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清 李 菁 刘祥琪 缪 言
(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天津 300387)
《西方经济学》作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各专业开设八大核心课程的基础平台课程之一,其对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提出了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升其创新能力,通过基础理论教学、理论提升与能力训练和创新实践等三个主要环节有机融合,最终实现“知识、思维、能力”三位一体培养目标的教学新模式。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离不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支持、为了满足现代化经济体系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提高大学本科教学的质量,高校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许多领域借鉴了西方市场经济运行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走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之路。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在更高起点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结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运行经验和教训,借鉴和学习发展中国家的历史经验,通过加强和改善制度供给,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将西方国家近百年成熟市场经济运行与政府干预经济的基本经验形成理论化专业知识。我国普通高校经济类各专业学生正通过《西方经济学》课程学习,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以及经济学分析工具。通过学习与训练,可以让学生拥有一定经济学专业知识储备,并从经济学视角认识市场经济和理解经济世界。通过对基本经济理论的学习与相关经济学训练,使学生逐步从最初的对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感性和零碎的认知到理性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提高,从而使其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得到训练与培养[1]。
《西方经济学》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大部分构成,其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覆盖了经济学其他专业性课程的基础性知识。而从理论体系上看,《西方经济学》涵盖了多个不同经济学流派的理论观点,而这些不同的假设下提出学派观点又存在相互冲突与对立一面,从而造成了西方经济学抽象而复杂理论体系。这些理论学习有助于锻炼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意识,这些理论工具运用于实际经济问题分析又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因此,鉴于《西方经济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必须改变目前多数高校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侧重《西方经济学》传授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而不重视创新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指导思想。我们在设计《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标时必须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2],开展课程体系设计、探索教学方式改革和拓展创新实践环节。
1.总体思路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新模式的设计的总思路为,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阶梯式推进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围绕以混合式教学方式实现基础理论学习、理论提升与能力训练和创新实践等三个主要环节,使学生系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来认识和分析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升其创新能力,最终实现“知识、思维、能力”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具体教学新模式如下图:
2.主要特点
第一,教学环节呈阶梯式推进。经济学类所有专业生通过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对基础经济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再到中级经济学原理和计量经济学工具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实现理论与能力的提升,最后学生通过参与科研创新、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和学科竞赛等形式的创新实践,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学术创新能力,三大教学环节呈阶梯式推进,逐步实现创新思维的拓展训练与创新能力提升的教学目标。在构建课程体系与组织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知识、思维、能力”三位一体的培养理念。
第二,课程体系按照层进递进关系进行设置。可以借鉴国外大学教学经验,在大学低年级,开设初级西方经济学课程,介绍基础性的经济学原理,不涉及数理分析工具的推导和数据的量化分数据的量化分析,让学生初步接触经济学常识,培养对经济学理论的兴趣;在大学高年级,分析和解读。通过设计西方经济学从理论初级到中级延伸,蕴含着理论广化与理论深化两个过程,同时辅之以经济学工具课程学习与训练。这样,学生通过系统理论学习与分析工具的训练,相对完整地掌握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脉络与精髓,并加以适当运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兴趣和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图1 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新模式
第三,《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纳入课程思政元素,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客观上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范式,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对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敢于质疑,并结合中国实际,思考如何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在全球疫情蔓延、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鼓励学生努力从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概括具有学理性的新规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朝着体系化、规律化、学科化方向发展[3]。
第四,构建一个复合式创新实践体系,实现了理论教学、科研实践、社会实践(专业实习)与学科竞赛有机融合,为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提供了坚实基础。
1.以线下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教学,我们尝试采用“SPOC+慕课堂”模式,以线上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资源为基础,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教学资源为补充,实现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课堂授课与移动云平台互动相结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4],达到学生学习与掌握《西方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教学目的。
(1)实现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合理分工与教学方式差异化,充分发挥线下课堂授课的核心作用
教学内容按照学习深度进行分解,将概念和原理层面知识的学习放在线上采用SPOC方式供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利用线上国家级精品视频课程、MOCC资源和自制的微课资源组织线上教学。将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章节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放在线下课堂授课中予以解决。
