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

2021-11-23 05:47谢慧敏
就业与保障 2021年8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院校高职

文/谢慧敏

“创新创业课程”是我国基于现代教育中提出来的一种实用教育,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相关的基础能力,与当前我国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需求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尤其是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提升了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压力。对于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学生个人而言,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有效缓解学生之间竞争压力的重要措施,而且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影响下,还能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从而提升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基础素质的提升,为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一、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创新创业课程在高职教育体系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而且在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支持下,学者们对于创新创业课程的研究也逐渐地加深,结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发展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1]。这些看法和建议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职创新创业课程的发展,但仍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课程体系,部分高职院校尚未形成科学、完整的教育体系

课程体系的建设是确保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育价值和作用的关键内容,只有学校及时地实现教学体系的科学化和完整化建设,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发展。但反观当前高职院校中创新创业课程的教育体系,教育体系依然缺乏科学化和完整化。第一,未与学生专业课程进行有效融合,对各种教育资源的挖掘程度不足[2]。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时,只是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展开教学,没有与学生的专业方向和发展需求进行联系,所采用的教学素材也只是具有普适性的特点,不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发展,影响学生培养的效果。此外,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对高职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做不到有效地更新,课程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距离,使高职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影响学生的有效发展和学校教育有效性的提升。第二,教学模式单一,课程受众较少。创新创业课程是面对高职院校全体学生的教育课程,应当尽量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学校却并未重视教育模式的创新,导致高职创新创业课程只能够吸引少部分人学习,与课程的实际要求不符,未能体现出高职创新创业课程的有效建设[3]。

(二)基于教学内容,部分高职教师对学生培养尚未形成清晰、明确的定位

教育内容是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主要依据,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借助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创新化和适应化建设,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从而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但是在部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建设中,其并未重视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建设,忽视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对于学生培养的目标尚未明确,难以实现对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和适应化转变。在创新创业课程教育视域下,教师对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内容的创新主要取决于更为细致化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具备清晰的方向,同时也要借助这种更为细致化的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促进各项教学内容协同发力,为学生的培养和建设提供帮助。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对课程的建设是基于更为宏观的教育目标进行建设,不仅让学习者没有学习的目标,而且也让创新创业课程变得孤立,教育内容变得零散,各种教学资源也失去了应有的教学价值。

(三)基于教学主体,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充足、合适的教师资源

教师是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主体,为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建设中应当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相关教师重视自身建设,借助自身教育教学素养的提升,实现对创新创业课程的有效建设。但就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设效果分析,其在教师资源建设方面依然存在着缺陷。而这种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校缺乏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教师。部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师由其他学科教师所担任,无法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进行有效激发,也无法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有效地培养;第二,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师的自身素养建设不足,部分高职院校中虽然具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但这些教师大都是高等院校毕业的知识分子,理论知识虽丰富,但自身的实践经历较少,无法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和培养。

二、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原则

为实现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有效建设,学校及相关工作人员不应当盲目、随意地对课程进行建设,应当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把握课程建设的原则,从而实现对课程的有效建设,为创新创业人才的建设提供支持。

(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培养,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建设中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对课程进行建设,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和发展。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情况以及发展需求等对创新创业课程的教育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课程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学生与专业相结合的原则

与高等院校学生不同的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更加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这能够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提供一定的便利,为提升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质量和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效果。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创新创业课程与学生专业的结合,令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学生专业方向相结合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专业素养的有效提升;第二,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明确课程教学的方向,合理使用各种教学资源;第三,融入专业课程基础,深化创新创业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实践机会,最大程度上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培养。

(三)与市场相适应的教育原则

学生的培养不是闭门造车,需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培养的效果和价值,进而体现出高职教育的价值和作用。而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和发展而言,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即与市场发展需求相适应。为此,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重视市场调查,借助市场调查明确市场对学生能力和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创新创业课程的内容进行调整,确保课程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学生的正确发展提供保障。

三、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策略

(一)重视教师素养的提升,打好课程建设的基础

为实现对创新创业课程的有效建设,学校应当将教师的素养建设作为首要的建设内容,提升相关教师的教学素养,为创新创业就业课程的建设打好基础。为此,高职院校应当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打造进行思考,提升学校教师的综合能力。学校可以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让专业教师与创新创业课程教师进行深入的交流,借助二者的结合,提升专业教师和创新创业课程教师的综合素养,确保其在课程教学中能够实现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课程知识的互相渗透,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效果的共同提升。

(二)重视课程的融合发展,提升课程建设的效果

为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培养,高职院校应当重视创新创业课程的融合发展,以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培养。并且,在融合发展模式下,还能实现对各种教育资源的合理运用和教育成本的降低。为此,相关教师还应重视创新创业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研究,为创新创业课程与学生专业课程之间的融合发展打下基础。同时,借助这种方式拉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实现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而打下基础。

(三)重视课程体系的创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课程体系的创新和调整对学生的有效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将课程体系的创新和发展重视起来。为此,教师可以采取分阶段的教育方式:第一阶段,重视创新创业课程的普适化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调查;第二阶段,注重对学生的针对性培养,对具有较高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的学生进行培养,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第三阶段,重视教师对学生的强化训练,对具有较高创新创业能力、意识以及基础的学生进行强化性的训练,全面提升该部分学生的创新就业能力和素养,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培养,体现出课程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四、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建设要求,高职院校应当基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培养的角度对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进行审视,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从而实现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有效建设,提升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价值及作用。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院校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