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飞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传统武术遵循的道德规范就是家国情怀,换言之高效学习武术能够磨练学生的家国意志,道德情怀,通过武术教育传授大学生保护祖国、唤醒学生的爱国情怀,有很重要的意义。传统武术在发展过程当中重视内外兼修,也就是说不仅重视身体的练习,更重视品格的打磨。新时期,独生子女居多,学生的意志缺乏打磨,从一定程度上讲,学生在温室当中成长起来,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导致学生在走出社会之后面临很多问题,而高校设立武术课程能够打磨学生的意志,锻炼学生的品性,丰富学生的生活,能够为学生毕业以后投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在精神上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因此,一直以来被人们所推崇,这些精神内涵可以促进学习武术的学生形成高尚的品格。中国武术本质上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在中国的武术当中,每一个招式都有深刻的美学内涵,以中国的武侠文化为例,其动作拥有美学内涵、哲学趣味,这些能够让学生提起很大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流行的“金庸”“武侠”以及古龙文学等作品,他们创作了一个武侠世界,得到无数人的景仰。高校在开展武术教学的时候可用积极的方式塑造学生的品格,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武术文化在哲学医学,美学等方面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武术的发展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相互融合、相互碰撞的过程,学生学习武术理论知识的时候,可增强民族责任感与文化感。
学习武术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道德知识,在学生未来的发展当中,要考虑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为学生进入社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拥有强烈的道德意识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作出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武术文化也在不断演进,传统的三纲五常等精神已经被时代所淘汰,高校在开设传统武术课程的时候,一定要具备宽容、容纳精神,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学,能够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展示出更好的风尚,从而提升社会道德的培养。[2]
我国高校尚没有全部设立武术学习课程专业训练场馆,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学校学生基本上都是在户外训练,没有专门的场地,在必要的情况下还会向相关的学校借用场地。在实际的武术训练过程中,学生能够看到其他同学的动作,但是无法看到本身的动作,也就不能看到教学效果,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在别的训练场学习,学习武术的学生很容易被别的同学吸引注意力,但是由于高校学习设施不够完善,学生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随着国家的发展,武术在国际上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跆拳道等课程的出现,让武术学习越来越边缘化。
高校虽然开设武术课程,但是武术教师并不是专业的武术教师,教师能够将一些武术技术动作传授给学生,但是除此之外,武术理论知识文化内涵的被抛弃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不能将精髓传递给学生,导致学生在学习武术的过程当中出现一些教师讲授,但是学生理解能力差的情况,学生对动作要领往往只是硬性记忆,无法运用在实际当中,导致武术教学枯燥。
高校学生一部分能够景仰武术的世界,但是一部分学生对武术的认识不足,很大部分上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兴趣很低。[3]因为没有认识到武术的价值,而且也不够重视武术的作用,再加上一些学生对武术的理解存在偏差,甚至认为有的学生爱好武术是因为兴趣使然,并没有和更大的价值取向挂钩,再加上当前高校设置的武术课程并不多,只会对一些简单动作,比如太极拳、救生动作等进行教学,导致学生不能理解武术文化价值,也很难对武术学习存在兴趣。
高校学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武术专业,在武术动作娴熟规范的同时,还需要参与到实践训练当中,能够在学生学习的时候展示出规范的武术动作,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讲解武术动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和教师之间搭建起沟通交流的平台,降低学习武术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具有家国情怀以及重要的武术影视剧以及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对学生进行教学,然后让学生存在对武术的兴趣,在不断的学习过程当中认识到武术文化的重要性,然后建立起高效独特的武术文化,促进高校学生的文化教学。
武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根据实际状况制定相关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来制定相关的学习计划。比如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别的学校学生学习武术的过程,同时根据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还可以举办武术知识竞赛活动,在不同的高校之间开展武术竞技学习活动。通过各种开发的武术学习形式让学生快速了解武术的知识,同时尽快掌握相关的能力。在这个过程当中要让学生重点领悟武术文化的价值,同时还可以对每个动作和技巧进行重点讲学,要求学生快速掌握其中的技巧,同时与别的体育项目相融合,从而保证武术教学的实用性。
高校在进行武术教学、宣传武术文化的重要性的时候,应该充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高校上层领导对武术理论知识、武术文化、武术背景有详细的了解和充分的认识,然后基于对武术学习的重视,开展武术训练,从而积极在学校内部建设起武术场馆,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生学习武术提供场地。同时这种方式还能够让学生对武术学习存在兴趣,同时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还需要教师队伍质量的提升,高校需要对教师队伍进行严格的把控,保证教师的教学水平,高校应该根据当前的学习状况改善,还可以运用积极的手段增加辅助教材,健全配套设施,为学生的学习建立更加完善的训练场所,了解教师与学生学习的特征,制定出合理的课程,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从而促进高校武术文化学习的开展。[4]
武术课程学习的支撑点就是教材的运用,就编写出合理的武术教材,才能够体现武术理论学习,保证高校武术学习的质量,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武术的爱好。因此,教育部门需要重视对武术课程教材的开发,高校武术教师还需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将武术学习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同时还可以与相关的武术俱乐部进行结合,制定舒服和高效状况的学习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