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港口城市产业升级与布局研究
——以烟台市为例

2021-11-24 01:22:56李家志钟绵生王雪飞
时代经贸 2021年6期
关键词:烟台升级融合

李家志 钟绵生 王雪飞

(1.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北京 100044;2.烟台市城市规划编研中心 山东烟台 264000)

一、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

产业升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Porter,1990),主要是指随着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的变化,生产要素从低生产率水平或低生产增长率的部门向高生产率水平或高生产率增长的部门流动,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并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不同实现形式的产业升级动力有所差异,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是产量成本比的提升。成本主要是投入要素的成本,包括土地、资金、劳动力等,产业竞争力升级的动力产指的是成本比的提升,即企业通过模块化生产和柔性设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生产流程再造,达到同等成本下收益更大或同等收益下成本更小的目的。

城市产业持续升级的动力来源于比较动态优势的获取。首先,需要劳动力、资本等基础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形成多样化的产品供给,满足市场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其次,要依托技术创新摆脱静态的“比较优势陷阱”,完善研发、设计、品牌等价值链高端环节,打破低端锁定。再次,由于创新本身具有高成本与高风险特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要素资源很难主动流向创新活动,此时需要政府通过改善制度供给体系,帮助企业克服向新的潜在优势产业转换的市场风险,为动态比较优势的建立创造条件,从而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驱动力,实现创新型经济增长。生产要素供给、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政府干预及制度安排这四大动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下,形成了推动比较优势动态更迭、产业持续升级的耦合动力机制。

二、烟台产业的现状特征与问题

(一)基本概况

烟台作为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首航地。目前,烟台产业呈现“二、三、一”的结构特征,其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5%,仅次于青岛。烟台市的经济外向度、外商企业总产值等各项指标在山东省均处于前列。

(二)产业及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

1.低成本要素推动产业发展的模式难以维系。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烟台工业企业用工成本不断攀升。2018年,烟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位居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首位。烟台属于严重缺水地区,从产业发展条件来看,其受制于资源条件的限制。此外烟台市外商投资企业较多,企业的根植性不强,从而形成了“沙滩经济”。同时,烟台第三产业主要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

2.产业发展不协调,同质竞争较为严重。虽然烟台市各区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设置了各类产业园区,但主导产业特色不突出,发展方向不明确,同质化竞争激烈,从而造成无序竞争。

3.工业发展与海岸线保护存在矛盾。烟台是典型的沿海城市,其生态岸线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各组团在边缘空间布局工业,这种布局不断侵占河流、山脉、海岸等非建设空间,生态空间管控不足。此外,组团内还存在着小、散、乱的工业空间。

三、烟台产业升级演化动力机制

(一)第一阶段(1978-1991):低成本要素驱动,以“轻型、外向”型产业为主导

1984年,烟台成为我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从而确立了大开放的经济格局。烟台率先推行外向型经济及商品经济政策,以开放发展的政策红利驱动产业升级。烟台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低成本的要素驱动,包括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当时食品工业和纺织业成为烟台主导产业。此时,烟台产业空间集聚呈现“开发区+专业村、专业镇”的分散布局形态。

(二)第二阶段(1992-2001):低成本要素驱动+投资驱动,临港工业发展,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标志着国家改革开放从区域性试验转入全面开展和深化阶段。1992年后烟台进一步实施外向型带动战略,依靠科技力量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和生物技术等产业,烟台产业层次得到不断提升。这一阶段,低成本要素仍然是烟台产业升级的主要的动力,但是资本投入开始成为产业升级的动力源泉,主要表现为临港产业的快速发展。多层次的开发区建设促进了产业园区化、集群化发展。

(三)第三阶段(2002至今):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制造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并行

2001年中国加入WTO,2014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我国产业发展逐步进入升级转型期。经济新常态时期,烟台注重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为加快推进产业自主创新,烟台引入一批嵌入型大型企业,与本地产业相结合,形成具有多个区域竞争力的支出产业。随着要素成本的不断攀升,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终结,烟台产业升级的动力由原来的低成本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逐步转换到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尤其是自2018年提出新旧动能转换以来,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动力,产业共建与布局优化成为实现烟台产业空间的方向。对接区域发展轴带、市域内产业错位协同发展、产业梯度发展是烟台在这一阶段产业空间集聚的主要表现。

