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敏, 汪 勇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建国以来,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发展成就令世人瞩目,但这一路走来也是十分的艰难曲折。有学者将1949—1978年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三十年,将1979—2012年视为第二个三十年,将2013—2049年则视为第三个三十年或新时代”[1]。由此看来,建国七十余年的社会发展与变迁已经跨过了第一个三十年、第二个三十年,正大步迈进在新时代的征途上。对此,学界尽可能从多个维度来审视横跨三个时代的七十余年的社会变迁,然而从社会价值观嬗变的视角进行探讨,的确也是一条非常独特且重要的理解进路。所谓社会价值观,就是指多样复杂的个体价值观在经由整合与消解后,形成的体现一个社会价值理念的价值体系。在七十余年的中国社会变迁中,“价值观的变迁是主宰,它从人们心灵深处决定和影响着人们的目标追求、进取方向与好恶趋向,决定着历史与未来的进程”[2]。因此,研究七十余年来中国社会价值观从革命理想主义价值观和经济功利主义价值观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嬗变过程及其背后的逻辑,构成了人们理解和总结建国七十余年社会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自觉与价值自觉,这对于明确中国下一阶段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着力点,进而为坚持“四个自信”并顺利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
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三十年的社会价值观,不能脱离建国之前的中国近现代革命史。自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救亡图存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各个阶级围绕着救亡图存的出路探索时,逐渐聚焦到革命道路这个唯一正确的备选项。应时而生的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中国共产党,不仅继承了近代中国革命理念中的核心要素,而且着力于“改造这个世界”的革命使命,也最终引领了近代中国走向革命成功之路,建立了独立、民主、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目标,也创造和形成了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和“理想社会建构”的革命价值观。
“理想社会建构”的革命价值观,又称“革命传统价值观”,或“革命理想主义价值观”,抑或“红色革命精神”,具体包括了“集体主义”“理想主义”或“精神至上主义”[3]等维度的价值观内涵。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住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中国人民面临一个紧迫的任务:如何建设国家?要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如何建设这个新社会?换言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社会价值观来引领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又由于建国之初,党和人民面对的是“千疮百孔”“一穷二白”“工业化基础为零”的国情,再加上建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处在两极争霸的冷战意识形态格局中,这就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理想社会建构道路之时,会无意识地沿用革命战争年代的成功经验,即用“革命”逻辑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新生政权与中国共产党看来,革命不仅是政治合法性的源泉,而且是全部行为的合法性源泉”[5]。这种革命逻辑后来逐渐演变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方针并在“文化大革命”中走向极端,一直持续了近三十年时间。概言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三十年的社会价值观,“基本上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红色革命价值观’的延续”[6]。
综合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三十年, 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就是革命的理想主义价值观,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党思维在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时期的全国性大规模运用。不可否认的是,革命理想主义价值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完全合理的,即使在建国之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时期里也是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与合理性的,特别是在建国之初的国家政权巩固、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国防和科技创新等工作领域内巨大发展成就的取得,明显与这种革命理想主义价值观的作用分不开。毕竟“在中国这样一个国情复杂的东方大国,没有政府的强力介入和全盘规划,没有政府对民众价值观的整合从而形成万众一心的强大力量,中国的工业化将会遥遥无期”[7]。然而,在社会生产领域,党和国家的工作长期处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方针之下,革命斗争与政治运动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线,这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挫折与损失,也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恩格斯曾指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8]因此,改革开放以来强调经济优先发展的新的价值观的出现,实质上就是一种历史发展进步的必然性要求。
随着“理想社会建构”革命价值观在第一个三十年 的历史使命的完结,其抽象性和局限性的一面也逐渐暴露出来。历史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人们对发展社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有了更为紧迫的现实需要,再加上“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与国际局势的形成,让“经济优先发展”的社会价值观得以历史出场。
“经济优先发展”的功利价值观,又称“功利主义价值观”或“经济逻辑的功利主义价值观”,主要是指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出现的一种强调优先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伴生的社会价值观。从纯技术角度分析,经济功利主义价值观在国家政策层面主要通过如下话语来表征体现的,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改革、促发展”“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9]375等。从价值视角来看,功利属中性话语,其原意是“功效”“效用”“效益”等,经济优先发展也并无贬义,改革开放更是需要长期坚持。在西方功利主义理论创始人边沁与穆勒看来,功利主义谋求的利益不仅仅是针对行动者自身,也具有利他性的内涵。马克思恩格斯也说过:“功利论带有公益论的性质,它力求在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寻求一种合理的平衡,以保证商品经济建立在必要的秩序之上。”[10]
如果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三十年的革命理想主义价值观主要是强调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的价值观,在某种意义上就被视为一种忽略了“具体的现实的个人”的“抽象的人道主义”。那么可以说,市场经济的建立,打破了革命理想主义的抽象性,从抽象的理想王国把现实的人拉回到了现实的生活世界。在这一点上,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价值观变革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也正是因为功利价值观给予现实的人以高度的主体性,极大地调动了个人的生产劳动积极性,进而推动了整个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最终促成了改革开放以来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增长与社会长期稳定这“两大奇迹”。世界各国也因此纷纷给中国冠以“中国模式”“中国震撼”“中国样本”“中国奇迹”“中国速度”等诸多赞誉之词。用美国前联邦众议员詹姆斯·莫兰的话说:“几十年间,中国所发生的一切恐怕是这个星球上最大的变化,中国人生活质量的提升速度比任何其他国家都快。世界70%的脱贫发生在中国、30%的经济增长源自中国,这一切只能用奇迹来形容。”[11]在这个意义上说,“经济优先发展”的功利价值观的历史出场及其实践运用,是推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价值动力之所在。
