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殿坤
大连国际马拉松赛自1987年第一届由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倡导并资助的大连万人国际马拉松赛开始,已先后获评“中国马拉松金牌赛事”、“中国马拉松最具传播影响力赛事”和“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赛事”等。如今,国际田联已经正式授予2020年第33届大连国际马拉松赛为“国际田联金标赛事”。这意味着此前已经获得中国田协金牌赛事的大连国际马拉松赛,正式迈入目前象征中国马拉松赛事最高等级的“双金俱乐部”。以往大连全程马拉松比赛路线为,由大连金石滩的沿海路线。从2017年改为在大连主城区路线,起点由大连东港商务区国际会议中心出发,沿人民路、中山路至半岛听涛附近折返,经星海广场、人民东路至东港商务区国际会议中心终点。项目设置有全程、半程、10公里、迷你、轮椅马拉松、家庭健身跑等。第33届大连国际马拉松赛的为了保证参赛质量,参赛人数初定为30000人,其中全马人数限为12000人,半马人数限为13000人,迷你马拉松人数限为5000人。1987年第一届马拉松男子全程最好成绩为日本选手新城薰跑出2小时20分钟5秒,女子全程最好成绩为意大利选手裴西跑出2小时53分2秒,目前大连马拉松男子全程记录为2012年肯尼亚选手麦瑟以2小时13分3秒,女子全程记录为河北选手王佳丽成绩为2小时26分12秒。
2.1.1 地理位子优越交通便利,海洋性气候适合开展长跑项目
大连是一座坐落在海边的城市,海边景色优美,海岸线绵长是辽宁省之最。是全国夏季旅游胜地,日照时间稳定气候宜人。在国内外马拉松举办城市中少有的具备滨海赛道。赛事举办城市的天气和气候条件对马拉松比赛具有很大影响,尤其在海洋性条件直接影响着马拉松运动员的体能消耗的快慢和比赛成绩的优劣。大连马拉松赛事都会在每年的5月份举行,为大连市的黄金气候季节,平均气温17.85℃,空气相对湿润,对运动员的体能消耗较小,保障马拉松运动员在激烈的竞赛中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另外,大连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无与伦比的区位优势。大连作为港口城市,海上交通便利,乘船山东需要6小时,到日本只需要3天。大连因其在维度上位于日本与韩国之间,很早就建立了非常发达的航空业作为参赛交通保障,飞往世界各地时间都相对缩短,避免旅途中给参赛者带来疲惫感。对于全国乃至世界的马拉松参赛选手出行参赛带来交通便利。
2.1.2 大连举办马拉松历史悠久,田径中长跑人才众多。
大连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已连续成功举办了32届国际马拉松赛,历史悠久在国内举办马拉松次数仅次于北京。大连马拉松赛事实行的是政府牵头、体育赛事公司负责运营、社会体育团体配合参与的模式来举办的。政府直接参与马拉松管理是保障各个部门间协调工作,保障整个马拉松赛事顺利进行的基础。通过政府宏观管理可以调动赛事所需的一切政府资源。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积累,大连国际马拉松赛竞技性和综合性得到了不断地提升,国际化程度已初具模型。同时,大连拥有优秀马拉松选手和强大的群众基础。中长跑项目一直是大连市的竞技优势项目,大连开展中长跑项目多年来,取得过骄人的成绩。王军霞、曲云霞、刘东等世界级长跑名将。在优秀运动员影响下,长跑运动群众基础非常好,当地民众经常进行长跑锻炼,民众参与马拉松热情高涨。目前在训练青少年160人,中长跑在辽宁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取得多枚中长跑金牌,现有爱尚跑团、星海跑团、海之星等大型跑团拥有会员量达到3万多人。每年自发组织大连地标马拉松跑、山地越野马拉松等众多比赛。这些马拉松长跑爱好者都将成为大连马拉松赛事的优势资源。
2.1.3 大连城市规划布局符合办赛要求,适合跑步的赛道众多
