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静 卞伟静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健全德技并修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职业教育改革聚焦的重点之一。随着我国在新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国内外的严峻形势,加强思政教育就成了高等教育的重点发展方向,课程思政作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各个层面加以推动,能够使得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也能够促进职业教育的德育教学工作更进一步。过去,我国高职院校金融类课程在教材内容上缺少对于中国思想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这些都是当前时代下我国高职院校金融类课程在新的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而当前,随着对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重视,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也在逐步提升,其效果直接影响着我国人才培养体系在思想政治立场上的坚定性。因此,课程思政也成为当前金融类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方向。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作为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收尾阶段,我国各高校在课程体系上也都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革,课程思政作为贯穿于高校课程体系的教育理念,其以不同的形式和课程相结合。然而,在针对我国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在高职院校教学贯彻情况的调查中来看,由于高职院校教师彼此之间在政治素养上的区别,导致有一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虽然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但是在实践教学中,仅仅将教材中一些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单独摘选出来讲解给学生听,这种思想教育形式显得太过刻意和浅显,不仅学生难以从心底认同,在更多情况下甚至还导致出现与预期相反的效果。并且当前大多数高职教师教师在教学中过于重视对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教学时间更多放在了对思政基础知识点的讲解上,没有深入地对社会观、思想观、价值观之间的联系进行详细讲解,对学生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能力相对薄弱。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课程思政作为依附在课程教学中的一种思政教育模式,是在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因此,课程思政的高效落实建立在其与课程教学的深度结合上,然而在调查中发现,很多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结合上较为生硬,甚至在教学活动中两者出现分离的现象,导致课程思政理念的教学效率始终难以提升。
大学校园和初高中校园在教育管理上有着很大的区别,大学校园作为一个半开放性的场所,无论在日常管理上还是在思想观念上和外界的融合都较为深入,很多在校大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接收能力较强,其思维也更加活跃。并且大学阶段的学生在成长和发展上,正处于发展心理学中提出的青年期阶段,这一阶段的个体对于自我意识的控制性逐渐加强,对于外界事物开始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然而大学生由于在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上的缺乏,导致他们在自我控制能力上的表现较差,尤其是在当前各类自媒体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各种纷乱复杂的信息传播让人眼花缭乱,其中不乏一些为了获得较高点击率而故意以博人眼球的标题或对一些社会事件的恶意解读,在一定程度上动摇大学生原本正确理性思想观念,会给缺乏思辨能力的大学生带来在思想观念选择上的困境。且当前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快,一些西方价值观在我国的传播也逐渐渗入,学生如果缺乏对这些价值观的辨别,就会产生在思想观念上的偏离。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教学作为高校的两种教育类型,由于二者在教学内容上的不同导致彼此之间缺乏联动,而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领域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型教育形式,旨在通过对其它课程教学的渗透来从另一个角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我国高校将立德树人视为教学首要目标的背景下,并且在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三全育人理念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协同使得高校人才培养迈向了新局面。以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国家的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财务、会计、经济、法律、税收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和掌握本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纳税管理、审计、统计等经济管理能力,能适应独立承担各种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财会电算化应用及分析、财务管理、纳税管理等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通过专业的教学,培养学生对金融理论知识的认识,加深学生对财务管理和会计专业知识的了解以及深刻体会财务管理和会计专业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带来的帮助,对于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也为学生对自己所选专业的了解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更进一步,能够有效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并且不仅金融类课程在学科内容上能够为课程思政的开展提供便利,思政教育的融入对于提高金融类课程的教学实效性也有较大帮助,二者相辅相成,有助于高校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达成。另外,高等教育阶段离不开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而课程思政的融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和工作压力,对于金融类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大有裨益。
早在2016年总书记就曾提出,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推进中,不仅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方面做好对思政教育的贯彻,对于专业类课程的教学也要贯彻课程思政的理念,由此确保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中做到全方位,因此在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加强科目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也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方向。同时,高职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建立新型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德育工作体系,能够促进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目标,从而不断地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率,为社会的发展培育更多的人才。并且,课程思政理念的推进也能确保高职院校在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方面的整体提升,一改过去只有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师在思想信念和政治信仰方面与其他教师存在一定差距的情况。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学内容的走向以及教学内涵更多时候由教师的专业水平决定,因此,对于专业课教师而言,实现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和德育教学全面发展,以金融类课程教学为例,要想加强教师在课程思政方面的贯彻力度,就要首先通过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政水平。
