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静子 邵光智
导语
2021年6月,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标志着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实现了质的飞跃。
中国人的航天梦、探海梦自古有之,嫦娥奔月、鲲鹏展翅、夸父逐日、蛟龙入海……这些流传在中华大地数千年的传说,蕴含着华夏儿女对星空和大海的无限想象。今天,鲲龙踏浪腾空、天问逐梦而行、北斗系统建成开通……随着一个个国之重器诞生,美丽神话变成了现实。
大国重器,承载了一代代国人的梦想,它们饱含深意的名字和设计者背后的故事,透露着传统智慧与探索未知的浪漫,凝结着奋斗者的心血和汗水,激发出我们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鲲鹏展翅,蛟龙入海
鲲龙AG600是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它的成功试飞,是我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个标志性成果。“鲲龙”总设计师黄领才说:“我们造了一型飞机,也造了一艘船。形象地说,它是一艘能飞起来的船。”
“鲲龙”名称的由来
鲲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最早的当数《列子·汤问》,文中说:“终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其长称焉,其名为鲲。”庄子在《逍遥游》中也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在神话传说中住深海龙宫,能走、能飞、能游、能兴云降雨,起到祛邪、避灾、祈福的作用。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
水陆两栖飞机AG600命名“鲲龙”,“上天如鲲鹏、下海如蛟龙”各取一字,寓意“鲲鹏展翅、蛟龙入海”,既体现了大飞机水陆两栖的特色,又蕴藏着航天人对它的希冀与祝福。
“鲲龙”踏浪腾空
2020年7月26日,AG600从山东日照山字河机场滑行起飞,顺利抵达山东青岛海域。飞机穿云破雾,轻盈入水,平稳地贴着海面滑行、回转,调整方向,加速,机头昂起,再次踏浪腾空,直插云霄,首次海上飞行试验任务圆满成功。
为满足我国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加快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大型特种用途飞机AG600项目于2009年9月正式启动,2017年12月成功实现陆上首飞,2018年10月完成水上首飞,2020年7月实现海上首飞。
AG600最多可载水12吨,能够在水源与火场之间多次往返投水灭火,它的最大航程为4500千米,能連续航行12小时。AG600的巡航速度是每小时500千米,未来可以执行维权、反潜、反舰、救援和物资运输等任务,成为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又一大国重器。
“鲲龙”是怎么“炼成”的
“鲲龙”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使命,研制过程中也遇到过无数困难和瓶颈。
黄领才和他的团队在无数次的计算、试验、失败、总结和验证中一步步攻克了气水动融合布局设计与高抗浪船体设计试验技术、海洋环境下腐蚀防护与控制设计技术、机翼薄壁高筋整体壁板喷丸成型技术等多项技术难关、世界难题。他们在一个个技术突破中,不断获得动力和信心,终于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陆两栖飞机设计研发技术体系,让世界瞩目。
辛弃疾在《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中问:“飞镜无根谁系?”意思是说:月亮在天上,到底是靠什么悬挂着呢?今天,“天问”带着行星系列探测任务,奔向浩瀚星空,古人幻想的“嫦娥奔月”正一步步被实现,并越飞越远。
“天问”名称的由来
2020年4月24日,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探测任务依次编号。
“天问”来源于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长诗《天问》。全诗通篇对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和神话传说以及人世圣贤凶顽、治乱兴衰等一切事物和现象发问,以丰富的想象表现出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积极探索宇宙奥妙的科学精神和责任担当,同时抒发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用“天问”命名中国行星探测系列任务,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天问”飞天,探测揭秘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到达火星表面,开始执行巡视探测任务。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火星跟地球有着相似的自转周期,火星上还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了解火星状况,能够帮助人类更好地研究地球的演变与发展。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立项,按照计划,2020年7月,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坚定地奔向星空。2021年2月,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火星捕获并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开展了为期约3个月的环绕探测,为顺利着陆火星奠定了基础。
