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芳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作为组成地方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农业经济给地方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往往极为深远,在对农业经济当前发展情况加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分析的方式,得出的相应结论,一方面可使有关人员对当地农业经济情况具有更加系统且全面的认知,另一方面能够为日后制定发展规划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为农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助力。由此可见,围绕农业经济所适用的分析与管理方法展开讨论很有必要。
现阶段,基于网络资源所制定信息化管理模式,已在经济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该模式对农业经济进行管理,可通过全面分析与科学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使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要想使该模式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关键是要对以下内容加以掌握: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对网络资源进行信息化管理,即:对能够通过数字化形式进行记录、经由多媒体加以表现,同时被存储于各类终端并依托网络进行共享的信息进行管理[1]。考虑到网络资源兼具传播网络化、信息数字化等特点,对其进行信息化管理,一方面强调对信息时效性、可靠性以及准确性进行整理,另一方面需要定期更新信息存储技术,并对信息价值进行评价。
1.微观层面
该层次管理活动的实施主体为基层组织,根本任务是以用户需求为依据,对现有资源加以利用,确保用户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2.中观层面
作为中间层管理的中观管理,其核心功能为承上启下,通常以各行业及地区管理部门为主体,通过对行业/地区政策进行制定的方式,达到对行业/地区内部现有网络资源进行开发的目的,确保网络资源可得到跨行业、跨地区的交流,在保证相关开发活动符合宏观管理要求的前提下,为特定行业/地区发展助力。
3.宏观层面
从宏观层面来看,网络资源管理属于战略管理,相关工作通常由政府部门利用法律、经济与行政手段进行实施,强调从结构及总量的角度出发,对网络资源进行管理与开发,这也决定其最终效果往往具有全局性及总量性特点[2]。对上述管理层次进行总结可知,微观管理是基础,中观及宏观管理负责把握大方向。
1.规范管理
在农业经济管理中,为确保网络信息资源具有规范性,相关人员需要以系统掌握的网络信息作为前提,根据相关规定制定决策,由此提升数据信息应用可靠性。为实现上述管理目标,相关人员应提高对信息应用需求的重视力度,真正做到从统筹性、目的性角度出发,对网络资源进行科学规划。上述管理要点明确后,可最大限度提升网络信息的把控力度,使得信息利用率得到提升。实践经验表明,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标准化建设,可促使网络资源表现形式规范化与统一化,由此提高了农业相关人员对网络信息的应用水平,降低信息阅读障碍发生率。
此外,相关人员也需要从实际角度出发,提高对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并对网络信息的建设方案进行调整,使得农业经济管理超过信息化与专业化方向发展,确信息资源管理效果达到预期。
2.远程管理
众所周知,远程管理与网络技术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中,对网络信息进行利用,可提高农业信息获取时效性,为农业生产提供支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人们可经由多个途径对网络信息进行获取,在此背景下,如何确保信息资源真实性与获取时效性,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仅凭借管理人员的力量,无法保证信息得到全面且有效管理,使得信息错误或类似问题频繁发生,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开发远程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远程管理是指经过用户授权,由管理人员对用户信息端窗口进行远程控制。该管理模式不仅保证资源具有可靠性,而且提高了网络信息使用价值。该方法所强调的重点是为用户提供建设资源、管理资源的有效途径,促使各方形成合力,致力于为网络信息资源下,农业经济可靠管理贡献力量。远程管理方式赋予网络资源更为强大的生命力,通过定期增删并调整网络资源的方式,使得管理过程中形成了农业经济相关数据库,为后期信息查阅与系统管理提供了便利[3]。
3.系统管理
