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老隆师范学院 广东 河源 517000)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相继出台,印证了新时代劳动教育在国家层面的高度。本文从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视角,探讨劳动教育与“知行合一”的价值融合,探讨如何用“知行合一”思想将新时代劳动教育“知、情、意、行”目标落到实处。
明代教育家、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确精察处便是知”,王阳明“知行合一”中的“知”不仅指知识,还包括德性之知,“行”是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比如实践活动或者道德行为。知行合一,要求真知并真做。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包括认识上能够明辨是非,在实际行动中践行良知,即为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致良知”的最高层次要求。
2020年3月20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规定了劳动教育的目标[1]2。同年7月15日,教育部公布《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劳动教育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视野中,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3]。因为劳动创造价值和美好生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具有热爱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品格。
《意见》提出劳动教育要侧重系统化地组织学生参与生活劳动、生产老师和服务性劳动。劳动教育既要引导学生在思想上“知”劳动,也要组织学生身体力行从事实践劳动,以知促行、以行促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3。故而,劳动教育必然要知行合一,没有“知”作为基础,“行”就失去了前提和根本,没有正确的“知”,就难以确保“行”的方向和立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行”是关键,否则“知”将成为空谈,正确的“行”能够将“知”在实践层面进行拓展和延伸,为“知”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故而,“知行合一”是劳动教育的应有之意,要围绕“行”,引导学生亲历实践、坚持实践、感悟实践、创新实践,在实践中,培养“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饱满积极的劳动精神,提升劳动素养[4]。
“知行合一”的思想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内涵一致,“知”是认识的范畴,德性之知,“行”是实践范畴,是身体力行。认识和实践是相互推动和促进的过程。《纲要》明确要求职业院校要依托实习实训,开展系统化、体系化的日常劳动,让学生在专业实习实训中,真正参与劳动,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提升素质能力,也就是要求高职院校要从“知”“行”两个层面落实劳动教育。故而,从马克思哲学与劳动教育的行动纲要角度,都将“知行合一”作为落实劳动教育的科学务实的方式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方方面面[5]。《意见》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规定了劳动教育的目标,“知”是帮助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情”是从情感上认可劳动的价值,“意”是培养学生科学的劳动精神,“行”是培训学生具备基本劳动能力。这几个方面,正好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的内涵,通过劳动教育目标的实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融入各行各业,转换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真正做到将核心价值观“知行合一”。
新时代劳动教育不再是单一的教学授课,而是自由教育、对话教育、生态教育、系统教育的统一[6]。劳动教育在新时代有新的发展态势,但不管如何改变,都无法改变劳动创造价值和幸福生活的本质。因此,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停留在“经济人”“技术人”固定模式中已经不足以支撑劳动教育的新时代要求。“知行合一”思想要求以“知”促“行”,只有正确的“知”才能让“行”方向方式正确,故而劳动教育要落到实处,需要避免对劳动的认知固化和窄化。
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以劳动周、体力劳动、集体劳动的模式为主,学生被动式、无差别式地参与体能劳动实践,完成任务式地完成劳动,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同时,劳动教育存在碎片化特征,劳动认知教育散见于思政课程,缺乏针对劳动教育的课程系统设计。劳动在高职院校学生心中很大程度只是学分的获取方式,并未从意识和行动上认可劳动的价值和意义,甚至有部分学校将劳动教育等同于志愿服务,不仅未能发挥劳动教育的功效,也让志愿服务掺杂了功利性。“知行合一”认为“行”是“知”的活力源泉和动力所在,如果“行”的方式单一且无趣,必然会影响“知”的拓展和延伸。故而,要实现劳动教育的目标,需要从“行”的方式上加以改进。
当前的劳动教育教学效果评价与学生职业的光鲜程度、岗位的高低、工资收入的多少挂钩。目前社会上享乐主义的风气影响学生对劳动的看法,导致学生在选择劳动形式中出现了攀比和对比的现象,反映出没有将劳动观与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等同。事实上,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劳动教育过分注重功利化结果而忽略劳动观对立德树人的影响,将违背劳动教育的原则和初心。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知”是德性之知,他提出“致良知”就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而这个“良知”体现在劳动教育中就是培育学生正确的科学的劳动观,避免劳动价值失衡,陷入功利化漩涡中。
《纲要》提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途径包括要开设独立而系统的劳动教育必修课,要注重劳动教育在学科专业中的有机渗透,注重课外校外活动劳动实践的融合,注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这些举措都是“知行合一”思想在劳动教育的具体体现。劳动教育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教育模块,而是融合了劳动课程、思政课程、专业课程、班级活动、第二课堂、家庭社会教育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体系教育,这就需要劳动教育融合“知行合一”思想。故在劳动教育中,高职院校要围绕《纲要》,从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知行合一”打造劳动教育体系。
1.将劳动做“正”
劳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是“知”劳动。要摆正学生、教师、学校乃至社会对劳动的固化、窄化认知,改变“学校安排劳动、劳动浪费学习时间、劳动是体力活不光鲜”等观念,开设独立的系统的劳动教育课程,并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程的教学体系,乘着课程思政的东风,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思政,结合高职院校专业特点进行劳动价值、意义的教育,解决劳动“知”的偏差,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重要内容融入其中,深入理解劳动的本质、劳动创造的价值、劳动的普遍意义,认可并懂得劳动[7]。
2.将劳动做“专”
高职院校要开设独立的劳动课程,课程要吸引学生,走进学生的心里,那课程不能是单一的、机械化的、碎片化的,这需要结合高职院校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技能实践当中,让学生成为劳动和实践的主体。以创造性的劳动方式,尝试开展对话式劳动、自由创新式劳动、专业系统的生态式劳动等,将劳动技能的培养与专业技能的培训紧密结合,让劳动和专业结合,让劳动“专”入专业当中,既能解决劳动“行”的问题,也能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育成效。
3.将劳动做“宽”
劳动教育是体系教育,要充分发挥家、校、社三方联动力量,一方面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第二课堂的多样性,将劳动方式创新化和开放化,让学生自己主动劳动。同时发挥校企合作和社会社区的力量,让劳动走出校门,走进企业和社区,开发符合学生专业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的劳动生态,构建完整的劳动教育产业链。同时将志愿服务和劳动教育结合,发挥二者的优势,引导学生从课堂到社会,统筹规划,配置资源,拓宽场所,让劳动的“行”更具有社会价值和意义。
“知行合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实践辩证统一关系的思想内涵具有一致性,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务实方式。“知行合一”思想从“以知导行、知行并进”的思维出发,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满足知而必行的目标。这启发我们要培养“脑手并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在知行合一的劳动教育中,让学生带着研究任务进入劳动现场,主动发现、主动实践、主动研究,激发学生“学中研、研中学、做中研”的热情,引导学生投入日常专业技术训练和实践,注重对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应用,创造条件让学生感受科技和创新劳动,让学生形成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具有解决问题的才能,用在劳动实践和生活中的思想理论促进新时代的发展特点,这就是劳动教育“知行合一”模式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
“知行合一”的教育模式是以实践为基础、体现专业、尊重学生自主性的育人模式,可达到使受教育者正确知行合一的效果。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思想受到影响、精神与道德水平不断提升,加强对劳动的认识。这个过程中,除了多方合作,更需要有良好的“知行合一”的氛围。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文化润物细无声的力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自上而下系统地创造“知行合一”的校园氛围,从教学到实践,从意识到制度,从全员到全过程,都要有意识地融入知行合一教育,融入劳动教育,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让每位同学互助监督学习,达到彼此提高的结果,实现劳动教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