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贇
(华东理工大学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0237)
游戏自古有之,不但历史悠久且内容丰富,历代人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对游戏进行定义,答案各异。18世纪,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弗里德里希·席勒在《美育书简》一书中提出游戏与人关系密切的观点:“人只有在是人的时候,才游戏;也只有在游戏的时候,才是人。”这个观点指出了游戏“以人为本”的本质特点。20世纪,荷兰的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则提出了“游戏人”的观点:“其一,人人都是游戏者;其二,人人都生活在游戏之中;其三,人人都喜爱游戏;其四,人人只有在游戏中才能成为并看到自己。”约翰·赫伊津哈将游戏看成是一种人类共有的本性,说明游戏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这种本性会贯穿于人的一生,而不是阶段性的。约翰·赫伊津哈这样定义游戏:“游戏是在某一固定时空中进行的自愿活动或事业,依照自觉接受并完全遵从的规则,有其自身的目标,并伴有紧张、愉悦的感受和‘有别于平常生活’的意识。”这句话表明游戏有3个重要特征:规则性、自愿性和娱乐性,也说明游戏能让人精神愉快,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在人类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华社出版的《新华字典》将“游戏”定义为一种“能够促进体力和智力发展的娱乐性活动”,阐明了游戏与人的体力、智力均存在密切关系。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对体育和游戏的内在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各种体育游戏的内在功能和价值创新,不断地被研究工作者发现。于是,一种新的理论即“体育游戏”被提出来。“体育游戏”理论是游戏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有逻辑的、完整的体育游戏知识体系。“体育游戏”理论被提出以后,以体育游戏为原型的设计思路、操作方法,以及活动性游戏理论与实践都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典型的教育理论研究学者分别是美国的杜威、英国的罗素和瑞士的皮亚杰等人。杜威独具特色的“儿童游戏理论”认为儿童喜欢模仿性的游戏、喜欢模仿成人的生活经验,如果将儿童体育转化为游戏,就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激发他们参与体育的兴趣。罗素的观点强调了儿童游戏的心理动机是“成为大人”的欲望。在罗素看来,布置严格的游戏方法、游戏规则和游戏步骤等程序,并严格执行,显然是对儿童创造力、想象力的限制和抹杀,他认为儿童体育工作者应在观察和发现儿童本能需求的基础上,帮助和引导儿童在游戏中学会某种技能。皮亚杰提出对儿童进行游戏教学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和运用儿童想象力。
当前,体育游戏作为我国各类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作为一门课程被体育研究工作者进行研究,已经走过较长的一段路程。体育游戏也从校内蔓延至校外,呈多元发展态势,这一现象受到家庭成员的欢迎,如青少年拓展游戏、社区体育游戏、中小学互动成长游戏,还有各类游戏性质的幼儿体育、青少年体育、社区体育等。但是,在当前“体育游戏”视域下,我国的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较多,也阻碍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身心和谐的发展。原因之一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不统一,体育教师缺乏组织合作学习的理论指导与教学经验,在设计教学课程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合作互动及其效果,使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合作小组中的成员缺乏必要的交流与互动。原因之二是学生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情志受到抑制,缺乏兴趣,各方面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原因之三是体育教师仅仅追求“思维的创造”,不但背离了体育教育对学生创造性想象的要求,还抑制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挥。体育游戏一旦沦为满足学生获得快乐的单纯手段,而隐藏于体育游戏过程中的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掌握运动技能、增强体质等功能没有发挥出来,是体育游戏教育的失败。基于上述分析,传统的体育游戏课程培养目标过于狭隘,如果不对目前体育游戏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不但有悖于教育专家提出的“体育游戏”理论,还会对被学生产生不利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
“体育游戏”的理论突破了我国多年以来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局限性,以游戏为手段的各类活动性游戏如“雨后春笋”般融入学校体育和校外体育中。但是,体育游戏不能单纯地追求“玩”与“乐”的效果,也不能单一地追求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而是要建立起完整的体育游戏教学体系。首先,要建立符合我国教育现状的体育游戏教学目标、内容框架和教学模式,当然,这种教育模式的指导思想要明确,可操作性要强,也需要一定的灵活性与变通,以满足各种不同教学条件的学校。第二,体育教师要能在精通体育游戏理论的基础上,依据本校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创编操作性强的各类体育游戏活动,注重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自我认知能力等,以增强学生对未来社会适应性。