本文对系统管理的定义如下:在网络资源类别合理划分的条件下,由专业人员对各类资源进行修复与完善,根据实际要求,对数据库资源进行归纳及处理,使得网络信息获取和应用更加真实、有效。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网络资源的时效性与完整性相互影响,二者的关系为正相关。由此可见,要想使网络资源始终具有时效性,关键是要定期对相关信息进行补充。
农业经济分析所强调的重点,便是整合并分析某地农业发展相关信息,为日后农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将信息化管理融入农业经济分析,可使分析有效性得到显著提升,要想将该模式所具有的优势进行充分发挥,赋予信息更为理想的时效性以及准确性,关键要做到以下两点:
对于农业经济发展所面临问题,有关人员会选择以自身所积累经验作为衡量标准,对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解决策略。由此所得出解决方案,通常具有极强的主观色彩,方案能否取得应有成效,往往取决于提出者的水平与能力,一旦存在经济状况过于复杂或超出人员所掌握知识范畴的情况,由其所提出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将无法得到保证。
本文所讨论管理模式可最大程度避免上述情况出现,这是因为该模式通常不会被主观意识或是人为因素所影响,在客观性、真实性的双重制约下,信息所具有使用价值自然能够接近预期水平。综上,从信息化管理视角出发对农业经济进行全面分析,一方面能够剔除主观选择及判断的存在,保证分析过程及解决方案的提出,均有真实且准确的信息作为基础,另一方面可做到整合不同观点,根据实际情况拟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农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助力[4]。
农业经济分析所得出结果,通常会给农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多数地区均选择根据分析结果对发展计划进行调整,同时参考分析结果制定相应决策,如何保证分析结果准确且有实际意义,现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关人员选择以发展现状作为依据,对农业经济具体模式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历史数据和影响因素,实现总结问题与成因的目的,同时,根据现存问题可能造成的影响,拟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以实效性为核心的农业经济而言,传统模式所得出分析结论,通常会作为实施意见被用来对实际问题加以解决。虽然上述模式能够使问题得到快速解决,但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简单来说,就是该模式所取得理论效果可达到预期,考虑到该模式需要立足实际对问题成因进行反向推导,通常只能对某类问题进行解决,而无法被用来对问题进行预防。
本文论述的管理模式,强调以信息所具有的时效性、可靠性为落脚点,通过对信息时效性加以维护的方式,使其始终保有理想的使用价值。由此可见,从信息化管理视角出发,对农业经济进行分析,可使以往分析模式得到转变,在整合农业经济所存在发展问题的基础上,对研究侧重点进行确定,通过利用向前推导替代向后推导的方式,使网络资源所具有价值得到最大化实现,随着农业经济问题得到解决,分析所得结果自然更具实际意义。
基于信息化管理模式,对农业经济进行管理,关键是要保证有完善的硬件与软件设施提供支持。由此可见,未来各地区的主要任务便是获取政府支持,利用政府拨款对服务系统进行建立并推广,推动经济管理朝着科学化以及信息化的方向前进。
1.推广普及网络
如果条件允许,有关部门可尽快将构建网络平台的工作提上日程,在充分整合市场销售、农业种植还有产品加工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实时共享网络信息的方式,为当地农民提供科学且系统的指导,使农业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确保大程度地实现其价值。另外,还应对培训活动引起重视,定期组织农民参与培训,帮助其尽快转变传统思想,从而实现主动利用网络对信息、知识进行获取的目标。
2.提供资金支持
对于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的地区,当地政府应为设施建设工作提供更加充足的资金,通过对购置补贴进行发放的方式,对应用网络资源需要投入的成本加以控制,为当地农民提供支持,确保农民可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在登录管理平台后,查询并获取最新农业政策、自身所需知识,为日后生产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3.保证信息可靠
对网络信息进行搜集并处理的质量,通常会给其可靠性产生巨大影响,只有应用可靠信息为农业活动提供指导,才能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目标。由此可见,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其他人员进行协调,确保各部门形成合力极为重要,这样做可确保建设信息平台、开展信息化管理还有分析农业经济等工作得到高效开展,通过为农民提供可靠信息的方式,促使信息服务系统本身功能得到最大化应用。
