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侠新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总承包分公司
隧道受地区地质环境影响可能需要穿越破碎带、软弱夹层等复杂地质环境。软弱夹层地质的弹性模量与强度均低于均匀岩层,易产生应力集中和大变形,开挖土层导致应力重新分布易在软弱夹层部位发生掉块、局部塌方。塌方问题既影响施工进度,又增加施工安全隐患。本文就以林屋隧道穿越软弱夹层段塌方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治理技术,为类似隧道的施工提出借鉴意义。
林屋隧道路线穿越低山丘陵而建设,总体走向近南北向。隧道采用分离式,左洞、右洞总长分别为749m和785m,最大埋深分别为108m和123m。其上覆盖层主要为粉质黏土、碎石层;下伏基层为泥盆系上统砂质页岩、泥盆系上统灰岩。隧道穿越的地质主要为全~强风化砂质页岩及中风化灰岩,岩石较破碎,呈散体状,大部分呈镶嵌碎裂~块状,成洞条件一般。隧道围岩整体稳定性差,岩质偏软,强度低,且隧道穿越岩溶发育区具有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
隧道由出口端向进口端单端掘进,YK131+243~YK131+290为软弱夹层段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施工工艺。当右洞上台阶掌子面YK131+285.4正常掘进约7个小时后,右洞拱顶至左侧发生局部塌方,造成YK131+285.5~YK131+291.5段8榀初支I20b钢拱架压垮,超前小导管变形、弯曲,作业台架被损毁。塌方体主要为强风化砂质页岩,遇水部分呈泥状,塌方尺寸约为6m(纵向)×6m(横向)×2.5m(深度),土体约60m³。
隧道塌方处围岩主要以中风化灰岩向强、中风化砂质岩接触过渡为主,岩石软硬相间,掌子面右侧主要由中风化灰岩组成,左侧主要由强、中风化砂质岩组成。结合施工工艺,通过对现场围岩情况和塌方破坏特性分析,认为塌方的主要原因如下:
(1)塌方段左侧岩体软硬相间,遇水易软化,且节理裂隙发育,泥质胶结,结合差,加之上台阶淋雨状渗水较大,造成围岩层理、节理面软弱夹层结合力下降,形成滑动面。
(2)掌子面右上台阶为中风化灰岩,岩质硬,需采用爆破掘进,爆破对左侧滑动面产生扰动,导致拱顶至掌子面左侧围岩局部失稳而引发塌方。
对于隧道塌方的治理,主要思路如下:(1)管棚结合导管注浆加固软弱夹层和塌方土体段的围岩,提高围岩的承载力;(2)更换损坏的钢拱架并加强初期支护,增强初支的刚度,提高承载力;(3)引排和堵水相结合,减少渗水对软弱围岩的影响,提高围岩自稳能力;(4)塌腔设置护拱并回填,防止初支外脱空或空腔发生二次塌方。
为保证掌子面稳定避免掌子面发生塌方,采取回填洞渣反压,回填高度至拱顶以下3m,回填长度至塌方段外3m处,并经修整形成处理操作平台空间。
在塌腔YK131+291.5处往小桩号施作15根9m长Φ108管棚,管棚穿过塌方腔体,利用管棚注浆加固塌方掌子面土体及周边围岩,并形成隔水护壳,增强围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管棚非对称布置,外插角为10°~13°,管棚内设置钢筋笼,钢筋笼主筋为4根Φ18钢筋,提高钢管的抗弯能力。管棚采用间歇式注入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水泥浆:水玻璃=2:1),逐步提升注浆的压力,当达到1.0MPa并继续注浆15min后停止,间隔2小时后进行二次注浆,注浆的压力逐步提升至1.5MPa。注浆时应错开、交叉进行相邻孔位施工,一般先上后下、间隔对称进行注浆。管棚两侧施作双层4m长Φ50超前注浆小导管,加强拱部周边围岩为主。单层每环34根,其中管棚左侧11根,右侧23根,环向间距40cm,第一层与第二层环向错开20cm,第一层外插角20°~25°,第二层8°~12°。
除此之外,洞内对YK131+292~YK131+280段采用4.5m长Φ50×4mm钢管径向注浆,加固围岩并防止地下水影响,管距1m×1m,每环25根,非对称布置,左侧较右侧多4根。
