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敏 马孟丽 姜宏苓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 .河北华北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进步世界瞩目,不仅是经济领域突飞猛进,科技信息领域所取得的进步同样巨大,正是因为科技信息的不断完善,我国迎来了信息时代。在这个全新的时代,掌握一个国家和相关部门的信息,就相当于掌握了这个国家和部门未来发展以及统筹管理的所有内容,也直接掌握了发展命脉。当今社会信息犯罪的概率明显上升,很多企业在不知不觉间被盗取机密信息从而走向破产,大数据时代带给我们的除了便捷的生活与办公之外,还有随时随地的隐藏危险,所以不管是事业单位的领导阶层还是普通工作人员都有义务保护自己单位的信息安全,对那些“见钱眼开”的泄密者应该严肃处理,必要时可以寻求法律帮助,以此来降低事业单位信息泄露的概率,保证事业单位的信息安全。另外,科技信息的进步以及人们办公形式的变化使得事业单位原来的保密审查制度不太能够应对现在形形色色的信息泄露情况,制度改革成了更加高效安全保护事业单位数据信息的重要方向。
从我国的社会结构来看,事业单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利益以及国家发展前景密切联系,难以分割也不能分割。对事业单位的信息进行审查保密就是对国家经济发展的维护,是保障国家资产增值的重要工作,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首先,事业单位的秘密信息是无数人夜以继日创新、研究、推演过无数遍的结晶,它融合了事业单位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智慧和汗水,也是国家所保护的重要知识内容,《民法总则》中将其列入到知识产权范畴,足见它的重要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这些信息属于国有资产,如果信息出现泄露或者被有心者利用,它的性质就显得非常严重,等同于违法甚至叛国。事业单位的本质其实是国家出资,国家或相关国家机构对事业单位进行直接或间接的管理与联系,也就是说事业单位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国家的调配和管理,有很多的经营管理信息都涉及到国家经济的相关内容,但同时事业单位又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面临市场竞争,承担很大的市场风险,所以并不是说事业单位由国家调配就可以安然无恙,如果出现一些纰漏就有可能被覆灭,而信息安全是保护事业单位平稳发展的一项重要前提。随着我国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商业秘密早已成为各行各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源,在这个过程中事业单位的商业秘密不能被保护,会使国有资产受到侵害,更有甚者可能会阻碍和影响我国经济市场的开拓和发展。总而言之事业单位保密审查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既能通过严防死守来防患于未然,又能通过严格的处罚措施警醒那些动了歪心思的人员。
随着我国科技信息的不断完善,办公生活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也愈发重视数据信息的安全性。首先,为此制定了很多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联合国家保密局、工商总局等国家机构共同印发了《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管理办法》,并且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积累相关的信息内容,从而不断进行改善和创新,以保证这一制度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统一。其次,对涉密信息系统进行了优化,并设置了资质许可相关制度,这一制度规定是国家保密局制定并颁布的《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这一制度同样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第三,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认证,它是由国家保密局、国防科工局、中央军委装备部联合商议并制定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认定办法》。最后,对涉密载体的维护和销毁,《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规定》中详细地说明了涉密载体的处理办法,国家保密局专门为此建立了保密技术服务中心,目的是对国家事业单位、国家机关提供国家秘密载体的维修和销毁服务。
在以往信息手段并没有那么先进的时候,数据信息往往都是纸质记录的,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文档的兴起提升了人们工作的效率,但是网络内容容易被不法分子窃取,从而影响到事业单位的信息安全和发展。现阶段事业单位保密意识淡薄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员工没有适应现阶段的工作模式,不能从内而外改变工作状态和工作意识,所以也很难认识到信息化平台下信息安全的问题,再加上很多事业单位员工对网络信息平台的运行机制并不了解,所以很难设定和操作相关的技术,可能会在信息化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一些细节的纰漏,从而存在事业单位商业机密泄露的危险。第二,现阶段很多事业单位并没有引入全新的网络信息技术和信息平台,导致有些员工设置了相关的信息安全保护机制,但是由于机器老化导致命令执行存在偏差,最终的结果就是事业单位中的一些重要信息泄露。总之事业单位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商业机密流出,要想防患于未然就得养成员工的保密意识,时时刻刻关注信息安全。
首先,在以往的保密法与实施条例中仅仅规定保密部门有保密审查的权利,并没有明确其中包括行政许可,这种范围不明、具体内容不明的制度规范在真正实行过程中或出现很多的问题,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所以相关的保密审查制度应该有所整改,提高审查制度的法律位阶,最好能够上升为部门规章甚至行政法规。其次,最好能够出台统一的保密审查办法,将平常事业单位的资质审查和普通审查均纳入其中。最后,就是我国经过长久的历史发展导致政治领域的结构十分复杂,很多机关、单位对涉密业务单位的审查标准并没有统一,这种存在差异的标准同样也为不法分子进行信息窃取和泄露提供了温床,而且往往保密审查工作只是涉密采购的一个环节,不管是规定的修改还是推广开展都应该很便捷。
