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忠 湖南核工业建设有限公司
XH 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H 公司”)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典型代表。面临税种多、纳税流程繁杂、涉税事项广泛等客观事实和组织架构不完善、内部税务防控体系不健全、经营业务(施工项目)分散、业务流程不规范、项目管理粗放、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自身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导致了XH 公司面临系列税务风险,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不断完善组织架构和税务防控体系,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税务职责,强化项目部税务风险防控能力,提升财税人员专业素质,实现多角度、全流程提升企业税务风险防控能力。
1.内部组织架构不完善、税务防控体系不健全
没有设置专门的税务职能部门,一直由财务部门兼职完成企业税务管理的各项工作,企业财务部门需要完成解决的工作任务本来就繁重,故而,难于很好的兼顾税务管理工作,很难像专职的税务职能部门那样对企业税务事项进行精细化管理,这样就难免税务工作会经常出现偏差从而引发税务风险。
2.管理层税务风险认知不足
从纳税的层面出发,施工企业管理者对税务风险未有正确的认知,单方面认为财务人员就应该理所当然地对税务管理和税务风险负全责,而其余的职能部门和人员就完全没有必要参与了。未实现全员参与配合,难以达到理想的管控效果。企业各级管理层在日常经营活动当中也没有对税务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地贯彻下去,致使公司出现税务风险的概率大幅提升。
3.税务风险管控意识不强
公司管理层没有足够重视会计工作,税务风险防控意识不强,是当前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难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多数建筑企业十分重视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旨在通过有序的项目管理来增加经济效益,但是忽略了会计核算和税务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施工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产生的税务风险涉及层面较广,风险管控工作相对复杂,需要对其具有正确的认识。作为企业的管理决策者,只有带头清楚地认识到按照国家税收法规的要求去依法纳税,才能够合理地降低税务风险出现的概率。
4.税务风险管控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
税务风险管控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不利于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和税务风险防控工作的全面展开。据调查得知,XH 公司虽然建立了一些税务风险管控机制,但在具体运行的过程中,执行不力,同时还存在一定的不可操作性,并未达到预期的管控效果。
5.税务风险管控方式落后
施工企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业务范围大,项目区域分布广,涉税事项多,会计核算工作涉及面广,这就对企业进行全面的税务风险管控增加了难度。施工企业的税务风险管控方式落后,也阻碍了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全面有效实施,施工企业缺乏现代化建设能力,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较少。作为施工企业税务风险管控的数据统计量较大,存在较大的会计核算难度,传统的核算工作极易出现偏差,企业的税收风险控制方法落后,难于满足现代会计核算和税务风险管控的要求。
自2016 年5 月份全面推开“营改增”后,我国的税收政策和税务征管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是金税三期的上线以及国地税系统合并,随后又是一系列的税收改革举措的出台,施工企业面临的税务征管环境更趋于科学化和严谨化,从而使其面临的潜在涉税风险因素不断增加,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环境日趋复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财税政策的不断深化改革,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产生影响。部分施工企业一时难于适应新的财税政策,建筑施工企业在税务风险防控方面的不足被前所未有的暴露出来。为切实解决重复征税问题,减轻税负,让企业能够更加高效可持续的发展,并能够协助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要进一步强化税务筹划和风险防控等工作,尽可能防范和化解建筑企业的税务风险,并能够有效地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红利,以此推动建筑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税法体现的是国家单方面的意志,对企业来讲。是一种义务性的法规[1]。因此,施工企业在项目业务开拓、合同谈判、合同评审、会计核算、纳税申报、申请税收优惠及税务筹划等工作中要重视防范税收法律方面的风险。涉税的法律风险对企业而言轻则是经济损失,例如税务机关的税收罚款、滞纳金等,重则触犯刑法,导致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承担刑事责任,从而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由于工作人员对施工企业工程发票和完税工作存在认知偏差,认为在工程项目所在地已缴纳税费,并已向业主开具了发票,以为完税工作已经完结,进而导致税务风险。根据税务发票管理规定,项目的实际支出成本需要获得标准化(合法)的会计原始凭证。施工企业在采购阶段,如果工作人员税务风险防范意识淡薄,不向供应商及时索取合法的发票及相关原始附件资料,就会导致会计原始凭证不规范不完整,引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潜在的税务风险。例如,包工头在领取劳务费、购买小金额的货品时不开具发票,将无法为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提供完整规范的原始票据。劳务分包队伍(作业班组)不开具劳务发票,直接通过编制工资表,以职工薪酬的方式列支劳务费用,而没有按照新的社会保险管理规定与务工者签订劳动合同和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也没有代扣代缴个税,这将面临税务部门和社保主管部门的双重处罚风险。
纳税申报过程中产生企业所得税风险,由于会计核算不规范,从而导致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的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利润之间的差异没有及时准确的进行调整。譬如,招待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广告宣传费、捐赠支出、行政罚没支出等费用项目设置不合理,在会计账簿上的记录比较随意,从而导致在企业进行所得税申报时,没能依法进行合理调整,极易产生税务风险。施工企业业务种类繁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采购合同、借款合同、营业账簿等的印花税等税种申报不及时不完整,施工企业延迟或者未能在规定时间内申报纳税,将导致企业税务风险。
由于施工项目建设周期的特殊性,施工企业将不可避免的面临大量临时用工的情况,从而导致企业在职工薪酬管理过程中面临较大税务风险,根据国家税收管理规定,施工企业成本支出中的应付职工薪酬总额必须与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额相一致。如果发放的劳务费没有进行个人所得税申报操作,就不能编制工资表,需要劳务提供方开具建筑劳务分包发票。基于此,施工企业不临时申报个人所得税,不按照《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制定自己的工资标准,会带来较大的税务风险[2]。
1.施工合同签订不规范