每个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由于其成长经历和家庭环境中的不同,这就造成了每个学生之间会产生不可避免的差距,这些差距不仅会影响到教师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也会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开始。“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以及为谁培养”,结合学生的具体需求和时代特征开展教学,将教学工作提升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层面上。并且,当前作为信息化时代,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推进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了更多创新方向,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除了能够辅助教师对专业知识进行教学外,也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贯彻新时代思政系统课程教学模式,结合诸如多媒体技术等新颖的教学手段,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态度方面和其他高校的学生存在一定客观差距,这一差距本身对于专业课程教学的开展就会带来一定难度。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展开,需要教师进行大量思想意识方面的灌输,如果仅仅通过教师口头讲解的形式,无疑会促使学生产生听天书的感觉。教师在教学规划中也要做好对教学手段的构思,结合多媒体技术或者情境模拟等形式,帮助老师更好地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正如前文提到,财会专业学习的金融课程,其包含了对金融知识理论的介绍,能够帮助财会专业的学生对自身所选的专业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且对于一些专业而言,由金融类课程教学也延伸出一些其他科目,例如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课程,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财会课程虽然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但是其教学情况也对专业教学能够带来一定的影响。并且,由金融类课程教学所延伸出的职业人文素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等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提升也能提供巨大帮助。虽然对专业知识的教学是金融类课程教学的重点部分,但是通过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研究我们能够发现,其学科内容和课程思政也有较强的契合性。纵观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史,党领导下的金融事业始终与红色政权同色。例如革命战争时期,为抵制敌人的经济封锁,阻止敌人的金融掠夺,巩固革命区的人民政权,维护人民的经济利益,金融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为新中国金融业发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必要的金融管理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第36个教师节上的讲话中这样说道:希望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因此在金融类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前提就是金融类课程教学的课程教师自身要具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这一教育模式也是对当前流行的三全育人理念的贯彻,通过提高所有任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职院校中全面落实的同时,也由此确保高职院校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做到了在思想层面上的统一,为我国高校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奠定基础,也为立德树人理念在高等教育阶段的贯彻提供了便利。并且教师不仅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同时还是学生行为的表率,在发展心理学中曾指出,学生生涯往往是个体在思想和行为上逐渐成型的关键时期,而教师作为个体在学生生涯中的引路人,其在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等方面的表现也是学生最常模仿的对象,因此加强师德师风方面的建设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渗透路径。而师德师风并不仅仅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一视同仁、满怀对学生的仁爱之心,还包括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例如不早退不迟到,谈吐和着装得体等。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把学生看作教学对象,那么无疑是把学生置于自己的对立面,拉远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得教学难以取得较好的成效,因此教师应该抛开对师生地位上的刻板观念,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相处,通过和学生平等交流的形式帮助学生疏导心中的困惑,引导学生平稳解决心理问题,通过提升自身的修养将课程思政理念贯彻到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
要实现思政教育在高职院校金融类课程教学中的融合,就必须首先提高教师对于思政教育理念的重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其所秉持的教学理念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整体走向。因此,要想实现思政教育在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的推进,打造一支在思政理念上有深刻认识的教师团队是必不可少的。学校方面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过去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高职院校的教师往往在定位上更加偏向于对知识的传授,很多教师错误地认为思政教育只要由思政教师来专门从事即可,忽视了思政教育的全面性,导致高职院校在思政教育的工作推进上较为迟缓,未来学校方面要提高对思政教学理念的重视,要认识到即使不同专业的教师也要在专业素养上具备一定的共同性,其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是不能缺少的,教师必须要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切实推进思政工作的开展。
高职院校教学体系有着一定的职业性,导致教学在高职院校教学规划上较为紧张,因此教师也面临着“课时安排少、教学任务重”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很多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以完成教学任务,就选择仅仅围绕教材内容进行讲解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并且更多情况下是由教师向学生的单向输出,缺乏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导致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大幅降低。因此,未来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实际情况的调研,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例如可以通过开展辩论赛的形式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或者开展知识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感。而在辩论赛的选题上或者知识竞赛的范围上,则可以选择时政热点为主题,以此加强思政教育与教学的融合。其次,校园文化作为渗透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加强校风建设也是提高思政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一所学校的校风正是对学校全体师生在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上的展示,同时校风也对教育环境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的校风建设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课堂氛围作为校风建设的基础,两者之间也有着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关系,因此在校风的建设工作中融入思政理念,也是推进思政教育内化于教学中的关键策略。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作为衡量教学标准,督促教师完善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评价中融入对思政教学的要求,也是促进思政教育在教学中的融合的关键步骤。在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上,不仅要强调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还要督促教师对思政教育的贯彻,通过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促使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专业知识和跨文化视野的结合上,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坚定学生的政治立场,加强过程性考核的分量,以实现思政理念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贯彻。
由于高职院校在办学特色上与普通高等院校之间存在一定差别,职业性作为高职院校的显著特点,其在教学规划中对专业课程也就更加侧重,而思政类课程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规划中所得到的重视相对较少,因此教学的课时相对专业课程也较少,使得教学在高职院校中的开展受到一定的局限性。而第二课堂的开辟不仅能够拓展教学的形式,使得教学突破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有利于开展更多丰富的实践活动,以完善课堂教学的不足,还能够实现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教学中。第二课堂在开展形式和内容规划上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想要参加的活动,例如使用外语演唱革命歌曲,或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开展演讲比赛。通过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融入思政教育,在实现了对学生应用能力锻炼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金融课程教学过程中推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对于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加强金融类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也能有效促进学生建立文化上的认同感,帮助学生辨别正确的价值观,以此坚定学生在思想政治理念上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