较多。第一,现行内部管理机制下单位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低,这与工作人员管理知识掌握度、工作责任心、职业道德素养以及单位管理工作流程、管理职能明晰度等因素息息相关[6]。第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缺乏资产卡片账、资产明细账,存在账目不清、账目记录不符合的问题,不利于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第三,部分单位的资产领用、资产报废登记台账有问题或是登记账目时只记录资产支出,忽略资产增加,还有部分单位存在账外资产现象、捐赠资产现象。这些问题组合起来导致管理制度不完善。

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优化策略

(一)完善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

单位运行模式与内部控制体系实际情况彼此相关,只有两者相匹配,才能保证资产管理的有效性与安全性,降低资产管理风险。因此,必须积极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的执行价值。要基于单位业务实践情况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分析单位业务现状和现存风险隐患,建设相应的风险控制识别机制,促使其具备相应的匹配优势,能够满足行政事业单位运行实际需求。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还需具有科学性和实质性,要在多元化体系建设工作中加大投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风险隐患是无规律的,所以在建设内部控制体系期间,必须从多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其实际风险预防应对能力,继而实现内部控制体系科学化,提升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二)明确内部控制的关键要素

明确内部控制的关键要素并进行相关建设工作,可保证内部控制作用充分发挥,可有效增加内部控制的实际优势。因此,必须深入分析内部控制,明确内部控制的关键要素,针对要素进行建设,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具备基本的资产风险控制能力。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关键要素主要是组织结构、工作人员这两个因素。优良的组织结构可保证内部控制的执行、落实,可增强单位的组织力与执行力。在明确责任划分与组织流程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明确相关执行依据,保证资产管理部门具有较强的内部控制组织能力。优秀的工作人员可保障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必须结合单位资产管理与内部控制实际需求,积极进行人才培养,从思想建设、道德建设、业务能力建设等方面着手,建设高质量管理团队,为资产管理工作提供人才保障。人才建设必须落实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考核机制、单位内部激励机制等等,促使工作人员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党建工作的开展,提高工作质量。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是基于内部控制下的管理,还需基于内部控制管理技能选拔人才、培养人才,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养与能力,才能保证内部控制效果。

(三)完善资产核算制度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也在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完善现有单位资产核算制度。第一,要完善折旧方案,行政事业单位收取固定资产后需结合实际要求进行折旧处理,资产被使用后不管是否长期应用,资产均会有不同折损现象发生,资产价值也会照后一定影响,价值会逐步下降减少,单位要妥善处理折旧资产。第二,完善清查机制,工作人员进行资产清查与判断时,必须结合单位实际发展情况开展工作,采用相应指标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完成清理工作后便可计算资产实际净值。

(四)加强风险评估工作

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中可以看出,资产管理工作存在很多风险隐患,如账目不清与外挂账等现象,这些风险隐患均会对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工作效果、质量造成直接影响。想要进一步落实内部控制,优化资产管理工作,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变化,并不断增加风险评估工作的比重,结合实际情况,定期进行风险评估,获取风险评估报告。此外,要明确报告的规范制度,指导工作人员积极采用各种新型风险评估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全面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与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结合评估报告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有效处理这些风险隐患,不断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资产管理的有效性,强化单位内部控制系统,优化资产管理实际工作质量。

四、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要了解基于内部控制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现状,分析其存在的各项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解决相关问题,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将内部控制落实到位,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实际质量。

猜你喜欢
资产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学人
行政论坛(2022年5期)2022-10-25 04:47:00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40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人民调解(2019年5期)2019-03-17 06:55:34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商周刊(2018年19期)2018-10-26 03:31:24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6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8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能源(2017年7期)2018-01-19 05:05:02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车迷(2015年12期)2015-08-23 01:30:48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