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概能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宜昌 湖北 443002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武术文化是一种将文化、哲学、医学等融为一体的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西方文化仍然是主导世界的霸权文化,要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推动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尤为重要。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因子,内容丰富、内涵深邃,是维系民族的根和魂。当中国文化和中国武术与西方文化和西方体育在价值去向上相悖时,它追求的是一种“和合”“和谐”思想,它倡导人们通过武术学习来感受民族文化魅力,德艺双馨精神境界的获得;去除浮躁、追求君子文化和哲学体验,从而有效的加强群众对民族归属的自觉认知。
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浮躁的社会环境影响,使得人们日益追捧健康的生活习惯,注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健康和谐,尤其是对心理的健康更加看重,更加讲究内心与外在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随着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保护的开展,居民对于传统武术项目有了更多的了解,社会复古风潮也体现在体育领域,对体育的“复古”“恋旧”也逐渐成为一部分人追究的时尚潮流。传统武术作为中华大地上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追捧。而且就目前的人而言,他们的生活或多或少的面临各种各样的生活或学习压力,很容易犯上情绪病导致身体不适。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民族体育走向群众是历史必然。而民族体育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项目,有着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所讲究的心静自然,在不知不觉的发展过程中,成了引领健康潮流的运动项目。
传统武术的产生、传承和发展都依托于中华民族的土壤,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它孕育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厚的土壤中,倡导“天人和一”“生命整体观”等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人体内在和谐的理念。随着传统武术推广普及的深入,传统武术传播步伐的加快,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国际性、全国性展示和比赛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为群众搭建了交流平台,营造了社会和谐氛围,提高了文化开放水平,而且也为中华优秀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搭建了桥梁。从“无拳无勇,无德无拳”“文以观心,武以观德”“未曾学艺先学德,未曾习武先习德”这些武术谚语中也能看到习武之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重视礼仪的大众心理,因此,通过构建传统武术文化不仅可以维护社会稳定,也为地区经济发展和人们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并改善大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完善了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
自古以来,宜昌地区就是鄂西、湘西北和川东一带的重要交通枢纽,来来往往人口众多各异,也形成了武术种类和流派的多样性,流传的主要拳种有太极拳、鱼门拳、洪门拳、字门拳、燕青拳、板凳拳、鹿步梅花桩等。而现今人们习练的武术主要是太极拳和健身气功,其他拳种武术人口稀少,宜昌武术文化的多样性打破,也亟待武术文化建设的研究和深入。通过文献检索、走访宜昌相关武术管理部门发现:对于传统武术文化建设的研究甚少,涉及的内容杂乱分散而不成体系,不能有效指导宜昌传统武术文化建设体系的形成。此外,各个社会参与主体也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传统武术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具体表现为传统武术文化建设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没有提出建设传统武术文化的计划和举措;学校、社区、医疗机构等对传统武术文化建设的认知和积极性不够;而通常作为执行部门的宜昌市武术协会在资金、人力和制度方面缺乏相应保障,致使整个社会对传统武术文化建设主体意识水平较低。
通过学校的传统武术文化建设,不仅能给学校体育带来生机、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让学生较好的体验有民族特色的地域特色的民族武术文化,体验传统武术和文化符号带来的乐趣,进而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在学校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传统武术文化。武术在学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从1961年全国中小学第一部教学纲领的诞生到2010年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关于推广实施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的通知》,再到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计划》要求相关部门加强武术段位制在中小学的推广和普及这三个阶段,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来在中小学发展民族传统武术,可武术在中小学所处境地略显尴尬,表面光鲜,实则逐渐被人们边缘化。宜昌城区中小学体育课很少涉及武术内容,中小学大课间活动也鲜有武术的影子,更谈不上传统武术文化在中小学的建设得到学校足够的认识。纵然传统武术具有健身性、娱乐性、观赏性,具有独特的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特征,讲究天人合一的养生哲学、以人为本的体育观,项目繁多、内容丰富、运动形式多样,且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2]但传统武术文化建设在宜昌中小学、甚至大学大专院校也地位薄弱,不同地区、不同教育阶段都存在制度不健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内容结构陈旧,缺乏针对性等主要问题。
