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九平
培养综合素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也是社会竞争的重要因素。体育课程可以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动力,能够有效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文章就高职体育对学生就业的作用与影响进行分析。
高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非常激烈的竞争压力,良好的身体素质可以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并为学生在就业中的表现加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各种类型的运动内容,如日常运动锻炼、比赛活动等,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身的协调能力,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通过长久的练习与实践,可以改善学生身体各个系统,愉悦学生心理,提高对文化知识的学习效果。身体素质得到提升后,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环境与工作,具有积极作用。
高职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坚定、顽强、拼搏的意志,能够让学生学会坚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挫折教育,让学生在挫折中成长,学会用体育精神解决问题,作为提升素质的一种手段[1]。在就业中,学生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就业压力大。而良好的意志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让学生勇敢地战胜问题,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成长。
综合型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体育知识与学生专业结合在一起,灵活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展示自身优势,形成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为日后的就业发展打好基础。通过体育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可以解决当前教育单一教学模式枯燥的问题,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促使体育教育更好地发展。
当前毕业生存在较大的就业压力,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竞争很大。有一些学生还出现了心理隐患,甚至是患上心理疾病,这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消极的影响。有研究结果显示,一个人若是长时间受到各种不良情绪影响,就容易出现各种神经性疾病,消极的情绪还会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另有研究证明,适当的运动能够帮助学生宣泄和排泄不良情绪,实现放松身心和稳定心理的效果,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这也让体育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得到提升。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健康的人才,就要加强体育教学,充分发挥出体育教学应有的功能,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升。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教育观念,利用教材内容与社会对人才身体素质的要求,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意识到运动对自身健康、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终身体育教育观念,采用适合的方法与手段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运动技能,并意识到终身运动的重要性。通过科学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就业时拥有良好身体条件奠定基础。
以排球运动为例,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实践,将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应用实际活动中。当学生运动结束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说出自己运动中的收获与想法,以此提高学生运动意识[2]。当出现不好的情绪时,我们可以挥洒汗水,让所有不好的情绪都随着汗水蒸发,得到一个好的身体,为更好地成长做一个铺垫。通过师生的对话,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促使学生终身运动习惯养成。
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原有的课程选择上进行创新,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运动,使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形成热爱学习与运动的良好态度。如登山、游泳、武术等运动项目的拓展教学,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思考人生意义,感悟生活的不易。在拓展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人生道理的渗透,使学生了解就业情况[3]。如进行登山运动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就未来就业发展话题进行互动。进而提高学生对运动的意识,提高体育学科的影响力。
此外,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竞技性的运动,如利用篮球比赛、田径比赛等竞技活动,培养学生竞技意识与受挫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积极乐观的情绪,能够在未来就业中正确面对输赢。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体育精神,并引导学生将体育精神渗透于职业素养中,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利用课程考核提升学生对体育学科的积极认识,使学生形成主动参与体育运动,提升自身素质的思想。在以往体育教学中,教师将体育测试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但是这种评价方式无法激发学生吃苦耐劳,不畏困难的精神,不能展示体育运动对学生就业的积极影响[4]。因此,在当前体育教学中,需要对考核方法进行创新,增加过程性评价,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克服问题,提升自我,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以平常心对待每一次考试。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将学生课堂表现、体育能力、体育测试成绩融入评价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综合的评价,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与优势,并通过不同的角度发现自己与其他同学的差异,制定新的发展目标,结合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改正与完善,以此提升自身的体育能力与综合素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自我发展意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提升自我能力,对于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受挫能力是体育教学中学生必备的品质,也是学生就业发展需要具备的品质。无论是就业还是日常的学习,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5]。为了提升学生克服困难能力,提升学生受挫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为学生设置障碍,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与体育技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受挫能力,养成勇往直前的良好品质。
例如,高职院校可以与兄弟院校组织大型篮球运动会,邀请各个院校的篮球爱好者或者篮球队成员参与篮球比赛。篮球运动作为一项竞技运动,对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要求较高。很多学生在篮球比赛中,发现一些学生在比分失利后,出现沮丧的行为,在后续的比赛中显得非常消极。这时体育教师可以对参与比赛的学生进行鼓励,使其主动发现问题,找到问题解决问题,消除学生内心的受挫情绪。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拓展训练,鼓励学生在体育训练中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为后续就业发展打下基础,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要求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育内容,提高体育学科对就业发展的正面影响。以往教育中,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学习载体,教师通过口述或者实践教学的方式,完成教育工作。在当前教育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有意义的故事或者案例,进行针对性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使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进行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体育精神鼓励学生,有助于学生养成热情、执着、严厉、回击、无惧的精神,努力成长,做最好的自己,展示自己的风采。也可以通过名人故事的应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发展的意识,并在实际活动中践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而且可以坚定学生意志,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际教学中,组织多种类型的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形成终身运动的习惯,意识到运动与就业发展的关系,促使学生未来能够得到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