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树伟 胡雅梅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00)
长期以来,人们较为强调人际交往的重要意义,认为与他人的联结是个体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个体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是能否将人际关系妥善处理好。而远离人群,偏好独处则被认为是带有病态的意味。由于人们喜欢强调交往的重要作用,从而缺乏对自己与自己关系的思索,也就很少有体验独处的机会。[1]我们需要社交,同样需要独处。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向成年初期转变的关键时期,逐渐摆脱父母的控制,获得更多的自我决定权力,也有了更多独处的时间与空间。适度独处才能对自己有新的认识与思考,恐惧独处可能会产生更多的焦虑,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目前,部分研究者从孤独感的研究方向转向了具有一定建设性的独处,我们在重视与他人交往的同时需要学会与自己相处。积极独处有利于大学生降低负面情绪,更好地自我反思,最终促进自我实现。因此,大学生能否正确认识独处并提高独处能力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与探究,本文将对积极独处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展开研究。
以往,我们对独处缺乏深入研究,片面地看到了独处的消极作用,将独处与孤独等同,但独处与孤独存在本质差异。孤独是指对自身人际关系感到不满意、其渴望的交往现状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仍有很大差距时的主观感受,通常伴有郁闷等不良情绪,以及难耐的精神失落感。而独处也可能有孤独、寂寞等消极情绪体验,但这种不愉快是孤独本身固有的,不是独处所固有的。[2]
目前,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对独处进行了界定,对独处有了更多的认识。Larson认为,独处是个体的意识与他人的意识分离,个体没有与他人进行信息或情感交流时存在的一种状态,即在心理和行为层面上与外界不存在任何关系的状态。Burger认为,独处就是不存在社会互动,即个体与他人没有社会交往。台湾学者黄韫臻和林淑惠认为,独处是个体独自一人,与外界无任何互动的状态,其社会束缚减少,心境开放自在。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本文认为独处的本质就是指个体与外界无互动,意识上与他人是分离的。[3]也就是说,哪怕身处闹市,也可以存在独处现象。
戴晓阳等人还在前人基础上提出了积极独处的概念,把积极独处看成是一种人格特征,个体在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同时,也可以独处,这能促进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4]
本文将独处定义为个体不与他人有任何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的状态。将积极独处界定为个体主动选择独处,对环境的控制感也更好,从而可以感受到更多的快乐与放松。
对大学生来说,积极独处对其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大学阶段,学生的发展任务诸多,如合理发展自身能力,学会管理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因此,积极独处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积极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马斯洛将独处看成是自我实现者身上存在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他们虽独处却不感到孤单,在独处中发现乐趣,学会悦己。马斯洛发现几乎所有的自我实现者都会比普通人更愿意隐居或者独处。戴晓阳等认为,积极独处几乎可以代表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者的观点。因此,独处有利于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
因此,大学生不管是与他人一起,还是个人独处都应该感觉放松和惬意,自我实现是个体所追求的人生目标。大学阶段,学生应该对独处有一个正确认识,发现独处的乐趣,在独处时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智力,是一种整体能力,也是各种基础能力的综合体现。大学生正处于流体智力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独处对智力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个人成长看,独处能培养大学生观察力。通过独处,个体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排除外界事物的干扰,找到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专注力也就有所提高,从而减少对自己的行为在群体中影响的关注,以及关心其他人正在做什么。独处时,不受外界干扰,把关注点拉回自己身上,思考自己的生活,发现兴趣点。独处,也是最好的学习时光,能给大脑足够时间休息放松,以提升学习和工作效率。
目前针对垃圾分类投放方案的相关研究,大多强调垃圾分类的效益,而对实际分类效果的考虑不足。陈肖静等[2]运用其改良的层次分析法,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寻找最优的生活垃圾分类方案。沈晓峰等[3]通过调查公众对现行垃圾分类方案的态度,得出适合于宁波市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案。陈海滨等[4]运用物元模型,对昆明市居民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案进行了评价与优化。
