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凌宇
(哈尔滨体育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8)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人们逐渐步入了小康社会,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对身体健康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高尔夫运动近几年逐渐成为社会中上层人群乐于参与的项目之一。然而,很多高尔夫球运动的参与者只关注球技是否提升,忽视了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相应的运动损伤。有的参与者出现了击球距离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的现象,这些都是忽视体能训练的结果。根据常住理论对球员的身体能力进行测评得出的结果,并根据结果进行专门的针对性训练,帮助球员全方位地提升身体能力,充分激发受试者自身的身体能力,在本体能力方面增加受试者的使用效率。因此,把常住理论运用到高尔夫运动中,对于高尔夫运动员的身体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必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常住理论(Hal-Method)训练作为一种新的身体机能训练方法,是一种在一定阻力负荷下纠正身体机能的运动,其通过专利器材的辅助,快速、有效地提升身体的柔韧、协调能力,达到平衡效果。通过常住训练理论对高尔夫运动者身体素质的作用和影响,完善高尔夫专项体能训练方法理论,构建高尔夫专项身体素质的理论体系,为合理安排高尔夫运动的训练和竞赛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参考。该文通过总结归纳常住理论与高尔夫运动体能训练相关的应用综述,针对部分使用常住理论的高尔夫运动参与者进行综合分析与对比,得出常住理论训练在高尔夫训练和比赛中的应用成果。
1993 年,日本著名高尔夫教练常驻志秀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赴美留学期间的学习成果和20世纪90年代培养职业高尔夫球手的实践经验,并将其提升为经验理论,至此初步建立起了常住训练模式体系[1]。在此之后,常驻志秀于2002年总结了高尔夫运动员田中秀道的训练研究成果,得出能量平衡理论。2006年,他在能量平衡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发展了这一理论,并最终将其定义为Hal-method(常住理论)。后来,经过多年的发展,该训练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标准化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在高尔夫和运动康复领域得到了更多的应用。
高尔夫运动起源于英国的苏格兰地区,它是一项内涵丰富、历史悠久的体育运动,高尔夫运动在112年以前曾经被作为奥运会赛场的正式比赛项目,之后被取消。2009 年10 月9 日,国际奥委会正式将高尔夫运动列入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比赛项目[2]。高尔夫具有健康、绿色、富有挑战性和礼仪至上的特点,深深地被各地高尔夫爱好者喜爱和追捧。高尔夫球运动是一项用最少的杆数将球击入洞中的运动,它要求在发球区将球击出后,使用不同的球杆,将球击入洞中。基于高尔夫运动的规则,这不仅要求高尔夫运动参与者要有较远的击球距离,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精准度,再加上高尔夫运动受场地和天气的影响较大,很多难以把控的因素都可能使运动员在高尔夫球场上遭遇困境,进而无法将球以较少的杆数击进洞中,这就需要高尔夫运动员用更细腻的技术和多变的打法完成击球,尽量减少击球次数,从而达到提高运动成绩和比赛名次的目的[3]。
《运动训练学》将传统体能定义为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它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力量、速度、耐力等运动素质[4]。传统的体育训练一直坚持“三从一大”的指导思想,即严格、困难、实用的训练。在训练方法上,多采用深蹲、卧推、田径长跑等,对于次数、负荷、间隔都有相对固定的训练理念。动作练习方式枯燥,动作结构单一,强调绝对力量和速度的发展,而协调性、灵敏性、平衡性、肌肉神经控制和本体感觉的发展相对被忽视。固定器械的抗阻练习往往用来提高运动员的肌肉力量,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用力量来衡量的。虽然这种训练模式有助于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高,但显然与实际比赛脱节。