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行星着陆,将为探索宇宙奥秘、增进对火星演化的认知、了解生命起源等贡献智慧和力量。
“天问”背后的故事
“探火”工程顺利推进的背后,离不开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和他所在的“航天天团”成员的付出。
孙泽洲与他的团队已放飞了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和天问一号三个探测器。从“探月”到“探火”,距离从38万千米一下子跨越到4亿千米,而且火星表面环境更为复杂凶险。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要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个目标,这在全球尚属首次。为赶在2020年最佳发射窗口前完成所有准备工作,孙泽洲带领团队远赴新疆戈壁、内蒙古草原进行大量外场试验,完成了多项关键技术攻关。为设计祝融号火星车的太阳翼,他们做了十余种方案,最终确定呈蝴蝶翼形,这个设计巧妙且美观,很有标识感。
孙泽洲作为一名航天人,对自己探秘深空的工作经历深有感触。其中有追赶,更有超越,面对一个个棘手的问题,要做出艰难的抉择。在他看来,航天核心技术用钱买不到,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应当自立自强,不断推进技术创新。
[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
2020年7月,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了。中国北斗人用20多年的时间实现了55颗卫星的研制发射,打破了通信、定位等技术的国外垄断,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北斗”名称的由来
北斗七星被古人用来判断方向、确定季节和知晓时辰。《鹖冠子·环流》中说:“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古诗词中对北斗多有描述,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云:“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有首小诗《教儿识北斗》:“烛影摇红夜色冥,共儿纸上画瓢形。复移小凳扶窗立,教识中天北斗星。”古人远行,用北斗星辨别方向,因而从小,就要识得北斗星。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命名“北斗”,既体现出该导航系统的价值,也是对中国传统天文文化的托举。
“北斗”高悬天际
今天,北斗系统高悬天际,它所蕴含的先进科学技术包括全球唯一的通导遥及搜救一体化的卫星导航系统、唯一标准位置服务精度优于5米的卫星导航系统、唯一可同时提供全球短报文通信的卫星导航系统等,体现了北斗导航独有的创新技术。
随着北斗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的发展,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测绘地理信息、森林防火、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应急搜救等领域,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在使用北斗。北斗人秉持“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的建设理念,正进一步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北斗人的奋斗历程
从20世纪90年代启动北斗系统工程以来,中国北斗人走过了从埋头追赶到昂首挺胸、从受制于人到自主可控、从区域服务到全球指路的艰辛历程。
20多年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带领北斗团队在国外技术封锁、没有任何借鉴的情况下,夜以继日攻克技术难题,研发出了属于我国自己的北斗“中国心”原子钟。导航卫星发射上天要有合法的轨道位置和频率资源,2000年4月,我国在国际电信联盟成功争取到了相关资源,但条件是必须在七年内发射卫星并成功收到信号,否则自动退出。2007年4月14日,一颗肩负着重要使命与时间赛跑的北斗卫星成功发射,并于4月17日20时传回了信号。此时距离国际电信联盟规定的七年之限只剩不到4个小时。
正是靠着这种责任和担当,杨长风和同事们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世界卫星导航的奇迹,被称为“中国速度”。
[众说纷纭]
每一个大国重器名称的由来,都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大国重器以及它们名字背后的文化渊源?
安小晴:我知道“嫦娥工程”探测器和月兔号月球车名称源自耳熟能详的“嫦娥奔月”的故事。
王帅:我知道全球卫星星座通信系统“鸿雁”名称的由来。“鸿雁”指代信差,源自《史记》苏武牧羊“鸿雁传书”的故事。
童乐乐:我知道量子实验卫星“墨子号”名字来源于古代科学家墨子,他在《墨经》里第一次对光的直线传播进行科学解释,为量子通信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大国重器的名字,从浩瀚的中国传统文化海洋中闪烁而出,熠熠生辉,充分体现了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編后语
每一个国之重器的诞生,都是我国崛起的标志。中国航天人几十年如一日,聚力远景目标,直面风险挫折,在奋斗中擎起航天强国的大厦。青少年要读懂大国重器名字背后的文化内涵,了解大国重器背后感人至深的故事,自觉接受历史文化和现代科技教育;要以航天人为榜样,树立远大理想,崇尚科学探索和创新、创造精神,在奋力奔跑中实现人生价值。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们的梦想在茫茫宇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社会都要赓续航天精神,爱国奉献追梦,在笃定前行中成就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