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慧玲
(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11)
马克思认为:“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而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习近平总书记也曾不止一次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2]。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只有打好组合拳,才能讲好思政课,但无论组合拳怎么打,最终要落到把思政课讲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上来,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叫人口服心服”[3]。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刻不容缓。
“亲和力”最早特指化学领域中原子之间的关联属性,后多用于表示一人对另一人的友好关系,比喻一种能使人愿意并乐于靠近的力量。广义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形象”“气质”的综合体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度、接受度和满意度;狭义上,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主要源于教育主体的人格魅力和教育内容的真理性,反映了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的认同度、接受度和满意度及教育主体、教育内容对教育对象产生的影响力、引领力、塑造力。[4]学生不是理论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运用理论指导生活、改造世界的主体力量。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总是会凭借自身感觉来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进行表态,或接受或抵触或无感。若思政课对受教育者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满足了受教育者的心理预期,受教育者就会产生主动亲近、接受并认同的积极反馈;反之,则产生被动疏远、厌恶抗拒的消极反馈及相应行为方式。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有利于增进受众对其了解、理解甚至深度认同,从而助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者各有自己的思想,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现实的个体,唯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才会达到学生愿意亲近、乐意走进思政课的良好效果。
需求侧迭代,受众思维敏捷,个性鲜明。尤其在当今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学生通过电子设备可以不受任何时空限制地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甚至掌握比教师更丰富的信息。但由于学生思想素质各异,媒介素养欠缺,容易被各种不良思想左右和误导。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迫切地需要教师对其思想进行有力的引导。要想引领得当,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可,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得到提升。若搞一刀切,忽视受教育者的差异性,将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尊重是相互的,情感作用也是相互的。教育者面临的群体是各有特点的学生,如思政课缺乏亲和力,必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从而带给思政课教师消极的反馈。那么反过来也会极大地影响到思政课教师的教育心境。只有知识的传递而没有情感的沟通、交流和共鸣,教育效果不由得大打折扣。传统教师对学生单向度的知识灌输,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难使学生亲近。新时代下,鉴于教育对象的活跃性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想达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势在必行。
教育内容如果不够生动,不能够打动人心,就不足以说服人,就不足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有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教学内容改进的关注重点排序为:密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69.0%、积极回应社会热点问题60.4%,加强理论性和思想性12.6%。[5]学生所感兴趣的思政内容主要是能够满足他们各类需要的思政课。因此,思政教育内容要立足于现实生活世界,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切入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可感可知的形式作为呈现方式。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若不改变以往教师对学生单向度的理论知识灌输,不提升教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忽视与受众的交流对话和情感互动,就永远无法消除教师与学生的二元对立。要想推动形成丰富多样和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氛围,更好地感染人、引导人、教育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就愈显得势在必行。
互联网的普及打破了时空界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新挑战。学生无时无刻不被良莠不齐的“网络快餐文化”包围着,网络上诸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极易形成“群体极化效应”,从而削弱社会主体舆论宣传的力度和效用,甚至有意或无意地分散和消解主导舆论的方向,传递消极负面的信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造成一定阻碍。[6]构建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网络环境和校园环境,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
