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校 唐瑜妹
作文是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最有效载体之一,写作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整合能力,又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并激活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得到个人学科素养的全面发展。课外阅读融入作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逐渐掌握阅读技巧,通过持之以恒的阅读积累助力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进而推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1.学生获得了素材积累。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普遍偏小,较少的生活经历与生活经验使学生对很多事物缺少真实感受,作文创作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较为明显,内容空洞且感情不足的现象非常普遍。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积累,使学生逐渐获得更多写作素材,学生在人物刻画、事物描写、词句运用方面都能够随时调用已经积累的素材。课外阅读材料的内容往往生动有趣,很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兴趣需求。
2.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当前学生能够获得的课外阅读素材丰富多样,这些书籍很好地契合了学生的阅读特点与成长状态。小学阶段学生生活阅历不足,对于社会的认知非常有限,新闻、时政、社会百科的阅读能够持续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
3.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使得传统作文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否保持浓厚的兴趣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写作主动性与写作效果。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领略更多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字作品,对作文产生更加清醒而全面的认知,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更适合学生的优质读物,简单易懂且生动有趣,这不仅能够作为课堂阅读的有效补充,还能够全面拓展学生知识面。学生被阅读文本吸引的同时也会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兴趣,作文写作也会获得更加坚实的基础。
1.依托课外阅读实现写作素材积累。作文的创作需要通过大量素材积累实现,如果学生未能掌握足够的素材则会导致作文写作缺少有效内容与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利用课外阅读开展写作素材积累。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与思考明显不足,他们无法从生活实例中积累内容,这时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外文本,通过文本阅读掌握阅读方式,同时能够围绕某些具体事例阐述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例如,在《白杨》的课堂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想法对课文进行理解,随后依据自身经历与体会选择一篇描写植物的课外阅读文章进行比较阅读。教师要鼓励学生将文章运用的写作手法及词句等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之中,以完成创作,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发展提升。
2.借助课外阅读实现写作情感激活。情感是写作的动力源泉,作文如果缺乏真情实感则很难打动读者。因此,教师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要积极选择课外读物引导学生阅读,在阅读的同时激活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获得表达写作的动力与兴趣。例如,笔者在与学生共同阅读《赤色小子》中《白马》这篇文章时,引导学生思考:“喜子为什么把白马推下悬崖,如果他不这么做会发生什么?”学生经过讨论分析后指出,喜子将白马推下悬崖是为了保护战友,虽然他舍不得自己的白马,但是为了革命成功而不得不这么做,这表现出他对战友的忠诚和对国家的责任。当学生理解喜子这么做的原因后深切感受到了喜子的赤诚之心。在完成阅读之后,笔者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体会记录下来,这也使学生的情感被彻底激活,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作能力。
3.围绕课外阅读实现语文写作拓展。当前,很多小学生已经对课外阅读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主动参与到各种各样课外读物的阅读之中,但是却没有在常规阅读之外进行拓展延伸,课外阅读与写作之间未能实现融会贯通,最终导致学生在知识与情感运用过程中出现障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将知识与情感融入写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