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江,李 萍,王建宏
(1.湖北文理学院 体育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2.湖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3.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课部,湖北 襄阳 44102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021年2月5日,教育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和《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作了部署安排。因此,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树立文化自信,对我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然而,近些年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的民俗体育文化似乎进入了一个死胡同。民间传承是自发组织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娱乐方式多元化,民俗体育自生自灭,外力根本无法控制;融入体育旅游市场,民俗体育几经变迁已成为迎合游客喜好的伪民俗;而政府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保护,也只能将民俗体育文化相关资料保存在博物馆,成为人们参观浏览的文化遗存,传承与发展收效甚微。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之路越走越窄,国家着急,专家焦虑,到底走向何方?成为当前人们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个难题,本文认为学校教育应该作为重点,尤其是高校教育来推动民俗体育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充分发挥高校教学优势传授学生民俗体育文化知识和技能,实现高校“一校一品”,这个带有半强制性教育方法或许能够改变当前民俗体育文化传承的困局。
将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依托于高校教育,尤其是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传承,可以充分发挥高校人力资源和场地设施等方面的教育优势,能够对民俗体育文化传承起到良好推动作用。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是高校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通识教育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辨别是非、沟通差异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上,传统文化教育是课程设置的重点,而传统文化又多以民俗文化教育为主。通过把民俗体育文化以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懂得民俗体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其中的深刻寓意,对于弘扬民俗文化,潜移默化地教育青年一代,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民俗体育是由一定民众所创造,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并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如节日、礼仪等等)之中的一种集体性、模式化、传统性、生活化的体育活动,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2]。近年来,由于受到西方以竞技为主的体育文化冲击,我国以民俗体育文化为代表的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式微,生存和发展空间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也仅限于以太极拳为代表的武术传承,内容上也是千篇一律,发展道路越走越窄。以舞龙舞狮、龙舟竞渡为代表民俗体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凝结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文化积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民俗体育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它更是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积累,是一个民族独立于世间的文化自信外在表现。通过将民俗体育文化融入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以室内民俗体育理论文化教学及室外民俗体育课堂活动的形式,将民俗体育文化传授给当代大学生,有助于强化民族认同和提高文化认同。让他们接受中华文化的洗礼,领悟华夏文明的内涵,增强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涵盖着许多方面的内容,包括人文社科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科技文化知识等,各高校随着社会的发展都在与时俱进地进行着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复旦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了六个基本模块:古典和历史课程及文化遗产、哲学智慧和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和信仰、科学技术进步和科学精神、保护环境和生命、艺术创作和审美经验课程模块[3]。从中可以看出,复旦大学是将文化遗产通识教育放在第一位,凸显其重要的教育价值。而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就属于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民俗体育文化融入大学生通识教育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多数高校在修订新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强调,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坚持全面培养的原则,要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精神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培养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可见,将民俗体育文化融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可以进一步优化了课程教育内容,打破通识教育只重视科学技术教学的单一格局,改变了民俗体育文化教育被忽视的局面,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提升大学生人性和情感的品位,达到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当今社会,在广大学生的体育世界里面,充斥着NBA、英超联赛、德甲联赛、温布尔登网球赛等。