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岩
重庆贝迪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重庆 400000
园林景观的建设是源于自然却又高于自然的,但是最终还是要回归自然的,因为我们的实际生活属于自然的一部分,而随着人类活动的范围和速度不断的加大,对能源的开采力度和使用速度也不断的提高,节能的理念逐渐在人们心中形成,节约型园林的理念在园林景观的工程施工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对自身所使用的施工工具和施工材料等内容加以转变分析,鼓励园林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吸收经验,更好的进行园林景观的建设,使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够得到良好的实现,促进我国的整体进步。
节约型园林,就是按照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和养护等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的将各种资源加以节约,使资源的利用率能够得到良好有效的提高,使能源消耗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和减少。节约型园林绿化就是一个生态化的城市绿化,也是能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节能型园林绿化方式,其主要包含了最大限度发挥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最大限度的将自然资源和各种能源进行节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取最为适宜的综合效益四个含义[1]。
节约型园林能够以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良好的循环和利用,在进行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施工的时候能够保持其健康而可持续的发展,在实施的环节中最大限度的使资源和能源进行良好的节约,从而保障资源消耗的良好控制和减少,降低不必要的浪费现象,使我国的社会资源和能源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节约,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在传统的园林建设中,大部分人都没有对园林的实用功能加以重视,只是为了追求美观,所以在后期的维护中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也没有对综合的效益等内容加以更加充分的考虑,所以随着季节变化的频繁,出现了许多的能源浪费情况,使生态的效益也受到了进一步的影响,为城市的发展都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而节约型园林概念的良好使用,就能够使资源利用率得到更加有效的提高,使园林绿化工程能够在讲究美观的同时,对资源和能源加以有效的节约,使园林建设的维护资金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节约[2]。
大部分的园林设计者和施工人员对这些园林建设的问题和措施没有投入更多的重视目光,也没有将节约型园林这一概念加以良好的应用,所以导致了树木成活率较低的问题出现。对此,园林建设管理者能够将节约型园林概念加以有效使用,就能够对树木的栽培和养护工作加以更多的重视,从而确保施工建设者能够适当的进行植树,对乡土树木和时应当前环境气候的树种加以栽植,不再一昧的追求稀有树种,使栽植树木的资金能够得到有效的节约,同时也能够解决园林自身的建设问题。
在进行园林绿化工作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园林建设施工所产生的废物,如树叶、树皮等,这一类型的废物在传统的园林废物处理中,基本上使用的方式都是焚烧或者填埋,这一种方式的使用,对周围控制带来了污染,所产生的烟灰等杂物更是为周边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还使资源出现了浪费的情况。因为在这类废物中蕴含着大量的营养物质,若是经过焚烧或者填埋,就很容易造成浪费的情况,对此,本着节约型园林的概念,相关的管理者将树叶、树皮类废物进行统一回收,然后再进行深度的加工,添加一些辅料,让其能够变成动物的饲料,从而达到了废物回收再利用的目的,使其自身产生了一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进行节约型园林施工建设的时候,一定要科学合理的使用园林建筑的材料,提高其利用率。如在进行道路的铺建施工时,可以选择使用透水砖来进行铺设,从而时雨天的积水能够减少,方便人们的行走,还对园林道路的使用寿命进行了良好的提高,减少了园林道路的建设成本,节约了建设资金。另外,在进行园林道路的规划时,应该注意规划设计和施工的设计呈相互协调的状态。在进行道路的铺设时,应该尽量采取保障道路自身功能后,选取一些美观、适合施工的方案和材料,使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3]。
在园林绿化建设的过程中,最应该注意的就是园林植物的选择和栽植了,在这一工作上,规划人员就应该选择使用本土植物或者成本造价低廉的植物。栽植本土植物就是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植物进行载重,让其能够在适合自己生长的环境下更加茁壮的成长,提高园林植物的成活率,降低了后续养护和管理的成本。除此之外,成本造价低廉的植物如观赏草,自身的形态优美,且具备了较强的抗逆性,自身建设管理的成本也相对低廉,将这种绿化植物加以有效栽植,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园林绿化的造价成本,使节约型园林的概念能够得到准确的落实,促进我国经济能力的增长[4]。
纵观全文,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发展,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良好的进步,节约型的理念在人们的日常和工作中得到了良好的体现,日趋完善的理念在建设节能型园林的工作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在这一前提下,相关的园林绿化工作者就应该注意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改善传统的施工理念,让员工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挖掘更多的节约理念和应用的技术,在提高园林景观质量的同时,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我国更进一步提高国力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