我国社会情况比较复杂,很多情况下同一套审查制度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所有的情况,所以可以就灵活性展开研究。强度审查是灵活审查的主要内容之一,首先,其附属于其他主题和行政行为实施,但是它所产生的效应更加类似于资质许可的法律效果,有很好的灵活性,是可以推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和修改的重要审查模式。在平时的审查中相关部门可以依据当前的保密工作实际情况对个别行业进行类似的保密审查。比如,当下比较热门的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业,互联网是当今社会最常见也是与信息数据关联最多的行业,它的业务内容中很重要的一项便是对信息发布进行保密审查,这就要求互联网信息服务的从业人员要非常熟悉保密法的相关知识,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熟练运用。再者《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也比较详尽地讲解分析了互联网信息安全以及信息审查的相关要求,是建立健全“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前提。也就是说事业单位要想进行保密审查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就得先明确自身企业的属性和特点,并在国家的相关政策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改革,这样才能更加高效快捷地找到并制定出适合事业单位发展的保密审查制度。
事业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一点在于它是由国家出资并调配的企业,它本身的运行与国家经济有着很大的联系,属于国家直属资产,事业单位若出现机密泄露问题性质只会更加恶劣。完善保密审查制度对事业单位来说非常重要,首先,是要保护商业机密不外泄,事业单位仍然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场竞争被喻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实际的竞争会更激烈,所以保护事业单位的商业秘密不仅是对事业单位技术与经营管理信息的保护,也是对国家利益、市场发展的一种保护。正是因为事业单位保密工作的意义重大,所以它能够调用的势力,能够联合的组织也同样影响重大,事业单位的商业机密完全可以与企业经营和技术联系较为密切的机构或者国家相关部门合作,寻求国家以及法律的帮助,再加上《民法总则》中早已明确将商业秘密纳入了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事业单位不管是未雨绸缪还是杀鸡儆猴都有了足够的底气和效果。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事业单位建立起系统的商业秘密管理组织架构,将有力量、有权威的组织机构与自己单位进行绑定,提升单位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对机密窃取以及泄露者有很大的威慑作用,对保密与审查制度的优化很有帮助。一般来说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与科技成果管理是同一机构,这也就意味着事业单位的商业机密在以无形的状态被与之合作的企业保护,事业单位所需要做的就是充分了解与之合作的各个企业,与它们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从全局角度出发将这些合作企业进行整理联合,共同构成商业秘密管理组织框架的一部分。其次,商业机密的保护管理应该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永久性的工作,除了与合作企业之间的合作之外,还需要事业单位内部搭建一个以科研生产、经营、财务、法律、人力资源等业务为基础,相互之间分工协作又相互独立的信息机密保护管理系统。这一系统可以充分照顾到事业单位内部的任何一个部分,不管是生产研发过程中的基础信息以及设计信息,还是研发人员的思路分析,都会受到组织系统的监督,从源头开始进行每一步的监督与整改,以此来确保事业单位保密审查制度的严密性。最后,事业单位的工作机密与法律法规之间的密切联系,商业机密终究只是一个法律概念,而我国对于法律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再加上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安邦的基本方略,更加提升了法律在我国的地位,所以事业单位在完善保密审查制度改革的时候非常有必要与我国相关法律结合起来。在建立商业秘密组织架构的时候将商业秘密的范围、保密期限、人员工作范围与法律规定相联系,在与其它企业合作的时候,不管是合同的签订还是合作计划的制定都要在法律的保护下,尽可能降低商业秘密被外泄的风险,明确商业秘密被窃取甚至被侵害的后果和法律责任。此外,一旦商业秘密出现问题也要冷静应对,以法律机构为主,协助法律机构收集各部门的证据,通过司法手段及时遏制商业机密持续外泄的现象,并能够尽最大力度挽回企业产生的损失。
不管是国家保密委员机构成员还是事业单位保密相关工作的从业人员都需要了解和学习《国家秘密定密工作指导手册》加强各企业定密规范管理,提升事业单位发展和提升的安全性,并要明确各部门经理是部门保密工作的第一负责人。事业单位可以定期对保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提升,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以确保在平时的信息安全审查过程中他们能够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经验帮助企业扫清障碍。另外,每个员工在进入事业单位时都应该接受保密教育,由保密工作专业人员来讲解企业内部信息的划分,哪些可以对外分享,哪些必须严防死守,让每一个员工都了解到这个信息,以避免员工因好奇或者大意出现不可挽回的损失。同时还得改变原有在职人员对商业机密的不重视心理,很多员工并不认为自己能够掌握的信息有多重要,在交流中随口就说了出来,殊不知真正留意的人会从一言半语中推演出真正的商业机密,从而影响到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和管理,真正应了那句“祸从口出”。定密管理制度在事业单位不管是制定还是全面落实都有一定的难度,一方面是真正懂信息保密工作的人才太过稀少,另一方面是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比较稳定,导致员工缺乏勇于尝试、勇于创新的精神。所以事业单位还需要加强自身的企业文化影响力,通过考核的方式提升从业人员对保密以及审查工作的认识,更好地配合相关工作的开展,以此来保证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的企业机密包括公司经营发展决策中的秘密事项、人事决策中的秘密事项、专有技术及新生产技术、招标项目的标底、合作条件、贸易条件、重要的合同、客户和贸易渠道、企业非向公众公开的财务情况、银行账户和账号、其他董事会或总经理确定应当保守的企业秘密事项等。这些信息都是一般企业员工不应该了解的内容也是企业重点保护的内容,不管是以纸质的形式还是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企业都应该重点关注这些信息的安全。
事业单位的商业机密是关乎到整个单位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再加上事业单位与国家机构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在事业单位的商业机密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涉及国家机关的一些信息,这就更加提升了事业单位保密与审查制度改革优化的作用。商业机密是事业单位与同行竞争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创造价值的主要驱动力,事业单位在经济市场中既然得到了商业机密带来的收益,自然就应该承受市场激烈的竞争以及商业机密可能会被侵害的风险。对事业单位保密与审查制度进行改革优化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保证事业单位平稳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