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然 王 驰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 海口 57119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社会主义大学性质的体现,反映了国家意识形态,是中国社会主义大学特有的课程。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史和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为主体内容,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1]慕课在如火如荼地发展,不可避免地进军到思政课。在这个过程中,思政课既享受到了慕课带来的福利,又遇到了由慕课引发的种种问题。慕课在中国高校思政课的应用中究竟出现了哪些问题?如何让慕课更好地应用于思政课教学?这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在传统的高校思政课堂中,教师普遍采取课堂授课方式,受限于教学场地和课程的实时性,学生面对相对枯燥的书本内容,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也无法针对自己的知识薄弱点学习,教师也很难在课堂上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而“慕课+思政课”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慕课的出现可以使学生通过互联网重复观看课堂内容,完善自我知识,教师也可以通过后台数据查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慕课的课程一般是片段式的,持续时间较短,内容也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为丰富多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容易集中注意力,完成从现实课堂到虚拟课堂的自如切换。
慕课在一定程度上将教师从基础理论的传授中解放出来。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如果想延伸扩展,加深学生的情感认同,势必会造成基础理论的教授时间缩短,而如果花大量时间介绍基础理论,教师讲得疲惫,学生听得也疲惫。当然,基础和扩展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统一的,优秀的教师往往不会照本宣科,而是结合时代背景深入浅出地介绍,完成情感熏陶,这样的教师仍在少数。传统的教学方式若不变革,极容易引起兴趣缺失、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相反,慕课可以承担一部分基础教育工作,让教师在线下课堂中有更多自我发挥的时间,致力于延伸性讲解和开展小组讨论等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慕课的出现给了高校思政课教师一个自我成长的新方向。高校思政课程本身的属性,使许多教师经常抱怨课堂容易受课本限制,显得死板,教师也逐渐失去讲课兴趣与新鲜感。而现在,思政教师们可以通过对慕课的制作,把一些新的元素、新的内容加入高校思政课程,亲自参与慕课的制作;这也是督促高校思政教师自我成长的机会,教师们知道,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堂的需要。
从课程设计的角度,慕课一节课的时长一般限制在5—20分钟之内,能够更好地利用碎片化时间,不给学习者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使学习者在排队、坐车等可利用的时间内完成一节课的学习。同时,一节课只讲一个知识点的模式让学习者能够迅速定位单的分割成一些碎片,依然还是照本宣科。这样的简化处理并不能发挥慕课的真正功能,而这些低质量的慕课对思政课来说,其影响更加恶劣。一节不合格的思政课可能会对学生产生误导,一节照本宣科的思政课可能会抹杀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再加上强制性观看的条件,更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由于慕课进入高校思政课程领域的时间还较短,大部分教师制作高校思政慕课还是流于形式,基本只是把线下课程中的教授内容简化。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慕课的开放性决定了慕课学习者不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但也使学习者缺失了学校等固定环境的学习氛围,学习的仪式感不强,不利于注意力的集中,学习者常常入耳不如心,甚至出现笔记本播放着视频,学习者依照着惯性盯着电子屏幕却脑袋空空的现象。除了缺乏学习氛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紧迫感。知识变成了一个个产品,琳琅满目,任君挑选,只需要点击拖动几下就可以弥补之前由于思想开小差而错失的内容,唾手可得的知识让学习者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拖延的态度,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
慕课资源的开放性使国内教师和学生在获取国外优秀课程资源时有了更多的便利,但也便利了国外意识形态的输入。同时,海量的资源也使得审核、打击工作变得不易操作。思政课是我们党、我们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的重要手段,其学习主体也以新时代的接班人为主,其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在这个重要的关卡如果不处理好慕课的资源广泛性和我国教育主导权之间的关系,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抵制“闭关锁国”和“闭门造车”,但也应提高警惕,坚决抵制西方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对我国大学生的渗透和影响,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思政课具有自己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如果忽视具体课程的具体性质,认为一种教学形式一贴上“现代化”标签,就具有“普适性”,适用于任何性质的课程,或者认为谁不搞“慕课”,谁就不具有现代观念,谁就跟不上时代潮流,这是不从思政课性质和特点出发,没有自己独立思考和研究,带有“跟风”嫌疑的看法。[3]教育应当以育人、培养人为主要目标,不能只关注数据和工具的表象,否则只能是舍本逐末、南辕北辙。