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居于不同地位,起着不同作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首要的就是要处理好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二者的关系。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首先,教师在不断提升自己政治思想、理论水平、道德品质和专业素养的同时,要根据不同历史任务、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因材施教,辩证施策。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有着差异化的思想品德素质、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面对这些特殊的个体和群体要有针对性地设定和选择教育目标与教育方法。唯有对学生进行分众化教育,从“漫灌”到“滴灌”,方能让各个层次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从而增强思政教育亲和力。其次,坚持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是提升思政亲和力的前提和基础。身教重于言教,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7]教师要从“天边”回到“身边”,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起到表率作用,不断地用实力和行动去感染人,去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和认可,从而让学生愿意亲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最后,教师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面向学生、服务学生,注重发挥学生参与作用和创新精神,杜绝“满堂灌”。面对活生生的、有着自己思想和主观能动性的学生,讲课不能照本宣科,死板教条,不能本本主义。要及时和学生进行语言上的、身体上的互动,得到学生的有效反馈,以及时调整自己的上课节奏和方式。善于观察,见问则喜,挖掘潜在困惑,直面学生的思想困惑,及时回应,经受追问,激活对理论课渴求。让学生既成为思政课的接受者,又成为思政课的传播者。及时进行课程供给侧的更新和创新,让教育者收获更多的热爱与尊重,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真信和真情中形成良性互动,做到服务大局与人的发展同向而行。
内容是形式的内容,形式是内容的形式。内容是形式的内在要素总和,形式是内容的外在表现。好的形式当然有助于内容的传播,但并不意味着过分追求形式而忽略内容质量的传播,让思政课的内容和质量大打折扣。思政课案例与情境的选择都是为其内容而服务的,要不断探索教学新方式,使教学内容更接地气,跨越学生不爱听的鸿沟,勾画具有强大号召力的聚合体。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离不开现实生活,否则就变成了空洞而抽象的说教。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来都不是教条,它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思想政治教育要关照学生现实生活,能切实为解决大学生生活和实践问题提供指导。基于实用性,他们才会认同这门课。反之,若不能够为学生所容纳,思想课则陷入无用境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要摆脱对静态教材文本的依赖、固化的教学流程,用忠于理论的讲述、属于现实的阐释,淋漓尽致地展现思政课的感染力,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真正实现内容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各种各样的打开方式,只要寻找源头活水,定能寻得亲近之道,领略思政课之美。让思想政治教育走进学生内心世界,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举办辩论赛、模拟法庭等,展示思政课的魅力,让思政课内容大众化、通俗化,展示出鲜活的生命力,成为学生的精神寄托,不断巩固和提升文化自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靠唯美的情景、精致的设计,更要激起学生心灵深处的认同,达到互动与共鸣的良好效果。同时,不能纸上谈兵,教师要亲身示范把理论具体化为实际行动,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把握,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不断提高思政课生动性、形象性,逐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影响力和认同感。不仅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自上而下地传授给学生,还要勇于回答学生疑问,以社会实践和学生需要倒逼教师素养提升,切实增强对现实问题的理论解释力,促进学生对思政课的理解和认同,宣传与应用。
学生完成在学校思政课的学习并不意味着思政课就画上了句号,按下了“暂停键”,而是要在课后的其他现实的场域,如家庭与社会,以及虚拟的场域,如网络空间都能形成一个相互联动的有机整体,形成一个统一、开放、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大环境。社会和家庭成员有义务继续用正确的三观去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俗化。通俗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意味着思政的简单化、破坏了思政的科学性和系统完整性,而是让学生在多种情境下,多种场域里,都能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和感染。如不经意间观看到的“七一勋章”获得者事迹、地铁广告栏设置张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观看到的建党一百周年庆祝典礼等,学生会油然地生发出一种尊敬之情,以及对党和国家的爱戴之意,树立了生动鲜明的榜样形象,更加丰富、深化了学生内心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同,补足了精神上的“钙”。尤其要利用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和体验讲好思想政治课。疫情防控期间思政课开展线上教学,是向混合式教学转变的重要契机,是彰显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凸显针对性、注重实效性的教学实践尝试。[8]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线上线下两个层面,统筹推进,同抓共管,形成联动作用,促使学生态度迫切地转向“我要学”,从排斥思想政治教育转向悦纳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多彩的教育内容和精彩的教育方式,使得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从被动接受向深度情感共鸣转变,提升自我效能感,从知识理论到学科智慧,从知识增长到价值认同,从内隐品格到外显行为,内化为情感认同,外化为行为习惯。把思政教育建立在信任的社交链接之上,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使个体在更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理想信念中进行道德实践;教育者从完成上课任务的单纯说教到沉浸其中,摆脱以往严肃的道德说教形象,消解教师与学生的矛盾对立,寓教于乐,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享受和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增进教师和学生的达成点、链接点和共识点,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度和悦纳感;教育场所要打破单一课堂场域的现状,向生活场域进军,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复合场域,通过微信、QQ等多样线上方式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活力,打通教师与学生的精神隔阂和身份对立,与社会、家庭形成教育合力。用富有亲和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打造思政教育的良好口碑,塑造正确的政治意识,引领向上向善的生活方式和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