财税部门未能有效地参与项目招投标和合同谈判,合同评审大多是走形式,未能充分发挥财税人员的专业技能。未能做到事前控制,在开发一个新项目时,没有让财税人员按照项目预算把成本和收入做一个分解,进行税负预测、成本比例预测、收入预测,做到心中有数。
2.采购合同签订不规范
采购合同的签订对于税务发票的开具时间进度和税率以及种类约定不明确,从而影响后期成本发票的收集,以及费用的归集时间节点,不能很好地与销项发票同步,导致进项税票不能及时足额抵扣,造成不得不提前交税占用资金的税务风险。
税务筹划的关键在于一个“预”字,只有了解经营业务实质充分实现业财融合,提前做好准备,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好公司各项业务的税务筹划。而一般的中小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多只重视项目生产经营,时常忽视税务筹划的重要性,很少让财务和税务职能部门实质性的事前参与项目的开拓和合同的谈判。作为建筑企业一般纳税人可以选择增值税计税方式的情况有两种:营改增前开工的老项目可以选择简易计税;清泡工工程和甲供工程可以选择简易计税,如果不让财务和税务专业人员作为专业力量参与合同评审和谈判,在选择增值税计税方式时很可能错失较优的方案,给公司带来税务风险损失。
缺乏完善的税务发票管理体系,进项发票索取不及时、不规范,发票开票信填写不规范,发票专用章加盖不规范,供货单位与开票单位不一致,资金支付不按合同约定路径支付等,导致四流不合一,很容易被税务机关盯上,被认定为虚假发票,从而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
企业财务管理和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均应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并能够满足各行政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同时应加强财税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其专业素质,督促鼓励大家对税务信息、税务知识、地方特殊政策等进行学习与收集,确保企业工作人员对财税政策和法规的了解与掌握,牢固树立法律红线意识,在开展涉税活动时严格遵循合法性原则。
鉴于复杂的业务环境和日益变化的税收法规,建筑施工企业的税务风险虽然不能完全规避,但是能够将其降低至企业可承受范围内。防范税务风险不仅仅需要企业财税人员努力进行管控,更需要公司高层管理者的重视,以及其他职能部门的支持配合。
首先,企业高层作为单位经营活动的主要决策者,一定要意识到防范和化解税务风险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公司应定期组织员工参加税务知识培训,增强全体员工税务风险防范意识。
其次,企业在内部管控过程中组建专职的税务职能部门,并确保税务职能部门设置的合理性和完善性,同时,根据企业实际经营管理情况,全面提升其对税务风险的应对能力和防控能力,并能够根据不同税务风险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再次,国家税收相关法律法规逐渐细化和规范化,尤其是营改增全面推开后,对企业财税人员要求便越来越高。企业需要重视人员素质培养,打造专业税务团队。
国家税务机关金税三期系统的预警功能十分强大,它可以实时监控企业的各项涉税信息,为了切实减少企业被预警的频次,建筑企业应当不断优化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紧密结合税务机关制定的监测指标和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税务风险预警系统。同时,应该完善企业涉税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便有效防范税务风险的发生。
相比大型企业,中小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资金实力比较薄弱,企业不应仅仅把眼光放在广开财源上,更要注重有效控制内、外部成本,建立健全成本效益激励约束机制。纳税筹划是企业做到节流的最佳手段之一,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降低纳税成本,有利于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鉴于纳税筹划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策划活动,策划者需要熟练掌握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财会制度,尤其是最近更新的财税政策和制度,不断更新财税专业人员的知识,做好事前筹划工作,在经济活动尚未实际发生时提前进行周密安排,同时还要把握好灵活性原则,纳税筹划方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随着时间、地点、法律法规环境和经济活动背景的变化而变化,不能死搬硬套现成的方案。企业应重视对税收政策的研究,准确掌握税收筹划的方向和策略;加大对财税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供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综合考虑企业经营业务各环节的税负影响,做好税负测算,选择最优的经营模式,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率。
有关加强发票管理可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学习,正确认识到接受虚开增值税发票的严重后果。2.交易前做好尽职调查。3.严格执行资金结算制度。4.认真查验发票信息。5.做好资料留存备查,企业应保存好相关资料,以便在发票出现问题时,可以应对税务机关的检查,同时可以向供应商追究相关责任。
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确保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营改增后,税务机关对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打击力度空前提升。作为建筑企业不应该心存侥幸,务必要按照实际经营情况开具增值税发票,严格按照实际应取得的进项发票按规定进行抵扣,万万不得通过购买虚假发票抵扣进项税额。同时,金税三期已经实现了税务、工商和社保等系统的有效衔接,建筑企业若想要通过隐匿收入、虚列成本费用支出等手段设置多套账来减少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已经行不通,一旦铤而走险违规操作,将面临被税务稽查的风险。再者,金税三期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精准掌握建筑行业相关指标的平均状况,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导致涉税数据异常的现象,很容易引起税务风险预警,进而遭到税务稽查的风险。
在当今信息技术空前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要加强信息技术研发和建设投入,引进必要的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和设备设施,同时定期在企业内部进行全员信息技术培训,提高财务管理和税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以信息技术为抓手,建立公司内部上下联动、内外衔接的税务信息沟通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公司以往遭遇过及潜在的税务风险和行业类其他企业遭遇过的典型税务风险进行整理和分类,并深入分析其背后的根源,从而制定有效的税务风险防范措施,防范和化解重大的税务风险。
通过对中小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税务风险防控现状和税务风险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可见当前其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建立行之有效的税务风险防控体系势在必行。从不同角度分析寻找提升企业税务风险防控效果的方法和途径,从而降低企业发生税务风险的概率或者减轻税务风险相关损失,进一步提升中小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其不断发展壮大,提高发展的质量,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