日新月异的大连城市与历史交相辉映,全国最著名的建筑要数那70多座的广场,和日俄时代的古老建筑。大连最近10年的城市规划证,明确要结合马拉松赛事的需求,特别是建设的马拉松赛道要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赛道尽量设计在平缓开阔的路面上,道路两边建筑风格迥异,让来自世界各地的马拉松跑者感受大连城市那百年的文化气息。如以马拉松赛道设计在圆形放射状的中山广场建筑群附近其中不乏哥特式和日俄时期的建筑等。还会途径南山旅游风情街附近,哪里有独特的日本风情建筑,道路两旁还种有樱花、银杏和槐树等,一到春秋时节美不胜收。在为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上,包括有12个特色体育广场,还有遍布大连的健身徒步木栈道,大连体育中心运动场等,特别是大连滨海路木栈道,由大连市政府投资建设,全长20.99公里,起自星海湾大桥,止于海之韵公园,为了方便跑步,木栈道设计宽窄适中,沿海而建。在跑步的同时也可以欣赏沿途风景,中间还设置了休息中心和观景平台,保证健身跑步者,在舒适的环境中享受跑步带来的快乐。
2.2.1 大连马拉松赛事运营管理滞后,缺乏专业运营管理人才
大连马拉松的办赛模式有历史延续性,赛事模式化严重缺乏创新,尤其在专门从事马拉松运营的公司很少的情况下,大多是聘请体育类综合赛事公司来运营,如大连国际体育、北京欧训体育文化有限公司等。在招商引资以及赛前与各个政府部门协调合作等方面,并没有合理及时的运行和管理马拉松赛事每个环节庞杂而繁琐的事情。而在组建马拉松组委会、马拉松报名与物品发放处时,大连马拉松组委会人员配置上,主要是抽调各个直属单位人员,临时组建而成。工作人员办赛经验参差不齐,分工不明确。对于马拉松品牌商业价值开发略显乏力。在进行马拉松赛事商业活动谈判时,缺乏对应专业人才。很多岗位上都是一人身兼数职,这就造成了很多工作进展缓慢,工作对接错误频出,工作计划朝令夕改的现象时有发生,给马拉松赛事整体运行带来很多困难,工作人员自身健康和情绪也面临着很大挑战。非专业运营马拉松的体育赛事公司也缺乏专业实战经验,很多重要岗位的管理者连马拉松管理基本知识都没有。近两届的赛事运营上合作的两家公司都是出现了与政府沟通不畅合作不愉快等情况。新时期马拉松赛事运营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如何保障把控竞技性和娱乐性相结合,延续民众的参与热度。如何保障赞助商持续的品牌推广,加强品牌宣传效果的问题上,在竞赛管理和人才招聘上依然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
2.2.2 马拉松赛事公共服务制度不健全,赛事运营周期内服务缺少人文关怀
大连马拉松组委会在赛事公共服务功能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完善,目前并没有进行系统的服务分层,没有形成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的服务网络,各部门马拉松赛事期间的具体分工也不明确。在服务保障体系方面,是大连马拉松赛事服务体系正常运行的基础,目前并没有建立有针对性的大连马拉松赛事公共体育赛事服务制度,对于面向赛事提供服务的各个部门的职能履行情况涉及到具体应该做的服务内容是拿不出具体方案来。在面向广大马拉松爱好者的参赛训练辅导方面,严重缺少为跑者提供免费服务的马拉松教练进行相关跑步训练指导服务,导致很多跑者因为得不到专业的跑步指导,造成不必要运动损伤。并没有做到足够的马拉松赛事规程相关知识宣传,比赛规则的学习,比赛的场地、日程和运动训练具体时间安排的讲解等。尤其缺乏对参赛者提供日常运动中涉及到的医务健康常识等方面服务,在马拉松参赛者日常训练中应该提供定期的运动医学课程培训和运动损伤处理与康复方法简介。保障每位参赛者在赛前都能有一个可以完成相应马拉松比赛的身体条件。参赛者也可以根据日常医务指导在比赛和训练中进行自我救助。赛事期间的交通向导服务方面,如何到准时顺畅的到达马拉松比赛现场,缺乏在赛前通过互联网平台通知在城市交通参赛路径以及赛场周围的交通状况的具体路径信息。
2.2.3 近些年大连的区域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民众对马拉松产品消费水平偏低
近些年,大连的综合竞争力严重不足,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城市居民收入普遍有所下降,导致对马拉松体育产品消费需求增量十分有限。大连GDP增长速度由2013年的17.3%下降到2019年的9.3%。总体的经济生态环境也会影响大连马拉松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地民众对于马拉松产品的消费能力,以及当地赞助商投资马拉松体育赛事,都需要当地经济繁荣的前提下。2015年以后多数赞助商企业偏向实物赞助,大连马拉松的现金赞助比例逐年下降,这与整个国内马拉松赞助市场相关品牌产品赛事期间销量和关注度并不高,影响整个马拉松赞助市场氛围不好热情不高有关。大连马拉松冠名赞助商大多也是一年一换的状态。当赞助品牌合作延续的性低时,对于赛事的长期稳定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根据大连马拉松赛事参赛者消费情况,可以看出马拉松跑者年均消费里,包括交通住宿在内的报名参赛为支出的最大项占40%,运动装备支出占39%,日常营养品消费占据19%,而训练培训付费方面仅占据2%,整体马拉松产品消费还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