在我国,高尔夫运动起步比较晚,至今只有40 年的历史,对于高尔夫运动体能训练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有学者研究并发现,运用肌电图和高速摄像技术对高尔夫运动进行技术分析,并指出在高尔夫运动中,力量素质对全挥技术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挥杆速度主要是由躯干和下肢爆发力决定的,研究认为,在高尔夫运动的力量训练中,核心力量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帮助球手在各式各样的击球环境中提高挥杆技术的稳定性[5]。还有学者对高尔夫运动的体能训练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结合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以及运动生物力学等专业体育知识,总结高尔夫运动的专项力量训练,最终认为在高尔夫运动的力量训练方面,应该更注重专项力量,更加注重力量与速度、整体与局部之间的综合考量与训练[6]。
TPI(Titleist Performance Institute)对高尔夫的运动体能训练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随着其在高尔夫运动中的传播以及影响力逐渐增大,TPI体能教练资格认证在我国也逐渐兴起,这个资格认证在高尔夫运动业内被广泛认可并应用。它揭示了高尔夫运动中的挥杆动作与人体生物力学之间的关系,并为了体现高尔夫运动体系和体能训练的联系制定出了一整套完整的现代高尔夫运动训练系统。TPI 体系包括高尔夫生物力学(3D)、高尔夫教学基础和高尔夫力学等8个方面。
患有腰肌劳损的高尔夫运动人群达80%,原因在于高尔夫是个往一边扭的单一技术的项目,而体能是能够治愈这些问题的良药。在高尔夫体能训练中,有一个重要部分就是体态纠正和身体肌肉失衡纠正训练,通过训练能够帮助高尔夫选手解决普遍存在的脊柱侧弯、高低肩、长短腿、扁平足等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运动员的基本身体素质与外国运动员有明显差距,加强运动员基本身体素质的训练和评估本质上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运动员的专业水平,使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舞台上走得更远。
Vince DiSaia 和Craig Davies 在Golf Anatomy中强调,高尔夫运动体能训练应当遵循一定的顺序,先提升身体的平衡性、稳定性、移动性的素质,再进行力量和爆发力的训练。文中认为,想要更有效地完成挥杆动作必须提高身体移动性、挥杆流畅性,提高身体的平衡性可以让挥杆技术动作更加稳定,力量素质可以减缓高尔夫运动中所产生的疲劳,想要提升击球距离必须提高运动员自身的爆发力水平[7]。
Mark Verstegen 在Core Performance Golf一书中表示,不同水平高尔夫运动者的力量、灵活性和耐力的提升,都会对其高尔夫挥杆击球运动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帮助。例如,高尔夫运动员在挥杆击球过程中的整体转动,在训练计划中应注重对扭矩和平衡的提升,这样开球至少可以提升25码的距离,从而用更少的杆数将球打入洞中;机体健康的保持依赖于较为合理的膳食搭配和较为规律的作息时间,进而加快运动员身体机能的恢复,减少运动伤病所带来的困扰[8]。
Iain M Fletcher和Matthew Hartwell进行了8周的实验,实验组在每周内进行两次负重训练和超等长收缩的力量训练。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运动员挥杆时的杆头速度以及击球距离变化较大,主要是由于运动员击球瞬间作用在杆头的爆发力的提升[9]。
Con Hrysomall为了确定在同一项目中不同运动水平的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差异,针对不同项目不同运动水平的运动员的平衡能力进行了测试,从而确定了运动员的平衡能力与其体能评价之间的关系,并检测平衡训练对运动员体能或者技能的各方面影响。研究发现,在同一个项目中,高水平运动员比低水平运动员具有更加良好的平衡能力,所以具有更高水平的平衡能力也被看作是优秀高尔夫运动员的标配[10]。
在当下,随着竞技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传统的体能训练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竞技体育运动员和教练员的需求,根据国际更高的竞技水平要求,国家体育总局、各省市、各大高校不断地研究与探索出更为有效的训练方法体系,进而促进我国竞技体育更上一层楼。但在我国,还并没有能与美国国家体能协会(NSCA)相提并论的专业机构,关于体能训练的提论更是各抒己见,不能够统一,因此很难拧成一股绳。在对于国外的体能训练方法的态度和认识上也存在两类极端的群体。其中一种看法是几乎疯狂地借鉴国外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模式,对于国内的训练体系疯狂贬低,认为外来的都是好的;另一种观点则是完全与之相反,不认同一切外来的训练方法和训练理念,闭门造车,更是偏激地认为只有我国自己探索的传统的体能训练方法才更适合我国运动员的身体条件以及其他关于竞赛成绩的各方面,这两种观点都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竞技体育中体能训练研究的进步。高尔夫对身体素质要求是有限的,相对灵活的躯干、相对协调的神经和相对有爆发肌肉看似就够了,不用苛求是一个全能人。事实上,这句话的正解是想打好高尔夫一定要塑造优秀运动员一样的性格特点、心理素养和意志品质,如好强、专注、坚毅、灵活、执着甚至偏执等。