凡事皆有正反两面。这种经济功利价值观在给当代中国带来了“两大奇迹”的同时,也带来了日趋严重的负面影响。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当代中国社会的生态环境问题,就是人对物质需要的无节制追索超过了自然的承载限度,就是人征服和利用自然的“戡天役物”而造成了对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所带来的生态危机。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功利价值观在促进经济增量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对人的生活与社会交往关系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十分明显。就人本身而言,让个体性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就失去了理想信念之光的照耀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约束,出现了“我性不洞明、他性不趋附和不为己立法”[12]情况,患上了“无根生存”“躲避崇高”“信仰迷失”等现代性病症。就改革本身而言,随着改革步入“深水区”阶段,许多前期问题和“难啃的硬骨头”不断累积,让中国继续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阻力前所未有,也“阻碍着一个‘良好社会’目标的达成与实现”[13]。事实上,邓小平晚年已预见到中国发展起来以后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会面临越来越多的风险和挑战,也公开指出:“随着实践的发展,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补的修补。”[9]371也就是说,中国市场经济的启动所带来的“经济优先发展”的功利价值观,是对之前的“理想社会建构”的革命价值观的一种替代与扬弃,但由于其自身的片面性、消极性也必然会随着社会变迁与历史演进遭到另一种价值观的替代与扬弃。
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角度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4]。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15],这意味着新时代中国社会价值观也会发生新的变化,即新时代“美好生活追求”引领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出场。
所谓“美好生活追求”的核心价值观,实质上就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美好生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以贯之的现实主线,贯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内容”[16],分别包括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维度的价值目标、价值指向和价值要求。其中,国家维度的价值目标是关系到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国家保障与政治条件,也体现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国家愿景;社会维度的价值指向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与制度根基,是人民美好生活的社会条件和支撑;个人维度的价值要求关涉到人民构建美好生活方式和美好生活理念的价值准则。由于上述三个维度的价值内涵与人民美好生活的高度契合性,也就让以人民群众为旨归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把党和政府、社会和人民等各个层面社会主体紧密联结起来共同团结奋斗的价值共识和“最大公约数”。
可以说,正是由于第二个三十年里国家和社会所盛行的“经济优先发展”的功利价值观在完成“追赶时代”和“富起来”的历史使命后,“引领时代”和“强起来”的新时代中国,在社会发展上“迫切需要引入‘价值治理’的思路,理性应对当前民众多元化的、非确定性的信仰生态……国家制度和政府层面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17]。显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实际上是对“经济优先发展”的功利价值观的一次“修复”和“替代”,也是有其时代出场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合理性。
一般而言,一种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形成与产生,不仅要有现实社会状况的需要,也要有社会思潮的凝聚。其一,从现实需要来看,新时代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嬗变是由于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决定的。过去“经济优先发展”的功利价值观是受制于物质财富和生活资料贫乏的客观现实。但是,当物质财富和物质生活资料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尤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以后,中国社会的精神生活就应该上升到国家社会发展的主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就是要超越以往抽象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形成以人民美好生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二,从思潮凝聚来看,由于第二个三十年社会奉行的是“经济优先发展”的功利价值观是伴随改革开放而来的,一方面,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确立,个人主体性得到极大张扬的后果就是多元价值并立出现了、价值分化与价值危机也出现了;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西马”“非马”“反马”,以及腐朽、落后、反动的思潮与文化价值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应时而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起到引领社会思潮和凝聚价值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作用。
由此可知,新时代标注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新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要超越第二个三十年 的抽象的功利主义价值观,社会发展已不再仅仅以物质财富增长为唯一目标,而是要由“高速增长”转而追求“高质量的发展”;另一方面,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理想信仰、软实力等层面的价值观建设,由此成为顺应新时代发展的应时之变。
新时代“美好生活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是对第二个三十年的“经济优先发展”的功利价值观的扬弃。在马克思看来,扬弃绝不是简单的全面否定,而是在吸收和利用被扬弃对象的全部成果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正如习近平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强调要“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18]。只不过这种改革开放更为凸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另一方面,也是对第一个三十年“理想社会建构”的革命价值观的一种扬弃,也是一种复归。这种复归不是简单的历史倒退,不是要否定国家和社会、个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而是要倡导一种不以完全牺牲个体利益为代价的理想和信念的追求,全党全国人民要时刻牢记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需要重新拾起爬山涉水和攻坚克难的革命斗志、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来凝聚人心和共识。因此,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看作对前两种价值观的“扬弃”,这恰好构成了建国以来的社会价值观的否定性辩证法的逻辑发展过程。“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分析视角在这里就得到了鲜明的印证与体现。当然也需要指出的是,建国以来社会价值观嬗变历程及其内在逻辑的“三段式”划分,主要是基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阶段性特征的聚焦,而不是一种所谓的刚性化和绝对化,毕竟建国以来一直都行走在践行理想信念、发展经济生产、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未来还将继续笃定前行。历史已逝,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