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杏 田俊英
(重庆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 重庆 400010)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之间的医学交流日益频繁,大量中西医药文献需要被翻译,国内外许多译者都在致力于医学翻译研究。医学英语文本是一种特殊的专门用途英语文本,有其独特的文体特点,在词汇方面,专有词汇多,一词多义的情况很普遍;在句法方面,长句、从句多,非谓语动词多,被动语态多等。[1]然而,医学翻译文本质量堪忧,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翻译理论的指导。随着国内外语言翻译理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先进的翻译理论应用于翻译实践中。笔者在大量的文献阅读中,发现文献中较多谈及卡特福德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在CNKI中检索到关于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的研究论文多达407篇,比如席曼[2]探讨了翻译转换理论在影视剧方言翻译中的应用,白雪力[3]研究了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在科技英语汉译中的应用,兰蕾[4]分析了翻译转换理论在中医文本中的应用等。但其语料多为科技类、文学类、电子信息类文本,而该理论对医学文本指导作用的研究却较少发现。鉴于目前国际间医学信息交流日益频繁,医学文本英汉翻译任务越来越重,因此,本文选用《中国关键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篇上下册》和临床医学论文为基础语料,结合医学文本的语言特点,采用理论、例句、分析三者相结合的方式,探讨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对医学文本英汉翻译的指导作用,以期提高译文质量,为医学翻译提供一定的借鉴。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约翰·坎尼森·卡特福德于1965年在其著作《翻译的语言学理论》第十二章中首次提出“翻译转换”这一概念。他借用了韩礼德的系统语法及其对语言“层次”的分类来说明翻译转换现象,并从普通语言学的角度系统论述了翻译转换的定义和类型。[5]系统语法理论有三套基本层次(形式、实体和上下文)、四个基本范畴(单位、结构、类别和系统)及三个阶(级阶、说明阶和精密阶)。[6]39卡特福德认为所谓翻译转换就是“偏离从源语到目标语过程中的形式对等”。翻译转换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其一是层次转换,而其译语中的等值单位则处于不同的语言层次;另一种是范畴转换,是指翻译过程中形式对应的脱离,它又可以再分为结构转换、类别转换、单位转换和内部体系转换。[6]38卡氏转换理论主要使用了语法和词汇两个层次,单位、结构、类别和系统四个范畴。
卡特福德在《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提出了形式对应和文本等值两个概念,并对二者进行了区分,发现这两者差异很大,所以进行翻译转换是必然的。[7]其中,前者指任何译语的语法范畴在译语的“机体”中尽可能占有与该源语语法范畴在源语中同等的地位,而后者指在特定的语境中任何译语文本或部分文本成为源语文本或部分文本的等值。[6]38卡氏翻译转换模式重点比较了原文与译文在语言形式和结构上的异同,并详细分析了发生在译文句法层面上的种种变化,可操作性较强,对翻译实践和教学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8]卡式转换理论从语言学的微观角度分析翻译过程,为翻译研究引进了一种新的精确度。[9]160在医学文本英汉翻译中,该理论从词汇、句法两方面着手,指导发生在译文各个层面上的转换过程,为医学翻译提供了新思路。
卡氏翻译转换理论包括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两种类型,笔者将运用理论、例句和分析结合的方式分别阐述其在医学翻译中的具体应用。
层次转换是指发生在不同语言层次上的翻译转换。卡特福德认为,在层次方面,唯一能发生转换的就是语法转换和词汇转换。中文没有时态、体和单复数的概念,在表达时间概念时,常用时间指示词来表示,比如“已经、正在、曾”等。而英文有3个主要时态(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2个主要的体(进行体和完成体)以及严格的单复数形式。对医学英语进行汉译时,英文的语法意义只能通过中文的词汇意义来传达。
例1:She has undertaken diagnosis,treatment and research in infectious disease outbreaks such as SARS,hand-foot-and-mouth disease,post-quake epidemics,and the H1N1 flu virus.
译文:她曾承担SARS、手足口病、地震灾后防疫、甲型H1N1等传染病诊治研究任务。
分析:英语句子的时态只能通过时间副词在中文里体现出来,其中的has undertaken翻译为“曾承担”,现在完成时的语法意义通过时间副词“曾”的词汇意义来传达。
例2:Li Lanjuan is a Chinese epidemiologist,a member of the High-level Expert Group of the NHC,and an academicia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译文:李兰娟,中国传染病学专家,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分析:英语句子中名词前要加定语,比如冠词。例2中,英语句子中谓语动词为is,宾语为单数名词,前面要加上不定冠词a/an,这里的冠词并没有实际意义,所以中文里不需要将其翻译出来,如译为“一个专家,一个成员”则显得翻译腔十足。
范畴转换指发生在相同语言层次上的翻译转换,包括结构转换、类别转换、单位转换和系统内部转换四种类型。
1.结构转换
In addition, the deposition of CdS thin films by the chemical bath deposition (CBD) technique in big scale solar cell production, could pose a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 due to the large amount of Cd-containing waste from the process deposit[5].