除此之外,大学生适度独处有助于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根据神经学家的观点,在社交联系中,社交信息发出需要得到接收方的积极反馈才能继续,而积极的反馈需要情绪的反应,是需要精神投入的,参与者很容易感到疲劳。独处可以将大学生从社交情绪中解脱出来,放空大脑,这时如果有意识地培养学习能力,就能隔绝很多干扰因素,学习也就能事半功倍。张弛有度,大脑才能在工作和学习中运转得更快。因此,当代大学生有必要学会如何积极独处以便开展创造性活动。
以往,人们产生负面情绪时,可能会选择与朋友亲人交谈宣泄,认为独处情绪会更糟糕。实际上,自我独处可对负面情绪进行调节。
Suedfeld等认为,独处可以为个体提供自我评价、自我康复及情绪更新的机会。个体独处一段时间后,几乎能够从压力情境中恢复。Long与Averill等发现,独处与抑郁水平显著负相关,抑郁得分随独处得分的升高而降低。Koch认为,积极独处可为受到困扰的个体提供帮助,独处能减轻压力,促进个体的正面情绪。
从以上研究可看出,积极独处对大学生起到降低抑郁等负面情绪的作用,并能促进积极情绪的调节。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有时难免年少轻狂,情绪受环境影响,冲动行事。大学生独处时进行情绪的更新,自我调节,使自己平静下来,从而有效地缓解不良情绪。
虽然独处与社交是相反的两种状态,但独处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实际上,人们为了在群体中更好地生存、发展,会试图与他人建立联系,也就是人具有社会性。大学生常常为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变得拘谨扭捏。如果大学生长期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而产生较多压力,没有机会体会自己的内心世界,也无法对自己有深刻了解。
独处为我们提供一种环境,发现我们到底是谁,从第三者的视角来审视自己人际关系的好坏。独处的作用就是使自我摆脱束缚,个体独处时更关注自己的内心,对自我做出深层次的理解和评价。大学生适度独处可通过内在的整合,理解自己,接纳自己,客观真实地进行自我评价和反省,从而能与人更好的交往。
早期亲子关系的建立。独处能力的发展起源于婴儿时期的亲子依恋。依恋关系建立得好,可以获得更多的安全感,有利于独处能力的发展。根据客体关系理论,个体在人际需要得到满足后,才能将外在客体的爱转变为自身内在的具有自我关爱的力量。只有在尝试分离,学会自我独处之后,他们的独处能力才会得到发展。
大学生独处时的自主性存在差异。积极独处的一个典型特征是自主性,即独处是个体自主寻求的。Nicol将独处细分为自我决定独处和非自我决定独处两类。他认为,社交回避是指个体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恐惧与人交往,这种独处是迫不得已的,非自我决定的。还有人主动选择独处,享受独处的状态和时光,显然这是属于自我决定的独处。这类人通常具有较高的独处能力,负面情绪较少。因此,要培养大学生独处能力,就要发动他们的自主性。
通过对独处的成因分析,发现依恋关系的建立和自主性的差异会对独处能力的发展产生影响,为了提高大学生积极独处的能力,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要提高独处能力,大学生就要学会掌握个人的独处时间,摆脱对他人的依赖,为自己制造独处的机会。
大学时期是个人学习能力高速发展的阶段,而独处能力对青年人非常重要。大学生应学会在闲暇时独自学习或工作,不要对他人有过多的依赖。要培养大学生的独处能力,首先父母就应适当地远离孩子的学习、生活,给其时间和空间独处。大学阶段,父母要学会放手,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学会独自成长。父母应对孩子有足够的爱,也要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对父母过于依赖的孩子很难学会独处。因此,大学生要学会正确面对独处,减少对他人的依赖,主动学会成长,而不是逃避独处。当个体乐于独处时,可以充分了解自己的内在潜能,发现自己的兴趣,也有利于个体能力的发展。
从古至今,那些文人骚客能流芳百世,不可否认其对自己的事业充满热情,无一不是能忍住寂寞,有足够的独处时间进行创作甚至是反思的,也证明了自主性对独处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也可以为大学生安排一些事来提高自主性,如画画、阅读等。学生会因为独处时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喜悦,不拒绝独处的时光,充分调动主动性,此时的独处就是自我决定的独处。大学生独处能力有所提高的同时,可能也会有某些巨大成就。
目前,大学生网络成瘾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一些大学生除了上网冲浪,对任何事情提不起兴趣,缺乏对多彩世界及各类活动的好奇心。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中流砥柱,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创造能力,削弱社会生产力。我们应该为大学生培养更为健康的兴趣爱好,提高学习与工作的自主性,摆脱互联网的束缚,帮助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享受独处时间。一旦这种模式固化下来形成了习惯,日后对独处时产生的负面感觉就会有所减少。总之,为大学生培养健康良好兴趣爱好势在必行。
尽管目前对独处的研究存在诸多不同角度,但不可否认的是,独处对个体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适度独处可对个体调节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可能会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如果能做到积极独处,虽独处却不孤单,在独处中找到乐趣。大学生还可以在逐步提高独处能力的过程中,让心理更成熟,这也是个体的自我完善和成长。因此,本文希望大学生能正确认识独处,并从依恋关系、自主性两个角度为培养个人独处能力提供一些建议,从而帮助大学生积极独处,减少人际关系的困扰,最终能促进个人心理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