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林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实验小学)
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很强,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而且还应该担负思想和价值教育的重任。所以,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无论是外在还是内核,都应关注对学生人文性的渗透,要以文育人并充分利用其人文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温儒敏谈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时曾说:“语文教材的编写立意要高,高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这个‘德’,包括了政治,但远不只政治,还有道德、理想、情操等诸多方面的‘德’。”这段话就定调了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不仅担负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的任务,更应该担负对学生的思想、审美、习惯、品质等进行价值引导和有机渗透的任务,而且这两项任务还应该是相辅相成、和谐共生、有机统一的。语文的教学活动贯穿于学生性格、心理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语文学科的教学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对于人文性的渗透,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既是顺水推舟,又是责无旁贷。那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如何渗透人文性且更好地做到以文育人、立德树人呢?笔者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实现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有效渗透,完成“以文育人”“传道解惑”的教学目标,最大的前提是“眼中有学生”。备课伊始,对于这节课“教什么”和“怎样教”的考量,要首先关注你眼中接受主体的实际;课堂教学面对课前生成与课堂动态预设的矛盾,我们讲求的教学机智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出发;课下处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问题,也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比如小学生的思维认知和对事情的理解、处理,都普遍偏重于直观性以及依赖过去的经验,缺乏抽象性的思维习惯。那么,语文课文的教学就应多关注学生的学段特点和年龄的差异,然后再去思考、选择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小学语文教材也可能存在多个方面的解读,教师要根据“眼中的学生”选择合适的视角和切入点开展教学。比如在教学或者拓展中,对新美南吉的《去年的树》的教学解读,面对低学段的学生,我们可以立足于一般性的思维,向他们讲解那至真至纯的友谊,讲解一诺千金的诚信;但当我们面对高年级的学生时,我们则可以在此基础上,也告诉他们人生无常,鼓励他们珍惜现在,把握当下。作为师者,我们既可以把文章解读成一个伤感凄美让人泪目的故事,也可以告诉学生,或许这棵树的幸福和追求就在那一盏灯火呢?一棵大树,无言无悔,化作无数根火柴——火柴,点燃无数盏灯,无数团火——火焰,驱走眼前黑暗,照亮无数个夜晚,送来暖意洋洋,消融无边冰雪,给人生活力量,暖化无数颗心……这何尝不是一种行事的洒脱和品质的高尚呢?这何尝又不是一种令人动容、让人敬畏的奉献呢?
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立足实际,充分关注学生心理特征,把握学生情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教育。这样“以文化人”,积累点滴,天长日久,学生自然会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达到育人之目的。
人们常说:“武以振魂,文以载道。”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巧妙运用素材渗透人文教育,加强德育及情感的浸润。例如,我在讲解《鲁滨孙漂流记》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人物形象简介分析和“如果自己是他……”的随文练笔等环节,让学生懂得成功与奋斗的关系,知道面对生活的挑战与厄运,不畏挫折、不轻言放弃、积极乐观的重要性,让坚强、勇敢、乐观的人物品质内化成学生的气质品性;在学习《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时,我抓住学生爱读故事的心理,着重理解课文中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让他们从具体真实的事例中真正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知道“学贵有疑”“万事能成贵有恒”的道理;通过课外收集科学家的故事资料,让学生感受科学发现的不易与艰辛,领悟科学家们见微知著、独立思考、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里,像这一类可以做到人文渗透、立德树人的文章还有很多。如利用《为人民服务》的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认识铭记《清贫》中共产党人甘于清贫的精神和坚定的革命志向;理解体会《七律·长征》中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等。可以说,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有很强的教育性,都是我们对学生“立德”“立行”的极好素材和有效凭借,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利用好现成的“食材”,做好烹饪的活儿,让学生“吃”得饱,“吃”得香,“吃”得营养均衡。
人们常说:“生活是一本大书,生活就是教育。”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影响和打磨。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对理想的追求,也是通过生活、交往、社会活动和具体工作来实现的;而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也是通过言语、行为、思想体现着。
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就包含着林林总总的教育引导因素。它开放自然,愉悦身心;它讲求自主,涌动趣味;它是语文课堂的方寸天地向社会广阔世界延伸的桥梁。多姿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有着丰富有趣的教育“引子”,而且又因为有特定和切合年龄特点的环境和氛围,往往教育的效果事半功倍。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相关活动,让学生学习的触角延伸到更广阔的课外世界,到社会、生活的大天地中去探索,去丰富,去成长。
如在五年级“街头查找错别字”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兴高采烈地走进社区、走上街道,在街头路口向村民发放宣传单,在自己熟悉但最容易忽略的生活环境中查找错别字,这就增加了学生与他人、社会接触的机会,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既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凝聚力和团结协作之精神。又如,在教学六年级《藏戏》一课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课下自主收集各方面的素材,了解我省黄梅戏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及发展状况等。这样的活动设计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充分挖掘了本土资源,又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总之,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既是“教材”,又是镜子和鞭子,既缩小了学生之间的差距,又提高了能力,养成了良好的品质,学生更加明确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可以说是“用实践滋润人心,润物无声;让活动营造环境,一举多得”。
当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求教师要有“以文育人”的思想,但人文性的有效渗透,一定要避免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德树人任重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教师摒弃生硬的说教,讲方法,重熏陶。我们相信,只要教师的心里时时刻刻装着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处处考虑尽可能地“以文育人”,服务“立德树人”的目标,教育一定会是随风入夜,春风化雨,在学生的心田中绽开艳丽芬芳的“桃红梨白”,不负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