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燕,杨腾坚,林 洁
(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广东英德 513000)
卵巢恶性肿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这也成为目前临床上妇科肿瘤治疗关注的重点之一[1]。卵巢的解剖位置深,早期恶性肿瘤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明确诊断时已经出现转移且发展至晚期,预后极差,5年的生存率不足40 %,因此明确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对于后期的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2]。彩超、CT、MRI等是目前临床症状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主要影像学手段。彩超操作方便,无创、费用低、可重复性高;CT扫描图像分辨率高,尤其是对于临床分期的鉴别价值高; MRI优势明显,但是检查费用较高[3]。不同检查方法各有优劣,本文旨在探讨彩超联合多层螺旋CT对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1.1对象 本研究属于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主要来源于2014年1月至2020年10月临床上收治的60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纳入标准:均给予手术治疗,术中及术后病理学确诊为卵巢癌,手术前所有患者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多层螺旋CT检查,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妇科疾病患者,精神障碍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合并其他类型恶性肿瘤患者,妊娠和哺乳期患者。60例患者年龄29~72岁,平均年龄(50.21±11.24)岁;已绝经10例、围绝经23例、未绝经27例;临床症状:腹痛呈现进行性加重35例、腹部包块8例、月经异常8例、阴道异常出血9例。本研究符合医学科研设计的伦理学要求,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与备案。
1.2检查方法
1.2.1超声检查 设备采用GE Voluson E10 超声诊断仪,设定参数:腹部探头频率为2.5~6.0 MHz,阴道探头频率为5~9 MHz。首先进行腹部探查,检查前嘱咐患者充盈膀胱,取仰卧位,有特殊需要的患者采取阴道检查,将膀胱排空,取截石位,分别进行横、纵、斜方向的检查,先进行妇科常规超声检查,再观察肿块的位置、数目、形状、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情况,包膜完整性、腹腔积液等,最后在探头加压探查,根据彩色多普勒血流图、血流信号等信息综合判断。
1.2.2多层螺旋CT检查 设备采用GE 128层螺旋CT诊断仪,设定参数:层厚10 mm,层间距10 mm,管电压12 kV、管电流300 mA。检查前嘱咐患者饮水充盈膀胱,仰卧于检查台上,平扫范围从耻骨联合下缘→髂棘连线,若肿块体积较大则对中下腹进行扫描,范围为肿块的上下边缘,若需要可行全腹部扫描、薄层扫描,再采取增强扫描,高压注射器在肘静脉注射碘海醇(3 mL/s)100 mL。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分期判定标准 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修订的临床分期标准[4]进行临床分期判定。见表1。
表1 临床分期标准
1.3.2准确性比较 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多层螺旋CT和两种方法联合检查诊断卵巢恶性肿瘤及其临床分期的准确性=(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人数/总人数)×100 %。
1.4统计学方法 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n( %)]表示,比较均采取完全随机设计的χ2检验,检验水准确定为ɑ=0.05。
2.1诊断卵巢恶性肿瘤准确性比较 三种检查方法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准确性有显著差异(P<0.05)。多层螺旋CT、彩超-多层螺旋CT联合检查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准确率分别为90.00 %、95.00 %,较单一彩超诊断的66.67 %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多层螺旋CT与彩超-多层螺旋CT联合检查诊断卵巢恶性肿瘤准确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诊断卵巢恶性肿瘤准确性比较[n( %)]