在日常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也还是以西方竞技性运动项目为主,如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教学之外,学生喜爱的也是一些蹦极、跑酷等西方惊险刺激性项目。虽然有一些传统体育项目,也还是引进国外的跆拳道、自由搏击等项目。这些活动给年轻一代养成了争强好胜、斗狠逞勇的习性,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而且,在这些以西方竞技运动为主的体育项目,在教学中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为这些项目的开展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及一定的基本功,在体育课堂上经常看到只有一些基础较好的同学在进行练习,而其他的同学则在一旁玩手机或聊天等。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也只是一些个人田径类竞技类项目,参加者寥寥无几,观众席上也是门可罗雀。有些学生甚至利用学校开运动会的两天时间,加上周六周日,变相成为一个小长假。这与学校开展运动会的初衷大相径庭,值得人们反思。而民俗体育项目具有趣味性、传统性、生活性、集体性等特点,且对场地设施要求不高,适合大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因此,将一些普及程度较高的民俗体育项目如舞龙舞狮、毽球、高跷、拔河、抢花炮、射箭等纳入大学生体育通识教育选修课,丰富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民俗体育热情,拓宽大学生体育锻炼项目的种类和数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加深了大学生对民俗体育文化的认识,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给高校体育教学注入新的特色与活力。
民俗体育文化是一定时期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体现,是现代竞技体育的萌芽,也是民族文化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沃土。毫无疑问,民俗体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独特表征。千百年来,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俗体育文化之所以能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民俗体育文化内聚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和精神脉络[4]。因而,传承和弘扬民俗体育文化,培养民族精神,树立文化自信,一直是新时代党中央建设文化强国的基本国策。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2018 年,教育部长陈宝生在两会发言中讲到:“近年来,教育部正大力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将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作为铸魂工程和固本工程来抓。其中,在新编教材中加入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更加注重传统教师的培养以及建设校园特色文化都是今后发展的重点”。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强调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认真梳理武术、摔跤、棋类、射艺、龙舟、毽球、五禽操、舞龙舞狮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学校体育教学。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优化、弘扬和培育了民俗体育文化生成的空间场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高校将民俗传统体育文化引进大学课堂的积极性。通过将民俗体育文化融入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培养民族精神,树立文化自信。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文化中的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在一些大学生心中滋生漫延。个别大学生穿衣要穿耐克牌、过节要过圣诞节、手机要用苹果牌等,给现代高校德育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我们在反思和探索对当今大学生如何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大家总是不约而同地想起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其中就包含民俗传统文化教育。民俗体育文化蕴含着人生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及社会审美观,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承载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民族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具有极强伦理道德教育意义。如舞龙舞狮、龙舟竞渡活动,要求参与者团结一致、齐心齐力,培养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土家族的“爬刀梯”活动,培养人们的勇敢、顽强精神;纳西族的“东巴跳”及苗族的“端公舞”,模仿祖先生产生活,引导人们怀念先祖、不忘辛劳。民俗体育文化这种伦理思想就是一种社会调节器,可以协调人们的社会关系,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维护社会和谐,打造文明校园。同时,民俗体育文化来源于生活,传承于民间,具有浓郁的地方性、民族性和群众参与性等特点。民俗体育活动贴近生活,种类繁多。对人的身体素质要求比较低,动作简单易学,生动有趣。对场地器材要求也不高,可以在露天或室内等地方开展。因此,充分利用民俗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功能的优势及自身特点,将其融入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塑造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杨叔子先生指出,一所现代化的大学,必须具有一个很高的文化品位,构筑一个富有活力的高尚的文化生态环境,形成一个朝气蓬勃的浓厚的学术氛围,充满着求真的科学精神与求善的人文精神,教育人、启迪人、感染人、引导人,充满着对人的终极关怀,充分调动人主体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滋养着优秀人才的成长[5]。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文化传播的主阵地,可以使大学生获得知识教育、受到文化启迪。民俗体育文化要想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就必须紧紧依靠大学教育来实现。学校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可控性,能弥补民俗体育在自然发展中受客观因素影响所产生的继承、传播、发展的困难[6]。