四、烟台产业空间布局

(一)转型升级,动能转换,构建多层次高质量的现代产业体系

首先,结合产业前沿趋势和国家战略导向,依托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立足“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发展要求,根据产业前瞻性、根植性、带动性和环保性,构建烟台“5+5+5”现代产业体系;其次,升级强化有色金属开采及加工业、农副产品食品加工及饮料产业、汽车工业、电子与信息技术产业和化学工业五大支柱产业。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加大技术突破、链条延伸和改造升级力度,加强上下游企业合作,推动绿色发展,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再次,创新引领打造化工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高端机械装备产业、现代物流业和商贸会展业五大主导产业。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重点,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推动产业链延伸、高端突破,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创新引领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最后,融合发展培育海洋产业、智能机器人、生命健康、人工智能和航空航天产业五大未来产业。应对未来发展机遇和不确定性,促进不同产业间、产业与城市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和重组,促进产业的融合发展,以融合促创新,发展新的业态和新产业。

(二)“以点-轴-区”布局形态,实现产业区域协同、区县融合

在区域产业布局上,应加强区域合作协同,发挥优势互补,形成区域产业集群。要以点带轴、以轴带区,逐步推动区县的产业板块融合发展,形成专业化优势聚集,提升产业区域竞争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对此要以“区域协同、区县融合”形成“双核、两轴、四区”的产业空间结构。“双核”是指先进制造业核心和现代服务业核心。依托开发区产业基础创新引导,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机械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带动区域发展,建设先进制造业核心。发展商贸会展、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总部经济、创意设计、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努力打造区域性商贸中心、会展中心、金融中心,形成现代服务业核心;“双轴”是指烟青发展轴和德龙烟威滨海发展轴。依托国家东部沿海通道在延续传统烟青发展轴基础上创新拓展,向北对接东北腹地,向南与青岛优势互补,内部创新引领产城融合发展,推动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向轴线集聚,形成烟青发展轴。利用滨海现有的产业基础,对外连接日韩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内统筹滨海产业带的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对外开放的新型海洋经济产业发展轴,建设德龙烟威滨海发展轴;“四区”包括东海岸、西海岸、南海岸和中部经济区,使其发挥创新引领、集聚升级、承接转移、融合发展的功能。

(三)组团串联、融合发展,实现市域产业组团式发展

在市域产业布局中,强化专业化和集聚发展,通过产业有序梯度布局,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化发展,逐步强化产业组团间的联系,实现“组团串联、融合发展”的产业空间布局目标。“四区”形成四大经济圈,每个经济圈的发展路径有所差异。东海岸经济圈,产业发展定位为扩大开放,提升突破发展;西海岸经济圈,产业发展定位为资源型、根植性产业升级转型发展;南海岸经济圈,产业发展定位为青岛产业转移承接区;中部经济圈:产业发展定位为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区。

(四)创新引领、港产城融合,实现中心城区新旧动能转换主引擎

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是中心城区作为发展主引擎的重要产业。烟台以开发区、福山区、高新区、牟平区、蓬莱市作为先进制造业依托的主要区县,以创新为引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临港产业等,实现港口、产业园区与城市功能融合发展。芝罘区、莱山区、昆嵛区、长岛县是烟台现代服务业的空间载体,其重点发展公共服务、总部经济、旅游会展、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突出烟台环境品质与优质服务。

(五)“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融合,实现创新空间的多样化

提供创新发展条件,打造创新空间载体。校区是创新人才的供给地,社区通过非正式的交流形成知识的溢出,园区则是将创新成果进行转化。烟台重点建设1个市级创新载体,即烟台高新区创新载体。市域建设12大创新中心,包括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高端化工创新中心、海洋工程装备创新中心、生物医药创新中心、精准医疗创新中心等。 此外,鼓励利用各类园区、废旧厂房、 闲置楼宇、招商平台、新城建设等资源条件,构建一批开放式众创空间,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和社会组织建设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以满足不同群体创业需求。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区县探索打造众创空间聚集示范区,为各类创新团队、创业企业和创客提供高质量服务。

五、结语

产业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产业布局是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本文以烟台市为例,研究了烟台产业升级演化的动力机制,探讨了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烟台产业布局策略,以期用空间手段促进烟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烟台升级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融合菜
《烟台果树》征稿简章
烟台果树(2021年2期)2021-07-21 07:18:22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烟台 身在蓬莱就是仙
艺术品鉴(2020年6期)2020-08-11 09:36:24
《融合》
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金桥(2020年12期)2020-04-13 05:51:14
烟台优利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鲜美烟台 四月芳菲
走向世界(2019年18期)2019-08-16 13: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