2.2诊断卵巢恶性肿瘤临床分期准确性比较 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卵巢恶性肿瘤临床分期Ⅰ期19例、Ⅱ期17例、Ⅲ期22例、Ⅳ期2例。三种检查方法诊断卵巢恶性肿瘤临床分期准确性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彩超-多层螺旋CT联合检查、单一多层螺旋CT检查与病理检查诊断临床分期的总准确率为80.00 %、85.00 %,较单一彩超诊断卵巢恶性肿瘤临床分期的准确率(70.00 %)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多层螺旋CT与彩超-多层螺旋CT联合检查诊断卵巢恶性肿瘤临床分期准确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表4、表5、表6。
表3 彩超诊断卵巢恶性肿瘤临床分期准确性分析[n( %)]
表4 多层螺旋CT诊断卵巢恶性肿瘤临床分期准确性分析[n( %)]
表5 联合检查诊断卵巢恶性肿瘤临床分期准确性分析[n( %)]
表6 诊断卵巢恶性肿瘤临床分期准确性比较[n( %)]
卵巢恶性肿瘤术后预后与术前诊断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术前及早作出正确的诊断及判断临床分期并指导制订治疗方案对于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5]。近年来,伴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多层螺旋CT、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临床上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上的应用极为普遍,被用于各类疾病的诊断中,其操作简单、费用低、无创、可重复检查,也是临床上很多妇科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6]。常规二维超声即可对卵巢肿瘤的位置、形状、边界等清晰的显示出来,卵巢恶性肿瘤形状多为不规则、实性、分隔较厚、乳头多、内部回声欠均匀,多数合并腹腔积液[7]。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信号则可以对肿瘤内部的血流分布清晰的显示出来,卵巢恶性肿瘤病灶内部动脉血高速、低阻,血流信号和分级高,呈现条状、团状、树枝状分布,提高了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但是临床上发现超声诊断卵巢恶性肿瘤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存在伪像,受到肠道气体的干扰,并且声波强度的衰减也会对显像造成影响,图像摄取不全,增加误诊率和漏诊率[8]。
CT扫描密度分辨率高,范围和角度广,层次多,对于病灶内部的解剖结构、组织学特点、肿瘤钙化、脂肪成分等清晰的显示出来,对于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准确性极高,是目前临床上筛查卵巢癌的重要影像学手段[9]。多层螺旋CT获取的容量数据是连续的,增强扫描根据组织对于对比剂的吸收过程、特点的不同,肿瘤的血供变化、强化程度均可清晰的显示,与以往临床上常规CT扫描相比,恶性病灶的检出率更高,并且运动伪影更少,不受肠道气体的影响,在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检出方面优势显著,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诊断更具有价值。
徐才国等[10]研究显示,超声、CT、实验室指标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优势各不相同,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采取联合检查提高卵巢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性。多数卵巢癌患者早期无明显的症状,发现时已经处于晚期且合并转移。本研究纳入的60例患者手术病理显示,Ⅰ期19例、Ⅱ期17例、Ⅲ期22例、Ⅳ期2例,超声对于卵巢癌的图像分为囊性、实性及混合性三种。Ⅰ~Ⅱ期多为囊性或混合性,病灶边界清晰,壁上有乳头,内部有分隔;Ⅲ、Ⅳ期则三种类型均可出现,病灶边界模糊,与周围组织粘连。彩超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准确性、临床分期准确性均较低,主要原因是肠道气体、脂肪对超声检查造成影响,肿瘤体积过大时,难以清晰的显示与周围组织、脏器的关系,导致不能明确卵巢癌的临床分期。囊性肿瘤表现为均匀密度、多房囊肿的CT图像,增强后无强化,分隔、壁上厚薄混匀,实性。混合性病灶表现为不规则、壁厚薄不均的CT图像,可见到软组织结节,分隔、壁结节强化显著。本研究显示,CT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准确性、临床分期准确性为90.00 %、80.00 %,均较高,原因可能是CT扫描的空间分辨率较高,运动伪影少,后处理技术高等特点。同时,彩超-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准确性、临床分期准确性最高,达到95.00 %、85.00 %,说明彩超-多层螺旋CT联合检查可提高卵巢恶性肿瘤的准确性、临床分期准确性。
综上所述,彩超-多层螺旋CT联合检查对于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准确性、临床分期准确性最高,能够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尽早确诊并确定临床分期,指导临床上的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