2.3.1 大连马拉松赛事比赛承办单位与管理运营方式的逐渐转化
在大连市田径协会新一届理事会、监事会换届中,选举王军霞、曲云霞、刘东三位世界冠军进入协会理事会,奥运冠军王军霞全票当选大连市田径协会主席。过去大连马拉松的赛事管理方式基本上是政府宏观管理与体育赛事公司承办的结合型。目前大连马拉松的承办单位正在由体育赛事公司到大连田径运动协会的过渡中,大连市田径协会赛事管理人才众多且分工明确,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研究大连马拉松赛事的特色和亮点,制定完善的赛事运营方案,保障优质赞助商品牌与大连马拉松赛事签约。大连田径协会直接参与大连马拉松赛事管理,采用独立运行模式,遵循马拉松市场规律自负盈亏,避免传统政府运营方式中,涉及到体制内部官僚不良作风而影响办赛进程和工作质量。尤其是出现专业化马拉松市场运营难题时,可以有田径协会中的专业马拉松赛事经理人根据市场规律灵活解决。同时要可以防止体育赛事公司存在一定的社会责任不足的问题。逐渐由大连市田径协会直接管理马拉松具体运行时,可以避免过去政府管理层和聘请的体育赛事公司运行马拉松赛事的方案思路不一致的问题。保障大连马拉松赛事及拥有合理的资源配置和负责的公共服务体系,也为大连马拉松赛事经济收入提高保障。未来,大连田径协会将联合多家马拉松跑团,每年在大连各个区县举办多场小型马拉松长跑比赛,例如沙河口区跨海大桥健身跑、西岗区129纪念性长跑活动等。不断总结办赛经验,高新聘请马拉松赛事专业管理运营人才。未来达到可以独立运营大连马拉松赛事。
2.3.2 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影响大连马拉松运营各个环节
应用“互联网+”把互联网与大连马拉松传统赛事运行环节相互融合,在未来几年开发互联网相关马拉松产品、提升网络大数据处理技术、基础网上便民服务能力等深度融合。改变传统的马拉松赛事运行方式,通过“互联网+”开发大连马拉松赛事手机APP提升赛事服务效率。例如,在以前马拉松报名处只能依靠现场报名完成报名信息统计与整合。需要工作人员多,报名现场秩序差。办公效率低下,当手机APP多渠道网上马拉松报名系统得到应用和推广后。以前需要15天的工作量,5天就全部结束,而且数据准确而具有时效性。还可以应用“互联网+”开发马拉松官网上可以提供大连比赛场地附近的景点信息,网上预订酒店服务、参赛公交地铁线路提示,马拉松相关商品展示等一系列信息,产品更多的以信息的方式呈现,马拉松参赛者同时成为了媒介信息和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应用“互联网+”的商业民主化思维,既用户至上。网上好评变为有价值的资产。全国的马拉松跑者的评价在网络时代下,就显得格外的有分量,例如网上马拉松直播平台和马拉松参赛小视频在线实时播放,都会让全国甚至世界看到大连马拉松各个方面的服务质量和品牌效果。大家足不出户就可以对赛事服务做出各种评价,这也将影响到大连马拉松开发的相关产品的宣传。大连马拉松组委会可以应用“互联网+”在赛事期间通信、马拉松赞助商品购物、运动饮食、交通出行、商品交易、赛事运行大数据处理等办公软件上进行深度研发。“互联网+”大数据为大连政府运营马拉松赛事带来全新理念。即促进大连马拉松管理马拉松赛事的理念转型升级,逐渐学会对于网络大数据下,大连马拉松客户群体的具体数据分析,分析马拉松跑者的真实需求,采取对应的措施,根据网络上采集的马拉松相关数据提升自身管理大胆创新。将整个大连马拉松各个部门工作整合起来,方便依据具体实时马拉松参赛数据,相互沟通解决问题,提升工作效率。
2.4.1 国内马拉松市场竞争激烈,马拉松办赛资源稀缺。