对农业管理所依托信息技术进行创新,通常需要对信息市场化、生产要素引起重视,通过双管齐下的方式,创新相关信息技术,这样做不仅能够使农业生产力得到大幅提高,还可为经济管理的持续发展助力[5]。
1.创新信息技术
基于信息技术所开展研究工作,其侧重点应集中在生产要素方面,通过更新信息技术的方式,使制约经济进步的问题得到解决。例如,研发全新的生物农药,并利用生物农药对传统农药进行替代,在保证病虫害得到有效治理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减少农药草容量,为农作物质量、农民经济收益提供保障。
另外,信息技术还可被用来监测农作物生长情况。例如,大范围推广智能大棚,利用计算机对大棚内光照强度、温度还有采光进行控制,根据农作物所处生长阶段确定水分补给量和补给频率。结合农作物当前生产状态及大棚内部环境,对其生长周期进行计算,使批量管理的设想成为现实,无论是管理工作所投入的人力成本、还是时间成本,均会因此而出现大幅降低的趋势。
2.提高市场信息化水平
基于网络资源所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强调利用先进技术、网络资源对销售平台进行构建,其作用在于可为农民提供较过去更多的产品销售途径,真正做到依托网络平台,对农产品加以展示并进行销售。另外,农民还能够凭借网络平台对自身所需信息进行获取,随着信息技术被融入产品销售与生产管理等环节,农业经济活力得到增加,其本身会呈现出更为迅猛的发展势头。
1.引入并实施均衡分析法
事实证明,基于均衡分析法对农业经济进行分析,可确保农业经济变量尽数转变成分析基础,若各变量的变化幅度较大,经济发展相关数据往往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对均衡分析法加以应用,有助于有关人员尽快掌握经济数据、变量数据间的关系,其现实意义有目共睹。
要想使均衡分析法所具有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关键要对前期调研工作引起重视,通过市场调研的方式,对可如实描述农业经济现状的信息进行归纳。若当地农业经济受变量影响极为直观,同时该地农业经济所达到水平和变量处于相对均衡的状态,则需要在保证调整发展条件不会给农业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的基础上,对变量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均衡分析法所得结果,对未来该地对农业经济进行发展的计划和具体策略加以确定。
2.酌情融入函数分析方法
农业经济发展所表现出的特点,可概括如下:一是数据始终处于变化状态,二是较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由此可见,要想准确把握不同因素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关键是要以数据调查、均衡分析为前提,先确定可给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再按照特定函数关系对方程组、分析模型进行编写,通过计算分析的方式,得出最终结果。
对该方法加以应用时,有关人员应考虑以下内容:提前梳理农业经济相关数据,若发现经济发展轨迹存在较大波动,难以做到快速提炼发展规律,便可对函数分析法加以应用,基于特定复杂函数对各因素所造成影响进行分析,根据分析所得结论对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判断。
3.科学利用动态分析方法
对该方法加以应用前,先要对时间域进行确定,再对农业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除特殊情况外,均应将分析侧重点向发展总量、现存变量和各变量对应制约因素倾斜,与此同时,有关人员还可对各变量给发展总量所产生影响进行分析。在应用该法进行分析期间,以下内容需要引起重视:一是保证分析过程与客观环境相契合。二是对市场情况进行调研时,通过对发展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的方式,对发展规律进行提炼,同时对农业经济未来发展趋势加以确定。三是立足发展现状,分别针对发展数据、现存影响因素展开可靠性分析,最大程度保证分析结果准确且具有实际意义。
作为将信息技术与农业网络资源融合的产物,虚拟图书馆需要有关人员以互联网为平台,在充分整合现有农业信息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农业需求为农民提供所需资料,确保农民能够随时搜索并获取自身所需信息。而打造虚拟图书馆的关键,便是提高数据信息的服务价值,以保证信息搜索结果正确。在此过程中,也需要对搜索操作的耗时进行最大程度压缩,为农业生产提供便利。
综上,对农业经济而言,经济分析不仅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还对经济发展具有前瞻性、指向性作用。现阶段,各地对农业经济进行分析的工作,仍有亟待解决的问题存在,导致经济发展受阻,要想尽快解决现存问题,关键是要更新管理模式,通过引入在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信息化管理方式,使经济分析所处立场与思维得到转变,进而形成可对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的现代化体系,真正做到以问题成因为依据制定相应解决方案,为农业经济乃至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