自2016国家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宜昌也相应国家号召相继出台了相关文件将健康放在战略地位, 围绕提高居民健康素质提出了完善居民建身公共服务体系;通过建设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增设社区健身器材,鼓励居民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来普及健康文化和健康生活。传统武术文化在社区的健身离不开深厚的开展氛围以及广范的群众参与,宜昌传统武术在社区的开展人群主要为老年人群众及中年人待业者,参与人群相对单一,比例不协调,吸收的年轻人较少,发展动力薄弱,究其原因:青年人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的动机具有较强的趋利性和跟风性,社区传统武术主要开展人群为老年人,年轻人潜意识的认为传统武术锻炼是一项老年人体育锻炼项目,加之现在健身运动的招募手段多样,而传统武术的组织者由于价值观和武术精神使然,很难影响到零基础的普通群众,致使传统武术习练人群注入新鲜血液较少,传统武术文化在社区的建设后劲不足。
首先,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传统武术文化的认识逐步加深。在紧跟身带发展步伐的基础上,传统武术需勇于创新和改革,让传统武术文化的开发推广融入现在时尚元素,将传统武术文化建设成宜昌极具特色的高品质运动文化;打造高品质的运动文化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认识传统武术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打造多元参与的格局。
其次,通过健全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工作机制,以提高市民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作为推进宜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统筹规划、全力推进传统武术文化建设的步伐,以提高传统武术文化的软实力为基本目标,为宜昌传统武术文化建设主体即学校、社区、基层医疗机构等提供政策、人力与资金方面的保障,达到实现传统武术文化建设助力“健康宜昌”的目的。
最后,要鼓励和扶持社区和个体积极参加,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充分了解社区居民的武术文化需求,只有了解了群众的需求,才能结合社区居民和文化需求开展相应的传统武术活动,从而使人们在传统武术文化方面的诉求得到满足。传统武术文化在社区的建设不仅提高了居民的参与度和参与面,也培养了居民道德水平和法治意识,进而推动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
回溯历史,传统武术和中医作为传统文化的两朵奇葩,以朴素自然的古代哲学为基础,同根同源、共生融合,诠释了传统体育与传统医学融合的文化典范。[3]传统武术讲究刚柔并济、阴阳平衡之道,以内为纲,修身养性;中医证型分阴阳,五脏配五行来对诊问症,两者在技法上协同,共生共进。[4]传统武术很多拳术以人体脏腑肌理来创编功法动作,如武术中的八段锦、五禽戏等导引吐纳术无不体现人体脏腑的锻炼,从而养气血生力气,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在基层医疗机构,通过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主体作用来加强武医融合,使武术和医疗目的的同一性贯穿于防范和诊治的全过程,来推动传统武术文化在基层医疗结构的建设。在“健康宜昌”过程中,市民的健康不只要依靠医学的进步,还可以通过民族传统武术文化建设,促进传统武术的开展,加强医武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发挥其综合价值和多元功能。传统武术注重内外兼修,术德并重。传统武术的技术技能是它的外在形式,其文化内涵意义深远值得深究,它蕴含的传统文化、攻防技术精髓、尊师重道、敢于拼搏的良好品质和坚毅的民族精神教育。纵观学校教育,体育课的重点主要是技术教学,对于体育的内涵和文化教育内容少,而传统武术在中小学更是处于尴尬之地,要发展学校武术,首先应该积极开展武术进校园,以学生为主体,转变学校武术发展思路,开展有趣的传统武术文化和技术相结合的课程,创新和改进学校武术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将武术文化和技术生动化以提高学生兴趣。
社区是体现现代社会“以人为本”价值观的载体,是调节和维系社会秩序的基层单位。[5]社区体育以其独特的多样性和开放性被不少人接受和关注,成为一些人满足体育需求的主要途径。由于大众对于武术的认识呈分化状态,年轻人认为武术是能打的快速刺激的现代体育项目,中老年却认为武术是一种舒缓的有利身心健康的养生项目;根据不同人群对传统武术文化的不同需求,立足社区组织,积极组织宜昌市武术协会武术健身指导员定期在社区开展不同种类的武术推广和学习活动积极提升传统武术在青年群众中的活力,努力吸收青年群众,使社区武术焕发出新的活力。另外,可以依托三峡大学体育学院的资源优势,凭借三峡大学体育学院优秀的武术教研科研团队进行社区武术发展策略研究,积极打通高校和社区的通道,让三峡大学体育学院的武术专项的学生走进社区成为新型武术文化人才助力社区武术文化的发展。再次,要加强社区传统武术发展政策的制定和人才储备方案,为社区传统武术的稳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推动传统武术文化的建设。
传统武术文化建设历程,无不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传统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构件,在“健康宜昌”过程中,市民的健康不光要依靠医学的进步,还可以通过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建设,促进传统武术的开展,加强医武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发挥其综合价值和多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