2.1.1 有目的地设计体育游戏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运动技能理所当然成为体育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括跨、走、投、攀、跳、跑、钻等多种人体运动技能。学生在参加体育游戏时,身体器官、肌肉群在运动过程中得以舒展,有利于促进身体组织的生长。与此同时,体育教师容易忽视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即培养身体的运动智能。身体运动智能是指灵巧地运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包括身体的平衡、敏捷、协调、力量、弹性和速度,以及由触觉引起的各种肢体能力。体育教师应重视学生在运动智能方面的提高,有目的地设计相关的运动课程,针对学生的某项运动智能进行反复的训练。
2.1.2 通过合作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体育游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精神状态、心理活动、道德观念和适应社会等人际交往智能的基本因素。不管体育教师是否重视,体育游戏能影响人际交往智能,并且使人际交往自然而然地发生。人际交往智能,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传达、交流和交往。体育游戏教学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内容十分广泛,体育教师应该设计出具有“合作学习”模式的体育游戏程序,为发挥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创造有利条件。通过“合作学习”的教育模式,在为小组成员营造良好互动气氛的基础上,促进成员情感交流,提高其团体合作能力,提升团队合作默契。“合作学习”模式,既符合当代体育教育要求,能将身体教育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的新课程教学目标,又能够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2.1.3 通过体育游戏的音乐背景,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智能在体育游戏中,音乐是最不应该被体育教师忽视的教学手段。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界定了音乐的五声音阶,即宫、商、角、徵、羽。此外,音乐与人的五脏 (即脾、肺、肝、心、肾)和五志 (即思、忧、怒、喜、恐)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史记》中记载:“宫动脾,商动肺,角动肝,徵动心,羽动肾。”“故音乐者, 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和正心也。”这是我国古代人民对音乐健身价值的著名论断。此后,人们对音乐在体育中的作用的认识逐步加深,如被广泛应用于儿童体态律动教学实践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育体系”深受各国人民和儿童的欢迎。历代体育教师将音乐与体育活动或体育游戏相结合,予以当代体育游戏教学实践活动的启示是:体育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可以根据所选择体育游戏的内容、程序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年龄,选用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乐曲。例如,针对3~6岁的学龄前儿童,可设置轻松、欢乐的儿歌,且声音的设置不宜太大;针对14~25岁的学生,可设置节奏性强、具有律动音符的交响乐,促使该年龄段的学生尽情投入到欢快的运动节奏中,在激烈、刺激的体育游戏结束后,再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按摩他们疲劳的神经。
2.1.4 通过创造体育游戏中各种情景,开发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在体育游戏中创造运动的情景,是一种培养学生感知能力,促使学生积极投入活动的有效方法。体育教师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情景,让学生体验体育游戏的活动路线、声音、动作等视听元素,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视觉、空间智能的效果,如体育游戏中的团体协作的画面、队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
2.1.5 通过体育游戏中的互动场景,培养学生的 自我认识智能当代体育运动是一种竞技比赛,竞技水平的高低决定赛程是否精彩。而体育游戏作为体育教学中的一种特殊门类,除了在体育游戏中增强学生的运动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的互动、互助能力,增强彼此的友谊。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喜悦的情感体验自始至终萦绕在学生的心头,其也意识到可以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将陌生人发展成为朋友,在竞争和合作性的游戏中增进友谊的分量。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还能在认识自身优势、劣势的基础上,及时调整自己的态度,建构正 确的自我认知,从而协调好自己与同伴的合作伙伴关系。
2.1.6 通过体育游戏的户外运动场景,提高学生认知自然的智能认知自然的智能,是指人在观察自然界的活动过程中,主动对辨别、分类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能力。随着人们体育游戏的认识不断提高,当代体育游戏的种类十分丰富,如贝尔的《荒野求生》、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等电视类节目,不但创造了特定的户外运动场景,还让体验者在大自然环境中提高自己观察、辨别自然界事物的能力。这类综艺节目结合了不少体育游戏,近年来,各种定向越野活动等深受学生的喜爱。这些活动往往带有游戏、竞争、互助与发现,不但可弥补学生整天面对校园运动环境而无法接触大自然的运动遗憾,还能培养学生的认知自然智能,促进学生在游戏中“玩”与“乐”,在“玩”与“乐”中提高认知自然的智能。