大学具有充足的教育资源,能够使民俗体育文化得到较好的传播与发展。首先,大学拥有大量的知识分子群体,其中有一部分就是专门研究民俗文化的专家、学者。他们通过科学研究,撰写高水平的论文及专著,深入探究民俗体育文化内涵。并通过民俗体育文化课程建设,将民俗体育文化直接传播给大学生,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其次,大学生具有一定的鉴赏和识别能力,对接受新事物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他们在接受民俗体育文化教育的同时,能够自觉地对民俗体育文化进行甄别,吸收民俗体育文化的精髓,接受民俗体育文化的熏陶,培养自己的民族精神,树立文化自信。最后,高校拥有充足的场地设施,完备的体育教学体系,便于民俗体育文化的顺利开展。通过民俗体育课堂教学,传授学生民俗体育技能。通过橱窗海报,宣传民俗体育文化。可见,高校具有众多的资源优势,能够使民俗体育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拓宽大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完善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近20年来,国家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政策的实施,要求传统文化进社区、进学校,力图促进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快速发展,但由于其发展定位不准,目标不明,造成民俗体育文化传承总是不温不火,没有达到党和国家希望看到的局面。民俗体育文化是一种基层民间文化,依附于人们日常的生产劳动、信仰崇拜、岁时节令、婚丧礼仪等活动之中。这种文化虽然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审美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但在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安排中绝不能喧宾夺主,过分地强调自身文化价值。要充分发挥自己特有的文化优势,摆正自己的位置,要认识到自己只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文化传播的“双赢”。在民俗体育文化通识教育选修理论教学中,要抓住民俗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大力宣传民俗体育文化的伦理道德,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民俗体育课程室外教学中,要认识到并不是所有民俗体育活动都适合大学生体育教学,要选择真正符合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民俗体育项目,如毽球、藤球、脚斗士、舞龙舞狮等。让大学生在练习民俗体育活动中既受到传统文化的洗礼,又增强了自身体质。另外,切忌把民俗体育文化功利性地带入校园,为了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或刻意创建特色校园文化,抛弃了民俗体育文化的本质属性,让民俗体育活动沦为一种纯粹的表演工具。同时,也不能盲目地为了培养“文化传人”,强行地将不合适的民俗体育文化融入大学通识教育体系。这种形式主义行为就是民俗体育文化定位不准,不符合客观实际,严重影响民俗体育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播与发展。因此,民俗体育文化进入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不能一蹴而就,要定位准确,科学安排,循序渐进。
从传播学的角度讲,受众对待一个事物的接受可能有一个如下的心理过程,那就是从认知到认同,从认同到信念,再从信念到忠诚[7]。长期以来,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缓慢,究其根源的主要在于民俗体育理论知识教育的欠缺,造成人们对民族体育理论的无知,缺乏参与热情。理论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相互联系的,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必然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对某项民俗体育活动的相关理论知识有所了解,人们才会在参与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如果对一项活动的文化起源、传承背景、宗教信仰等不了解,练习者在活动中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从内心深处是无法对其产生兴趣的。因此,要重视对民俗体育文化理论知识的传授,将民俗体育理论课程融入到大学生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之中,要让学生了解图腾信仰、祖先崇拜、万物有灵等相关文化知识,加深对民俗体育项目的理解,从内心深处觉得练习民俗体育项目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如对龙文化的学习,掌握龙图腾的文化意蕴,感受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的深刻内涵。这样,就会主动参与到民俗体育文化传播中来。同时,要加大民俗体育文化的理论研究,构建适合民俗体育课程理论的教学体系,制定适龄阶段青少年学习的民俗体育课程标准,加强民俗体育理论学科建设,开发民俗体育课程理论资源,将民俗体育文化逐步融入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之中。
我国传统的德育多强调道德的知识性,常常把德育简单地视为道德知识的传授与评价,而对道德认知如何形成身体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行为习惯重视不足,往往导致知与行两张皮的弊端[8]。可见,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仅仅停留在理论教育上是不够的,还需要充分利用传统体育活动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民俗体育文化来源于民间,是远古居民在农耕社会日常生产生活中形成并传承下来的,具有强烈的伦理道德教育优势,适合于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民俗体育文化流传至今已拥有千年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表演形式,具有严格的活动仪式,成为人们节庆假日喜闻乐见的活动项目。但并不是所有的民俗体育项目都适合于高校体育教学,只有那些适合高校教学特点及符合高校场地设施条件的民俗体育项目才能进入高校课程教学。首先,民俗体育项目的选择要与现代竞技体育教学模式相兼容。在思想上要克服高校长期形成的现代奥林匹克竞技体育教育观念,拓展民俗体育文化教育空间,充分发挥民俗体育活动的竞技功能,使民俗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相融合。其次,民俗体育项目的选择要符合高校场地设施条件的限制。由于民俗体育项目种类繁多,所需要的练习场地及器材也千差万别,虽然多数项目对场地器材等条件要求不高,但仍然有些项目不适合在高校普遍开展。如龙舟竞渡项目,这项活动需要宽广的水域条件,而目前多数大学是达不到要求的,只能以校运动队的形式在校外特定水域进行练习。最后,民俗体育项目选择要符合不同学生的个性需要。可以根据民俗体育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开展多种民俗体育项目,供广大学生进行选择。如喜欢娱乐类的同学,可以选择花棍舞、秧歌舞等;喜欢竞技类的同学,可以选择脚斗士、毽球对抗等;喜欢表演类的同学,可以选择舞龙、舞狮等。因此,高校民俗体育项目的选择,一定要符合高校教学及大学生的身心特点,自然地融入高校通识教育体系之中。