线下课堂授课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核心,它着重帮助学生把零散知识点构建完整连续的课程知识体系,并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达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线下课堂授课利用慕课堂平台,采用讨论式教学、研究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方式组织教学。
(2)鼓励学生碎片化自主学习,实现学生之间、师生间云平台互动交流
充分利用中国大学MOOC和“学习通”等云平台功能,引导和鼓励学生打破实体课堂的时空局限,借助手机移动端对线上内容开展碎片化学习及巩固,提升其学习效果,并在无中心的交流平台中分享和交流学习心得,实现学生之间、师生间交流与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注重“过程性考核”[5],形成“过程性考核+总结性考核”相结合考核方式体系
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或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线上测试和线上数据记录功能实施“过程性考核”,改变传统《宏观经济学》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化问题,形成“过程性考核+总结性考核”相结合考核方式体系。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理论课程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2.探索线下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西方经济学》线下课堂教学是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核心,各任课教师在线下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改革,灵活运用研究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步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想象。
(1)研究式教学法
在线下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前选择好相关理论专题,并将相关教学资料上传给学生,指导学生借助相关在线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并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在研究性教学组织过程中,要始终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恰当地给学生留出思考空间,鼓励学生对所学经济学理论与知识点提出质疑,训练形成顺向思维、逆向思维与多向思维,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实现课堂教学由教师单向传授式的方法向师生互动式的研究主导性教学方法转变,从而实现课堂的真正互动。
(2)案例教学法
西方经济学涉及较多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单一讲授式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产生课堂视听疲劳;而生动有趣的案例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经济学原理的积极性和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3)讨论式教学法
西方经济学线下讲授中,倡导教师选取具有一定开放性、社会广泛关注经济热点和难点问题,注重精心设计主题,在恰当经济学理论的教学计划完成之后,组织开展讨论式教学。使学生能融会贯通并运用所学的经济理论知识,解释和分析经济问题,对解决经济问题的建议和对策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弄清相应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提高和增强学生观察经济现象、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思辨和探索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此外,尝试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灵活多样而且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构建复合式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创新实践效果
《西方经济学》理论课程的复合式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以科学分类的教学考核方式与评价机制为保障,融合课程专业实验教学、专业实习、创新创业训练、社会调研、学科竞赛等环节的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该模式的设计目标在于克服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的缺陷和不足,将课程实验、专业实践和创新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
(1)树立构建《西方经济学》理论课程系统、复合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思想
《西方经济学》理论课程在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构建一个的复合式实践教学体系,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实现学生从大一到大三,逐步从经济学基础知识认识实践到经济学原理专业实验,最后到各类创新实践训练过程,来组织实施实践教学,最终实现经济学人才培养目标[6]。
(2)根据新科技革命和新兴产业的兴起,对《西方经济学》课程实验实训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动态调整
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来临,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行业不断涌现,作为经济学基础理论课程《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原理与实践教学内容也随之变化。以《微观经济学》实训课程为例,应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神经认知等相关知识技能应用于实验经济学领域,不仅可以改善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能极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3)根据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特点,建立科学分类的实践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
首先,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操作规范与标准,其中,对于专业实验实训课程教学,制定专门的规则,对学生和教师的操作规范与教学效果进行考核。其次,针对校内和校外的不同实践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分类而科学的考核方式和指标。最后,注重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过程考核和结果评价相结合,从参与情况和完成效果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与考核。
(4)加强学校与企业或实际部门合作,完善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软硬件设施
一是加大投入,采购更新相关实践教学软件,如博弈论,决策模拟与经济建模等,构建《西方经济学》理论课程实践教学仿真环境。二是建立相应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运行机制,促进校企合作,建立一批稳定校外实习基地。三是打造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一方面,加强对现有经济学实验室师资培训;另一方面,建议学校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与实际部门挂职或实习,锻炼和提升青年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逐步建设起一支稳定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队伍。
(5)充分利用各类科研创新训练实践活动,实现基础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与科研创新训练有机结合
支持学生通过“第二课堂”[7],参加各类科研创新训练活动。鼓励教师建立创新训练工作室,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创新实践:包括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生自主设计研究方案,并在指导教师下完成科研工作[8]。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学科竞赛,申报和完成“大创”训练项目,结合专业实习(见习)等形式,实现《西方经济学》课程理论教学与科研创新训练有机结合,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科研素质与学术创新能力。
本文提出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新模式。这种模式强调以层级递进方式构建课程体系,通过以混合式教学方式实现基础理论教学、理论提升与能力训练和创新实践等三个主要环节有序衔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升其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