超前小导管和径向注浆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浆液,水泥浆:水玻璃=2:1,水玻璃浓度35波美度。注浆时应错开、交叉进行相邻孔位施工,逐步提升注浆的压力,当达到1.0MPa并继续注浆10min后停止。
初支主要起承受各种可能出现的荷载,保持隧道断面净空,防止围岩质量恶化,因此在软弱夹层围岩应加强初支,增强其刚度,提高初支的承载力。
YK131+285.5~YK131+291.5塌方段损坏钢拱架由I20b逐榀更换为I22b,纵向间距由75cm加密至65cm,C25喷射混凝土厚度由26cm加厚至28cm,加强初支刚度,提高初支的承载力,确保塌方处治安全。每个拱架拱脚处Φ50×5mm注浆锁脚小导管由4根加强为8根,每根长5.0m,为钢拱架提供基础承载力和水平抗拔力。
钢拱架和锁脚小导管施工后及时进行混凝土喷射,恢复原洞身初期支护,快速封闭岩面,有效控制围岩的变形。在塌腔位置预留4 根1.5~2.5mΦ200mm泵送管及2根Φ50排气管,作为回填塌腔的通道。泵送管自拱腰向拱顶侧均匀布置,角度和长度分别由4~5°和1.5m依次增大,确保拱腰侧泵送回填混凝土时拱顶预埋管不被混凝土堵塞。
隧道结构须重视结构自身防水,对可能的渗水的位置进行引排和封堵,以达到防排水的目的。
塌方段采用超前管棚、超前小导管和径向注浆等对周边围岩进行注浆加固,同时达到止水作用。对存在大面积裂隙渗水的岩面,当水量和压力较小时可结合初支喷射速凝混凝土堵水,再敷设半圆排水管,排水管由2m加密至1m一道。喷射混凝土应增加速凝剂掺量,且裂隙处不喷射混凝土,使水集中于裂隙流入环向半圆排水管。隧道拱脚衬砌布设1排横向排水管,将水汇集到侧式暗内。
(1)护拱施作。在塌方段围岩稳定后,在塌腔壁初喷C25混凝土,厚度为15cm,防止二次塌方。护拱为C30钢筋混凝土,厚度70cm,位于塌腔被压垮的钢拱架上方。护拱内每40cm设置1榀I22b型钢拱架,共15榀。型钢架拱脚落在完整基岩面上,拱脚处设8根5.0m长Φ50×5mm注浆锁脚小导管,为型钢架提供水平抗拔力为主。拱脚钢垫板与锁脚小导管焊接牢固,每榀型钢架纵向采用Φ22钢筋进行连接,增强型钢架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提高承载力。
(2)塌腔回填。YK131+285.5~YK131+291.5加固完成后方可进行塌腔回填。塌腔分层分次泵送C20混凝土自下而上进行回填,每次回填厚度不大于1.0m,且应在监控量测稳定后方可进行下一次回填。拱顶以上1.5m范围内完成C20混凝土回填且监控量测稳定后进行吹砂回填,在围岩与护拱间形成缓冲层,防止初支外脱空或空腔发生二次塌方。
塌方处治为非常规作业,通过监控量测可了解处治阶段围岩的稳定性及支护结构的动态变化,并对其稳定性、安全性进行评价。在塌方处治期间实行全过程实时跟踪监控量测,不仅加密监控量测点,而且加大监测频率,确保施工安全。
监控量测数据显示,在塌方处治完成后一个月内拱顶及周边位移基本稳定。当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速率均不大于0.1mm/d时,拱顶沉降最大断面累计值不大于44.0mm,周边水平收敛最大断面累计值不大于30.4mm。通过上述监控量测数据和初支喷射混凝土表面无裂缝、无底鼓状况等可知该处治方案安全可行。
(1)该隧道围岩主要为强~中风化灰岩,其覆盖层主要为粉质黏土、碎石层。围岩较破碎,呈散体状,大部分呈镶嵌碎裂~块状,岩质偏软,强度偏低。在节理裂隙渗水或岩溶渗水的作用下,软弱夹层强度下降,在自重或外力干扰下易引起塌方。
(2)结合现场塌方情况,主要从加固围岩、加强初支、引排和封堵渗水、塌腔回填等方面制定该隧道塌方处治方案,并通过现场施作验证其可行性。
(3)软弱夹层隧道施工应采取预加固、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引排和封堵渗水等技术措施,为隧道作业安全提供保障同时保证隧道结构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