现在流行一种说法,对民俗体育文化的现代化改造就是要删除“原生态土文化”的相关内容,使民俗体育活动科学化、潮流化。针对这种观点,已经有专家提出了质疑。民俗体育活动中的一些祭祀仪式活动,是对祖先的一种怀念与敬仰,是一种中华民族血脉的传承,是维系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纽带。所以,对一些信仰崇拜的“原生态土文化”不能一概而论,片面地说成是封建迷信,认为都是糟粕文化。有的甚至盲目地进行改造或摒弃,其结果造成老百姓的不认可,拒绝参与,沦为一名漠不关心的看客,使民俗体育文化传承逐渐衰弱。相反,恰恰是这些被认为的“土文化”,正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传承的根基,需要我们一代代传承下去的,如炎黄子孙的祖先祭祀文化、龙图腾的华夏文明崇拜等。这些保留在现代人记忆中、话语中、行动中的文化心理、民族精神,正是民俗体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真正被肯定的、有生命力的内容,它们往往存在于民俗体育文化所生存的本土场域之中。因此,民俗体育融入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实际上就是要使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进入民俗体育文化的本土场域之中。如宜昌地区的高校可以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加入屈原与龙舟的内容,引导同学们参与每年的端午龙舟竞渡活动并书写活动体验心得;而恩施地区的高校则可以借助土司城和土家女儿城中的民俗博物馆,在通识教育课程中传承土家族文化等。这样,通过本土性民俗体育仪式活动,使学生体验思念祖先的辛劳、勇敢的文化心理,在祭拜共同祖先的仪式中形成统一的文化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作用。当然,民俗体育文化中的一些反人类、泯灭人性的陋习是需要扬弃的,如高山族的猎人头祭祀民俗体育活动,可选择用其他物品所代替,如藤球等。因而同时也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与宣传,引导大学生对民俗体育文化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理性地对待民俗体育中所谓的“土文化”,去伪存真,保留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基因。
民俗传统体育文化融入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最终还是需要通过教师引导与学生参与来实现。就目前而言,承担高校民俗体育文化教学的主要有外聘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及本校部分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这两类教师都存在各自的缺陷。体育教师承担民俗体育文化教学,由于没有经过专门的民俗体育技术培训,不具备民俗体育扎实的基本功,对民俗体育技能也是一知半解,多数以武术教师兼任,教学中难免不到位,严重影响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而传承人担任民俗体育教师,虽然民俗体育技能传授不存在问题,学生也十分喜欢,但由于传承人没有接受专门的师范教育培训,在教学方法及组织上基本上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为主,大班教学经验不足,在一定程度也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对这两类教师都要进行专门的培训。而在学生层面,由于民俗传统体育通常被视为一种身体语言,民俗体育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都需要通过身体实践才能得以表达。通过身体仪式教育,民俗体育文化中有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际交往的方式、民族文化记忆与心理等等都在学生的切身参与中得以传承。所以,将民俗体育融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赓续文化血脉、培育文化自信的关键在于使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民俗体育身体实践,习得民俗体育技艺,培养勇敢、坚韧的意志品质,传承各民族、各地区的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民俗体育的价值回归。
在高校民俗传统体育文化教学中,有相当多的教师没有教材,尤其是民俗体育技能教学。教师们认为,只要传授学生民俗体育技能就行,对民俗体育理论知识可有可无。教师们上课基本上就是靠自己的一些经验来进行教学,无成套的课程教学体系,讲授随意性大。一些自编的民俗体育教学大纲,也只是教师与传承人临时合作编写,文中只有民俗体育技术图片及简单介绍,相关的民俗体育项目起源、文化意蕴、社会价值、传承现状等理论知识都被省略掉了。而教材是教师进行标准化教学的重要载体,直接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要组织教育学者、民俗体育专家、体育教师、民俗体育传承人等,依据国家制定的新课程标准,结合民俗体育文化课程资源特点,编写民俗体育特色教材。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可分为娱乐游戏类课程资源、健步体能类课程资源、竞速体能类课程资源、角力体能类课程资源、操舞表演类课程资源、杂耍表演类课程资源六类[9]。充分利用这六种课程资源,编写适合大学教学的标准化教材。教材中不仅要有民俗体育项目练习的方式、方法,还要有“民俗体育文化故事”。中国民俗体育文化的源起与发展通常与中国神话传说、中国故事息息相关。如端午龙舟与屈原投江的故事,就是民俗体育与中国故事相融合的典范。端午龙舟与屈原投江,既是传统民俗的文化表征,是人们集体记忆的载体,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是培育民族自信、弘扬爱国主义的有力践行。更重要的是,民俗体育文化中的中国故事,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的全面展示,还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感情、有温度、有色彩的崭新诠释[10]。因此,在通识教育课程中抓好民俗体育文化教材建设,讲好民俗体育文化故事,可以有效提高民俗体育文化的亲和力,让学生在民俗体育文化课程学习中培育文化自信。
总之,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铸牢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基础,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的认知和弘扬。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高校的本职功能和最终责任,将民俗传统体育文化融入高校通识课程教学体系,通过课堂理论教学、课外实践活动、节日庆典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在民俗体育活动的切身实践中产生文化认同、感悟民族精神、体验民族心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爱国情怀,提高民族凝聚力,树立文化自信,还可以推动民俗体育在青少年学生中的文脉传承,维护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发展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