目前,国内马拉松市场逐渐扩大,赛事密集度激增。存在办赛时间重叠,办赛项目越来越丰富等特点。据统计仅2018年全国就有一千多场马拉松比赛,比2015年新增五百个马拉松赛事,以去年五月的一周为例,平均每天全国范围内就有2场马拉松比赛,鉴于赛事一般会安排在双休日进行,更何况基本都集中在每周的周六、周日。赛事时间点高度集中情况下,大连马拉松的高水平运动员、媒体宣传、赞助商等资源稀缺度也有所上升,在近两年大连马拉松在邀请高水平国内外参赛者时出现邀请不到的现象。虽然大连马拉松每年的参与人数都有所增加,但新增的这部分跑者都是普通跑步爱好者,高水平参赛者资源仍然是处于稀缺状态。在各个层级的优秀大众媒体宣传资源也越来越稀缺,大连马拉松不得不面对全国马拉松市场的媒体资源竞争,特别是上央视直播,很多情况是花了直播的钱,结果赶上NBA直播变成马拉松录播。大大降低了宣传效果。当优秀媒体官方代表在选择直播大连马拉松赛事时也面临全国同一天十几场乃至数十场赛事的举办,这势必会分散单场赛事的收视率和关注度。在吸引大连马拉松赞助商方面,拿不出足以满足赞助商宣传效果的提案来。有赞助实力和愿望的商家本来就很有限,面对全国马拉松恳求式的拉赞助,赞助商提出合作的条件也就越来越苛刻,提供的赞助服务质量也是很难保证的,这些都给大连马拉松在后期运营是带来很大隐患。
2.4.2 举办马拉松赛事成本逐年提高,赛事运行财政总支出大于收入
根据大连马拉松赛事各项财政报告的统计,大连马拉松赛事的运营花费为1480万元左右而依靠赞助商和报名费的平均收入为760万元左右,实际举办大连马拉松赛事每年的资金缺口超过700万元。巨大的差额意味着,大连市政府需要通过财政补贴来填补这一缺口,根本无法实现盈利的预期。常常出现用当年收的办赛经费来付去年赛事欠款。由于国内马拉松比赛场次增多,实力雄厚的马拉松赞助商资源越来越稀少。导致大连马拉松赞助商每年都更换极不稳定。每届的赛事举办都将面临着缺乏足够的现金赞助来进行比赛的运营。在大连马拉松的比赛成本方面也是在逐年增加。尤其在央视马拉松赛事转播费上,仅此一项就花费500万元。此外,随着参赛人数的增加,同时为了提高赛事质量和服务标准不断地增加在租用计时系统和制作芯片号码布、提高比赛奖金额度、增强赛道物料搭建和起终点物料搭建安全系数、保障赛道沿途基本物资制作水平、稳定工作人员裁判员补贴、以及参赛运动员保险费等的预算都增长了几倍,使得大连马拉松办赛成本逐年递增。
首先,把机会和优势相结合处理,依靠大连马拉松内部优势去抓住外部机遇寻求快速发展,大连马拉松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办赛历史,优秀的群众基础等方面的优势,把握新时期大连田径协会的职能特点,规划管理层建设合理性,学习国外马拉松良好的运营方式方法。保障大连马拉松在新的承办单位更加科学合理化运行。为大连马拉松办赛经费提高保障。同时,加强大连与其他省内马拉松举办城市间的协作,大力发展区域马拉松多部门深度合作,形成马拉松赛事资源共享。应用“互联网+”开发更多线上销售马拉松产品的渠道,抢占马拉松市场份额,开拓出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
其次,把弱点和机会相结合处理,利用大连马拉松外部机遇来改进内部弱点来提高综合实力。加强马拉松管理人才的联合培养,通过年度举办多个惠民马拉松训练营,获得更多群众基础。把有关马拉松赛事资源使用情况进行系统而且精准的整理和反馈,在赛事具体操作中实现线上各部门同时进行交流沟通、及时掌握大连马拉松运营进展情况,出现的问题所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网络线上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加大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大量的马拉松跑者用户也可以在马拉松专属手机APP平台看到赛事筹备情况和实时进展。建立全年马拉松赛事服务体系绩效指标和评估方法,在APP手机用户端对大连马拉松赛事多方面监测与提出修改意见。
进而,把优势和威胁相结合处理,利用大连马拉松的赛事组织优势去避免或减轻外部威胁的打击。提高大连马拉松赛事服务质量,避免与全国优秀马拉松赛事针锋相对,可以适当的调整比赛时间,延长自身赛事筹备时间。保障大连马拉松赛事整体服务质量。发展全大连市马拉松体育旅游经济,保障大连马拉松赛事拥有雄厚的运营资金。完善大连市体育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体育服务综合治理能力,逐渐减少对政府资源的各方面依赖性,稳定自身赛事资源培养与积累。
最后,把弱点和威胁相结合处理,通过解决大连马拉松赛事内部发展存在的弱点,来回避外部环境威胁。与大连市政府创建马拉松金融机构。尝试把大连马拉松赛事资产证券化,常年开放马拉松招商窗口,积极推行马拉松众筹,以及赛事资源外租共享平台,合理利用分配有限资源。来扭转办赛经费紧张等情况,常年开设针对国际跑者赛事服务机构,经常组织国际马拉松爱好者参与马拉松相关赛事活动和知识讲座等。逐步增加大连国际马拉松高水平国际跑者的数量,从而引起国际赛事投资公司高度关注。吸引国外资金流入大连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