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伊庄镇洪山小学 付亚男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冯骥才先生在《珍珠鸟》的文末由衷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喟,令这篇生活情味浓郁的《珍珠鸟》变得更加光彩照人。冯先生的文章语言精练,细腻中又颇多酣畅。要想讲好这篇“起得带劲,收得有味”的散文,启迪学生被放逐甚至幽闭已久的生命光芒已迫在眉睫。
不知从何时起,语文课堂被无限期掌握字词句段篇的训练牢牢把控,机械的讲授、空洞的模仿、花哨的形式——凡此种种,就像温室大棚里的“小气候”,试问:“虚拟的自然”怎能成就问竹的高古?
王崧舟老师说:“经典有着巨大的种子力量。”把文化的种子播撒到学生的精神土壤上,终有一天,历经经典熏习的他们会在某个人生节点上“归来笑拈梅花嗅”。名篇佳作,饱蘸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凝聚着作者的心血生命。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可我们的语文课,正不动声色地以客观超然的姿态从事所谓的“零度教学”。这种“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冰冷、狭隘在一些老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
在《珍珠鸟》教学伊始,我通过课前与学生共同朗读白居易笔下的《鸟》:“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自然过渡到人与鸟的话题,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嗷嗷待哺的鸟惹人怜爱,由此水到渠成地引出友人送冯先生的那对儿珍珠鸟,学生不禁暗暗感叹:这真是一对儿令人遐想无限的珍珠鸟。白居易的这首七言绝句中“子盼母归”的动人情境触动了每个学生心灵最柔软的地方,这首字字含泪、句句传情的诗也许会令他们对生命产生应有的尊重,会让他们敏锐地感触到此刻的文字是有温度的,是率性烂漫、撒着欢儿跑的。
语文课堂恰似一片牧场,诗意语言好似一面镜子。那一篇篇令人击节称赞的好文章,正是牧养学生激扬文字、催生诗性智慧的生命活水;“等等灵魂”,放开如保姆般的身形控制与思想圈养,牧养的生活才能还学生天性,才能真正成为牧养诗意文字的源头活水。
师生合作是“诗意语文”的聚集点:挖掘语文学习中的情感因素,让学生的思维始终沉浸在语文学习活动情感的河流中,他们的灵魂、性情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这正如《珍珠鸟》一课中的拓展延伸部分:
师:人有人言,鸟有鸟语。听,父母在生气地叫着。小组交流:大家觉得大珍珠鸟信赖作者吗?
生1:不信赖。大鸟叫声焦急,再三呼唤,鸟在笼中盼子归。
生2:不信赖。也许大珍珠鸟在做观赏鸟之前有同伴先它们死去,就算主人再友善,它们依然心存戒蒂。
……
师:大鸟为什么会这样想,难道自己生活得不好吗?虽说享受着幽静的生活环境与主人的悉心照顾,但再华美精致的笼子,都挡不住它内心的呼唤与呐喊,方寸之地,何谈信赖。练写:信赖,就还它……
生1:信赖,就还它广阔的天地;就还它本有的自由,应有的尊重;就还它像花一样怒放的生命,它会飞得更高更远,飞向梦想的彼岸,自由的国度。
生2:信赖,就还它鸟的本性。山林、幽谷是它的天堂,枝头才是它纵情歌唱的地方,它可从黎明唱到夜阑时分,它可以从密林飞向山巅,它想唱多久就唱多久,它想怎么飞就怎么飞。
师:相传诗仙李白在深山养了几百只鸟,只要他一声召唤,鸟儿便可飞至他的掌心,这才是真正的信赖。如若我们彼此信赖,就拿去这禁锢的枷锁。放手,也是一种美好的境界。
多么深情的倾诉,多么诚挚的呼唤,多么真切的呐喊!言为心声,于无形中激活了文字背后的隐语与深层情感。这处教学细节令“诗意语文”的各个要素在学习活动中一点点被锐利地捕捉、被无声地发掘出来,令师生之间和谐共振。此时,语文那满怀的优美在学生诗意的语言中无声沉淀然后悄然升华,像清澈甘冽的泉水,又似喷薄而出的岩浆,这是师生心中不由自主滋生的力量!毋庸置疑,诗意语文的热力源自灵魂深处力量的强烈迸发。一堂没有诗意涌泻的语文课,注定苍白无力,无法在学生的心灵留下生动的印痕。
“诗意语文”所追求的,是情感的自然喷涌,是阅读中崭新澄明的独特感受。《珍珠鸟》这节课就像“诗意语文”这条小径上的一串瑰丽无限的珍珠,课堂柳暗花明,让学生感到生存有根;课堂豁然开朗,让学生悟到生活有趣;课堂宕开一笔,让学生尝到生命有味……正是那含英咀华、一吐芳华的诗香之味。
维特根斯坦说:“你的语言所及,即你的世界所抵。”是否能把这句话翻转一下:“你的世界所抵,即你的语言所及。”当我们能有效唤起学生心底的审美含量极高的情感意义和价值时,所有的语文教师就能自豪地对语文课堂喊出心中的最强音:宕开一笔,就是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