“工具”取代“目的”成为不良趋势。为了积极响应教育部“互联网+”和新冠肺炎时期“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各大高校基本都将在线教育模式纳入体系,线上线下混合教育方式被明确写进了教学计划里,学习通、智慧树、中国大学MOOK、学堂在线等国内平台令人应接不暇。这些平台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制造了一些“虚假数据”,表面上数据美观,问答区欣欣向荣,但根本原因在于学分,甚至“代刷网课”也成了新的兼职市场。学分课激起了一些同学的叛逆心理,也不符合开放性中根据自身兴趣自由选择课程的初衷,最终导致一种为了智能化而智能化,线上线下强行结合,只有形式而不顾学生实际收获的局面,这种和“5 +2=0”相同原理的强行结合甚至要比完全使用传统教学方式效果更低微。
从2012年慕课元年开始到2021年,将近十年的时间,人们从一开始的新奇、震惊、怀疑到如今大多数人已经能够正视慕课带来的变化。但是,目前来看,慕课等教育平台只能充当辅助工具,而不大可能完全占据线下课堂。我们需要慕课作为缓冲或补充,发挥慕课的最大优势,而这必须建立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之下。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4]传统思政课堂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显然已不适用于当前信息超载的时代,单纯的照本宣科更不能吸引成长在新环境下的青年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加强高校网络思政课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其实践性和时代性,把慕课运用到合适、特定的场景中是高校思政课发展的关键所在。此外,受制于教科书的修订、出版及发行的时间周期,高校思政课教科书往往会落后于时代命题,存在滞后性的问题。但慕课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依托互联网的实时性,高校思政慕课可以根据国家最新文件、会议要求进行及时更新,契合现实需求。
虽然慕课发展迅速,传统高校思政课堂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是过度地吹捧神话慕课和完全地摒弃抨击慕课都不符合慕课的实际功用和现行发展态势。把握好对慕课的定位是促进慕课与高等教育相融合的基础。慕课在特定的情形下被善加利用就会如虎添翼,有以下几种情形较为适合慕课的使用:
1.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慕课的观看不应该是强制性的,学生对课程内容感兴趣可以提前观看了解,上课时做到不慌不忙跟上教师节奏,课后可以作为温习回顾的资源,加深印象。
2.学生延伸学习和查缺补漏
课堂中教师可能无法兼顾每位同学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可能不满足于课上,可以通过慕课进行延伸性学习,学习能力不足的同学也可以利用课下时间主动查缺补漏,跟上教师的进度。
3.教师更好地备课
慕课可以作为教师备课的一个重要参考资源。反复比较和反省,有利于打造更优质的线下课堂,尤其是新教师,在缺乏直接经验的背景下可以作为重要的间接经验来源。
慕课即使发展了近十年,在我国仍旧缺乏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国家应当扩大对慕课发展的财政预算,加大对慕课信息技术的投入,给予一定的试错成本。同时设置试点,给予优厚的政策支持,研究不同慕课使用模式的利弊。慕课在起步阶段之时,它的发展过程中一定会出现某些乱象和失范行为,这样就需要政府提供必要制度和规则供给,避免市场化的诸多弊端。[5]
平台也应该加强管理,严格对待上传的课程资源的审核工作,及时下架不符合规范和质量低下的产品。借鉴学习其他发展完善的在线服务,加强慕课的个性化服务,设置更多互动环节,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平台背后的企业应当提升政治担当和文化担当,清晰有关慕课的产业链不仅仅是盈利,对于个人和国家都有深远的影响。
高校是慕课实际使用和推广的主体,在慕课发展中承担着无可替代的责任。高校之间应当互相交流借鉴并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共同探讨学分互相转换的现实性问题。寻求将慕课与传统教学体系相融合的策略,利用传统教学方式加深师生沟通,培养健全人格,保留适合教师当面指导的特殊专业课程线下教授[6];利用慕课作为辅助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学习途径,优化学习体验。不搞“保护主义”,分享院校特色课程,打造高端精品课程资源。
上好一堂思政课,关键不在于技术和手段。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自身的水平也可以说是课堂水平的天花板。要想让高校思政课增加实效性,教师自身必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化于心,真正地认同与理解,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会只是沦为默写课本的机器。同时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而不能把教师职业纯粹当作谋生手段,把慕课的运用当成对自己降低要求的借口。教师需要在第一线行和思,在实践中观察、感受、反思,形成自己的见解,适时调整教学手段,而不是随大流或躲在现代信息技术的遮羞布之后。
学生应当发挥自主性,分析总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搭载慕课的知识快车,自主摄取储备量不足或感兴趣的内容。在基于慕课的学习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调动感官,注意辨别纷繁的课程资源,自觉抵制意识形态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