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崔春华 魏永建 宋晓明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对大学生的管理机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但是,在构建与落实大学生管理机制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学校更好地落实学生管理工作,将学生管理工作做到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优化和完善大学生管理机制,将制度化与人性化相融合,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基于此,文章分析制度化与人性化管理的内涵,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管理机制的策略。
制度化管理是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设置符合学生情况的考核项目,规范学生的行为、思想及学习[2]。在大学生的管理过程中,需要采用严格的管理制度,以此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严格要求自我,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在制度化的管理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清晰的规章制度,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依据规章制度完成学习任务,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人性化管理可以在本质上针对学生的思想稳定及动态变化进行管理的方法,在高等院校大学生的管理过程中,通过人性化管理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以人为本”,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思想意识上加强对学生的管理[3]。人性化管理需要建立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合理的、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管理方案,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学习时间,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
在高校中大学生的管理工作与教师的素质具有一定的关系,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仍然采用传统管理理念,没有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实际,仅仅流于形式,管理形式片面且单一,管理不严谨。目前,部分院校并没有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氛围,部分管理工作者还没有充分重视管理工作,思想体制不健全,导致大学生管理效果不理想。
新时代的师生关系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作为管理的主体,但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没有提升,反而是教师发挥着主体性作用。导致教师不能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得教师难以在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由于不同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存在个性化差异。部分高校在对大学生的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做到以人为本,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分层管理。目前,部分学生出现厌学、心理健康等问题,很多管理制度死板,学校管理理念落后,这些因素都不利于高校大学生管理水平的提高。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快速发展与变革的关键时期,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也比以往更加严格、深刻。而作为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辅导员对于学生的培养应该根据现实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在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具体而深入的管理。
例如,教师在进行管理工作时,要采取“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原则。教师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主要起到主导作用,而真正起到主要作用的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若想要更好地进行教学管理,促进学生有序发展,那么就需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加舒适、开放的成长条件,让学生更好地丰富自己,提升其自身的综合能力。当学生处于大学阶段时,教师应该充分为学生考虑,争取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让问题得到顺利地解决。同时,教师还需要时刻关注学生在当前阶段发展的状态,对学生的发展规律进行研究。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出发,更加科学地与实际调查研究时所得出的结论进行充分的比较,以便于对相关问题进行展开。若真的发现相关问题,且问题具有严重性后果,那么教师要在发现问题后进行针对性策略的制定,保证问题解决措施的可靠性,以便于对问题进行充分处理。教师还应该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将管理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上,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很好地对自我行为进行管理,但是这种管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须是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在一定限度内从事管理任务。通过让学生自主进行管理的方式,可以使得学生对管理行为更好地接受,同时这也有益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管理行为的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在教学管理中采取“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分析可以发现,教师对于学生的管理往往是刻板的,并没有很好地突出管理中人性化的特点。正是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行为存在着一定的障碍,才使得管理水平不能得到显著地提升,因此教师积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例如,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首先需要将学生看成是教育的主体,而并不是教育管理过程中的旁观者,让学生发挥出其主体的地位。教师在对学生管理时要将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这样才能使学生与教师的思想相统一,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程度逐渐加深。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十分有效,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充分的换位思考,那么教师才能够更加精准地对学生所看待不同事物的看法以及观点进行了解。若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因为时间、地点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沟通交流无法实现,那么教师还可以运用网络手段,通过现如今发展十分迅速的聊天软件与学生进行沟通,当学生在自己的空间或是朋友圈中发表动态时,教师可以适时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论,与学生一起对不同的事件进行分析,或者教师还可以通过表情来代指其所要表达的含义,这样可以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地拉进,这样可以很好地帮助教师,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帮助教师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教师如果不能直接与每一位学生进行联系,那么也可以与学生代表或者班干部进行联系,这样可以更加具体且有针对性的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而且还可以更加简单地获得学生的现实情况,帮助教师在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切实有效地解决学生所需要面对的基本问题。因此,只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得到更加紧密的发展,才可以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学管理,促进教学管理更好地进行实施。
在大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已经形成,因此在这一阶段的学生更加强烈地想要提升自己,而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则是可以对自身发展进行快速提升的关键因素。尤其表现在自身的学习以及生活中,学生更想要进行自我管理,所以针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对学生的根本需求进行一定程度的满足。
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管理意识做到有效地激发,让学生可以通过不同活动的管理,使自身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同时通过大量活动的管理经验,使得学生能够进一步增强自身管理的效率,更好地践行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借助课堂活动的形式,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训练,在活动举行之前先让学生从自身的角度以及其他的信息来源,对活动的策划进行有效的编写,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活动策划,教师需对活动策划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指导,可以使得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更加实际化的训练,若学生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出现问题,那么教师也可以及时解决问题,有效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活动的形式使得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全面的凸显,而教师不能忽略活动结束以后对学生进行的指导工作,活动结束以后教师要对活动进行总结,并对重点环节进行点评,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意识到活动中出现的基本问题,以及举办活动所带来的经验和教训,以便于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学生对于活动规划的过程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但这种自主性需在学校的宏观管理制度框架下进行,保证学生对活动的认识更加明确,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活动的有效性进行提升,以便于学生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更好地对自我的管理能力进行证明。
在大学生人性化与制度化的管理机制中,需要学校及教师不断地优化和完善管理方案和计划,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管理机制。除此之外,在大学生的管理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每位学生的日常行为及思想变化,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化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充分发挥制度化与人性化相融合的管理制度的优势,提升学生的自律能力,让学生愉快地接受学校的管理,提升高等院校大学生管理水平,促进学生群体全面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