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玮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鼓励高职院校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就业带动就业,加强高校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尤其是针对高职院校而言,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实用性人才,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精通专业技能,在职业院校教育中,其宗旨是以实用为本,将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作为新时期发展的主力,高职院校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能力和实践技能,鼓励学生创业,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带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1]。在就业指导中,良好的创业思维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创业者通过创业知识的学习和激励,形成强烈的创业欲望。因此,在高职院校的培训和学习中,加强就业指导中的创业思维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新时期发展进程中,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核心在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动手能力,促进毕业生就业率,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能够匹配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学生和人才,并在就业指导开展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具备扎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保证学生同样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2]。高职院校作为我国主要高职业素质劳动者以及中级专业技能输出部门,在技术相关领域和生产服务相关领域,每年都会培养输出大批的一线岗位人才,这不仅是对高职院校在学生的技能培养上提出了新的需求,同时也对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和教学上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尤其是在新时期的发展下,更要顺应社会发展变化,在高职院校的师资配备、专业设置、教学实践和课程安排等各个环节中有所创新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革,高职院校应当结合科技改革的方向来变换自身的教学理念,并不断完善教学方式和手段,在教学上做到与时俱进。新时期的高职院校发展中,还应当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学生,加强他们的创业思维,从根本上深化改革教育,适应市场变化[3]。
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之间有着最本质的差异,其主要区别在于教学重点的差异性,高校教学注重科技与理论的创新,而高职院校更加注重技能,强调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实践发展,同时可以通过学生的自主创业实践进行检验,这是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最有效的检验方法,也是对高校人才输出的最有效检验方法。在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中,有效地将生产、教学和科研相结合,能够有效改善高职院校封闭教学、企业和工厂封闭生产的尴尬局面[4]。
在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发展形势中,就业结构化的矛盾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的就业压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占我国大学生就业率的比例较大,且高职院校就业率也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发展。新时期发展过程中,需要的不仅是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学生,更需要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扎实,思维活跃且观念新颖的学生,在就业指导中加强学生的创业思维培养对于学生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指导中,创业教育的关键之处在于学生意识的培养,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有着充分的了解,意识到当下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并锻炼学生的创业思维和创业实力,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大多以事务性工作为主,主要集中在专业认识、职业规划等,同样,就业指导教育的主要内容在于自我分析与自我探索,从新时期的发展现状来说,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在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尽管大多高校已经开设创业思维培养的相关课程,但在实际的就业指导中,关于创业思维的培养依然停留在单纯以自主创业者培养为目标的层面上,并且对创业思维的理解较为片面,大多将其理解为鼓励大学毕业后进行自主创业,在观念和意识上是有所误差的。从本质上分析,大学生创业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限制创业的因素众多,社会经验、资金资源以及家庭的阻碍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创业,这也是目前我国缺乏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学生进行创业思维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的重点,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将创业思维培养作为重点,不仅能够增加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从根本上改善自主创业难的现状。
除了上述提到的问题,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创业思维的培养,其思维培养模式的单一也是目前存在的问题,许多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指导主要是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而来,落实国家颁布的相关就业项目,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职场规划,让学生在就业时能有更多科学的规划。高职院校的职能部门主要分为教育教学以及学生管理,前者是管理学生的专业教育和政治教育,然而学生的就业创业则是属于学生管理部分,这也导致了就业创业指导与各个学科很难达到真正的结合。在高职的就业创业指导中,大多内容主要是倾向于求职技巧和职场问题,其中涉及的关于专业学科的内容较少,导致大多高职院校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职业特点不了解,也不清晰自己今后的工作方向,同时也导致许多学生丧失对自身专业的兴趣,不利于学生调整好自身的心态,从而降低了创业率和就业率。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除了前面提到的缺乏创新创业指导思维,以及没有结合学科实际进行创业指导外,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也是当前存在的问题。大多数院校没有与企业进行合作,单一地进行知识教学,而并未向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平台和场所,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起到了一定的阻碍。
创业思维培养的核心内容在于创新思维的培养,高职院校在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思维培养,对于就业指导中的创新能力锻炼,是有效运用个人学识、经验和专业技能等,并有机结合创新方法、知识、专业技能重新创造。尤其是在新时期发展下,更要抓住时代的契机,指导学生们培养改革创新的意识和勇气,从传统事物中跳脱,以更加新颖的心态去看待事物的发展。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和决策能力等,让每一个高职院校的学生都具备创业者的思维,这样更利于向国家输出优质人才。
要想顺应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思维和创业的能力,教师要具备这样的意识,并且在日常教育中将这样的意识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在日常生活中加强积累。其次,还需要结合当下的形势,激励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和创新思维。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应当为学生提供发挥创新创业的空间和场所,例如可以组织举办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模拟创业大赛,让学生模拟真实创业,在学习中得到锻炼。
当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逐渐与社会发展呈现出脱节的趋势,在高职院校师资团队中,也并未充分意识到创新创业对于学生培养的重要性,加上院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的匮乏,都会对学生的创业造成一定的阻碍。对此,高职院校应当不断借鉴成功院校的经验,不断加强师资团队力量建设,并大力开展校企联盟等多样化的培养方式,或是聘请社会上成功的管理者到学校传授经验;教师也应当同学生一样,深入到工厂和企业学习,并开设一些实际操作能力强且具有创业经验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社会应变能力。
从新时期的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注重就业指导中创业思维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创业的观念进行转变,让学生具有全新的创业意识和思维,在学习中积累实践经验,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综合人才的市场变化情况,对社会现状进行较好分析和思考。在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指导中的创业思维进行培养时,学校和社会都应当共同作出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平台,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