结构转换涉及所有的语言层次,实际上就是指语言结构的转换,主要体现在语法结构上。比如,句子成分的增加或减少,主动句与被动句的转换,前置修饰和后置修饰的转换,肯定与否定的转换,英语主语突出和汉语主题突出之间的转换,事实与评论的位置转换等。
例1:By March 31,more than 76000 patients had been cured and discharged.
译文:截至3月31日,全国累计治愈出院病例超7.6万例。
分析:英语句子多用被动语态,中文多用主动语态,少用“被”等含义。例1中,英语被动句译为中文的主动句,体现了这一原则。
例2:According to partial statistics,more than 50000 volunteers joined the battle against the epidemic in Wuhan,a city with a population of 10 million.
译文:据不完全统计,在总人口约1000万的武汉,有5万余名志愿者支援抗疫第一线。
分析:在修饰语位置的选择上,如果英文中修饰语比较短,译为中文时则置于其修饰的名词之前。例2中地点名词“武汉”后的修饰语较短,在翻译为中文时,后置修饰语译为前置修饰语,使句子结构更为紧凑,更符合中文表达。
2.类别转换
例1:Rapid and accurate detection of a virus is the key to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译文:快速准确地检测病毒是防控的关键。
分析:英文是静态语言,而中文是动态语言,英语表达中常用以名词为核心的偏正结构,而汉语常用以动词为核心的动宾结构。在进行英汉翻译时,名词与动词,形容词与副词,介词与动词间的转换时常发生。例1中,英文形容词“rapid”和“accurate”译为副词“快速地”“准确地”,名词“detection”译为动词“检测”,是形容词与副词、名词与动词间的转换。
例2:For lung distension,we ventilated the fetus's lungs with a gas mixture that preserved normal fetal blood gas content.
译文:为了实现肺膨胀,用气体混合物对胎羊进行肺通气,以保持正常的胎羊血气含量。
分析:英文介词“for”译为中文动词“为了实现”,是介词与动词间的转换,体现了英汉翻译中的词性转换。
3.单位转换
英语语法里有下列五种单位构成的等级体系:句子,子句,词组,单词,词素。[6]39单位转换就是指在这五种语言单位之间发生的转换。在翻译实践中,前四个语言单位间发生转换的频率较高。比如,词语升级为从句,句子降级为短语,从句译为完整的句子等。英语长句较多,汉语短句较多,这就需要对英语长句中的多个语言单位进行转换,因此单位转换是形合的英语与意合的汉语之间的转换。[9]161
例1:...laid down a guiding principle of "treating the infected in dedicated facilities by senior medical professionals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 with all necessary resources".
译文:……强调,要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
分析:英文句子多用连接词将各个部分串接起来,而翻译为汉语时,不能遵照原来的结构,而要根据句意,译为更符合中文表达的结构,如这里的平行四字结构,体现了中英文差异。英文多为树形结构的复杂句,多用连接词串接,偏重形合,而中文表达中多见短句,多用逗号隔开,偏重意合。
例2:The study extends our previous findings that myelin-specific T cells can be activated,show TCR signaling,and proliferate upon contact with fully activated dendritic cells and in the absence of exogenously added antigen.[10]
译文:本研究拓展了我们之前的研究发现。之前的研究发现髓鞘特异性T细胞可被激活,传递TCR信号,并在与完全激活的树突状细胞接触和无外源添加抗原的情况下发生细胞增殖。
分析:将原来的一个长句译为两个句子,英文that从句译为中文完整的一个句子,译出来的句子不那么冗长,更符合中文表达习惯,体现了单位转换中从句译为完整句子的转换。
当源语和译语具有形式上大致对应的结构,而翻译时需要在译语体系里选择一个非对应的术语时,内部体系转换就会发生。[11]比如定冠词和不定冠词的转换,习语或者成语的翻译等。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差异较为明显,所以运用内部体系转换的频率较低。在医学文本的翻译中,内部体系转换主要体现在两栖词汇的翻译中。
例1:The patient complained of regular abdominal pain for 8 hours.
译文:病人主诉规律性腹痛8小时。
分析:complain在通常情况下指“抱怨、发牢骚”,而在医学中指病人的“主诉”。
例2 :The bacterial pneumonia may complicate flu at both extremes of age.
译文:儿童和老年人中,流感通常并发细菌性肺炎。
分析:complicate原意为“使复杂化”,在医学文本中表示“并发”。
本文在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医学文本的语言特点,运用理论、例句、分析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发现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对英汉医学文本翻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首先,卡氏翻译转换理论以原文与译文关系的研究为重点,对发生在译文各个层面上的转换过程进行了相当细致、客观的描述,是医学翻译实践中重要的指导方法;其次,在医学翻译实践中,卡氏翻译转换理论引导译者系统研究母语与第二语言在语言形式和结构上的差异,由此降低母语与外语间发生负向迁移,从而有助于减少“翻译腔”现象。
应当指出,卡氏翻译转换理论也有其局限性。因为并非所有发生在语言层面上的转换都可以通过该理论来解释。此外,该理论过多重视语言因素,却忽视了文化、心理、社会等非语言因素对译者及翻译过程的影响。因此,今后的医学翻译相关研究中,我们不妨考察文化、心理、社会等非语言因素对翻译过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