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美连
【摘要】学校应充分利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出现的“流行病”的典型事实,扩大道德教育的形式。我们必须开展专题教育思想和道德教育工作,通过英雄壮举最美丽的“走私”进行有效教育认识到遵守规则和纪律,促进人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深化学生爱党爱国教育,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后继者,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
【关键词】“流行病”;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命根子,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一直是学校管理者高度重视的问题。研究发现,目前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学校设计的道德教育措施不能很好地实施,道德教育的目标不能有效地实现。主要原因是道德教育的内容缺乏活力,你不能把你的手放在学生的灵魂、道德教育进程缺少实践和现实基础道德教育需求不足以持续了很长时间的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新冠肺炎的突然爆发使整个世界都经历了一场反对这种流行病的人民战争。流行带来大灾难,人类的战争,但“流行病”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能力,生动展示了广阔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天平的砖块,防治这一流行病的斗争的动人行为提供了一个内容丰富的学校道德教育和道德教育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材料。
在2020年伊始,每个中国人都被卷入了一场特殊的战役中,这场举国上下同仇敌忾的战斗中,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军人、护士、农民、青年志愿者,每个人都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而在这些人中,高级别专家组成员——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和73岁的李兰娟院士逆月而行的身影,更是让我们感动。他们本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可是在民族遇到危难的危急时刻,他们挺身而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成为人们心中的大英雄。大家都说两位院士是国家的动量,具有挽救民族与危难之间的国士精神。而李兰娟院士在大年30的晚上,又带领自己的团队奔赴武汉前线,为降低病死率而努力奋斗。一张李兰娟院士脱下防护服、满脸压痕的照片,看哭了多少人,人们心疼已經70多岁的她,可她从不把自己当做一个老人,每天只睡4个小时,为了研究治疗方案,研究抗病毒的药物研究疫苗,进重症监护室查看病人……她。需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顾不上休息,忘记了劳累。这是一位真正做事情的专家,她不仅背负着科学研究的责任,还要走进病房指导重症患者的治疗,全副武装之后,你能想象厚厚的隔离服后面是一位已经73岁的老人吗?她的精神头和干劲儿比年轻人有过之而无不及,李兰娟院士在百忙之际也不忘关心我们的下一代。近日她给学生们的一封信在网上传播开来,这封信是由兰娟院士口述他的丈夫郑树森院士执笔而成,信中满满的都是一个长辈对晚辈的关心和嘱托满满都是正能量。
在这些背后的同时,我们国家乃至民族对于学校德育工作也是义不容辞。学校关注学生的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增长,提出科学道德教育工作方案期间流行在“房子”里面,学生在家里“不取消学校”的学习方式,用网络平台的帮助下,采取措施加强道德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健康成长。青年强,则国强。下面从三个方面概述了有效利用典型"战疫"事迹拓展学校德育工作途径来进行阐述。
1.有效执行合规的有意识教育
依从性意识有两种来源,一种是系统长期约束规则所形成的有意识习惯,另一种是他人遵守规则所产生的有意识行为,典型的行为生动而感人。疫情爆发后,出现了一些英雄事迹,这些事迹是影响学生开展合规意识教育的重要材料。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师可以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逆行者”、“白衣天使”的感人行为,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有效促进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
新冠肺炎爆发后,中共中央发布了一项命令,全国各行各业的“逆行者”承担了党的沉重的信任。人们的期望,匆忙赶到了抗击疫情的前线。作为课堂上的思想和政治教材,借助典型的例子进行一系列的德育教育工作,让学生心中有“我该做什么”。然后顺势疗法引导学生通过思想和讨论意识到:为加强自律管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如处于危难之间舍身救民的抗疫者们,即使遭受病痛折磨,也应该做自己的防治这一流行病的斗争中所作出的贡献,体现着责任感和展现自我价值。
最美逆行者桂希恩,一位著名的传染病专家,80多岁时仍站在前线;还有一位光秃秃的护士单霞,她剃掉头发以减少感染,帮助拯救病人。抗疫劳累发病失去宝贵生命,经过13天的斗争仍在防治这一流行病的斗争的前线的蒋金波等等,这一切一切都是因为他们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让学生在聆听与了解中受到感动,在感动与感悟中产生行动。作为学生,不仅要学会对自己、对父母尽职担责,更应该像这些美丽逆行者一样,为他人、集体、国家尽职担责,更为自己和父母负责。
3.有效深化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预防和控制冠状肺炎疫情,充分体现了我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党和政府采取了一切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反映了人民至上的原则,生活优越地位和人民的优先事项在所有的事情,学校必须通过德育工作,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在这次新的冠状肺炎疫情的重大考验中,党和政府具有很强的动员和组织力量,显示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制度的强大实力。它是我国优越的制度,是我国强大的治理能力最直接的体现。这可以使学生在生动的案例中接受教育,升华对党的热爱,唤醒爱国主义。
简而言之,学校必须充分利用“战争流行病”的典型事实,扩大道德教育的形式。我们必须通过“最美丽的走私者”的英雄事迹,进行主题化的意识形态道德教育。要强调道德教育内容的生命力、道德教育方法的现实性、道德教育方法的实用性,有效开展自觉遵守规范和纪律的教育。我们要促进学生责任感的形成,深化热爱党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在美德和能力上为国家服务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赵蒙成.马雷鸣.德育案例教学的改进策略:以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典型事件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2012).
[2]唐爱民.线上德育:“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的挑战与应对[J].菏泽学院学根,20206).
[3]邹太龙.王世枚.守望德育的崇高性:疫情下的学校德育省惠[J].中国教育学刊.2020(10).
注:本文为2021年平凉市“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战“疫”事迹在小学德育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立项号:[2021]PLG710))重要阶段性成果。