近年来,在高尔夫运动训练中,常住理论可谓一个热门词汇,其核心理论是运动员和教练员在运动实践中,能够正确地了解并理解人体的机能,并能够高效运用人体机能的可运用之处,从而发挥出最大的运动潜能。常住理论的理论体系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正确调整身体姿态;第二,合理强化身体的运动轴;第三,有效改善机体的协调性;第四,大幅度地提升灵活性和机体各部位联动性;第五,尽量减少力量的分散,尽最大可能提高力量传导的效率。
2013年,孙龙禹首次将常住理论引进校园,为了让该理论走进校园,他走遍了国内各大高尔夫院校,开办常住理论讲座,目的是推广常住理论。2014年8月,孙龙禹先生开始将常住理论的教练培训课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并且搭建各个地方的分支机构网络,截至2017年12月,已经有90多个城市100多家教学中心的超过400名教练成功认证了常住理论教练。2015年,常住理论成为行业内的热门话题,在全国范围内,不管是高尔夫初学者还是高手,业余选手还是职业选手,男性还是女性,老人还是孩子都深深受益于常住理论的训练方法。2016 年,常住理论在全国各地的分公司已扩大至15家,并开始在各地的校园内普及,常住理论致力于提高中国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水平。2017年,在医疗、健身等领域都已经有了常住理论的足迹,并且在养老院也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回馈有关的活动。根据常住理论可以把身体使用能力分为7 个等级,以身体力量释放的身体末端到身体力量来源为序,依次可以分为一级肘关节释放法、二级肩背反向启动法、三级髋腹联动法、四级内外旋动法、五级接地借力法、六级强腕蓄力法、七级力点寸动法[11]。
常住训练是一种基于能量平衡理论(即在训练过程中向身体相反方向拉伸一个类似肌肉形态的物体,以恢复我们身体形态的平衡)的训练理论,具体纠正运动员身体机能运动模式中的障碍和缺陷,提高运动能力。常住训练在我国的研究应用开展较晚,常住理论是2011年孙龙禹将在日本的学习,把Hal-method 的实际经验总结提炼成为常住理论的身体训练治疗体系。随后其对常住训练的概念进行了系统剖析和界定,并将此训练体系定义为在调整身体姿势的基础上,使运动员的身体更加平衡、灵活和强壮,从而有效纠正运动引起的错误运动模式的训练方法。通过特殊工具的锻炼,可以强化身体的核心肌肉和轴心,改善身体机能的异常,获得良好的运动模式,使运动员的体能在比赛和训练中得到充分发挥[12]。
常住理论由HAL METHOD理论转化而来,1993年日本著名高尔夫项目的教练常志秀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去美国留学时学习的成果以及20世纪90年代培养田中秀道、丸山茂树、深崛圭一郎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尔夫职业运动员的实践经验,并经过不懈努力将其上升为理论,这才有了最初的HAL体系模型。2002年,常志秀通过研究印第安纳大学职业高尔夫运动手田中秀道的训练实际情况,最终提炼成了能量平衡理论,之后在“世界高尔夫科学论坛”中发表。2006年,常志秀在能量平衡理论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探究,并将其研究成果定义为HAL理论,至此HAL理论正式形成[13]。常志秀陆续指导了一流企业的高层领导,如索尼的董事长、Mizuno的董事长、尤尼克斯的董事长以及优衣库的董事长等重量级企业高层领导学习了高尔夫运动。直到2010年,在日本的体育界、演艺界,HAL 理论遍地开花,其中中田英寿、反町隆史、渡边徹、米仓凉子等日本及其他国家的多位公众人物都在使用常住理论的器材进行体育锻炼。为了引导高尔夫参与者发挥出更大的运动表现,得到一个良好的身体运动轴,反复且具有针对性地做左右对称的运动,同时也能使运动员得到一个良好的身体姿态。为了提高身体核心肌肉能力而强化身体轴并产生了极佳的效果,而中心肌肉和身体轴的概念,在东方也可以被称为正中线和丹田等。
常住理论指导下的高尔夫体能训练体系,是一套以能量平衡理论为基础的运动训练体系,它的主要目的在于修复和改善高尔夫运动员由于在多年的运动训练和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身体的非平衡状态损伤及专项体能薄弱问题,该训练方法可以帮助机体提高自身的柔韧素质、协调素质、平衡素质和耐力素质,进而从整体上提高身体的使用效率。作为一项比较前沿的训练方法体系,其经过传播改良已被引入到许多运动项目中,但高尔夫与其训练实践的结合仍处于起步阶段。笔者发现,高尔夫运动体能训练的相关研究几乎是空白,在高尔夫体能训练中,传统体能训练和专项训练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需要通过永久性训练的应用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