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专题式教学的思考

2021-11-23 18:17
现代交际 2021年23期
关键词:本专题纲要中国共产党

邵 旭

(吉林化工学院 吉林 吉林 13200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纲要课”)是以历史的角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课程。被列为全国高等院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通过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所做出的“四个选择”,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达到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学习目的。为了更好地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有必要提升纲要课专题式教学的实效性。

一、纲要课专题式教学的内涵

专题式教学,也称为“问题式教学”,是教师为了更好地达到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教学目的,在充分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所设计的一套相关教学内容。

专题式教学,是指以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为基本依据,将教材的知识内容按照重要性、敏感性、关联性、易混性等特点,分成若干具有代表性的知识专题,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提炼、概括和充实,用专题化的主题、主线加以贯穿,形成前后连接又相互独立的系列专题,再辅之以学生自学,以掌握教学内容,并围绕专题式教学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案,组织教学活动,最终形成的一种课堂教学新模式,标志着教学内容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成功转型,拓宽学生思路,提高教学实效性。

所谓纲要课专题式教学,就是打破纲要课原来的设计内容,将全书总计十章的内容,以中国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为主题和主线,对教学内容重新概括和分类,形成若干个专题单元,即内容为本,形式为要,并以此设计教学方案的教学模式。

二、纲要课专题式教学的必要性

1.重新整合教材内容,有效利用授课学时

纲要课教材记录了自1840年至今180多年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外交诸多方面,而笔者所在学校(吉林化工学院)纲要课课时仅为40学时,其中还包含2学时的实践,因此,课程内容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与课时少的矛盾就凸显出来。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学生讲清楚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彰显纲要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思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专题式教学可以相对集中、深入地进行课堂教学,能很好地解决上述矛盾,提高课堂教学成效。如教材中第六章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内容,教师可构建问题导入式的专题式教学,包括凝练主题,设计教案,创新教授。以问题导入,如以“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为主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本专题中,重点讲授四个问题:日本为什么要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日本如何发动侵华战争;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全民族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2.区别中学历史课程,彰显思政教育功能

在校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学习了中国历史知识,有学者做过统计,初中历史教材有上下两册,总计17万字,高中历史教材也有上下两册,共45万字,学生对历史时期、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等已经有了基本了解,但在中学阶段学习历史是“知其然”的过程,对隐藏在背后的客观规律、历史经验还不甚了解,在意识形态上也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思维和逻辑体系,无法准确把握、深入了解历史和人民所做出的“三个选择”,更加无法以青年的担当与自觉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无法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为了区别于中学阶段的历史课程,彰显思政课程的教育功能,必须告别传统的章节式授课形式,以专题教学方式把相关历史史实有机结合起来,去探寻历史发展规律,走进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辛探索并不断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

3.提高学习课程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有部分学生对于纲要课程的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课程不重要,只是干巴巴的纯理论性知识,缺少学习兴趣,认为这门课程对于今后的工作、生活不会产生任何作用和意义,基于这种认识,出现厌学或弃学的学习行为,经常会陷入修够学分就足矣的状态,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不会深入挖掘、探索学习纲要课程的目的和意义。而专题式教学可以冲破原有教材的束缚,将教材体系转变为教学体系,教师可根据自身擅长领域,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及当今世界所发生的时事热点问题等,重新构建授课内容,设计教学计划,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的参与度,让纲要课逐渐成为学生们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思政课程。

三、提升纲要课专题式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1.凝练教学主题,深化教学内容

纲要课专题教学应该紧紧围绕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艰辛探索并不断取得伟大成就这个主流和主线,打破教材中章、节格局的束缚。[1]教师在掌握和熟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凝练教学主题,不断深化教学内容。笔者从教学目的和重点出发,将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形成以下九个专题:

第一专题:帝国主义的入侵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本专题主要讲授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是促使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帮助中国实现了资本主义现代化?西方列强的侵略使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矛盾、阶级关系、历史任务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变化?让学生了解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近代中国落后、贫穷的根本原因。

第二专题:近代中国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本专题主要讲授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阶级为了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所做出的一系列探索,使学生了解旧式的农民战争和软弱的资产阶级革命不能改变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也不能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完成救亡图存、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更不能承担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

第三专题: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本专题主要讲授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必然性,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近现代中国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斗争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强领导下,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第四专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本专题主要讲授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辛探索的历程;使学生了解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的艰难处境,决定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理论内涵,更加明晰这一时期所形成的革命道路理论,正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突出表现。

第五专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本专题主要讲授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造成的沉重灾难,客观公正地去看待、评价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作用,本专题重点讲授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及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原因及其标志。

第六专题:为新中国而奋斗。本专题主要讲授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立人民当家做主的国体和政体,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实现祖国大陆的解放和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恢复、发展,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七专题: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本专题主要讲授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及其重要意义,走向社会主义是新中国的必然选择,重点讲述这一时期是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性质的社会,以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及其现实意义。

第八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本专题主要讲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发展进程;懂得实行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熟悉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历程;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全国党代会为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贡献。

第九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本专题主要讲授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在这个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等,在这一时期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并成功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2.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实践

可采取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自选主题,搜集整理相关史料,形成讲课内容,在课上为大家讲解,再由教师评价、补充。学生也可以以历史电影为题材,如《八佰》《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班级成员分组,共同合作,拍摄时长为10分钟的微电影。教师也可根据当地人文、历史等特点,对学生进行红色资源专题性教学,组织学生走进博物馆、纪念馆,实地参观,学习,切身感受。推荐学生观看历史类的教学电影如《光辉岁月》《百团大战》《贝拉日记》《周恩来外交风云》等,感受历史的沧桑变化和国家的发展壮大。教师也可为学生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定期开展读书会,为学生提供相关历史书目,如《苦难辉煌》《天朝的崩溃》等,师生交流感悟,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3.改进考核内容,重建评价体系

在改变课堂教学体系、社会实践体系的基础上,对纲要课的考试考核体系进行调整。笔者所在学校的考核内容及评定方式如下:本门课程为全校本科生的公共必修课,即为考试课(期末闭卷);总成绩=平时成绩(占70%)+期末考试成绩(占30%),平时成绩:期中测验(10分)+微电影拍摄/自学自讲(30分)+课堂作业(30分)+线下讨论(10分)+任务点视频、测验(20分)。

课堂表现加分情况:课堂中积极主动回答问题;课下查阅与本课程相关的资料、文献,并撰写其心得体会。

通过改进课程的考核内容,重建评价体系,培养了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语

专题教学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是一种全方位的变革。思政课教学应当积极运用,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以达到纲要课的课程要求: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更加坚定地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2],最终达到提高教学实效的最终目标。

猜你喜欢
本专题纲要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千亿房企的生存之道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集中梳理重难点,“新陈代谢”不复杂
刍议纲要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