2010年,国务院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提出:“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我国教育改革战略目标的宏观指导下,对应的体育游戏改革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体到课程实践这一教学环节上,着力于学生的组织能力、言语表达能力、想象以及创新能力。体育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应加强对各种学科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如渗透运动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体育教师对各种球类、田径项目、体操等运动项目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也应该运用自如。
为研究当前体育游戏理论研究体系的具体构建情况,笔者在前期搜集并整理了国内大量关于体育游戏研究的文献资料,并以实地走访或电话连线的方式与从事多年体育教学经验的专家和一线体育教师展开深入访谈,结果表明:(1)当前我国的体育游戏理论处于探讨多样化的发展阶段,特点是根植于体育实践,且注重实用性。(2)我国的体育游戏改革虽然也借鉴了蒙台梭利、杜威、德可乐利、罗素、皮亚杰、奥尔夫等国外教育理论家的体育游戏教育经验,但是这种多样化的探索,其研究基础不牢固,在实践过程中也往往陷入“一招鲜”的困境,缺乏有力的体育游戏理论基础作为支撑,没有形成体育游戏的方法论,也没有建立系统的体育游戏理论。(3)我国缺乏体育游戏理论的研究人才,是制约我国体育游戏发展的根本原因,没有人才就没有形成中国特色的体育游戏理论,导致体育游戏教学缺乏实际指导。
为核实研究的部分基本数据,笔者在研究中查阅了我国体育历年的年鉴和国家体育总局的法规、文件汇编等材料,并对传统体育游戏教学的利弊做出如下归纳与分析:(1)传统体育游戏教学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仍然处在体育教师对一个游戏怎么讲、怎么教、怎么改,学生就怎么听、怎么做、怎么效仿的传统教学模式;(2)从历年来对体育游戏的教育实践反馈的情况来看,既存在诸多体育教师的主观因素,也存在不少制约性的客观因素。首先,由于体育教师对体育游戏理论的研究不足,他们所设置的课程培养目标过窄,对体育游戏理论的认知、创编能力不足,实际操作能力也不足,导致体育游戏的选择与运用存在盲目、不平衡的现象,体育游戏的活动强度相对较小、趣味性不足、规则死板、学生的创造力无法自由发挥。其次,体育游戏的实施场地、器材、气候等客观因素制约着体育游戏的开展。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当今时代,需要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的密切配合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从而实现提升素质教育质量的目标。
从上述对体育游戏理论研究体系不完善的分析中看出,体育教师所掌握的体育游戏理论知识不扎实所带来的弊端。新时期,随着“快乐体育 ”“阳光体育”等口号的提出,教育部门对体育趣味性的重视开始发声,就更加有必要用体育游戏理论“武装”体育教师的头脑。首先,要加强体育游戏学科的理论体系建设,这就需要政府机构和学校领导在政策上予以关怀和支持,组织人才进行体育游戏的相关研究,开发适合我国教育的体育游戏的新课程。同时增加投入的资金和配套设施,邀请有识之士奉献自己的热情和激情,还给学生“快乐体育”。其次,要注重体育游戏教材的建设与评价研究。“教材是否能满足体育游戏教学的基本要求”“教材是否符合我国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要求”这些问题需要通过评价来衡量。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各类体育游戏的教材和家教版本层出不穷,水平参差不齐,质量有高有低。在难以辨别质量的前提下,对教材的评价尤其重要。
愉悦学生的身心仅是体育游戏的教学目标之一,而不是唯一目标。为了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体育游戏的教学改革,应大胆突破多年来传统体育游戏观念的局限性,在体育游戏中实践“合作学习”的模式,以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营造音乐背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智能;通过体育游戏中的互动场景,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智能;创造各种教学情景,开发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通过体育游戏的户外运动场景,以提高学生认知自然的智能。总之,延伸体育游戏教学深度和广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有效增强学生对未来社会的适应性,也更接近社会各领域对人才的要求。
美国的教育理论研究学者杜威指出:“儿童的游戏教学,恰恰就在于充分发挥和运用儿童的想象力。”在传统的体育游戏教学模式中,体育教师虽然也意识到需要发挥学生参与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体育教师往往只是一味地按照教学设计的程序来做,并未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杜威还提出:“泯灭儿童期的幻想就等于把现存的一切变成束缚,使儿童成为拴在地上的生物, 因此就不能创造天堂。”由此可见,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想象十分必要。例如,在与3~6岁的学生进行“龟兔赛跑”的体育游戏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玩并快乐着,并不是体育游戏的真正目的,体育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学会“跳”和“爬”的基本技能,还要通过创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想象,依靠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去完成“龟兔赛跑”的动作。
虽然我国当前的体育游戏理论仍然处于多样化阶段,尚未形成完整而成熟的体育游戏理论体系,但是随着“快乐体育”“阳光体育”的深化发展,对体育游戏理论的探索也会日益精进,体育游戏的教学方式也会随着学生对体育游戏的需求而深入教学改革。一方面,传统体育游戏教学局限于“玩”和“乐”的现状也会随之改变;另一方面,体育游戏在激发学生在乐中学习体育技能的过程中,也能培养其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促进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高,有效增强学生对未来社会的适应性,以更接近社会各领域对人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